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7章 政府怎麼關心企業

bookmark

第二天,馮玉如帶李向東去參觀了兩家企業,一家是香港老闆企業,改革開放初期,那香港老闆就在東江市投資辦這家企業了,開始的規模很一般,但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他的企業也不斷髮展壯大,現在已經是一家擁有五十多萬名員工在大型企業。一家是五年前引進的民營企業,生產的產品有一定的科學含量,屬朝陽企業。這五年來,企業也在不斷髮展,按民營老闆的話說,他的企業目前只屬第二期投入,以後還會有第三期,第四期……他要把企業發展成運進原料輸出成型產品的“一條龍”生產企業。目前,他擁有十多萬名員工,發展到第五期投入,也就是企業基礎建設基本完成後,企業將擁有不少於五十萬名員工。

李向東聽企業老闆談企業的經濟效益,談企業的發展前景,也參觀了企業的行政大樓、生產車間,最後,還提出去看看員工的生活區,參觀他們的食堂、宿舍、各類活動場所。那家已成型的香港老闆企業由於員工多,生活區劃分爲一區、二區、三區……共六個區,其中普通員工五個區,管理人員生活居住區一個。

馮玉如一路都在揣測李向東的意圖,想知道他更關心企業哪方面的情況,到後來,他多少有些兒迷惑。他發現,李向東像是關心企業員工更多一些,或者說,關心打工仔更多一些。他在瞭解企業的過程中,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員工生活區,向老闆們瞭解生活區的管理情況,向打工仔們瞭解對生活區的滿意度,還在幾個生活區隨意地找了幾個打工仔談話,問他們想不想家?問他們安心不安心在企業上班?問他們下班後都幹些什麼?有沒有心中的理想,希望將來自己能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有沒有業餘愛好,是不是經常與一些興趣相投的人在一起?

當着老闆們的面,馮玉如不好意思說什麼,離開企業後,才說出自己的困惑。他說,我感覺李書記這次企業一行,關心更多的是打工仔。李向東笑了起來,說,這的確是我最關心的!

他說,企業老闆比我更不關心企業的經濟效益,應該如何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他們比我更懂更有辦法,所以,我沒必要去那個閒心。

他說,企業老闆比我更關心企業的發展前景,應該如何發揮自己企業的優勢,佔領國內外市場?他們比我更懂更有手段。在這方面,我是門外漢想幫忙也幫不上,所以,我想心也心不來。

他說,老闆忽視的往往是他的員工這些打工仔。當然,也不是完全忽視,但對他們的關心未必到位,而我們又恰巧更懂這樣,懂得怎麼關心人?怎麼更好地發揮員工的積極性?所以,就多問了幾句。

李向東說:“還記得兩年前一家企業發生打工仔連續跳樓事件嗎?就在你們東江市附近的一有企業。當時,我在青山市當常務副市長,利用這個事混水摸魚,還把那家企業的一個分廠引到青山市去了。”

馮玉如說:“跳樓事件倒清楚,卻不清楚李書記怎麼就把人家的分廠引到青山市去了。”

李向東說:“說來話長,以後有機會再談引進那分廠的事。”

他說,那家企業跟今天我們參觀的兩家企業的規模都差不多,準確地說,跟香港老闆的企業差不多。員工生活區的面積,居住人口都大得像許多縣城一樣,但是,與真正的縣城比,卻少了許多社會穩定的原素。比如,沒有居委會,沒有政府派出的各類機構。

他說,打工仔的業餘生活,可以說是放任自流,完全由他們自己管自己。這些打工仔大多數是剛走出校門的小年青,他們對社會充滿憧憬,對人生旅程的困難坎坷認識不足,一旦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如何正確處理便成了一大社會問題。

他說,企業會管這些事嗎?雖然,這些打工仔是企業的人,但老闆更關心的是他們在企業的工作狀況。老闆對他們的關心只限於給他們一個吃住的環境,對他們的思想教育有多少呢?最多也是停留在教育他們如何爲企業多努力多做貢獻這個層面上。這也是一種關心,但非常不到位。

李向東說,現在的年青人想法多,承受挫折的能力弱,如果不能正確引導,不能在他們遇到挫折時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很難保證他們會不會滋生出一些極端的念頭,做出一些極端的選擇,幹出一些極端的事。

李向東說,有時候想,這也不能責怪企業老闆,他們需要打工者爲他們的企業做事爲他賺錢,但是,也以支付工資的形式給予了他們合理的回報。而且,企業的大門是敞開的,打工仔認爲,這裡不合適自己發展,可以另尋高就,企業並沒有強硬留人。你不走,你硬要幹出極端的事,企業只能從道義上給予一些慰問,並沒有一定要給予關心的義務。

李向東說,我認爲,在東江市,政府關心企業的重心應該放在關心打工仔這上面,這不僅僅是關心企業,爲企業發展積聚力量,也是關心我們年青的一代,關心他們身心健康成長,能夠正確面對困難,克服困難,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

他說:“目前,我需要你能做好這項工作。”

馮玉如呈現出一副嚴肅,說:“有時候,不是我們想要關心就關心得來的。”

他說,這樣的企業,並不願意政府部門的人介入他們的管理,甚至於不讓“閒雜人員”進入他們的企業。

他說,我們來他們的企業,事先還要打招呼,如果不打招呼,老闆和高層不知道,門衛保安也會把我們堵在門外。那些普通的政府工作人員想要進企業就更難了,想要對企業提出加強員工的思想教育似乎更不可能。

他說,我不是強調客觀,這的確是一個事實存在的問題!

李向東笑了笑,說:“如果沒有難度,我也不會讓你來負責這事。”

他說,爲什麼企業老闆不願意政府有關部門介入他們的企業?老闆的擔心是什麼?是不是我們政府部門還沒有完全樹立起爲企業服務的信念,沒有真正地爲企業服務,甚至於,還有那麼極少數人想通過某種形式給企業增加麻煩添亂甚至於想得到什麼好處?

他說,加強打工仔的思想教育,提高打工仔的思想素質,這本身就是在爲企業做好事。如果,我們在不影響企業生產的狀況下開展這項工作,在不增加企業負擔的狀況下開展這項工作,我相信,企業會歡迎我們介入的。

他說,當然,想要企業相信我們還需要有一個過程,對那些介入企業的有關部門加強監督管理也不容易。這都要我們做大量細緻的工作。我希望你確實解決這些問題,尤其是制定一個完善規範的監管機制。

李向東說:“我建議,你帶些人去參觀一下東江市附近那家企業。自從,發生跳樓事件後,他們便開始重視員工的思想教育,與政府有關部門合作採用了許多辦法,也做出了許多很值得我們借鑑的經驗。先搞一兩個試點,或者,就抓香港老闆這個企業爲試點,做出成績,總結經驗,再逐步推廣。”

馮玉如說:“這擔子一點不輕。”

李向東笑了笑,說:“不比打擊賭球風輕鬆。”

馮玉如點點頭。

李向東問:“有信心嗎?”

馮玉如說:“有信心!”

李向東說:“有信心就好。”

馮玉如想借這機會說自己如果只是一個人大副主任,幹這事名不正言不順,但又覺得,提這個不是時候,誰都不喜歡沒做事就提條件的人。

第1476章 竟不會玩權術第764章 挾脅張市長第961章 征服第1455章 不可饒恕的自私第1368章 你讓我好感動第333章 不是陰險的人第610章 比試比試第747章 臨急抱佛腳第857章 軟柿子書記第1566章 都說假話第264章 我要寫篇論文第198章 我不回去睡第1231章 帥與將的區別第1247章 三點意見第1020章 逃離第341章 流血事件第1815章 發展思路的雛形第524章 心裡更踏實第2010章 公安局領導班子第1211章 把後面那車甩了第180章 看你行不行第1115章 失去理智第1902章 領導藝術第778章 要承擔責任第275章 擴大實權第405章 今晚這事不準說第1213章 青梅竹馬第1448章 市長候選人第644章 語無倫次第241章 女秘書第1847章 動搖軍心第1018章 否定一把刀第826章 任重道遠第1921章 只能繞過這個坎第233章 新房擺佈第735章 趁虛而入第1348章 是彙報還是通報第317章 不幸言中第574章 不給他贖罪機會第1111章 非正常開銷第1090章 自我反思第1565章 老老實實說第320章 像哭的樣子第509章 太不像話了第284章 正規按摩第385章 風流債是還不清的第1045章 政績觀第845章 拿手好戲第815章 歷史包袱太重第1053章 孤立無助第184章 安全護衛第1984章 請病假第15章 波浪村第566章 躲避省領導第312章 泡溫泉第406章 一起吃午飯第1180章 事情更糟糕第297章 山洞第1548章 揭不下的狗皮膏藥第441章 老市長出面調解第568章 省領導教誨第1020章 逃離第876章 是否更好第1228章 尋找針孔探頭第805章 哄女人高手第30章 貪色也貪財第1847章 動搖軍心第1695章 不是傭人第1182章 我欠就是罵第1106章 大風輪第1567章 先要讓我信服第305章 我看見太陽了第888章 控制第15章 波浪村第1460章 一對組合第275章 擴大實權第1227章 讓人不放心的男人第1226章 又一個美人坯第319章 猜測對方第1872章 不死比死好第939章 未雨綢繆第1342章 小錢櫃第1521章 調查組來之前的調查第617章 規範建校管理第129章 考慮太多第571章 心目中最佳人選第1515章 向省委主要領導彙報第617章 規範建校管理第333章 不是陰險的人第1530章 別耍小聰明第702章 控制影響範圍第2014章 要死一塊死第817章 廣告宣傳的處女地第1067章 澄設計的圈套第329章 很酷很男人第676章 這只是一筆交易第74章 山路崎嶇第932章 好領導第1616章 轉移注意力第1281章 太多正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