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老大難”的三大廠

bookmark

會議由省委.書記孫維本親自主持,省長侯捷、市委.書記李根深、市長宮本言等人都坐在臺上,省市各主要部門的幹部都有參加。

林強生這個圍觀羣衆在大家都對布什的來訪踊躍發言的時候,他倒是打定主意只聽不說。

孫維本在會後問了句:“林強生同志來了沒有?”

坐在林強生身邊的人捅了捅他,這位小同志會議全程都在發呆,旁邊的大哥只好提醒了一下。

“來了,孫書記!”林強生回過神來連忙起身說道。

衆人笑了,孫書記笑道:“大概我們的林大董事長又在想着什麼大事情,行了,你留一下,其他人散會吧。”

幹部們起身,很多人好奇的向林強生看去,暗暗的打量,這位就是那個傳奇的年輕企業家啊,確實年輕!

林強生跟隨着宮本言等人來到了小會議室,衆人坐下後,李根深對林強生親切的說道:“強生啊,這次布什來訪,你們的接待很成功,更上了中央臺的新聞聯播,全國人民都看到了,東星集團功不可沒啊!你們企業爲我省增光添彩,以後還要繼續努力,爭取把東星集團發展得更好,更上一層樓!”

林強生面對這位和藹的李書記,非常尊重的說道:“是,我們今後一定努力,爭取把東星集團辦成世界100強企業!”

“哦?有志氣!”李根深點了點頭,雖然他不清楚世界100強企業是個什麼說法,但可能是個了不得的排名,老頭想着林強生這個小夥子果然有志氣,不錯。

孫維本和侯捷等省領導走進了會議室,林強生看到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三大廠中的汽輪機廠廠長鄔宗祥等人,料想這次閉門會議就是關於這些重工業企業的事情了。

孫維本坐下後,對在場的衆人說道:“剛纔我在會議上說了,我省近年來在汽車產業、輕工業、電子產業這些新興領域取得了大發展,實現了超額利稅。全省經濟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省份的前列,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證明我們有能力不依靠國家自己把經濟辦好,讓黨和中央看到了我們發展經濟的堅強決心!”

但是他的表情又沉重了下來,說道:“這幾年雖然在這些產業上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我們的一些傳統重工行業,卻是出現了一些不好的苗頭!”

孫維本敲了敲桌子,說道:“應該說早在80年代初,省內的重工業,尤其是濱城的一些工業單位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當時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直到現在問題越來越嚴重,有的企業甚至已經揭不開鍋了,要靠貸款發工資,不得不重視啊同志們!”

他向汽輪機廠廠長鄔宗祥看去,說道:“鄔廠長,你來說說吧,汽輪機廠有些什麼樣的情況,讓大家瞭解一下!”

吳宗祥的頭髮已經有了一些銀絲,聽到孫書記點了自己,他有些沉痛的說道:“既然省委.書記點了我的名,那我就說道說道,其實這幾年來我一直在反映問題,可是市裡省裡始終都沒有什麼反應!”

他的直言讓大家的臉上有些掛不住,孫書記點頭說道:“老鄔,這次你就在這裡,把廠子裡的那些個問題都說說,汽輪機廠是濱城市三大重工業企業之一,省裡的直屬企業,也具有代表性!”

鄔宗祥點了點頭,不客氣的說道:“那好,我就把汽輪機廠的一些情況說一說,其他兩家也跟我們差不多的情況!”

他說道:“我們廠現有正式職工1萬2千多人,非正式職工卻有着8000多人的規模,企業退休人員將近5000人,各種直屬掛靠的集體企業職工人數更是超過了4萬人的規模。汽輪機廠包袱沉重,體制落後,設備技術陳舊過時,職工老齡化嚴重,工廠裡大把都是什麼也不懂的小年輕,而有技術的人才卻不斷流失,不是生病退養,就是被民營企業挖走。他們有在本地企業幹活的,甚至還有遠赴南方深.圳給私營經濟打工的,工資待遇低是這些技術人才出走的主要原因,而這是我們企業解決不了的問題,即使我廠給與了一定提高,但是照比這兩年發展起來的外資企業和民營經濟還是差一大塊,繼續政府提高待遇標準!”

衆人看了看林強生,只見這個年輕人面無表情的聽着,三大廠的幾位廠長暗地裡也把賬算在了他的頭上,但是他對這些目光都不爲所動。

鄔宗祥繼續說道:“還有,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國家計劃項目減少,對我廠的打擊更是沉重!”

這一點,電機廠和鍋爐廠的廠長也十分認同,紛紛支持鄔廠長的說法。

他向大家舉例說道:“以前,我們廠都是國家分配任務,現在項目減少了,我們得自己出去找項目。現在汽輪機廠把以前不做的幾十萬的小業務也都做了起來。但即使這樣也是杯水車薪,畢竟我們是一家大型企業,上萬人不能靠項目養活!而且,在新的經濟形勢下我們也很難適應市場,時常是我們好不容易談成一個項目,最後做出來產品對方卻不要了,說我們耽誤了工程日期。

即使緊趕慢趕的交了貨,對方的貨款也不一定及時結清,我們的業務員常常要趕赴千里之外,來回奔波與東北和南方之間,就算這樣也不一定追回尾款,對方打定主意慢慢拖黃了拉倒,企業經營非常被動!”

孫維本點了點頭,說道:“這些是你們汽輪機廠的難題,還有誰發言?”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覺得老鄔說得差不多了,其實問題也就是這樣的,更廠都有差不多的困難。

“我們電機廠希望省市能夠撥款,支持我們改造舊有設備,引進技術!”濱城電機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樑維燕,搶着說道。

樑維燕是電機方面的專家,1979年他帶領着電機廠研究所解決了10項重大科研課題,研製完成了60毫米滾板機等10餘項重大技術革新,爲研製600mw(兆瓦)汽輪發電機和生產大型軸流式水輪機創造了有利條件。

樑維燕說道:“我們廠做了一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組織準備工作,現在電機廠急需撥款,改造舊有設備,引進國外先進技術!”

豈料鄔廠長也說道:“老樑,這方面我們也做了一些工作,也不單單你們電機廠缺錢啊,我們汽輪機廠也需要省裡撥款!”

這時候冒出來一個相對年輕的聲音:“我們鍋爐廠,也請求省裡解決引進設備技術款項不足問題!”

鍋爐廠廠長遲建福說道:“我們廠自1981年參加了ce亞臨界鍋爐技術引進培訓後,先後進行了一系列600mw和300mw亞臨界鍋爐的開發!製造優秀的電站鍋爐,不光要人才還要先進的工藝設備,材料研究、試驗生產都需要大投入,沒有投入就難以滿足現在市場日益提高的技術需要!”

他對孫維本和侯捷說道:“省裡也應該給我們鍋爐廠撥款,銀行貸款也行,我們在關內有項目,還款不是問題!”

幾位廠長總工當中就屬遲建福年輕,資格低,再不發言他怕領導不知道鍋爐廠的困難。

林強生笑看大家吵成了一團,他特意觀察了下遲建福,這位廠長現在也就四十出頭的年紀,這麼年輕就當上了上萬人的大廠長,的確不一般,他對此人非常關注。

而據他了解,1984年底,遲建福臨危受命當上了這個他整整在基層磨練了18年的工廠廠長。

表面看去,遲建福溫文爾雅,常帶微笑,可是他厲害起來卻是判若兩人,而且這位廠長對人對事都極其嚴肅,對歪七劣八的人和事,處罰起來更是毫不通融。

遲建福認準了,在大工業生產中必須樹立權威,出於科學化的管理需求和避免受到市場懲罰的考慮,必須對違反紀律的行爲進行毫不含糊的處罰,不然就無法建設起一支紀律嚴明的鐵軍!

不瞭解他的人,可能以爲遲建福當過兵,其實這位正經的是在清華動力機械系鍋爐專業的大學生,既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又有深厚的基層經驗。

大型老國有企業,內部管理混亂,領導無方,已經積累了不少弊端,而且積重難返,可謂五花八門什麼事都有,就像一個個封閉的小社會。

遲建福從管理大門開始入手,嚴把廠門,全面整肅勞動工作紀律,實行安全、質量、治安、風氣、效益五個方面的嚴格管理制度。

這對於長期存在無政府主義、自由散漫作風的濱城鍋爐廠來說,無異是捅了馬蜂窩,一般人不敢冒這個險,可遲建福卻堅持這麼幹了。

林強生十分欣賞遲建福的工作作風,和他半軍事化的管理模式。這位廠長抓管理從三大紀律—勞動、工作、工藝下手,建立了五項否決制度—質量、安全、效益、治安、不正之風原則。尤其是勞動紀律,現在的濱城鍋爐廠竟然做到了,軍號一響,萬人空巷的程度。

遲建福不僅僅是喊喊口號這麼簡單,他是親自做到了的,爲了動員全廠職工的積極性,這位廠長帶頭下基層,下車間帶領全廠職工奮戰,職工們對這樣的當家人心服口服。

而且這位廠長不光是注重經濟效益,他還一手抓效益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在林強生看來,這位簡直是超人啊,超越前人和後人,遲建福做的事情,連將來的很多管理者們都做不到!

這在如今,全國重工業企業都大面積虧損,問題爆發的時代,一個這樣的企業管理能手的出現,在濱城鍋爐廠這個地方,簡直就像午時的太陽一樣,差點晃瞎了林強生的雙眼!

想到這裡,林強生不由得有些爲遲建福惋惜,這位就是在濱城,倘若要是在沿海的某個城市,這位一定會像海爾的張瑞敏,或者是其他80年代成長起來的著名企業家一樣,閃耀在新時代的歷史舞臺。(。)

第404章 新型華人社會第850章 到訪漢堡第353章 Party舞會第473章 石油圈裡的鮎魚第282章 不按工藝標準來卵用沒有第595章 彪第926章 求同合作第759章 到訪本田總部第424章 坦誠的態度第431章 製造富翁第384章 工業基礎第383章 正確的選擇第111章 談判計劃第857章 助學基金第716章 互聯網推廣大會第627章 務實和激進第577章 軍區來人第174章 香江(一)第821章 聯合崔克第826章 藝員培訓班第151章 安置問題第887章 G36的改進第517章 佩萊哈克第462章 各謀心計第945章 中德攜手互聯網第833章 80年代美女第436章 一個高級特工第172章 國家關注第716章 互聯網推廣大會第729章 向着世界光刻機產業前進第483章 花兒一朵朵第888章 授權生產第489章 觸電第66章 改革開放第537章 林強生的想法第770章 電信的好消息第97章 商場如戰場第325章 致命一擊第987章 田建鵬出院第475章 石油問題第138章 上崗分樓房第417章 特殊愛好第487章 技術儲備第1008章 限制消費第617章 爆款電器第863章 安頓母女第842章 石庫門新天地第256章 單晶第11章 建設前奏第451章 血與槍第168章 情深深第289章 來美科研團第402章 令人震驚的年輕人第72章 開技術培訓班第145章 收購蘭博基尼第549章 如何處置第1001章 白衣天使第81章 上機第458章 裝備武器第738章 工業光魔全接觸第608章 80年代奢侈級的大件商品第773章 放鴿子被找上門了第959章 年產值2億元第823章 和央行討價還價第580章 部隊裡裡外外第469章 工業強國第941章 資金翻倍第580章 部隊裡裡外外第379章 意外情況第805章 呂東的到訪第743章 一個點子一個大產業的年代第679章 克格魯曼的刨根問底第477章 篳路藍縷第17章 國慶節前第262章 制晶效率提升10倍第942章 安娜多芙第686章 張珊珊第942章 安娜多芙第383章 正確的選擇第219章 扶苗助長式發展第31章 生氣的大佬第277章 新工廠新生活第139章 智能化工廠第571章 個體戶第52章 工業之花第386章 燕趙大地第316章 何超瓊第761章 豐田市第719章 難以企及的高度第136章 和大衆握手言和第926章 求同合作第934章 賽道之上第858章 水變油的騙子第238章 與科工委合作第96章 專利是個重要的事第141章 戰略級規劃第165章 改造五金廠第511章 朋友們都來了第135章 紛擾第484章 東星航空工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