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十九章 腳踏實地做企業

bookmark

林強生走進了本田瑪麗斯維爾工廠,本田宗一郎儘可能的向他直接做着介紹,這有點讓他受寵若驚的感覺。

“爲這家工廠我們招收了3500多名工人,美國的用工成本高昂,所以我們儘量多的使用了機器人生產線,以代替人工。”本田宗一郎說道。

“很先進啊!”林強生道,進入車間後果然看到了不少的自動化設備,一線工人非常少,這個水平要比中國國內,林強生企業中的自動化水平高多了,本田可以採購全世界最先進的生產線,最先進的製造技術,日本和德國的機械製造商也都遵循着只把最好的製造設備賣給本國企業的傳統,外人要買就只能買到低檔次設備,這種設備製造出來的產品自然沒有人家的好。

通過攀談,林強生了解到,本田的這一批工人平均月薪在4000美元的水平上,在美國的的汽車產業中自然比三大巨頭的工薪低,但在俄亥俄這樣的北方發達地區也不算低薪,算是正常水平偏上的。

而佐治亞州是美國南部省份,薪資水平低,林強生的汽車工廠工人的平均月薪在3500美元左右,在南部不發達地區算是不錯的,而且在汽車企業工作也較爲穩定,也是很有吸引力的職位。

這家本田工廠的汽車年產量可以達到15萬輛,一共籌備建設了兩年多的時間,今年年初剛剛投產,林強生看到,在車間內有很多的日本員工和工程師,在給美國員工做着指導。

“這些一線工人都是沒有汽車生產經驗的嗎?”林強生疑惑的問道。

他有些奇怪,美國汽車製造產業發達,自然有不少具有工作經驗的一線工人。像大衆等歐洲汽車廠商也是招收有經驗的人員,而本田工廠的這些工人看起來很生疏,不是熟手。

本田東次郎說道:“是的,爲了達到本田的需要,我們沒有招收有經驗的工人,那些員工已經塑造成型。很難改變!

而這些員工,之前沒在汽車工廠從事過任何工作,就是一張張白紙,我們在白紙上能夠更好的描繪本田的未來!”

林強生看了看生產線上的員工們,有不少的日裔,但白人和黑人仍是最多的,看來本田的工廠並沒有對工人的種族區別對待,日本企業對待美國社會問題通常都是採取很小心的迴避麻煩的做法。

他看着本田父子三人說道:“自己培養工人,雖然花費的時間長些。但這樣的工人對企業更忠誠!本田的這個方式非常有效,我要向你們學習啊,沒有經驗的新鮮員工不但好管理,而且還不會帶着美國汽車工廠中的許多惡習,還能避免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的滲透,一舉數得,不錯!”

本田宗一郎點了點頭,說道:“我們是外來公司。在美國這片土地上做企業尤爲不易,所以要處處小心!”

本田博俊對林強生說道:“我們給與了美國工人足夠的尊重。贏得了他們的好感,避免了很多的不必要的問題!”他意有所指,他也聽說過林強生的汽車工廠出現的用工矛盾,在他們父子想來美國市場是極其重要的,沒有必要爲不相干的事情鬧得風風雨雨的,對林強生這樣的做法他們也很不理解。

林強生無奈的點了點頭。他以前小看美國黑人問題在美國的輿論影響了,當初選擇在美國南部建廠只考慮了成本問題,卻沒有想到會別的麻煩等着他,現在他已經考慮着是否在俄亥俄州再建立一家工廠,這邊的環境看起來不錯。

隨着繼續參觀。他對本田美國工廠更加了解,日本人把先進的管理技術帶了進來,這也是美國想要的,三大汽車巨頭的管理方式落後,汽車產銷量被日本車企衝擊嚴重,市場佔有率屢創新低。

美國人對日本人的汽車企業是很好奇的,他們爲什麼能這麼輕鬆的打敗美國三大汽車巨頭,有什麼秘訣,不如直接讓這些日本企業來美國投資,美國人就能直接偷師了。

本田東次郎向林強生介紹了,本田美國工廠組建的前前後後,說得很詳細,本田先生也站在一邊,補充着他的一些想法,他們對林強生並沒有什麼隱瞞的,完全當做了貴賓來對待。

林強生了解到,本田還在籌備時就與27家美國本土的汽車零配件製造商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而且目前還在增加着合作商。

“本地採購,本地銷售”的經營方式讓本田享受了很多優惠措施和節省了不少成本,也爲其贏得了美國媒體和民衆的好感。

本田的美譽度是要比林強生旗下的汽車工廠好多了,那裡用了大量的來自中國的汽車零配件,現在還是中美蜜月期,倘若今後擴大產能,那就保不準美國政府會採取什麼措施了,畢竟汽車、電子都是美國的經濟命脈,屬於支柱型產業,美國是不可能總允許外國傾銷的,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的事情不可能持久。

本地生產本地銷售這個策略也是大多數汽車企業採用的,像通用早就實行這個策略了,先後在德國、西班牙建廠,召集加盟供應商。想把企業做成國際化大公司,不可能總依靠着零配件進口組裝生產,哪個國家也沒有那麼愚蠢!

林強生的產業遇到了一個嚴重的瓶頸,缺乏國際人才,這成爲了他向海外擴大規模的最大阻礙!

“我們正尋找可以長期合作的戰略伙伴,重視零配件供應商的生產方式,不斷提高零部件的品質才能讓本田產出更好的汽車,讓零配件廠商參與到車型的設計中來,直接提出意見。

同時我們也建立了考覈制度,一套本田企業的規章制度移植到美國並不容易,現在工廠還處於磨合階段!”本田東次郎和林強生介紹道。

林強生突然好奇的向本田宗一郎問道:“本田先生,您有沒有考慮到中國去開設工廠?”

本田宗一郎怔了一下,想了一會才略帶歉意的說道:“抱歉林桑,中國的汽車市場還很弱小,本田汽車公司現在還沒有進入的想法,不過我們的摩托車產業已經和中國的一家地方軍工企業合資生產摩托車了。”

老人始終想不起來中國的那個企業的名字,還是本田博俊提醒他道:“重.慶嘉陵摩托車廠!”

“對,嘉陵!”本田宗一郎點頭說道。

林強生點了點頭,說道:“是的,我也知道這個事情,1982年嘉陵與本田合資,整機零部件進口本田的產品進行組裝銷售,不錯!”

本田宗一郎從年輕人的話語中聽出了言不由衷,本田東次郎和本田博君對視了一眼。

本田東次郎看一眼父親,然後試探的對林強生說道:“中國的汽車市場剛剛起步,我們對這方面不太瞭解,是否合資還要經過詳細的論證調查,但中國的摩托車市場是很大的,我們可以在這方面合作!”

林強生笑着說道:“好,我也有建設一家摩托車廠的打算,我計劃引進一款125排量和一款250排量的摩托車整套技術,不知道本田有沒有興趣?”

本田東次郎看了看父親,見老人微微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我們當然沒有問題,只是剛剛和嘉陵合作,我們對這家企業投入了不少資金和設備,還有時間!

這家軍工廠也對產品抱有很大期望,如果再在短時間內建立另一家摩托車廠,難免會形成兩方本田品牌直接的競爭,我們也要考慮中國政府方面的感受的!”

林強生一擺手說道:“這個你們不用考慮,我沒打算繼續使用本田的牌子,我只是想引進技術和設備而已!”

這回本田父子三人都詫異了,他們沒想到林強生有這麼大的野心,竟然想引進本田技術自創品牌!(。)

第813章 驚聞外商來第995章 華爾街亮相第681章 繞不開的話題第873章 再見了,本田先生第60章 七個大姑娘第633章 廣汽標緻的誕生第261章 買債人第23章 女孩陳瑤第76章 賀家父子第101章 千萬美元第39章 有那麼個人第658章 雷諾主席喬治·貝之死第971章 人作孽第863章 安頓母女第189章 汽車銷售公司(下)第917章 患者的福音第511章 朋友們都來了第714章 有人來有人走第404章 新型華人社會第558章 再次創業第693章 來自中國的建築工人第113章 Avenger車型第580章 部隊裡裡外外第228章 衝突第926章 求同合作第147章 專利佈局第844章 丈人出山第326章 羊城出租車公司第666章 基諾沙的汽車工人們第761章 豐田市第911章 無廠模式第552章 G36突擊步槍第772章 死老外第671章 基諾沙郊區的新汽車工廠第723章 網速超標準原則第813章 驚聞外商來第690章 硅谷傳奇第792章 宮市長的大廈第266章 大事情第643章 嚴重的設計缺陷第563章 國貨當自強第572章 令人憂慮的本土化妝品產業第868章 求存的航發廠第42章 牧馬人 vs(202)第744章 五角大樓找上門第944章 猜測第130章 熱辣第983章 暖心的陳瑤第803章 美國人露出了陰謀第220章 林強生的野望第847章 強大實力第16章 五色轎車出廠第641章 前倨後恭第705章 哈迪·斯蒂將軍第283章 簽訂計算機零配件供貨合同第210章 理念不同第179章 零配件招標會(下)第262章 制晶效率提升10倍第986章 動漫產業基地第383章 正確的選擇第228章 衝突第981章 心懸一線第9章 我不緊張第430章 飛機計劃第215章 壟斷國內出租車產業第231章 鋼鐵總院第171章 MQ200的驚豔第673章 創辦紙業公司第884章 意外獲得了汽車生產資質第1005章 應對緊缺第865章 兄弟見面第294章 工資調整的風波第96章 專利是個重要的事第394章 監視第749章 大使邀請第343章 都在唱着風和騷啊第980章 超強巨風第653章 授權美國汽車零售商巨頭第862章 煥然一新第811章 父子的城市發展規劃第748章 核心—渲染技術第597章 漲工資第983章 暖心的陳瑤第965章 MP7衝鋒槍出世第414章 技術同盟第56章 和父親夜話第680章 好名聲第186章 鄧老來參觀第358章 膽大妄爲第115章 照片的用處第699章 黑幫分子第1001章 白衣天使第145章 收購蘭博基尼第172章 國家關注第127章 優質服務第449章 投資者樂園第507章 交換加碼,瞄準石茶隼第212章 京城出租車公司第438章 太平洋保險第290章 龐大的科研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