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戰前大布局

7日,英國外交大臣蘭斯多恩伯爵照會了法國駐英國公使康邦,英國政府表達了對俄國、奧匈帝國戰爭的擔心,同日,英國照會各國領事館,希望就奧俄戰爭進行磋商,但讓英國政府感到爲難的是,巴爾幹半島上持續近4個月的戰爭,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都付出了超過30萬人以上的傷亡,雙方完全陷入了戰爭泥潭,幾乎不可能在這個時間退出。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中國駐英國大使陳波隔天就拜會了蘭斯多恩外交大臣,表達了中國政府願意呼應英國的調停,當然,中國方面也向英國表達了另外一個擔心,中國認爲,英國應該向法國施加壓力,讓法國人不要去激怒德國,以避免戰爭升級。

英國人如今的立場顯然頗爲尷尬,儘管強大的皇家海軍以及海軍部都視德國爲主要對手,但要真正投入到以地面戰爭爲主的歐戰,卻絕對不是英國的首選,尤其是在布爾戰爭的陰影下,對付一個僅有幾十萬人口的布爾共和國,就讓整個帝國耗費驚人軍費,更別提要對付德奧同盟國了。

所以,蘭斯立刻與陳波達成了一項秘密協定,雙方約定分別向德國、奧匈帝國、法國、俄國進行外交照會,縮減巴爾幹戰爭的規模,以避免戰爭擴大化……至少在蘭斯看來,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都已經在戰爭中碰得頭破血流,正是外交介入的良機。

俄國人雖然在前期的進攻中充分利用了軍力上的優勢,差一點就把奧匈帝國東線兵力徹底擊潰。並且取得了東線3大戰役的勝利。但是。完全依靠人數優勢來進行軍事決戰的俄羅斯帝國東線3個軍團,卻在集火力和防禦於一體的普米勒爾要塞前碰的頭破血流。

從1月初開始,圍繞着普米勒爾要塞的決戰,尤其是俄國薩爾扎第四集團軍損失最大,30萬大軍在普米勒爾要塞戰役中,傷亡超過12萬,另外,在4月1日奧匈帝國康德拉集團軍展開的反擊中。正擔任主攻的薩爾扎軍團遭遇了集結後三倍以上奧軍的攻擊,在要塞重炮和已經完成部署的奧匈帝國第二重炮師的夾擊下,整個戰線被擊退10公里。

兩翼進行部署的俄羅斯帝國魯斯基第三集團軍、普列維第五集團軍在第四集團軍崩潰後,擔心突前的陣地遭遇攻擊,也進行了小範圍的軍力收縮……隨後,已經完成休整的康德拉大公顯然再次信心爆棚,集結東線丹克爾等2個半集團軍猛攻撤退的俄國魯斯基第三集團軍。

結果,奧軍引以爲傲的進攻路線,卻再次遭遇了糟糕的戰果,儘管軍力上達到了5:1的優勢。但是,失去要塞和重炮的有效支援後。奧匈帝國近70萬大軍在不到50公里的進攻面上,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擊,交戰整整2天后,俄國人雖然失去了大批前沿陣地,但依然守住了至少一半的阻擊點。

奧匈帝國則在兩天的進攻中,同樣在俄國人重機槍火力掃射下損失慘重,康德拉大公原本策劃的兩翼夾擊和跨越泰斯澤河的攻堅戰,都遭到了極大的阻力,兩天的戰鬥,奧軍雖然奪回了大量陣地,但在他們面前,俄國人卻再次佈置了更多的陣地。

從英國、德國、中國等前線觀察員送回的報告,雙方在各自陣地前都扔下了數量驚人的屍體,而越來越高的氣溫,則讓兩國都意識到,他們正面臨另外一場更殘酷的戰爭——瘟疫。

在這個關鍵時刻,來自中英的外交調停呼聲,立刻讓兩國都找到了重新佈局的機會,儘管聖彼得堡並不願意在這個時刻放棄進攻,但是,對普米勒爾要塞的進攻,充分暴露出俄國陸軍的劣勢,這意味着伊萬諾夫將軍制定的東線作戰計劃有重大缺陷。

當然,俄國人並不知道,伊萬諾夫將軍的進攻計劃,其實在最初幾乎就成功了,奧匈帝國北方軍團崩潰後,最初的計劃是撤出並炸燬普米勒爾要塞的守軍,退守到匈牙利中部進行集結,但在德國、中國的強烈建議下,纔不得不將後側的康德拉集團軍一部分退守要塞,並且容許俄國人徹底圍困要塞。

事實證明了這一戰略的成功,除了牽制了幾乎所有東線俄軍外,伊萬諾夫將軍顯然也無法接受十幾萬奧軍鍥入自己的戰線,而最終要塞兇猛的火力也把俄國人的弱點曝露無疑……但奧軍的弱點,則更是讓德國放慢頭痛不已——進攻實在是善乏可陳。

4月10日,在中、英、德、法的聯合介入下,俄國、奧匈帝國同意暫停交火10天進行和平談判,不過,駐柏林大使王黎通過隱秘渠道得到了德國方面私下透露消息,奧匈帝國根本不會考慮停火,除非俄國人立刻退出目前佔領的奧匈帝國領土——而這一點,估計聖彼得堡在未獲得利益前,不會做出任何承諾。

同樣,英國人也從法國那邊得到了消息,聖彼得堡正在增兵卡托維茲,很顯然,俄國戰爭部對於伊萬諾夫將軍的東線戰略頗感不滿,由於像普米勒爾要塞的存在,俄國?軍隊壓倒性的軍力優勢根本未得到體現,反倒是將之前戰役的勝果統統葬送在要塞之下。

4月16日,雲集巴黎的五國談判會議還在艱難繼續,但是,由於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立場上巨大的差距,各國代表都紛紛向國內拍發電報,而電報的信息只有一個——全面戰爭不可避免!

16日下午,中國駐英國大使陳波拜會了英國外交大臣蘭斯多恩伯爵,在可預見的戰爭爆發之前,他帶來了來自北京的重要信息,北京政府督促英國遵守之前簽署的《中英友好條約》,而中國方面很明確的一點是,英國政府必須確保中國在太平洋的權益不受歐戰影響。

17日一早,蘭斯多恩伯爵就帶來了阿斯奎斯首相的迴應,英國政府願意就此達成共識,但同時希望中國承諾對英國遠東利益的保障,當然,也包括太平洋上的利益!

加密電報傳到北京,已經是18日凌晨,首相府值班侍衛將消息送到周瑞東手上的時候,他不過剛剛躺下去準備休息,在看到電報後,他還是忍不住拍案而起,微笑的低聲嘀咕了兩句……兩個小時後,接到緊急電話的內閣閣僚召開了秘密會議。

18日一早,北京軍政部內就開始忙活起來,一道道命令向12大軍區迅速發佈,同時,作爲聯邦的南華民主共和國將在呂宋、坤甸興建大型軍事中轉基地,以應對來自印度洋、太平洋的任何戰爭威脅,同時,軍政部下達了全國範圍的部署調整,南華軍區將設立南太平洋戰區指揮部。

而這一肩負重任職務的任命,並沒有太多出人意料之處,是由海軍上將呂翰出任,但南洋戰區參謀部總參謀長的任命,卻多少有些出人意料,軍政部新銳、參與多次海軍和陸軍行動策劃的新晉少將參謀吳佩孚被推選到這個重要位置上。

而原本部署在巴拿馬和夏威夷的南太平洋分艦隊,則接到命令,直接歸屬南太平洋戰區指揮,分艦隊指揮官唐青山一直來在海軍中都頗受眷顧,一直來擔任北方艦隊司令官的位置,就沒少被同僚羨慕,那可是過去十年間海軍最火的位置,所有的海軍秘密武器,都在北方艦隊進行測試,此外,各大海軍艦隊的新武器學習,免不得都要看他唐青山的臉色。

好在唐青山顯然對於這樣的位置遊刃有餘,而北方艦隊的主力艦隊併入南太平洋分艦隊後,他自然就轉任新艦隊指揮官,而如今用於唯一一艘廣州級戰列艦的南太平洋分艦隊,毫無疑問是各大艦隊中最強的力量,如今的部署,則毫不掩飾的將中國在太平洋的態度擺上了檯面。

中國可以容許一切的變化,但是,絕不放棄太平洋的利益!

第136章 反亂海防城第1034章 炮術,最強之矛第861章 掐住日本的命脈第21章 濟民藥局的幌子第952章 炮口下的提案第1139章 超規模海軍軍備案第134章 法國俘虜的杯具人生第659章 依克唐阿的反擊第187章 談判第1241章 巴爾幹危機升級第155章 袁世凱的困惑第1128章 智利的大艦隊計劃第13章 挖了英吉利的牆角第492章 上海灘秦鎧的私宴第1363章 致命一菊第1347章 決戰時刻(四)第793章 從海底出擊第657章 東北大革命第1152章 巴拿馬港風雲第946章 切割日本第654章 憲法和新政第530章 北洋的訂單第1138章 大國的強勢第852章 農稅試點和產業傾斜第1173章 加勒比之戰(二)第497章 南洋第一強國的崛起第1374章 皇家戰巡的覆滅第610章 關外的策略第869章 針對本子的演習第540章 淮軍進京第439章 憤怒的沙皇第191章 歷史的小轉變第3章 門路第872章 新聞和民亂第778章 出兵還是防守第318章 二十年內不掙錢第1324章 小艇大艦之戰第181章 和議之後的陰謀第153章 暗戰河內府第1206章 射擊指揮儀的競爭第925章 包圍網上的屠戮戰第1170章 西海岸逆襲第1334章 檢個軟柿子第583章 誘敵出擊第109章 留美學童公案的風波第426章 新思潮的戰爭第777章 塔米爾要塞浴血戰第1157章 急速投送第203章 宣光之戰(二)第314章 菲律賓陰謀的開局第871章 北方鐵路的戰爭第1237章 奧斯曼海軍的逆襲第24章 巨炮工程上馬第17章 拉贊助是必須滴第926章 斬斷呂宋島的封鎖線第343章 阿瑟總統的難題第1203章 三大技術部第745章 東海大決戰(一)第35章 豪華的訓練艦第1160章 戰爭爆發第634章 讓你出局第553章 淮軍異動第116章 科技工業的起源第329章 死的竟然是白人第177章 兩個層次的碰撞第110章 全都拿下第529章 總督府的喜宴第905章 襲擾戰第887章 布格伊海戰第1053章 法國人的小動作第897章 巴黎協議第428章 意想不到的遭遇戰第812章 第二次地中海協議第36章 馬尾教育體系第561章 光緒的決心第326章 世界第一的富礦第353章 中美舊金山條約第1199章 東非團在行動第387章 秦鎧的密奏第1121章 免費的射擊指揮儀第844章 骯髒的政治交易第792章 雙城子之戰(二)第1238章 夏級戰列艦的首秀第56章 人心,是需要凝聚的第761章 海軍新技術的誘惑第54章 咱是爲大越解憂第138章 意外和失算第786章 哥薩克騎兵的末日第1092章 太平洋上的同盟國第942章阿利亞包圍網第1163章 哈瓦那風雲第749章 怒吼吧,火炮(二)第791章 雙城子之戰(一)第1114章 綠色煤炭產業佈局第518章 廉政司的難題第919章 天空之眼第1299章 陸地巡洋艦的毀滅第182章 權力遊戲第1121章 免費的射擊指揮儀第1310章 搞掉那個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