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規範建校管理

bookmark

漸漸地,李向東發現,壯局長在華僑鄉親中是很有些位置的,一則他在市縣當教育局副局長局長這麼多年,幫了許多人,一則各社團捐資興建學校,與他接觸得多,再就是壯局長很得人心的講話。他不像李向東說的是一種客套呆板的大道理。他說的是家常話,且到了哪個社團,都能如數家珍般說出人家爲家鄉建設做出的貢獻,說得那些華僑鄉親眉開眼笑,心裡喜滋滋的。

李向東還發現,華僑僑領們跟自己在一起,多少是有些兒巴結的意思,想你是市縣的猛人,自己能湊個近乎也是能擡高一下自己的身份,想哪一天回到市縣,見見你,你也有個印象,因此,總擁在你前後,但那話說得卻是拘束的,甚至也沒什麼話要說,多是些天氣哈哈之類的。

但是,與壯局長在一起,他們的話匣子就打開了,說什麼都自如了,說家鄉的事,說國外的事,說彼此的熟人,有時竟說得眉飛色舞,搭肩拍背的,很自家人似的,那壯局長便比那統戰部長還統戰部長了。

李向東不是那種嫉才的人,倒覺得壯局長在這方面有他的長處,只是這個人圓滑一點,小動作多了一點。一個人,你不能要求他十全十美,不能要求他沒做過錯事,問題在於,你能不能控制他拘束他,發揮好他的長處。

這時候,李向東想的就是這個,他覺得,只要能控制壯局長,在建新學校時,健全必要的制度,防止他鑽空子,他還是一個可用之人的。

參觀完金門大橋回到酒店,李向東就跟壯局長談華僑捐資建學校的事,說這麼多年來,華僑鄉親對家鄉的其實是很大,但是,這些年,卻沒見建成一所像模樣的學校。

壯局長連說:“是的,是的。”

他說,華僑對家鄉建設很大因素還停留在一種對土地的眷戀。他們更熱衷於所在村,所在鎮的捐建學校,因爲他們年青年少時曾在那裡生活過,對那片土地有着一種特殊的熱愛。

他說,再一個原因,就是在村在鎮,要辦一件事,化的錢不多,比如建一所村級小學,鎮級學校,沒市區建一所學校投入那麼多,一個人獨資捐建也能承受得了,名聲又好聽,特別是村一級的小學,因此,這些年,華僑鄉親捐建的多是這一類小學。

壯局長說:“現在,搞村一級學校,已經是一種浪費了。”

他說,市縣在發揮華僑優勢這方面,似乎走進了一個怪圈,不是有目的進行引導,而是任由華僑自由發揮,好像有錢就能說了算,想在哪建學校就建學校。但是,建一所學校是要考慮生源的,考慮人口分佈情況。你在一個小村子裡捐建一所學校,政府要派出相應的師資,但生源足不足呢?生源不足,就是一種浪費。華僑捐資建的學校達不到最大的利用率,政府派出的師資也發揮不到最好的效果。

他說,計劃生育後,人口生長率的下降,以及農村居住人口逐漸向城市遷移,他們教育部門也不提倡在下面建學校。他現在在市區搞一所這樣的學校,就是希望用一種引導的行爲,改變過去那種情況。

李向東聽得連連點頭,想這壯局長還是很有自己一套的。

這時候,楊曉麗過來了,問他們在談什麼?李向東說,談華僑鄉親捐資建校的事,談市縣村鎮學校飽和的情況,談如何引導華僑鄉親在市區建新學校的探索。

楊曉麗見他們談的是正事,就收斂了笑。這時候,李向東和壯局長都半躺在牀上,頭枕着枕頭,楊曉麗在李向東的牀上坐下來。

她說:“怎麼引導呢?華僑想要在哪建學校,我們能引導嗎?非要人家到市區去建學校人家未必願意,人家建學校有爲家鄉辦公益的慈善之心,但也不要否認,還想掙點面子,有一種光崇耀祖的意思。如果在市區建學校,一是捐的錢很可能不夠建一所學校,二是失去了光崇耀祖的意義。”

李向東說:“所以,就要引導呀!就像這次建新學校一樣,先把新學校的規劃弄出來,然後按每幢教學樓的建造價進行募捐,誰募捐了某一幢教學樓,那幢教學樓說以他的名字命名。”

楊曉麗笑了,說:“有人願意這樣,但更多的人不願這樣。他們更喜歡捐整座學校,捐同一樣的錢,在市區只能建一幢教學樓,還不如在鎮村建一座學校影響更大。”

李向東說:“村鎮現在的學校不是飽和了嗎?”

楊曉麗說:“那我們也不能打擊華僑捐資家鄉辦公益的熱情呀!”

李向東說:“捐資爲家鄉建學校,本是一件好事,但這不再是好事,而是一種浪費時,那就失去了他本來的意義了。”

楊曉麗說:“人家把錢送到你手裡,我還說人家是浪費,人家會怎麼想?你說引導,那是好聽的,人家認爲你那是在指揮人家,要求人家。乞丐倒比施捨的還大氣了。”

她說,這次來,不是不有好幾個社團和華僑要捐資在自己鄉下建學校嗎?你怎麼引導,你說個不字,人家這錢就不捐給你了。

李向東笑笑說:“首先你這個分管教育的副市長思想就要解決好,你的思想都不通,就更沒辦法引導了。”

楊曉麗說:“還有這樣一個問題,你不要人家在鎮下面建學校,人家可以不管你,人家可以直接跟鎮談,鎮當然樂意他們捐資建學校,這也是一大政績,我們有什麼理由去抹殺人家的政績?何況,這錢又不是你市政府的。”

壯局長說:“所以,有時候,在下面鎮,學校都建起來了,我們還未必知道。”

李向東說:“這不亂了?”

楊曉麗說:“有什麼亂的?一點也不亂,新建的學校可以用,舊的學校空出來幹別的也行呀?可以用來招商引資呀,不是成天都說要築巢引鳳嗎?我們的舊學校空出來不也正好可以引鳳嗎?”

李向東真有點笑哭不得,想你楊曉麗怎麼就想得那麼簡單呢?築巢引鳳不是你有巢就引得來的,你的巢在山區裡,離公路還有好幾十公里,那鳳會去嗎?去的鳳也留不住。然而,又不好當着壯局長的面說楊曉麗,便說,算了,我們不談這個吧。

他對壯局長說,不過,這種擅自建校的現象還是要理順一下。以後,不管哪一級建學校,不管是財政撥款建的也好,華僑捐資建的也好,都要統一管理,至少,要徵求教育部門的意見。

他說,你回去後,或者,現在就打電話回去安排一下,起草一個有關文件,我們回去後,好好研究這件事,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下發一個文件,對各鎮擅自建校的事進行規範管理。

雖然,李向東沒有再說楊曉麗,但她還是聽出了他的意思,便很生氣地想,你李向東也太武斷了,還沒徵求我的意見呢,就作出這樣的決定,即使你是對的,也應該先說服我吧?你太不把我這個副市長放在眼裡了。

這麼想,她就站起來,就往外走。

李向東忙叫住她,問:“你有什麼事嗎?”

楊曉麗氣呼呼地說:“沒什麼事!”

李向東說:“你別走呀?我還有事要跟你說呢!”

楊曉麗這纔回過頭來問:“你還能有什麼事要跟我說?還用跟我說嗎?你都做決定了。”

壯局長聽出了楊曉麗的火藥味,忙從牀上爬起來,說:“如果沒我的事,我出去一下。”

他走了出去,還並把房間門帶上了。

(鮮花鮮花鮮花!請各位一下同組作者影月舞的書《傲世衍天》)

第970章 老鼠舔貓鼻第1415章 既討好又不負責任第1140章 大瀑雨第972章 春節前的飯局第721章 半路殺出程咬金第858章 人家運氣你背黑鍋第508章 打翻了醋罐子第669章 奔往第一線第1139章 勸說無效第1469章 第三把火第1954章 竟行賄我第1249章 救命稻草第1355章 拒絕和不拒絕的第1287章 誰克誰第28章 講和第302章 生死在一起第1682章 太多巧合第1725章 別搶功第1882章 你憑什麼誤會他第1654章 我說了算第1030章 意外收穫第1465章 入鄉隨俗第667章 心驚肉跳第1632章 新思路第1679章 扮什麼清高第1044章 天下老子第一了第965章 改變支持的形式第1725章 別搶功第1167章 情景再現第1294章 她更聽甄總的第908章 碰壁第732章 當務之急第1060章 賴帳高手第1043章 太陽月亮第1196章 英雄莫問出處七七五是不人道是犯罪第1655章 祝壽第692章 最有效的潤膚品第1298章 茅塞頓開第925章 槍斃太冤枉第125章 官想做得更大第786章 第三個典型第442章 別人願幹就讓別人幹第1367章 你成酒鬼了第122章 權力可能比市長大第1170章 剪刀的“咔嚓”聲第571章 心目中最佳人選第882章 自己的問題第1581章 心懷鬼胎第293章 小豐村人第1788章 我眼睛瞎了第267章 又回到小樓屋第902章 兩位局長第1265章 不關你們事第1318章 下雨天第119章 祝賀第1644章 忍辱負重第1135章 不可原諒第1073章 突破自己第191章 去省城第1049章 改革者的報道第1702章 不速之客第1010章 給他一個人情第1005章 冤枉第437章 力驚四座第1728章 虛虛實實第856章 威信第1059章 合夥人第1185章 大言不慚第1907章 別管老爸的事第341章 流血事件第1763章 意猶未盡第1986章 案情分析會第1604章 掏常委市長們的錢第349章 別來這鬧事第97章 感覺真好第808章 難道吃了豹子膽第1363章 難服衆第1578章 一盤散沙第288章 加快改革步伐第1155章 黨員會議第645章 大家配合政府該省多少事第3章 三陪小姐第76章 都是錢作怪第234章 送什麼賀禮第55章 新市長到位第129章 考慮太多第1329章 攜款潛逃第688章 號召力第1568章 裡外不是人第171章 默契第923章 全能書記第1886章 你好我好他好第733章 剋制自己第122章 權力可能比市長大第180章 看你行不行第185章 有沒喜歡我第805章 哄女人高手第585章 倒像被那局長敲打了第1967章 堡壘是自己人攻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