隨着阿特拉斯公司向林強生開放越來越多的技術和細節,漸漸的兩方的合作越來越緊密了。
南非人有自己的地下渠道,可以從西方購得較爲先進的軍工級加工設備,爲掩人耳目林強生在南非成立了一家螺旋槳飛機工廠,買了幾架老舊的二戰時期的螺旋槳飛機擺在公司裡,一邊招募了一些本土的工程師,一邊通過南非人的渠道進行轉口貿易。
表面上林強生真的要和南非人共同聯合搞航空發動機的研製,可實際上林強生每回通過他們進口的機器設備都多訂購了兩份,在合適的時候運回了國內,只有國內纔是最令人放心的。
南非目前的社會環境非常糟糕,外資企業大規模撤離,工廠停工黑人不斷暴動,連普通的南非白人也有很多想着離開這個國家移民到平靜的歐美國家,想要乾點什麼南非政府已經管不過來了。
另外,丹尼爾對於林強生通過他們訂購設備是非常歡迎的,他們家族從中不但可以賺取大量外匯,而且隨着林強生拿出來的資料越來越多,好多新材料新工藝也需要研究,這就需要訂購一批新的實驗設備和材料,有了林強生投資,原本捉襟見肘的飛機研製更能加快速度!
林強生把自己掌握的發動機技術拿出了一些交給了丹尼爾,渦扇6和渦扇6改、還有斯貝發動機,不但向阿特拉斯的技術小組提供了設計資料,而且還向南非人提供了一小部分材料配方以及工藝製造技術。
丹尼爾則向他提供了先進的航電系統、飛控系統和液壓系統,這些第三代戰鬥機的重要技術指標,南非雖然自己製造不了,但是他們可以通過地下渠道弄來實物,而且他們還對這些技術進行了一些研究實驗。雙方經過多次磋商,一項項的討價還價交換技術。
一個月後,也就是十一月初。南非正經歷着乾旱的夏季,林強生又來到了阿特拉斯公司。他的工廠已經建立起來了,很順利,收購了一家基建還算不錯的工廠,把設備拆走搬空,而後這家工廠改造成了一家螺旋槳飛機廠。
國內先後調來了兩批航空技術人員,共24人,組成了機體設計與動力研究小組,這是第一批。以後還要陸續來人,要組成航電小組、飛控小組、液壓小組等等;此外還有直升機研製部門也需要技術人員,這些人將來自已經下馬的直7項目,主要是來自哈飛直7的研究小組和相關院校畢業生。
1967年~1979年直-7直升機進行研製,在設計過程中嚴重超重,達不了上艦要求,最終項目下馬、被直-8取代。1979年6月28日,國家決定直7重型直升機研製工作停止.其原因是由於國家財力有限,不可能同時投資研製兩種重型直升機,爲了全力確保由江西景德鎮直升機廠承擔研製直8型直升機項目。直7直升機只得爲直8讓路,從而宣告了直7重型直升機的夭折。
這些技術人員就包括幾位工程師和一線技師,都是航空技術人才。也都算是可以相信的人。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先前在哈飛的直7研究單位工作,直7項目下馬,重型直升機的研製計劃最終全部轉移到了景德鎮和昌河,而哈飛參與過直7研製計劃的相當多的有技能有學識有經驗的技術研究人員無所事事,有人爲了養家餬口,還真的走上街頭賣過茶葉蛋擺過地攤,沒有項目的研究人員的生活是慘淡的,這年頭研究人員們到了社會真就沒什麼技能,很多家庭經濟困難。連吃飯都成問題了,可想而知生活的艱難!
這一次東星集團大規模招募航空技術人才。也在航空工業部門內掀起了軒然大波,其中哈飛就有不少人被招進了東星集團。
先前這家企業在電子行業、機械行業的招聘。讓好多技術研究員們羨慕不已,因爲被這家中外合資企業的職工待遇確實不錯,在這家企業搞技術研發,一線研究員保底工資就是數百元,科技帶頭人甚至還能拿到獎勵分紅,爲公司做出貢獻的人員甚至早已成爲了十萬元戶,其實有的已經成爲了百元戶,只是現今中國這個環境不適合宣傳而已,在中國的科技界東星集團這樣的企業早已成爲了人人嚮往的存在!
所以這次在航空部門的招聘工作基本沒遇到什麼阻力,甚至相關上級部門還主動的推薦人過來,因爲這些年國家培養的大學生越來越多,研究單位也差不多是人滿爲患的狀態了,而現在國家搞經濟發展,研究項目大批的下馬,中國大量的研究所根本就是沒有項目連基本工資都保障不了的清水衙門!
部委當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去好單位,他們推薦給東星集團的人也有大量的幹部子弟。爲了維護彼此友好的關係,林強生也授意人力部門招收了一些這樣的人,東星集團像歐美駐華企業一樣,有自己的公共關係部門,這個部門就招募了很多有背景有後門的關係戶進來,這些人也不是白養着的,還是爲東星創造了不少效益,弄個批條走個後門啊什麼的。
另外,現在的幹部子弟還是有不少人品樸實的,工作努力積極進取的也不在少數,這樣的人本身起跑線就高,成功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在技術人員的選拔上,東星也沒有太過苛刻的要求,基本上來多少要多少,是金子總能發光,本來國內所能接觸的先進技術就比較少,這年代國內的技術人員是相當可憐的,出了國來基本上所有專業知識都要重新學一遍。
如果沒出過國沒接觸過國外的先進理念,真的就跟不上時代需要,思考的問題都是國外已經解決了的,國內要用無數個筆頭絞盡腦汁想的辦法,也許國外期刊上只要一條公式就能解決冥思苦想的問題!
怎麼辦,只能是慢慢培養吧,讓技術人員出國增漲見識,把落後的知識層次補上來,至於將來誰能成才還要看他們自己,東星已經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研發資金也會持續投入,就看他們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