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星的談判組在兩天後乘坐航班飛抵成.都,隨着集團在國內的業務拓展加深,對投資談判也越來越駕輕就熟,鍛煉出了一支不錯的本土成長起來的談判隊伍。
林強生希望在西南地區成立汽車生產基地,並最終促進本地的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增長和發展,以快速適應增長的中國汽車市場,提前掌控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的汽車零配件供應體系,這樣在今後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
而成飛總經理兼廠長楊寶樹,副總經理肖黨生、袁承昌等人更期望在建設生產基地的同時建立汽車研發設計體系,讓成飛真正掌握汽車發展的核心要素,整車的設計和製造能力。他們也向東星的談判組提出了這個要求,幫助他們培養自己的汽車研發人才。
而林強生則表示,成飛的這個設想可以另行討論,優先商談此次投資,保證談判能更快的順利進行,把幫助成飛培養汽車設計能力放到以後再談。
楊寶樹和肖黨生、袁承昌商量後也同意了,畢竟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成飛想要擁有汽車研發能力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做到的,他們也明白這有個很長時間的積累過程,目前國內的幾家轎車合資企業也還沒有獨立的設計能力。
但經過一番試探後,楊寶樹等人也感覺到林強生這個外資方對於成飛的設想並不感興趣,看來想要靠別人培養自己的汽車研發人才,這個期望值過高了,他們過高的估計了對方的熱情,實際上人家想的還是賺錢,雙方各有各的目標也是理所當然的。
東星集團下屬的東星汽車事業部擁有濱汽、哈汽、廣汽等轎車生產企業的半數股權,經過四五年的發展,他們已經擁有家用型轎車、四輪驅動越野車、特種車輛等多種車型,以及發動機、變速箱等汽車系統和零配件的衆多技術專利。
而其中的一些先進產品已經出口到西歐、北美、南美洲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改頭換面的幾種車型在84年的北美汽車市場上總共取得了18萬產銷量的好成績,與剛剛登陸北美市場的韓國車,形成了競爭關係!
林強生從模仿捷達轎車起家,最開始只有車型外觀這個賣點,當然在現實情況下這也夠了,新穎的車型一下子贏得了國內汽車市場的熱捧!
捷達轎車給國人最大的意義,不在於它有多先進和舒適性有多高,而是它讓普通大衆感覺轎車其實離老百姓的生活並不遙遠。
同時這款車在中國的汽車史上,也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它的上市迅速的代替了波蘭的波羅乃茲,也取代了波羅乃茲的歷史意義!
之前,人們印象中的汽車只有老上.海、老紅旗、老伏爾加、拉達等,而捷達的出現,以及後來對它不斷的改進,吸收國外人才及技術力量和專利,購買最先進工藝的數控自動化生產線,來生產這款車,讓捷達的品質幾年間就有了一個飛躍式的發展,讓捷達的質量接近了歐美平均水平
!
林強生還在美國、德國這兩個汽車強國,建立了工廠和實驗室,大力招收兩國的技術研發人員和引進先進技術,逐漸使東星的汽車事業部,發展成爲綜合性的汽車製造企業和國內重要的汽車零配件提供商,而且東星還正在向世界級的汽車零配件提供商這個目標而努力。
東星的汽車部門,本身就有年產30萬輛汽車的生產能力,其中轎車25萬輛、四輪驅動越野車5萬輛。還擁有汽車發動機及變速箱年產70萬臺的能力,儀表系統、座椅系統、電氣設備、車身、底盤超過60萬套,除了供應濱汽、哈汽、廣汽等轎車生產企業之外,還供應國內多個大型卡車生產企業、微型車企業汽車零配件成套系統。
林強生已經把東星汽車事業部分離了出來,成立了一家公司,東星汽車,它是東星集團的支柱產業之一!
而成飛是一家大型國有飛機制造廠,中央直屬企業,擁有員工上萬人,雙方是強強聯合,成飛在研發能力上是比較強的,在材料、流體力學、動力等學科研究上很有底蘊,東星汽車與其合作也能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幫助!
林強生的氣魄很大,對西南地區有着很大的期望,成.都是西南交通樞紐,境內又有成昆鐵路、成渝鐵路,更有口岸優勢,可與長江下游武.漢聯繫,北上也有發達的交通網絡,而且這裡物產豐富,號稱天府之國,是西南人口、經濟、工業的重要中心地區。
與成飛合作只是第一步,林強生要用10~15年的時間,在成.都建成年產100萬輛轎車及各種工程用車的重要生產基地,在西南的經濟發展中佔據重要的一席之地,別看這裡在地圖上很擠,但卻有着兩三億的人口!
東星與成飛進行了一個月的談判,最終愉快的簽訂了合同,東星將出資相當於2000萬美元的生產設備,建設一條3萬輛轎車的生產線。
成飛要提供17萬平方米的土地,還有廠房等工程建設都由他們承擔,對於這家大型國企擁有的500萬平方米的土地來說,就是九牛一毛。500萬平方米有多大,相當於12個天安門廣場那麼大的面積!
銳志的車型也將轉移到成飛來生產,這款車原本就是中高檔的運動車型,但拿到國內來不得不把它改造成了純粹的中高級商務用車,它犀利的運動造型在國內也是相當的前衛。
但這年代的老百姓並不怎麼買賬,這款車在汽車市場上的表現並不好,現在購買者都想要買大車,什麼運動不運動的他們不需要!
東星汽車的研發部門也要對這款車進行一些小改款,他們正在修改它的內飾,讓它更像一款商務車。動力提升到250馬力左右,換裝四缸渦輪發動機。
這還是來自SAAB的瑞典人幫助東星研發了一款渦輪增壓器,薩博作爲第一款引用渦輪增壓技術的轎車,這一點一直是它引以爲榮的,但很多人似乎並不知道
。同樣,如果被問道誰是最安全的車,也有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它的同胞沃爾沃,其實,Saab薩博早已經成爲瑞典最自豪的三件產品之一了。
與帶有普通渦輪增壓器的轎車相比,薩博的渦輪增壓器屬於低渦輪增壓技術,它已經消除了大部份普通渦輪增壓發動機,在急加速時動力輸出的明顯延遲、渦輪啓動和油門踏板響應遲鈍的現象,這也正是薩博具有更出衆運動特性的主要原因,而東星的這個仿製品也同樣擁有了原裝貨的一些特性。
這款車的外觀造型就是第六代的樣子,看上去比凱美瑞更顯活潑,前低後高的幅度更大,車身有點扁平,增大了其尺寸讓它更顯商務用車的風格。
成飛也將調遣自己本身的研究力量,選派精兵強將來管理新成立的汽車公司及製造廠,在企業中鞏固自己的位置並進而成爲合資企業真正的管理者,這在談判中楊寶樹等人反覆強調控股權而有所體現。
他們計劃取消成飛內部一大批沒前途的三產單位,關閉一些大集體小集體企業,把勞動力集中到汽車項目上來,並努力讓他們生產的轎車進入汽車市場並以高附加值、高品質的產品滿足顧客要求,賺取成飛的發展資金,解決一直困擾企業發展的資金缺乏問題!
同時,東星的談判代表通過對成飛的調查分析,對這家企業的生產能力及規模有了個很詳細的瞭解,給他們制定出了一份詳細的適合的發展計劃。
如果第一年能夠生產的話,那也到了下半年,每月的組裝產能限制在50~500輛轎車以內,比較合適,這第一年主要是讓工人鍛鍊崗位技術,慢慢提高產量。
第二年開始每月提高500~1000輛轎車的產能,爭取在五年的時間內成飛的整車年產量達到5萬輛,銷售額突破100億元人民幣,爭取在十年的時間內整車年產量達到15萬輛,銷售額突破300億元人民幣!
這個目標還是有把握實現的,很實際,也比較適應汽車市場的增長預期。
同時,全散件配套也是可以跟上的,而且林強生計劃要在五年後,在本地解決大部分的散件的生產製造能力,最終實現非核心零部件產品本地化生產的目標!
雙方商定,各自以一個完整的子公司的形式投入合資公司,這樣對集團的影響小,企業更靈活自主。
成飛的主要資產形式大多爲已建的工程項目和土地,對於工程的在建及改造,東星談判組也大度的都算在了成飛的資產之內,這方面楊寶樹等人是非常滿意的。
但這也並沒有影響雙方的佔股比例,仍然是按照國內大多數汽車合資企業的規矩,各佔50%的股份。
成飛原來也不生產汽車,所以也就沒有了保留原有品牌的問題,但是新公司對外宣稱也不能沿用‘成飛’這塊牌子,林強生把車型獨立了出來,創立了一個新興的汽車品牌,標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