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呂東的到訪

呂東帶領着考察組訪問了東星集團,他仔仔細細的視察了東星直屬的各家工廠,尤其是對汽車生產和半導體生產線做了全方面瞭解。

甚至,呂東還參觀了一些東星旗下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商,瞭解到整個東星的汽車零部件體系,年生產零配件已經超過了70萬套以上,主要供應濱汽、哈汽兩家汽車企業,以及廣汽、成飛汽車公司,還有邢臺大宇、亞汽兩家汽車公司等企業。

“明年我們還要增加汽車零配件的生產規模,打算再提高一倍的產量,爭取再兩年後建成個年產二百萬套的汽車零配件供應體系,滿足國內汽車產業需要!據我所知,國內今年已經成立了數家微型汽車企業,像長安、天.津大發,我們也將同這樣的企業展開合作!”林強生介紹說道。

在參觀了一圈,尤其是見到了東星集團先進的發動機生產線之後,呂東肯定的說道:“我認爲你們這裡的汽車生產體系,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建立了較完備的零配件供應商制度,你們從無到有的建立了汽車產業,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林強生謙虛的微微笑道:“十年磨一劍,我們以國外汽車企業爲目標,大投資大建設,雖然只發展了短短五年時間,但是也正是因爲有中國這個需求旺盛的龐大市場,纔會這麼順利,天時地利人和,這些都給了東星機會!”

呂東點了點頭,他向林強生說道:“上汽普桑正在尋求零配件合作企業,他們已經向國內不少單位發出了邀請和倡議,召集有實力的企業共同攻克桑塔納轎車的零配件生產問題,你們也可以去試一試嘛,普桑還是很需要你們幫助的,相信有東星這樣的實力,普桑的國產化會加速完成!”

林強生遲疑了一下,他當然知道普桑是怎麼回事,上汽在江浙地區召開汽車零配件國產化倡議,其實主要還是面向上.海企業,有不少單位去了上.海。

中國以前的汽車產業,可以說就是卡車產業,沒有轎車什麼事,上.海原來作爲中國唯一一個大規模生產轎車的地區,年產也不過5000輛左右。

上汽的這個倡議,在始終向卡車廠提供零配件的各家大企,沒有引起什麼反響。這些企業大多都是大型國有企業,再不就是軍工企業,他們集中國家最精銳的一批生產力,先進設備和高技術的研發力量,這些背景深厚的國有企業反應遲鈍,本身就沒有多少意願,看到德國人的圖紙要求難麼嚴格,參與的性質就更少了。

而一些中小企業又沒有技術和設備,他們去了上汽,到了國產化辦公室,拿到了德國人的圖紙之後,看到德國人的標準,一個個都傻了眼,紛紛大搖其頭,按照德國人的要求,這些中小企業根本就生產不了,而且德國人還是出了名的嚴格,拿着放大鏡挑毛病,這些小企業自然有自知之明,一個個都空手而回。

上汽幹了兩年多,到了87年國產化率才2.7%,連喇叭都經常不過關,可見普桑國產化的複雜程度。除了合作企業達不到要求之外,林強生甚至覺得上汽本身就是有問題的,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

再說了,濱汽和哈汽多多少少和上汽普桑這樣的國字號企業存在競爭關係,幫助競爭對手的事情還是三思後行纔是,上汽方面大概也知道這一點,而且也沒有求到他林強生頭上,何必熱臉去貼冷屁股呢!

其實,在中國發展轎車的歷史中,還有個有意思的現象,幾乎每個與國外合作的汽車項目,像北汽的切諾基、上汽的普桑、廣汽的標誌,他們都是相對獨立的,就好像大家誰也看不到誰,根本沒有聯合起來一起合作的想法。不知道這是外資規定的,怕技術泄露給競爭對手,還是什麼!

林強生笑着對呂東點了點頭,敷衍的說道:“我們會和上汽加強合作的,但是您知道德國人的要求非常嚴格,建立普桑的零配件體系就得另外遵循德國人的標準,和我們的體系大不一樣!”

呂東點頭:“這個我知道,其實可以一點一點的幹起。上汽的普桑畢竟是中央和國.務院都關注的項目,而且進口一部車的零配件要花費1萬美元,普桑的合同規定的指標一共是8.9萬臺桑塔納,總額達到8.9億美元,這是國內不能承受的,我們必須要提前完成國產化,儘量給國家節約寶貴的外匯!”

“區區汽車零配件,竟然要這麼多錢!”

見林強生還是有些不以爲然,呂東笑着問道:“你是不是嫌棄普桑的生產量上不來,賺不到錢啊?”

他接着對林強生殷切的說道:“這樣的想法可不好,大家都是發展中國的轎車產業,要搞好團結合作,共同把這個市場做好!”

見呂東都這樣說了,林強生於是乾脆的說道:“我曉得了,下一步我們將組織零配件生產企業,到上汽去做實地考察,希望呂主任幫忙引薦一下!”

他低聲的說道:“您知道,仇克廠長心高氣傲,不一定能找我們幫忙!”

呂東笑着點了點頭,說道:“這個我去做他的工作,唉,上汽是第一個和國外談判的汽車企業,卻是比你們建廠還晚,仇克他們確實鑽牛尖了!”

林強生笑了笑,這事放在誰的身上都不好受啊,原來自己老哥獨大,猛然間冒出個對手,尤其是看着它日漸成長起來,自己反倒被趕超了,誰都會犯嘀咕的。

走在大型的車間裡,呂東主任心曠神怡,這會他已經把前些天調查國有企業查出來的種種現象,被搞得煩悶的心情一掃而空。

他漸漸的覺得,東星集團是一家朝氣蓬勃的企業,或許由他們參與到國有企業的改制之中是一個可以進行嘗試的選擇。

在國企改革中,引進外資是一個有益的嘗試,實際上汽車產業的引進合作項目也是國企改制,也是一種嘗試。

中國關於這方面的嘗試早就開始了,汽車產業關乎國家命脈,既然這個產業都可以,那麼其他的項目也應該可以。

如果合資項目成功了,國有企業得到了發展,中國引進了技術,不成功也失去不了什麼,頂多是外資撤離,企業還在那裡,外商的投資是帶不走的,這就是上層的考慮,可以犧牲一些市場,把外資引進來。

這兩年引進技術、開放市場的聲音,不絕於耳。雖然呂東不是這種理論的鼓吹者,但是像東星集團這樣誠心誠意,幫助國內發展的外資企業,上層還是需要大力支持的!

呂東對林強生說道:“將近兩週來,我們對濱城汽輪機廠、電機廠、鍋爐廠進行了全方面的調研審視,發現了基層有很多的問題啊,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

他嚴肅的說道:“國有企業不改革,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企業包袱沉重,且目前國家資金有限,一時間難以照顧全面。中國需要外資進來,來幫助改變現在的這種狀況,獲得你們的資金、技術、設備上的支持!”

呂東看着林強生,問道:“小林同志,你是土生土長的濱城人,中央的許多位領導對你的印象都非常好!那麼,我想問問你,假如你收購了三大廠,將怎麼發展這幾家企業,你會採取哪些措施?”

終於談到三大廠的問題了,林強生也有些興奮,他按照自己早已想好的答案,說道:“首先,我將組建電氣公司,爭取同德國的西門子、通用電氣、西屋電氣這樣的世界級企業合作,引進他們的設備和技術。這一點我相信不難,資金的問題我來解決!

另外,新集團將建立自己的銷售團隊,把銷售維護這一塊做起來,我發現國內各省份地方都在積極的發展火電、水電項目。而且,地方上的原有火電、水電、電網急需擴大容量和產能,這一塊被很多企業忽視了,其實改造舊有設備的市場潛力非常巨大,這也是地方上最現實的需要!”

“說得非常對!”這一點呂東也非常同意,他高興的聽着林強生的方案。

林強生繼續道:“我們將組建電力投資公司,主動的參與到這些地方工程的建設中,把銷售人員撒出去,不再像以前一樣坐等上門。無論是控股也好,合資合作也好,可以多種模式發展。幫助地方建立中小型火電、水電項目、擴大電網容量,同時也爲我們的產品打開局面,佔據市場有利地位,形成品牌效應,爲了中國需要發展,市場擴張迅速,我相信集團的盈利能力!”

另外他還說道:“而在技術方面,同國外大型電氣公司合作,引進先進設備工藝,尤其是國外已經發展成熟的電力自動化系統。此外,我們還要在大型的輸變電站技術、超高壓直流輸電技術上進行研發投入,在三家企業的技術基礎上,更進一步取得優勢。”

林強生對呂東說道:“三大廠原本就在國內的電力行業處於領頭羊地位,參加過多項國家重點電力工程,今後也要在國家的電力事業上,取得更大的發展!”

“好!”呂東對林強生的計劃十分滿意,說道:“濱城汽輪機廠、電機廠、鍋爐廠,是在全國的重要工業中排在前列的企業,中央乃至全國都在看着我們!現在,我們正處在風口浪尖!一旦三家企業和東星集團展開合作,那勢必會引發全國工業企業的巨震!”

見林強生鄭重了起來,呂東說道:“但是,不能因爲這個緣故我們就退縮不前,這是一項有益於企業發展的事情,我們就要毫不猶豫的堅持走下去!”

林強生直接了當的問道:“呂主任,我們什麼時候看展談判呢,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呂東揮了下手,很有氣勢的說道:“馬上就可以開始了,三家企業的廠長和黨委會,已經基本同意了與東星集團的合作!”(。)

第787章 全副武裝第475章 石油問題第250章 衛生行業大市場第786章 緊急行動第505章 軍事技術交易第83章 土撥鼠的影子第868章 求存的航發廠第564章 東星質量資格認證第718章 捐款斯坦福第651章 與本田的深層次合作第690章 硅谷傳奇第889章 軍工合作第393章 神秘的伊貝卡第970章 森林偶遇第828章 86版《西遊記》第868章 求存的航發廠第266章 大事情第7章 牧馬人第743章 一個點子一個大產業的年代第998章 汽車代工第513章 林強生的獨走第744章 五角大樓找上門第203章 運12第730章 拼搏努力的何國源—ATI第349章 科技動力第623章 好人做到底第498章 愛的人第864章 價格低廉的礦產時代第637章 AMC美國汽車公司第567章 直九VS黑鷹?第266章 大事情第68章 見省領導第736章 工業光魔第3章 車型定了第771章 吳瑕第18章 安全建設第139章 智能化工廠第837章 上.海航空發動機製造廠第121章 危險遊戲第724章 英特爾預賣內存部門第599章 免職第745章 高新科技防禦計劃第650章 林強生的狂想第5章 母親的工作問題第5章 母親的工作問題第269章 電影級廣告第652章 最佳車型,最佳發動機第934章 賽道之上第574章 80年代的家電大潮第781章 滄州五人第852章 主導權第543章 姚錦雲受傷第564章 東星質量資格認證第21章 要往廠裡安排人第414章 技術同盟第867章 新的汽車品牌第249章 向母親和盤說出第589章 80年代的記憶第694章 高通第782章 老布什的演講第767章 日本黑澀會第227章 80年代的出租車第850章 到訪漢堡第215章 壟斷國內出租車產業第916章 怪獸Monster第468章 謝瑩的進取之路第681章 繞不開的話題第942章 安娜多芙第72章 開技術培訓班第878章 家族企業第624章 丈母孃的心思第19章 董方教授第255章 路測第575章 省發改委副主任王光美第630章 爲有犧牲多壯志第568章 不爭第350章 GE的監察人員第603章 和睦溫馨的一家第781章 滄州五人第73章 一半軍功章第9章 我不緊張第891章 在所不惜第900章 蠻牛與野馬的宿命之爭第539章 以色列人的先進技術第412章 東星娛樂公司第532章 謹慎的技術交換第644章 紐約車展第406章 體積小質量輕打敗大哥大不是夢第570章 童年的味道第867章 新的汽車品牌第570章 童年的味道第141章 戰略級規劃第871章 本田宗一郎到訪第727章 把工廠轉移到國內去第52章 工業之花第767章 日本黑澀會第452章 半夜跑男第379章 意外情況第56章 和父親夜話第791章 老布什的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