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覽完鴨綠江,他們從丹東市出發,在一路邊飯店吃過午飯後,就直奔虎山長城。
黑鐵膽說,冰冰啊,本來這次出來,是想帶你到秦皇島的山海關去看長城的,但咱們在列車上同那幾個人,張王李趙聊得挺投機,在那裡咱們就沒有下車。今天嘛,彌補一下,看看虎山長城。
韓冰說,同張王李趙他們幾個聊天挺有意思,比看長城過癮。
黑鐵膽說,就是,人也是風景啊!冰冰啊,不過今天咱們看的這虎山長城也很有講究。
韓冰說,原來學歷史,明明講過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怎麼,這萬里長城又跑到鴨綠江邊了?
黑鐵膽說,你說的不錯,過去人們一直認爲明代萬里長城是“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其實在山海關的北邊有個叫無名口的地方,就是從這裡向東至鴨綠江邊,還有980公里的明長城,這段長城屬明朝時的九鎮之一的遼東鎮管轄。
韓冰說,這就怪了,遼東長城爲什麼被人遺忘呢?又是在什麼時候從地圖上抹掉的呢?
黑鐵膽說,當清王朝取代明王朝在東北地區的統治之時,特別是順治入北京之初,全國尚未統一,政局不穩,前方有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相對抗,後方有蒙古貴族勢力的威脅,清王朝爲鞏固其東北的“發祥之地”,就在遼東劃了禁區。在禁區範圍內,首先利用了明代遼東長城的防禦設施,並將東北的清“永陵”所在地也擴展到防線之內,把因戰爭破壞的長城加以修補,並插以柳條,作爲禁區的標誌,號稱柳條邊,並下令將山海關定爲關卡,限制出入。
明代萬里長城的遼東部分,不但其建築本身被改爲清“柳條邊”,而且清代出版的書中也被刪掉。如清康熙年間出版的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的附圖中,只有“柳條邊”,而不見明代遼東長城。清乾隆年間出版的《盛京輿地全圖》,也將明代遼東長城勾銷,而只畫
出“柳條邊”。該圖在左下方只在山海關附近一小段長城處表示萬里長城東端起點。
另外,由於遼東這段長城工程相對比較簡單,毀壞也較爲嚴重,加之修築時間早於遼東長城且保存完好的明長城山海關、嘉峪關兩座關城東西又彼此遙相呼應。上述種種,可能就形成明代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說法的緣由。
韓冰說,噢,原來這是清王朝的偷樑換柱啊!遼東長城被他們改造成了柳條邊。
黑鐵膽說,就是,歷史是人寫的嘛!冰冰啊,眼下,中國的權威機構已經認定,明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總長度爲8851.8千米。
韓冰說,那就不是萬里了,而是17萬里了。
黑鐵膽說,正是。今天咱們看的這虎山長城很有意義,因爲它是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
韓冰說,好啊,那就看看,窺一斑而知全豹。
不錯,虎山長城位於鴨綠江畔、愛河之濱,與朝鮮隔江相望。修復後的明長城依山就勢,蜿蜒北去,與丹東市區近在咫尺,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這裡山川秀麗、江河清碧、氣候宜人、風景優美。臨江峭立的虎耳山,於沿江丘陵中異峰突起、險峻挺拔、怪石嶙峋。
沿長城拾級而上到達峰頂,可一覽兩國風光,舉目看去,江城丹東的高樓大廈及鴨綠江大橋映入眼中,放眼遠眺,煙波浩渺的黃海依稀可見。回首北望,阡陌縱橫,屋舍儼然,丹大公路繞過虎山腳下沿江而過,已修復的長城猶如一顆明珠鑲嵌在鴨綠江畔,成爲鴨綠江風景名勝中一個旅遊勝地。
明代萬里長城像一條巨龍橫臥在山上。山下濱江路與201國道相連,江邊的幫山臺是萬里長城的東部起點。
虎山附近有漢代城池西安平縣遺址和中日、日俄古戰場遺址。虎山面積四平方公里,主峰高146.3米。峰頂是萬里長城的第一個峰火臺。站在
峰火臺上環顧四周,朝鮮的義州城、中國的馬市沙洲和連接丹東與新義州的鴨綠江大橋清晰可見。從市區到虎山只需十幾分鍾就能到達。
黑鐵膽和韓冰先在山下拍照留念,然後拾級而上。虎山長城的臺階特別高,個小的人攀登有些吃力。黑鐵膽便拉上了韓冰的手。
長城隨山脈起伏,每一山峰處都建有一座敵樓。城牆兩邊的樹木很多,只是現在已深秋,一切都顯得很沉寂。
在攀到虎耳山主峰下的時候,山勢立馬陡峭起來,其中的一小段坡大約有七八十度,臺階仍然那麼高,只能容兩人上下,兩邊已設置了鐵欄杆。許多恐高的遊人已在此止步。黑鐵膽只好從後面推着韓冰,兩個人才攀了上去。有一個穿高跟鞋的女子,在上這段長城時,已脫掉了鞋襪,赤腳攀登。當他們從山上下來時,纔看到這段路的下邊石巖上刻着三個大字——依天澗。
登上虎耳山頂峰,就到了明代萬里長城的最東端,也是虎山長城的最高處。由於陰天有霧,朝鮮方面的景象一片模糊。沿着陡峭的臺階攀上烽火臺,有一位出租望遠鏡的人,極力慫恿他們通過望遠鏡看看朝鮮的新義州,每人次三元錢。
一來不好拒絕人家的盛情,二來也不想錯過看看朝鮮縣城境況的機會,於是花了6元錢,通過望遠鏡目遊了一回新義州。
新義州是座縣城,城區面積不算太大,除了兩座望遠鏡主人說是工廠的樓房外,其餘全是平房。這樣的縣城,恐怕在中國現在是難以找到了。
距縣城不遠處有一羣土黃色褲子、白色上衣的人在修路,望遠鏡主人說那是朝鮮的工程兵。觀察了半天,沒見有一臺車,朝鮮大兵們修路,還在用擡筐擡土。看來朝鮮的發展水平大約也就相當於中國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吧。
許多看到這一情景的遊人都不約而同地說起了中國的改革開放,說起了鄧小平。兩邊的鮮明對比,的確令人深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