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聰和吳天然結婚這麼多年來,畢竟還有收過別人送的禮,現在猛然收了45萬元的禮金,她在心理上到底有些不適應。一天,當她帶着小非非去看王國慶和孫梅香時,她就含蓄地同父親講起了她內心的困惑。
王聰聰的話雖然儲蓄,但王國慶一聽就瞭解於胸了。王國慶就微微一笑對王聰聰說:“聰聰啊,社會發展到現在,人們更加註重禮儀上的往來。禮儀往來多了,自然也少不了禮品、禮金啊這些東西的出現。這是客觀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聰聰啊,我想是這樣,你是部隊幹部處的處長,人們在節日期間去看你,很正常,你不要爲此不能釋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純粹的人情來往,人家的表示,你儘可以收下。如果有機會,你也可以給人家回禮。如果人家有事相托,你要考慮一下,人家所託之事,能不能給人家辦。不管是按程序正常能解決的,還是通過你稍做變通可以解決的,只要能解決,人家表示的心意你也儘可以收下。有些事,如果實在辦起來困難,我就建議你不要收人家的心意。如果收了,事後沒有辦成,一定要退給人家。還有,對於那些事情雖然能辦,但當事人不可靠或人品上有瑕疵的人,他們的心意一般也不能要。只要記着這些,你就可以安心地工作和生活了。一些事情,只要事前想好了,事後就沒有什麼問題。”
王聰聰說:“老爸,經你這麼一說,我算是豁然開朗啊!”
王國慶說:“聰聰啊,你雖然也老大不小了,但你卻是剛剛踏上仕途,很多事情,都需要你慢慢地去體會、去適應。”
王聰聰說:“老爸,天然的個性你也知道,他是不會拿人家一分錢好處的。他的這種風格,我欣賞,也支持。沒辦法,我只好自己備一些私房錢補帖家用了。”
王國慶說:“好,我也造成吳天然的品性。在工作和生活上,你要儘可能地我支持他。在仕途上,天然要走的路還很長,前途也不可限量。”
王聰聰說:“老爸,我知道。”
那邊,孫梅香正在逗小非非玩。
小非非說:“老老,你看着不像我的老老,像是我的阿姨。”
孫梅香呵呵笑道:“非非,哪是爲啥?”
小非非說:“老老,你太年輕了。”
孫梅香笑得前仰後合:“你個機靈鬼,還哄你老老開心。”她回頭對王聰聰說:“聰聰啊,非非這小傢伙可不簡單,好好培養。我看,他長大了還要超過吳天然。”
王國慶說:“非非,努力向上啊,外公看好你喲!”
大家聊了一會兒小非非,孫梅香說:“聰聰啊,今天是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咱們就在家包餃子吃吧!”
王聰聰就挽了挽袖子說:“好,媽,咱們一塊兒包。”
孫梅香又說:“今天要是天然回來就好了。”
王國慶說:“天然後天就要回來了,因爲後天咱們省裡就要開一個春節團拜會。”
且說吳天然他們一行人這時仍在鳳凰書院參觀。在一個鳳凰名人堂的地方,吳天然雖然只是匆匆地看了一遍,但已感受出山陽這個地方厚重的文化傳承。
給他留下印象較深的地方在三處,一是自唐代科舉取士以來,山陽這個地方共出了301位進士,6名狀元,28位宰相。
二是在當代人物篇中,他發現不少自己熟悉的人,也步入到了名人堂。比如王躍傑、王國慶、李長城、宋中興等人。讓吳天然哭笑不得的是,他發現自己的名字也上了榜。
三是他了解到了山陽的望族岑家。這個家族可了不得,爲人熟知的是唐代有一個大詩人岑參。但當地人津津樂道的卻是岑姓在歷史上較有影響的那兩個時期,一是唐代出了“一門三宰相”——岑文本、岑長倩、岑羲;在清代又出了“一門三總督”——岑毓英、岑毓寶、岑春煊。
吳天然看了簡介,關於岑姓,《風俗通》有這樣的記載:“周文王異母弟耀,武王封爲岑子,後因爲氏。望出山陽”。
岑文本是唐代的賢相,他和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等人一起輔佐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使唐朝從百戰劫生之後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史書載,岑文本博通經史,善寫文章。14歲時,其父岑之象仕隋,陷冤獄,他至司隸府申辯,辭情剴切,官員驚訝,令其作《蓮花賦》,下筆即成,觀者莫不讚嘆。父冤因此得以昭雪,文本也由此揚名。入唐後,先任荊州別駕,繼任秘書郎兼直中書省。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擢爲中書舍人,詔誥及軍國大事文書皆出其手。忙時擬稿,常令屬吏六七人各執紙筆,分別口授,須臾即就,各成文章,太宗深爲器重,遷爲中書侍郎,專典機要。又與令狐德撰《北周書》。其中史論多出自岑之手。書成,封爲江陵縣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加銀青光祿大夫,遷中書令,但仍以“漢南一布衣”自稱。不營產業,儉樸節省。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隨太宗出征遼東,負責籌措軍中輜重,積勞成疾。四月,在幽州病逝。贈侍中、廣州都督,諡“憲”,陪葬昭陵。
岑長倩,早孤,由叔父岑文本撫養成人,曾任兵部侍郎。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四月進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與朝政。武則天垂拱年間,自夏官(兵部)尚書遷內史。
垂拱四年(688),李唐宗室起兵反武則天,岑長倩出任武則天后軍大總管,征討越王李貞,獲勝。天授元年(690),拜文昌右相,封鄧國公,權勢僅在武則天侄兒武承嗣一人之下。天授二年(691)十月,有人上表請立武承嗣爲皇太子,岑長倩認爲皇嗣(李旦)已在東宮,不可更立,拒不在奏表上署名,並奏請查辦上表者,因此得罪武承嗣及族人。加之他反對武則天詔天下建大雲寺,有忤武氏,遂罷相。任武威道行軍大總管,遠征吐蕃。途中,被詔回下獄。酷吏來俊臣脅誣其與宰相路輔元、歐陽通等數十族謀反,一同被誅。岑長倩5個兒子同時遇害。唐睿宗李旦復位後,於景雲元年(710)追復岑長倩官爵,備禮改葬。
岑羲,岑文本之孫。中宗神龍元年(705),由天官(吏部)員外郎升爲中書舍人。此間武三思當權,侍中敬暉欲上表請削武氏王號,衆人畏懼不敢執筆,岑羲毅然草擬表書,辭情激切,由此得罪武三思,不久降爲秘書少監,轉遷吏部侍郎。以清廉守正識拔人才備受稱讚。睿宗即位後,累官至同中書門下三品,封南陽郡公,參知政事,監修國史,刪定格令。睿宗延和元年(712),因參與太平公主謀害睿宗太子李隆基,事情敗露被斬,全家均遭誅殺。
看罷這三位宰相的簡介,吳天然不由得大爲感慨。宰相權位之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封在建社會,卻是伴君如伴虎。岑文本遇上了賢君唐太宗,他本人不僅實現了人生價值,家人也富貴平安。岑長倩和岑曦就不行了,遇上了昏君與亂世,只能空懷一腔熱血。最終自己不僅身首異處,家人也被連累誅殺。
所謂的一門三總督,說的就有點遠了,扯到了廣西。山陽的這支岑氏,有一支輾轉來到了廣西,並在清朝出現了一門三總督的佳話。
清光緒時的岑毓英,雲貴總督,曾對英、對法作戰,治理百姓也卓有成效。
岑春煊,兩廣總督,是岑毓英的第三子。岑春煊被稱爲華南虎,袁世凱被稱爲東北虎,“南岑北袁”,長期處於對抗狀態。岑春煊後加入國民黨,是孫中山的得力干將。
岑毓寶,雲貴總督。岑毓英的三弟。曾長期任岑毓英的軍師。在中法戰爭中,岑毓寶率領的滇軍創造了“地營”戰術。“地營”,即深挖於地的一座地下道路防禦系統,分爲多層,支道縱橫交錯,長愈百里不等。“地營”戰術後被岑毓英的學生抗法名將蔡標整理並著述成《地營圖說》一書,是研究地道戰的重要兵書。這是軍事史上的重要變革,看看20世紀的戰爭幾乎都有“地營戰法”的運用。岑毓寶整個身心和希望都寄託在維新變法上了。“百日維新”失敗後,岑毓寶鬱郁不得志,認爲報國無門,遂吞金自殺。
看罷岑氏一族的介紹,吳天然覺得,一門三宰相也好,一門三總督也罷,都不如岑參的“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的痛快。上述這些岑氏中的達官顯貴,如果不是看簡介,又有幾個人記得他們?岑參就不同了,幾行詩、幾個字就能讓千年、萬年以後的人過目不忘。
想到這裡,吳天然就覺得,其實像他這樣從政的人,也是很可憐的。除非是那些在政治上建功立業且創造歷史的人,比如曹*、王安石、曾國藩這樣的人,纔會被後人記得。像他吳天然,包括王國慶、李長城這些人,都不過是過眼煙雲罷了。
看來,爲官一任,只要能造福一方也就不愧於天地了。追名逐利,你就是用盡全身的力氣也不行。因爲歷史註定了你不屬於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