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主政者們

侯捷認同的點了點頭,歸根結底還是一個錢字,拿出一兩個重點企業進行改造,省內已經不止一次有這樣的想法了.

林強生接着說道:“我的意思,也不要一股腦的就把試點企業完全的改造成股份制企業,那是換湯不換藥,企業內的舊有制度和落後的管理體制不改變,就是改造成股份制企業也不會成功,到頭來不倫不類,企業依然效率低下、問題層出不窮!”

侯捷問道:“你有什麼建議?”

林強生斬釘截鐵的說道:“我的想法是,把企業資產拿出來一部分,組建新型股份制企業!

我們的國有企業都是高大全模式,一個個企業就像個小社會,裡邊五臟六腑俱全,甚至醫院學校都有,工人完全不用出廠就能活一輩子,他們管廠外的勞動者叫作社會人,這樣的企業,從上到下封閉落後、思想陳舊!

企業裡有衆多車間小單位,大集體套着小集體,既然股份制改造,那就要把這些都打散,然後再重新整合,各幹各的,既然大家在一起都受拖累,還不如把能幹的先扶起來!”

林強生說道:“還有,我省的大中型骨幹企業工業技術裝備老化問題嚴重!

就我所知,目前省內企業工業裝備大多屬於五六十年代初的水平,甚至還有相當多的三十年代左右的日本機器,這樣的老傢伙抗用耐造,更被一些企業當做了傳家寶精心呵護!

但是,由於技術裝備水平上不去,就直接導致了我省的工業產品檔次低、質量差、產業升級慢、資源消耗大、成本高、效益差、環境污染嚴重,從而導致企業缺乏市場競爭力!

長期發展下去,我們必然會受到國內已經發展起來的其他地區的市場經濟和產品的衝擊,這些地區率先的引進了技術和設備,科技含量高,市場化水平高,競爭力強

我們的低技術產品。在這樣的市場面前怎麼能夠取勝?不沒落纔是怪事!

企業失去了市場,就會越來越困難,到了最後資不抵債,嚴重的甚至會倒閉關門!

所以說。我省的國有企業已經到了必然要改革的地步,不改就要慢慢的等死,改了或許有可能出現轉機重新恢復活力,煥發我省國有企業的第二春!”

侯捷沉重的說道:“小林同志的建議很有可取性,國有企業問題不單單是我省。這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改變我省國有企業的困境,這是我們主政者的使命,主政一方,造福一方的人民!”

林強生看着侯捷,欽佩的眼光一閃而逝,敢挑重擔的東北官員在前世真是不多見啊!

他笑着對侯捷說道:“上面說的是困難,但我省還是有許多優勢的,如果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也能取得不錯的經濟增長!”

總說困難也沒人愛聽。現在林強生就說點喜聞樂見的,衝一衝沉悶的氣氛。

侯捷心裡鬆了口氣,他還真怕林強生繼續再說些什麼困難,這個小年輕的語言犀利,刀刀見血,還真是有夠受的!

國有企業是壓在h省的一座沉重的大山,佔本省經濟比重的92%,體制轉換的遲滯與轉換成本的制約,任何人都不能輕易的說,有治療國有企業的良方妙藥。一試就靈,是要承擔巨大風險的!

陳雷露出了笑容,老人家很欣賞林強生,好奇的問道:“小林同志倒是說說看。我省有什麼優勢,你這個小夥子見識得多思路廣,快給我們出出主意!”

林強生笑着說道:“好的陳省長,現在我就說一說,我省具有的明顯優勢,首先。我省工業基礎雄厚,這是毋庸置疑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得早,規模大,工業門類相對齊全,技術實力強;二是自然資源豐富,煤炭、石油、銅資源豐富;

三是我省土地面積廣闊,可以大力的開展農業,建設大型農場,提高農業機械化使用率。省內林業資源豐富,木製板材、生活用品、紙製品,都有很好的前景和發展空間。另外利用良好的農林業基礎,發展養殖業,規模化效益化明顯;

三是生態環境優良,在這方面可以搞一些特色旅遊項目,原始生態項目,開發水資源、森林資源,發展綠色經濟;

四是地緣特色明顯,我省與俄羅斯有很長的邊境線,可以開放的口岸就多達二十多個,如果中蘇的關係改善,經貿往來加深,那對我省的經濟提升作用不可忽視,我們要抓住機遇不要讓其他省份搶了先!”

國際關係不好把握,以免省內措施發展的良機,林強生不得不向兩位省長強調道:“*****上臺後,主張改善和歐美的外交關係,西方也有很多聲音附和,蘇聯畢竟佔着世界上好大一塊麪積,歐美能和蘇聯搞經貿,我們爲什麼不行!

實際上,中蘇發展已經落後其他國家了。據我所知,日韓兩國就和蘇聯的經貿往來搞得很好,兩國在遠東地區的經貿交易量頗大,家電、汽車、輕工業產品是他們的重要商品,這方面我們完全可以和他們搞一搞競爭,開拓蘇聯市場!

我們有這個優勢,即使日韓的產品進入蘇聯早,但我們的產品價格確實便宜,競爭力並不低!”

“五是人才隊伍精良,我省工業建設得早,也就早早的培養起了一批有素質有技能的工人隊伍,加上我省城市化率高,教育普及化好,小初高教育體系完善,還擁有一批優秀的高等院校,在過去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才,這就是我省的發展基礎和明顯優勢!”

“六是發展環境良好!”林強生笑着,對侯捷和陳雷說道:“還有着兩位這麼勇於開拓和進取的領導帶領,環境當然好了!”

侯捷和陳雷省長哈哈大笑,侯捷指着林強生笑道:“感情你小子把我們也算作一種優勢啊,我們可不敢貪功!”

陳雷省長笑着直咳嗽,老人家連連說道:“說得好說得好,上下一心才能其利斷金,我們共同努力才能把我省的經濟搞上去,省裡頭的方針你們企業不用擔心,我們會盡最大力量支持你們的發展的!”

王光美趕緊把茶水遞到了老人家的手裡,陳雷省長笑眯眯的點了點頭,顯然對今天的一番談話很滿意很高興。

щщщ⊕tt kan⊕c○

侯捷感興趣的對林強生說道:“小林同志的一番話,顯然是經過仔細思考的,這些個問題大概也在你心中考慮良久了!

那麼,你是不是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啊?說出來聽一聽,東星集團下一步要怎麼發展,我們政府十分歡迎,你把方案說出來我們做個預案!”

林強生靦腆的說道:“我有什麼說什麼,這些都是我所見的,不一定正確,有錯誤的地方您幾位就當聽一聽就算了!”

“哎,哪裡話,我們十分歡迎你這樣優秀的企業家給政府出謀劃策,讓我們少走彎路!”侯捷擺了擺手,大方誠懇的說道。

林強生暗自點了點頭,雖然這樣的領導難免還有着一些官本位思想,但是人家的態度是積極誠懇的,這就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小問題。

他說道:“下一步我們東星集團就是開拓市場,努力深耕,發展基礎。我首先建議,改善我省與連港的交通環境,東星願意出資5億元人民幣改善省內外的交通環境,我們想建設一條哈大高速公路,對舊有鐵路改造實現電氣化運輸,增加運輸效率和運載能力,我省的交通環境已經到了刻不容緩需要大力建設的時候了!”(。

第868章 求存的航發廠第152章 路娜第557章 人生寂寞如雪第290章 龐大的科研團隊第37章 保持第406章 體積小質量輕打敗大哥大不是夢第628章 設備第一第84章 交易第387章 地方接待第771章 吳瑕第163章 玉寶到來第131章 談判組來法第806章 項目啓動第285章 借我三千SH寧第456章 國土安全第899章 本田的黑科技第771章 吳瑕第619章 丈母孃的盤問第835章 助她一臂之力第812章 招兵買馬第633章 廣汽標緻的誕生第373章 國內空白第237章 你懂的第476章 選擇第622章 買洋房第466章 事後收穫第283章 簽訂計算機零配件供貨合同第725章 戈登摩爾和安迪葛洛夫第347章 蘭博基尼的超級工廠第903章 代號F-8701第7章 牧馬人第694章 高通第936章 首站成功第618章 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第153章 大院出身的薛靈芸第3章 車型定了第704章 找外國老婆爲國增光第288章 殺雞殺出了一隻狒狒第509章 楊萬立的驚訝第566章 黑鷹到貨第325章 致命一擊第27章 給陳家姐妹定見第78章 1979年的春節第438章 太平洋保險第440章 可愛的女孩第343章 都在唱着風和騷啊第409章 慌亂第33章 變化第960章 治安聯防第541章 各懷鬼胎第838章 普桑國產化第112章 痛快的法國人第741章 空頭支票第573章 日化用品產業第278章 內存、電器集成電路第467章 大石化項目第64章 廣告畫第816章 1985年的雪第383章 正確的選擇第270章 敢想敢做第544章 十二海第235章 我不第562章 本土“家樂福”第543章 姚錦雲受傷第760章 令人垂涎的本田技術第327章 經濟整治第591章 濱城電錶儀器廠照相機分廠第406章 體積小質量輕打敗大哥大不是夢第259章 花火第768章 稻川會第825章 劉曉慶、方舒、顧永菲第743章 一個點子一個大產業的年代第555章 五週年紀念第593章 搶他灣孃的第350章 GE的監察人員第1002章 西郊賓館第844章 丈人出山第852章 主導權第546章 相似的少女第959章 年產值2億元第834章 顧永菲母女第569章 招商會開幕第446章 中國製造不行?第647章 與本田的商標之爭第39章 有那麼個人第330章 偵查第391章 鋼鐵第260章 芯片,龍之蛋!第371章 重整第692章 刺客和來自地獄廚房的報復第959章 年產值2億元第115章 照片的用處第588章 經濟開發區與CBD第801章 耿順詳的豬鬃廠第594章 東星光學成像第290章 龐大的科研團隊第245章 合資五金廠第238章 與科工委合作第442章 支持與冷漠第999章 甲肝疫情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