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全球防禦公司GDC

bookmark

國營626廠也就是慶華工具廠,廠長劉述民得到了國家機械委員會的通知,他馬上帶着技術組從邊陲城市黑河的縣級市北安趕到了省會濱城,還有q市的建華廠廠長劉柱國也得到了通知,要與東星集團合作。

兩家企業的廠長在來之前都帶着疑惑,但是在參觀了東星集團之後,兩人都對這次合作有了一些期待。

626廠的原總工程師,兵器專家,兵器工業部第55研究所,即長.春工藝設備工藝研究所主任趙瑞之帶隊也到了濱城,見到了g36突擊步槍。

趙瑞之對槍管擠壓工藝、鍍鉻工藝都很有成就,曾主持過626廠的設備改進工作,他畢生從事槍械的研究,製造和生產管理,在國內槍械研究、生產領域屬於頂尖人物。如果朵英賢是設計師,那麼趙瑞之就是工藝專家,專管槍械的生產和製造。

林強生對趙瑞之的到來非常歡迎,沒想到家門口就隱藏了這麼一位大神,他誠懇的聘請趙瑞之擔任g36突擊步槍的工藝顧問,聘請55所參與g36項目。

接着,在李偉如的見證下,他與慶華工具廠、建華機械廠簽訂了產品授權書,委託他們製造3000支g36突擊步槍,這批貨將提供給****特種部隊使用。

因爲這是第一次裝備部隊,關係着g36在中*隊的前途,林強生和趙瑞之、劉述民等人都非常慎重。

劉述民在見到了這款槍之後就知道慶華工具廠的未來就看它了,他們一定要把g36攻關下來,只有這樣才能讓626廠重新崛起。

林強生隨着張明遠趕到了bei精,他見到了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第一副主任呂東,還有已經退休的原國防科工委主任陳彬。

幾位老同志親自向上級寫信,促使了中央領導人對東星集團涉足兵器的研發製造進行考慮。最終經286親自發話,同意了東星集團與國營626廠和建華機械廠的合資計劃。

中央希望通過合資引進外商的資金和技術,發展先進而專業化的軍民兩用產品製造企業,在民間投資乏力的情況下向外資開放某些領域也成了唯一的出路,再加上林強生與中央的良好關係,這件事情就這麼成功了。

同時爲了加強聯繫,中國北方工業公司也參與了進來,佔股超過了30%,這樣國家就成爲了第二大股東,林強生個人成爲了第一大股東,佔股50%。

而慶華工具廠(626)、建華機械廠則成爲了小股東,兩家公司投入部分廠房和職工入股,佔股比不到20%。

爲了方便貿易,林強生在英屬維京羣島建立了一家企業,名叫pany全球防禦公司,簡稱gd。又註冊了一家名叫東方防務的公司,與中方合資的也是這家公司。然後又在香港設立了一家貿易公司,作爲中轉站,這樣還有個好處,香港稅收規定在港外的交易流程不用繳稅,這樣創立個小金庫什麼的就非常方便了。

這樣一圈走下來,外界就很難得知這家武器公司的真正所有者,雖然不能防止一些國家情報機構的調查,但是表面看起來這家企業算是人畜無害的。

這些眼光繚亂的手法,讓幾家國內的代表非常不解,不過這是外商的事情他們也不好過問,讓他們看重的是林強生引進的新型斯太爾數控冷鍛機牀等世界先進的專業槍械製造設備,還有5000萬的投資。

林強生忙着組建公司引進設備,趙瑞之帶領的g36項目組領導着槍械的研究。而在這段期間,林香卻在接觸省農墾總局,就飛鶴牌奶粉的合作進行商談。

80年代,糧食依然緊張,國家提倡農業改革,省農墾總局也在一些農村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可以承包土地了,不少地方相繼讓農民擁有了自己的田地。

但是很快,承包了田地的農民們發現,想要種植幾十畝甚至上百畝的田地,靠自己及家人根本就忙不過來。農民不富裕,缺乏資金採購農機具,單單靠人力根本種不了多少田,於是很快的農村又出現了拋荒和退租現象。

農業改革受挫,不但打擊了農戶的積極性,也給省農墾總局潑了盆冷水,農業模式又退回到了從前。省內農業依然是以大農場爲主,少數農戶湊到一起組成的小農場爲輔,爲了鼓勵農民們種地增收,農墾總局不斷號召農戶開荒種植,承包土地,但收效甚微,這一切只有一個原因,沒錢!

林香這時候主動聯繫,讓農墾總局的領導們非常高興,他們看到了另一條發展之路,引進外資!

好不容易有外商投資,農墾總局非常重視,恨不得立刻就想和她談談投資額是多少。

農墾方面出乎意料的熱情也讓林香暗自納悶,與農墾總局的接觸並沒有像父親和弟弟想得那麼困難。

按照總局看來,趙光奶粉廠實際上就是個農場企業,和什麼校辦企業、小集體性質差不多。所以他們對待這家企業的態度也不怎麼上心,林香說投資乳業公司,他們非常歡迎,但更讓他們在意的其實是東星集團在克山承包的6萬畝土地。

從這個當中,這幫人發現了一個與外商合作的基礎,那就是土地!

既然外商肯承包土地,那麼就能承包更多的地。農墾總局在省內擁有數千萬畝的耕地面積,是名副其實的大地主,但是他們雖有土地,卻沒有錢投入生產。

中央對於外商直接投資農業生產沒有相關文件支持,但是農墾總局有辦法,雖然擁有的耕地多,但是荒地也不少,哪個縣沒有荒地,儘可以拿來與東星集團合作,爭取到一些投資當然更好。

於是這件事情很快就被省裡知道了,還特意的把林香請了過去,與她商量投資農業的事情。

侯捷省長親自接見,與她座談,足可以看出省裡對農業的重視程度。

侯省長想了個稱呼,說道:“林香同志,你們姐弟在克山承包了6萬畝耕地,這是省內的一項重要的農業大事,是不是有十足的把握?

你們在農業發展上可千萬不能馬虎啊,如果這個項目發展得好,省裡就要把克山經驗向別的農業地區推廣!”

省裡竟然這麼看重這個農業項目,林香說道:“請領導放心,我和弟弟已經計劃好了,我們要發展大豆種植和深加工項目,創建了小包裝精煉油品牌,我相信這個產業是有前途的。

此外我們還要擴大玉米種植,以及多種農業生產項目,如食用菌的種植和禽畜類養殖。我們要在農村搞多種經營,讓農產品豐富起來,最後形成優勢品牌,把我們承包的農場改制成爲公司,靈活應對市場。我認爲國外已經有現成的經驗了,美國和丹麥這樣的農業強國都是這麼做的,投資農業搞規模化經營,農業是有前途的!”

侯捷點了點頭,高興的說道:“你們有信心就好,現在全國提倡農業改革,其實省裡也一直希望改變省內農業落後的現狀。

在84年,省裡在東部地區成立了友誼縣,它隸屬於雙山管轄。當時省內期望的目標是政企分開,農業下放地方,由地方承擔農業生產管理。

友誼農場也具有潛力,它是前蘇聯援建的第一個機械化農場,耕地面積達到150萬畝,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國營農場。”

林香知道現在省內是農業統抓,原來省裡早就想下放權利了,更多的權利就代表更多的責任,巨大的農業開支想必也是逼迫省內改革的原動力。

侯捷繼續說道:“但這個試點現在卻辦不下去了,省裡原本的設想是,農場的稅收留在縣裡,依靠稅收收入,由縣承擔社會的管理職能。友誼農場相當於縣,各個分廠相當於鄉,下面的生產隊相當於村。

但是,建縣之後還有相應的管理人員,還要建立辦公場地,現在的情況是收的稅不但不夠用,還要省裡補貼。

我們不得不考慮經費問題,就沒有繼續建立鄉和村,這兩個級別的行政事務現在依然由農場自己解決。”

侯省長也學會了林強生的攤手動作,他攤了攤手:“建縣對省裡來說,不僅沒有好處,反倒每年還要搭錢,這項改革無疾而終,現在友誼縣既沒有撤銷也沒有發展,處於一個停滯的狀態!”

林香聽完了侯省長的介紹後,想了又想依然沒有摸清省長的想法,她疑惑的問道:“省長,您的意思是什麼?”

侯捷重重的嘆了口氣,說出了真實目的:“我省不像關內的一些省份,船小好調頭,就像重工業一樣有些是積重難返的,我們農田多反倒難以改變舊有模式。”

他看着林香,殷切的說道:“我的意思是,你們姐弟能不能投資友誼縣,省裡研究了一下,可以在國營友誼農場劃出一片土地讓你們經營,探索出一條新的農業發展之路!”

林香驚訝的問道:“可以讓我們承包多少土地?”

侯捷伸出一根手指:“十萬畝地,先做一個試點,如果你們經營得好,可以再多給你們一些地!”

林香鬆了口氣,原來是十萬畝,她還以爲省裡會把這個大負擔都甩給他們呢,十萬畝地還是可以接受的。

她點了點頭說道:“我回去和強生商量一下,我想他會同意的,原本我們就想在克山承包十萬畝地。”

侯捷點頭說道:“我和書記已經商量過了,如果你們能夠承包友誼農場的10萬畝地,省裡儘可以給你們提供一些優惠政策!”(。

第659章 諜影第514章 太子黨第277章 新工廠新生活第831章 擴充劇組第633章 廣汽標緻的誕生第404章 新型華人社會第262章 制晶效率提升10倍第380章 澎湃動力第706章 老美的防範第857章 助學基金第594章 東星光學成像第169章 風雨第60章 七個大姑娘第953章 徹查第627章 務實和激進第699章 黑幫分子第403章 在雞蛋上跳舞第451章 血與槍第527章 帶着心愛的人旅行第197章 資助江文絳醫生留學第407章 小巧的驚人第718章 捐款斯坦福第650章 林強生的狂想第135章 紛擾第9章 我不緊張第336章 未走過的路第554章 全面合作第198章 毆打田超第638章 收購美國第四大汽車製造商第226章 自力更生第477章 篳路藍縷第988章 東星企業雜誌第150章 傷殘軍人第878章 家族企業第928章 四大糧商第152章 路娜第868章 求存的航發廠第849章 MBB公司的MPC-75第876章 路虎衛士登場第761章 豐田市第927章 原料決定未來第684章 爭論第70章 小百貨第737章 《二十年後-2005》第921章 倔強的劉書倫第723章 網速超標準原則第1007章 搶購潮第274章 守望計劃第195章 精鑄專家姜不居第662章 日元升值的序幕第451章 血與槍第935章 排位賽開門紅第492章 發展中醫中藥第234章 小同志到了你爲國家做貢獻的時候了第140章 黃金泡沫第249章 向母親和盤說出第160章 標準化和質量管理第425章 好奇害死狍子第551章 南非攻略第593章 搶他灣孃的第9章 我不緊張第774章 轉變思想第936章 首站成功第170章 日內瓦車展第576章 崛起的家電產業第68章 見省領導第289章 來美科研團第941章 資金翻倍第785章 各中內外不相同第146章 軟實力第665章 大借款第682章 林強生的驚世之言第779章 爭論第643章 嚴重的設計缺陷第578章 爲G36突擊步槍而來第110章 崩潰的里昂第112章 痛快的法國人第958章 魚頭泡餅第46章 兩個軍人第六四十九章 腳踏實地做企業第624章 丈母孃的心思第498章 愛的人第280章 被重視的IC設計第818章 勞動密集型產業第300章 談判公司出馬第502章 大亞灣石化工程開幕第855章 集結航空人第632章 路娜的想法第954章 穆青崛起第882章 千店計劃第891章 在所不惜第862章 煥然一新第559章 鼓勵員工下海第791章 老布什的相信第229章 油耗中隱藏的大問題第927章 原料決定未來第702章 荷爾蒙第967章 苦泉第4章 王大錘第671章 基諾沙郊區的新汽車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