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到晉江來,黑鐵膽感到收藏頗豐。產業不怕單一,只要能做得足夠大。產品不怕小,只要能做得足夠多。西山縣的鋼鐵及汽配產業,重鈣及建材產業,只要能好好地引導,儘可能地拉長產業鏈條,鐵蛋蛋和石蛋蛋同樣可以支撐起西山縣燦爛的明天。
在黑鐵膽看來,晉江就是把“一雙鞋子”做足、做透、做到家了。
如果說認識晉江,始於鞋,一點也不誇張。走入晉江陳埭,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濃郁的鞋的氣氛,鞋店林立,商賈如流。陳埭鞋材市場與廣東東莞、浙江溫州並稱爲全國三大鞋業原輔材料市場。
在呈“井”字形的4條大街上,遍佈着近600家鞋材店鋪,集鞋材批發零售、儲運、鞋機展銷爲一體的鞋市,綿延達數公里。在這裡,大至製鞋的機械設備,小到鞋釘鞋釦,只要是製鞋業需要的,應有盡有,無一不備。走在這裡,彷彿走進了一個鞋的王國,到處都是與鞋有關的廣告,林林總總,形形色色,或在屋頂,或在路旁,極力彰顯着鞋都的魅力。
這裡的“鞋材一條街”,吸引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鞋材鞋機客商入市經營,市場年交易額達80多億元,成爲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鞋材市場之一。這就是陳埭,一個充滿個性的鞋業空間。
是啊,通過20多年的發展,晉江目前已成爲我國最大的旅遊運動鞋生產基地和世界運動鞋的重要生產基地。
與全國其他製鞋產區一樣,晉江製鞋業的發展主要是抓住發達國家產業轉移機遇,依靠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獲取競爭優勢,伴隨着晉江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傳統支柱產業的轉型升級,作爲領頭雁的晉江製鞋業創造了令世界驚歎的發展奇蹟。鞋業,已成爲晉江引以爲豪的系列產業名片的一張“王牌”。
全市現有鞋類企業3000多家,鞋類出口企業445家,從業人員超過35萬,年產各類鞋達9億多雙,年產值近200億元。其中,旅遊、運動鞋總產量佔全國的40%、世界的20%,產品60%打入國際市場,遠銷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行業中涌現出一大批擁有較強競爭力和較大市場份額的知名品牌,如安踏、361°、特步、喜得龍、金萊克、貴人鳥、喬丹等。
20世紀80年代,晉江鞋業主要依靠幾支錘子、幾把剪刀、幾臺縫紉機起步,從事投資少、技術要求不高的珠拖鞋、硫化鞋生產,鞋業生產企業以家庭作坊式爲主,生產經營方式粗放、市場效益低下。進入20世紀90年代,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國內市場,晉江製鞋業開始通過嫁接外資,引進國內外先進生產裝備,走增資擴營、規模擴張之路,着力打造製鞋業的“航空
母艦”。
目前全市已擁有年產值超過千萬的企業100多家,其中超過億元的企業10多家。在全國旅遊運動鞋生產企業年銷售額前20名的排行榜中,晉江製鞋企業佔了一半,安踏運動鞋市場綜合佔有率連續多年年穩居國內首位,寰球、國輝、愛奇、萬事達等外向型企業的產品在國外市場日漸走紅。
一業興帶來百業旺。製鞋業的發展,帶動了相關配套工業的發展,目前晉江從皮革、鞋材、化工原料、鞋機直至數字模都有區域內的專業廠家爲成品鞋企業從事配套生產。
黑鐵膽在思索,爲什麼在晉江這個彈丸之地上爲出現這麼多知名的企業和品牌?
客觀上,閩南面朝大海,僑鄉較多。晉江人在利用外資和承接海外相關的產業轉移中具有先天的優勢。
主觀上,閩南人身上特有的“愛拼纔會贏”的精神面貌,也許是晉江民營經濟能夠持續快速發展的標本所在。
這種精神正是晉江這個地方長足發展的內生動力。
區位優勢和創業精神的碰撞和磨合,產生了一系列的化學反應,晉江模式、晉江品牌便由此產生。
閩南人身上特有的精神氣質,讓黑鐵膽過目難忘。
泉州、晉江、石獅人是我國地理上的標準南方人,但他們的性格中卻充滿北方人的豪爽、霸氣。他們不拘泥小節,敢說敢做,言語中充滿血性,大方又講義氣。在喝酒的時候,即使不甚酒量爲了朋友也會一飲而盡。如果有個開店做生意的晉江、石獅人突然跟你說他想再開個大店想再多賺一份錢時,他一定能夠做到。這一切都是性格使然,比起其它地方人這些性格特點體現得很明顯。
黑鐵膽通過分析,認爲閩南人身上的這種北方豪氣並不是偶然的。
閩南人的主體是客家人。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漢民族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分支。西晉“八王之亂”及隨後的“五胡亂中華”,導致大批黃河、洛水流域民衆南下到達福建沿海,他們把這裡的一條江命名爲“晉江”,以示自己是晉人;他們自稱爲“河洛郎”,他們的語言則被稱爲“河洛話”,表達對於故鄉河洛(以洛陽爲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區的眷戀。
因爲那時戶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都編入“客籍”,當地人稱呼客家先民爲“客籍人”,並逐漸演變爲“客家人”。這個他稱性的名詞,後來成爲客家人的自我認同。更具悲情意義的是,這種認同也是客家先民長期遷徙形成的“處處無家處處家,日久他鄉即故鄉”這樣“做客人家”的族羣心態。
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徵
,另一方面又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兒爲榜樣,啓發教育兒孫,向功勳事業有成的前輩們學習。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還有人說:哪裡有陽光,哪裡就有客家人;哪裡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裡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後代。由於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東方猶太人”之稱。
據估計,客家人分佈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有1.2億人,中國內地約有7000萬人。其中,香港華人1/3是客家人;臺灣有1/5到1/4是客家人。除閩贛粵外,湖南、廣西、四川等地也都有相當數量的客家人。東南亞、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有許多客家人,典型表現是有不少“永靖同鄉會”。永,是福建永定;靖,是福建南靖。這兩個“純客縣”是著名的僑鄉,有着世界遺產“福建土樓”。
孫中山先生就是一位地道的客家人,他當年在海外募款,即得到海外客家同胞的大力支持。
在中國的發展歷史中,有一些獨特的現象引人矚目。展現客家文化的“下南洋”、展現山東文化的“闖關東”和展現晉商文化的“走西口”,堪稱爲中國人民偉大的“遷徙三部曲”,反映了我國曆史上著名的三大移民歷程。
身爲華夏漢民族的典型代表“河洛人”,最後卻變成了寄人籬下的“客家人”,這樣的一種心理落差,反而鑄就了客家人愛拼敢贏、抱團創業的精神風貌。
也許用閩南話演唱的這首《愛拼纔會贏》能夠代表當地人的精神物質吧。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拼纔會贏!”
黑鐵膽他們現在雖然遠在異鄉,但在這裡卻找到了家的感覺。因爲閩南人有太多的地方和中原人相似了。比如,喝酒。K省喝酒是比較兇的,而且喜歡猜枚。南方很多地方是根本看不到猜枚的,沒想到在晉江、石獅這裡,黑鐵膽他們發現,當地人居然同樣喜歡猜枚喝酒。
晉江人喝酒必配猜拳,他們是不可能一杯一杯幹喝的,猜拳、杯杯、豪飲,那氣勢那兇勁那熱鬧勁,讓黑鐵膽他們找回了在西山時的感覺。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別人喝酒都是一瓶一瓶來的,晉江、石獅人卻是一箱一箱來的。
張炎元看到這一熱鬧的景象就對黑鐵膽說:“他們愛喝酒,好猜枚,講義氣,和咱們西山縣差不離。在這裡招商引資,那就好辦多了。”
白明遠笑笑說:“炎元啊,是你自己的酒癮犯了吧?”
張天彪說,我覺得炎元說的有理。只要這裡的人愛喝酒,那咱們就找到了共同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