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務實和激進

bookmark

楊寶樹以及成飛的主事者們爲了上馬汽車項目還真的費了一番心思,林強生就看了三個廠房,都是爲了汽車項目準備的,而且都整飭一新就等着設備進場。

楊廠長笑着對林強生說道:“我廠爲了上馬汽車項目,還特意在這片廠區設立了輸變電站,項目上馬之後務必要保證這裡水電!”

林強生前世也聽說成飛不是停水就是停電,他點了點頭對楊寶樹說道:“一旦生產線運轉,那就要求整條線最起碼要達到70%的開通率,電力、水力保障是必須的!”

楊寶樹和聞訊趕來的幾個廠領導面面相覷,林強生一說這些專業名詞他們就不懂了,楊廠長問道:“小林,這個生產線開通率是什麼?”

“哦!”林強生愣了一下,解釋道:“像自動化生產線,要想保證機器正常運行,是不能24小時連軸轉的,必須要有合理的安排,把機器高峰錯開,讓設備得到休息,同一時間段的設備運行率就是所謂的開通率!”

一位成飛的副廠長好奇的說道:“我們也知道國外發達國家的汽車生產線,製造能力是非常強的。一分鐘下線一臺車都是普通的,一天就能生產1000多輛車,我們要是有了生產線那還不可勁的運轉,人歇機器不歇,這不是很正常嘛,怎麼就不行了呢?”

“對啊!”他的話立刻就讓在場的一些人認同了,過去他們也都是這麼生產的,機器設備哪有那麼金貴!

林強生搖了搖頭說道:“機器也會疲勞的,設備24小時運行,加工精度肯定有所下降,這樣汽車的品質就難以保證,殘次率大幅度提高,這既是對自己的產品不負責任,也是對購車者生命安全的輕視!”

迎着衆人的不信以及懷疑輕視的眼光,林強生大聲的說道:“以前。濱汽和哈汽都採用過三班倒24小時連軸轉的壓榨模式,可實踐證明,這樣雖然把產能短時間內提高了,但是犧牲的卻是產品品質和工人的人身安全!”

他對楊寶樹等人說道:“汽車企業要想好好的發展。必須注重產品品質管理,做到生產人性化,要善待工人,同樣也要善待機器,只有企業管理者善待他們了。他們也纔會善待企業!”

楊寶樹和一些人,尤其是附近的工人,聽到了林強生的話都安靜了下來,這番言論在老國企人的心中簡直太顛覆了,和他們以往的生產觀念完全不一樣,他們過去講究的是有活就加班加點,苦幹實幹沒命幹,讓人和機器休息,這還是第一次聽說!

“小林,濱汽現在年產20多萬輛轎車。他們沒采用三班倒的生產方式嗎?”楊寶樹問道。

“現在濱汽、哈汽、廣汽和邢汽都採用了二班倒的生產方式,儘量保證工人們的體力,把人搞累了搞乏了,對生產厭煩了,這樣對汽車企業也沒有好處,只有壞處!”林強生說道。

楊寶樹默默的點了點頭,在汽車產業方面他們成飛連新丁都不算,既然眼前就有個行家,那還是努力學習吧,他也期待着成飛上馬汽車項目後能夠大受歡迎!

“這幾家工廠都是我們的三產車間。現在開闢出來用做汽車項目,有數萬平方米,地方夠大吧?”楊寶樹問道。

林強生笑着點了點頭,說道:“建個年產3萬輛輛轎車的汽車工廠。算是夠用了。但是要想做汽車產業基地,這點面積還是不夠!”

楊寶樹怔了怔,大笑着說道:“一步一步慢慢來,造汽車我們現在連走都不會,想跑還不得摔跤!”

林強生笑着搖了搖頭,楊寶樹還是不明白。汽車產業是要規模效益的,是要大投資大建設的,哪怕一下子投上個幾億美元也不多,在世界著名汽車企業當中很普遍,韓國現代在70年代初剛剛掌握低檔汽車的生產,就敢投資1億美元引進設備建設大型工廠,實現規模效益化,讓現代的生產規模一下子擴大了很多倍,楊寶樹想慢慢來,這也是國內汽車企業的通病,開始邁得步子不夠大,勇氣不夠,沒有韓國人發展企業的那種不成功就破產的精神!

林強生在參觀當中,楊寶樹也向他介紹了一些成飛的情況,六七十年代國內的軍工企業就開始了自力更生,一方面自己自足,另一方面也是解決家屬就業問題,幾乎每個國有企業都建設了一批生產部門,到了改革開放後軍工企業的三產規模已經發展得很大,有的已經成了大集體制企業,小集體更是不計其數。

哈飛曾經生產過臉盆、炒勺等產品,撿着什麼生產什麼,甚至一度被人笑話。而成飛也差不多,大集體套着小集體,旗下到底有多少個生產部門連上層也不清楚。

廠集體對楊寶樹帶回來的這個汽車項目還是很積極的,生產汽車賺錢啊,成飛的領導們對生產小轎車也很有興趣!

楊寶樹帶着人蔘觀了東星集團及其下屬汽車零配件、發動機、變速箱廠,他們看到了現代化數控化的生產設備和工藝,新時代的生產方式。

這給成飛的參觀者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沒了解之前他們還覺得生產汽車也就是那樣,他們也有到濱城偷師的打算,覺得自己湊一些加工設備,造車就會很容易,能有什麼難的。

可是見到了人家的自動化流水生產線,見到了每月可以生產3萬多臺汽車的大型生產車間,成飛的參觀者們震驚了,人家的廠子不是他們想的那麼簡單,攢設備肯定是不行的,現代化的生產方式和以往那種傳統方式有着本質的區別,這是跨時代的進步,他們就是想要仿造都無從下手!

回了成飛之後,楊寶樹和衆人聽取了工程師的總結分析,東星集團和濱汽集團擁有的汽車生產線和設備想要仿製很困難,轎車生產不同於卡車生產,想要自己仿造出一條現代化生產線根本就不可能,如果還是採用舊有方式製造,技術起點低,那麼上馬汽車項目也就沒了意義,國內有的是這樣生產吉普車改裝車的廠家。

會議得出了結論,想要上馬汽車項目,成飛是必須要和外資合作的,東星集團的林強生既然提出了合資的想法,那就莫不如和這家企業合作,儘管東星涉足汽車的產業時間不長,但是他們在國內合資的幾個汽車項目都非常成功,濱汽、哈汽、一汽、邢汽和廣汽,幾家車企生產的小轎車在國內十分受歡迎,他們所出品的轎車外觀不但新穎,而且技術含量不低,自推出以來很是受到國內汽車市場和老百姓的喜愛!

現在幾家汽車生產企業已經佔據了國內轎車市場的90%多的市場份額,把原本自70年代末興起的走.私.汽車打壓的一敗塗地,現在也就是沿海特區過來的國外豪華車品牌,還有着小部分的市場,而中級車市場已經完全被國內幾家品牌佔據了。

楊寶樹等人感覺中國汽車產業的前景非常光明,這個行業也很有吸引力。

國內一輛中高級轎車的售價高達20多萬元人民幣,去年和今年中央給幾家汽車企業進一步鬆綁,幾家車企立刻紛紛擴大汽車年產量。

以前,汽車生產企業不是不想增加產量,而是因爲上層擔憂國民經濟是否能承受如此的生產規模。無他,轎車產業太吸金了,已經到了其他省份嫉妒眼紅的程度了!

報紙上也都報道宣傳,這些汽車廠家每天開出的汽車簡直不是車,而是一輛輛運鈔專列!

很簡單的一筆賬,假如一家車企每年生產10萬輛車,每輛按10萬元算起,那一年的營業額就是100億元人民幣,一家企業就能做到這種程度,84年國內生產總值7171億元,一家汽車企業就堪比一箇中下游省份的生產總值,這是何等的成績!

何況濱汽、哈汽這兩家企業發展得早,年產量幾年之前就已經超過了10萬輛,今年兩家企業的轎車產量都已經雙雙突破了20萬輛,計劃向25萬輛挺進,那一年就是400多億元人民幣的營業額,前景光明啊!

幾個有想法的省市凡是知道這幾家汽車企業年收入的,都非常眼紅,一方面爲了中國汽車業發展得如此之快而高興和驚訝,另一方面又渴望上馬轎車項目,像這幾家汽車企業一樣大把的往回賺錢。

可實際遠遠沒有外行人想象的那麼簡單,當然也沒有那麼難,就一個字,錢!

而且還是美元,國內沒有汽車生產的成套設備,想要引進項目最好找世界上的幾家著名車企,美國的幾家車商通用、福特等都明確表示短時間內不打算投資中國,他們在世界上大範圍的投資圈地,但中國並不在他們的目標之列,而日本車企現在只重視北美市場,努力開拓歐洲市場,東南亞是日本車企的囊中之物,南美洲隨隨便便努力一下就好,中國近在咫尺日本人不想給自己培養出個敵人!

但是,國內的引進項目還是有一些成效的,北汽的切諾基項目,天.津的大發項目,此外有的城市開動腦筋還聯絡來了歐洲的雪鐵龍公司,引進了法國人的車型,國內的汽車業是越來越精彩了!(。

第749章 大使邀請第486章 往昔崢嶸第776章 蘇岩礁搶佔計劃第480章 紅門宴第991章 高收益的誘惑第223章 韓國汽車是我們的競爭對手第8章 化緣第851章 超越時代的客機第725章 戈登摩爾和安迪葛洛夫第801章 耿順詳的豬鬃廠第968章 原始之地第7章 牧馬人第754章 丸之內第422章 德國人來了第961章 是大俠還是刺客第323章 深南大道第468章 謝瑩的進取之路第528章 美味的日本料理第140章 黃金泡沫第334章 衝了出來第520章 訂購F404發動機第226章 自力更生第859章 騙局拆穿第23章 女孩陳瑤第44章 表叔出山第502章 大亞灣石化工程開幕第482章 功德無量的偉事第264章 京城出租車公司控制權之爭的開始第716章 互聯網推廣大會第869章 商飛成立第949章 農業3.0第490章 最愛的人第904章 獲得新生的兵工廠第745章 高新科技防禦計劃第766章 對着幹第836章 路其道第679章 克格魯曼的刨根問底第204章 落寞的哈飛機制造廠第579章 昂貴的G36第242章 管理層改革---事業部制第784章 厚臉皮第924章 動員大會第559章 鼓勵員工下海第853章 中航技代表團第465章 瑪麗特工接手第867章 新的汽車品牌第847章 強大實力第527章 帶着心愛的人旅行第331章 救人第25章 報名高考第567章 直九VS黑鷹?第345章 蠻牛的定位第734章 海闊天空第993章 華爾街之狼第810章 給你開開光第995章 華爾街亮相第888章 授權生產第238章 與科工委合作第757章 薛盛紅的心思第199章 雅閣第179章 零配件招標會(下)第947章 佔礁船臺第607章 路娜的柔第351章 介意也得抻着第397章 隱藏的目的第950章 乍現三角債第495章 汽車大潮第722章 電信領域第60章 七個大姑娘第686章 張珊珊第637章 AMC美國汽車公司第478章 以啓山林第553章 成飛的楊寶樹廠長第652章 最佳車型,最佳發動機第872章 超級引擎、F1第579章 昂貴的G36第531章 彌補差距第80章 宮雅第220章 林強生的野望第316章 何超瓊第296章 Pentium1上市第311章 謹慎對待房地產危機第537章 林強生的想法第465章 瑪麗特工接手第722章 電信領域第136章 和大衆握手言和第724章 英特爾預賣內存部門第951章 失望第791章 老布什的相信第606章 教訓姚錦雲第644章 紐約車展第203章 運12第575章 省發改委副主任王光美第506章 南非航空工業的短板第481章 藥不能停第267章 阿富汗泥潭第156章 數控機牀研究室第147章 專利佈局第473章 石油圈裡的鮎魚第833章 80年代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