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心裡更踏實

bookmark

市委書記老餘多年來已經養成了這樣一個習慣,每天有事沒事都回辦公室坐一坐,沒事的時候,就看看報紙,或把市委秘書長,市政府秘書長司徒叫到辦公室來聊一些看似不重要的話題。

這兩人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角色,官不大,但臨市有什麼事,各位領導在幹什麼,乾的怎麼樣?有關單位都會向市委辦或市政府辦反饋情況。自然,市委秘書長、市政府秘書長便是知情人了。和他們聊着聊着,就能有意無意地捕捉到一些重要的信息。

當然,漸漸地,這兩位秘書長也意識到了老餘與他們閒聊的心思,談話內容也就變得有目的了。

李向東和兵總敲門進來的時候,老餘正在看報紙,把報紙鋪在茶几上,人也像趴在茶几上,那樣子便有點像一位指揮員在看軍事地圖,研究下一戰役的行動計劃。他擡頭看了李向東和兵總一眼,就把老花眼鏡摘了。

他隨口問:“有事嗎?”

晚上,李向東是不會到老餘辦公室來的,既然來的,定是有事了。老餘說,坐吧,坐吧。說,我是不喝茶的。我這裡可沒有什麼好茶招呼你們。李向東要兵總向老餘彙報他們剛纔商量的事。

老餘靜靜地聽着,然後問李向東:“你的意見呢?”

李向東說,我們要相信我們的幹部,但是,又不能不有所提防。他說,企業現在這種狀況,如果說,不考慮自己的問題,不考慮自己的出路,是不實際的。上次,企業員工上訪事件,我就覺得,問題可能與食品公司的上層有關。這個時候,人的意識是很脆弱的,往往會做出一些平時不會做的傻事。

老餘說:“我很同意李市長的看法,我們必須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他說,五個億事件的起因,我們倒下了那麼多幹部,不能不說與我們平時重視的不夠,與我們沒有相應的措施有關。

他說,共產黨的幹部有一種放任的現象。我們爲老百姓做事,更多取決於個人修養,個人覺悟。爲人民服務,怎麼爲人民服務?並沒有一個量化標準,*的是一種自覺和覺悟。

他說,雖然,我們也有監督,但監督的力度還不夠,官越大,監督的力度就越薄弱,自己約束自己的程度就更多一些。

李向東點點頭,感覺老餘看問題的眼光就是不一樣,把問題看深看透了。

老餘問:“你們有什麼想法,我先聽聽你們的。”

李向東心裡感到踏實了,知道老餘心裡已經有底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每一個領導在談自己的意見前,總是要聽聽下面的看法,一則看看手下人的水平,一則也看看手下的看法有什麼可取之處,補充補充自己的意見。於是,李向東就看了一眼兵總。

這也是一種不成文的程序,談意見總是先從下面談起。

兵總臉上便有些尷尬,說,我還沒想到,還沒想到。沒想到也是要說的。他就說,我想,明天一早,我找那幾個副總談一談,給他們打打預防針,讓他們知道書記、市長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

李向東沒想到兵總就這麼一句話,他還想在他談自己看法的時候,梳理一下自己的想法呢,兵總卻停嘴了,不再往下說了。老餘把目光轉到李向東臉上,李向東掩飾地咳了一下,挪了挪身子,坐定了,讓自己靜了靜,多少爭取到了幾十移的時間。

他說:“我認爲,應該從幾個方面入手。”

到底是幾個方面,李向東也不知道。以前說話,總是很準確的,三個方面就是三個方面,四個方面就是四個方面,但現在,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會說幾個方面,反正就順着思路往下說吧。

他說,跟那幾個副總談是必要的,不但只是打預防針,有必要敲打一下,話可以說重一點,至少,得起到一種震懾的作用。

他說,那個朱老闆,也要敲打,要讓他知道,我們已經意識到了,已經有所防範了。如果,他不正正經經做生意,我們將有可能會撤消與他合作。當然,話可以說得婉轉一點,只要他聽明白就可以了。

他說,還要一點,我想,應該有一個強有力的可行的監督。對參與談判人員,要監督到位。至於怎麼才能監督到位呢?這個還沒想出來。

老餘說:“很好,很好。我的意見和李市長的差不多。”

他說,朱老闆那是應該要敲打敲打,生意人就要正正經經做生意,不要總把心思放在別的地方,不要總想些陰招損招。這個,李市長,你去跟他談。

他說,前兩天我纔跟他談過,那時候還沒意識到這些,沒談到這個問題。現在又找他談,反而會讓他覺得我們有點不*譜,想到什麼說什麼,婆婆媽媽的,思考事情把握事態發展不透徹。

他說,至於怎麼說?你就有什麼說什麼,不要怕他不能接受。明說了,我們就是不允許這麼幹,我們已經聽到一些風聲了,直接就告訴他,叫他收斂,別幹那種事。

老餘說:“食品公司內部也要敲打敲打。”

他說,我看,不但要找那幾個副總談,還要來點狠的。李市長剛纔也說了,上一次員工集體上訪的事,原因可能出在那幾個人中。我也這麼認爲,當時想,這事既然解決了,也就不追究了,這種狀況下,有點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說,現在看來,應該追查下去,把那個人找出來。至少可以起一種震懾作用,讓大家看一看市委市政府的態度。誰要在這個事情上,不管是反對收購兼併,還是想要趁這個事得點個人好處,都是不允許的,都要嚴肅處理。

他說,這個事,就由兵總去查,一定要查清楚。而且,要快。

老餘說:“至於如何保證談判能公平公正進行,既不損害朱老闆的利益,也不讓他損害我們的利益。我想應該擴大知情權,增加它的透明度,讓它在一種相對陽光的環境下進行。”

他說,我是這麼想的,談判人員還是那麼幾個人。我們不可能把談判桌都擠滿,那沒有意義,到了談判桌,說話的還是那麼幾個人,人多嘴雜,反而什麼也談不了。但是,我們要在談判桌外,成立一個審覈小組。

他說,這個組織可以把企業一些中層骨幹吸收進來,可以把一些熟悉食品行業的人吸收進來,有可能的話,也可以把已退休的食品老同志吸收進來,大家一起研究評定朱老闆提出的要求,研究探討朱老闆可能潛藏的玄機。

他說,一則可以杜絕行賄受賄,人一多,面一廣,看看朱老闆怎麼行賄,行賄誰,他有錢就來吧,有本事把所有人都收賣了。一則也可以發揮集體智慧,我們要用集體的智慧戰勝他。他挖空心思地想辦法對付我們,我們哪有那麼多時間應付他。李市長不只是負責這個事,他還有更多的事要忙,兵總你也不是就單忙這個事,收回一把刀的工作還有很多事等着你去做,企業員工的思想工作也等着你去做。所以,就搞人海戰術,就用人多欺人少,讓他以一對十,甚至對二十。

老餘說:“這種形式,聽起來可能會覺得亂,但是,只要操作得好,人員選擇的好,人數控制的好,應該不會成問題。”

李向東眼前一下子透亮了許多,對完成這項工作心裡更踏實了。

第659章 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得到第430章 我在給別人做事第795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104章 老市長第1815章 發展思路的雛形第1816章 人事問題1330章 無從下手第702章 控制影響範圍第1872章 不死比死好第1454章 欠缺火候第1156章 暫別自找麻煩第840章 耍計謀第738章 鬥志沖天第711章 你都幹了什麼第152章 助手第189章 曼莉不缺錢第207章 調整新房第1753章 沒完沒了第1923章 給我滾遠遠的第839章 只學了點皮毛第654章 警察攔道第1364章 沒有翹尾巴的資本第1596章 知心愛人第661章 非典來了第1580章 你不要臉我要臉第969章 汪秘書的女朋友第1383章 因人而異第912章 雞蛋碰石頭第690章 把美好時光獻給北海灣第442章 別人願幹就讓別人幹第2014章 要死一塊死第853章 你我都不得好死第28章 講和第788章 師兄弟第1429章 分工安排第796章 尋找機會第1604章 掏常委市長們的錢第1728章 虛虛實實第1961章 無限放大的危險第1653章 別讓她站到對立面第1775章 上任第117章 檢查第1788章 我眼睛瞎了第740章 愛的宣言第473章 把麻煩事推給市長第842章 跑題了第1022章 主攻方向第1103章 荒島第1598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1057章 理解寬容第1889章 腳踏兩船第1557章 拉副書記來做廚第1902章 領導藝術第1176章 加強管理第2004章 要收買誰收買誰第1256章 大獲全勝第792章 設個圈套讓人家鑽第135章 我從不幹那事第1987章 把局攪亂第524章 心裡更踏實第415章 不知淚是什麼滋味第443章 省長視察第1110章 鋪路第1417章 亮麗的閃身第461章 讓他去當市長第1615章 不該詢問的詢問第1901章 副書記方明第1493章 改頭換面第1028章 無聲較量第526章 遮人耳目第558章 決策者不是辯論家第821章 猶豫是選擇前的思考第105章 偷偷見綺紅第850章 再玩一龍兩鳳第891章 和鍾市長鬥第945章 借副省長的威第1721章 我馬上派個書記過去第136章 李向陽、雙槍老太婆第1710章 你要答應我條件第1504章 嘴上沒遮攔第355章 分明在勒索第508章 打翻了醋罐子第125章 官想做得更大第1083章 變通第1807章 政府怎麼關心企業第577章 冤死還不知怎麼死的第1533章 把你們都射下來第480章 常委市長會議第969章 汪秘書的女朋友第1650章 別兜那麼大圈子第868章 我沒顧慮我上第57章 下鄉調研第1954章 竟行賄我第1470章 按市場規律辦事第168章 燦爛的笑第1602章 一改常態第85章 遇見綺紅第1706章 雙豐收第1601章 富縣窮縣一樣第1115章 失去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