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七十五章 - 探寶(二)

此時的天氣已經到達了秋末冬初了,關東的天變得比小孩兒的臉還要快速,前幾天在二龍山還是秋風颯爽呢,剛過了幾日不到懷德卻已開始颳起瑟瑟秋風了。 首發我們到了懷德鎮裡並不着急,首先挑了一家不錯的店房住下。

和店小二攀談幾乎成了每次行動的慣例:店小二這個職業非常特殊,他接觸的人遍佈三六九等,士農工商甚至流氓地痞他都要悉心伺候,故而所見所知均要遠遠多於其他人,最重要的一點是店小二幾乎沒有不貪財的,只要銀子給到了,幾乎就是想要什麼就能知道什麼。

我和四爺均深諳其中的道理,在樓上簡單梳洗一番便和華萊士一起到了樓下。小二一見我們領着個外國人進進出出自然是不敢小視,急忙將我們讓進一間上好的單間雅座,又是抹桌又是倒茶大獻一番殷勤。四爺混了一輩子的江湖怎能不知這店小二的弱點,坐下之後趕緊從懷中掏出一塊兒二三兩重的銀錠放在桌上道:“小二,今天這三位爺就把你給包下來了,待會兒我們吃飯的時候你也別去伺候其他的主顧,就在這兒賠着我們嘮嘮嗑,說說話,這點兒銀子是華萊士先生給你的一點兒補償,你看如何呀”

小二一看桌上的銀子眼冒金光,口水都要滴下來了

須知即使在京城中八大胡同裡,二兩銀子也夠店小二們掙上十天半個月的了,而在這山窮水惡偏僻之地,二兩銀子就顯得更加金貴了。

“行 行”,店小二滿臉賠笑伸手就要去拿那錠銀子。

“誒,慢着”,四爺一見店小二把手伸過來了又擡臂將他擋住,“你先把菜譜給我們拿來,等你把幾位爺伺候得舒服了這銀子再拿也不遲”

“誒

哎”,小二擡手被拒臉上現出一絲的窘態,但他的眼神裡卻增加了更多對那腚銀子的企望,我在心裡暗暗佩服四爺這招欲罷還休,依舊一臉微笑姿態故作不知。

不消一刻,杯盤碗碟全都上齊了三人倒滿了酒對酌一杯,喝完之後四爺便和店小二道:“小二,你知不知道坐在中間的這位外國大爺是誰”

小二忙點頭說道:“小的眼拙,委實不知這位大爺的真實身份,還要勞煩您幫忙介紹介紹”

四爺聽罷微微一笑,故作神秘地答道:“我告訴你後你且不要再往外傳

這位大爺就是在膠澳統管德軍的大官拉希德更新最快:1

6 n華萊士先生”

同所有的中國人第一次聽說拉希德這個名字一樣,店小二聽完之後也憋不住笑了出來,但現場的氣氛實在過於嚴肅,小二剛笑一半兒趕快自行打住,躬身向華萊士一躬掃地道:“拉希德先生好”,華萊士微微點頭,也無暇去糾正他的錯誤稱呼了。

四爺見店小二被唬得一愣一愣的臉上自是微微暗笑,他又繼續湊到店小二身前低聲說道:“華萊士先生揮金如土,他有的是錢,只要你能把華萊士先生給哄開心了,別說是二兩,就是二十兩、二百兩他也打賞得出”

小二聽罷趕緊頻頻點頭答道:“小的明白,小的明白。只要小的能幫的上拉希德大爺的,小的肯定會毫無保留,但不知幾位爺究竟想要知道些什麼”

四爺嘆了一口氣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瞞你了:華萊士先生此番前來是想探探懷德地下是否含有鐵礦,如果有的話他打算在此投資開礦”

店小二一聽不住地點頭讚道:“幾位爺,這是好事兒啊”

“但是我們在半路前來的時候卻聽聞到一些風言風語,說懷德本地不僅民風彪悍,還經常有匪幫出沒綁架富豪云云,華萊士先生一聽非常擔心就想回膠澳去,虧得我解勸幾許他才答應找個本地知根知底的人好好問問,至於懷德本地的地貌風物不管好壞你卻要如實地道來,倘若敢誑我,不僅這錠銀子你拿不去,到時候恐怕華萊士先生也不肯饒你”

店小二聽罷連忙作揖道:“大爺此話卻嚴重了,小的又怎敢誑大爺呦小的不瞞您說,這鎮西郊的黑風嶺裡的確有個叫崔二毛子的鬍子頭目,不過此人爲人尚屬仗義爽快,這些年裡除了其手下偶爾有過些小打小鬧之外,崔大寨主從未在本地做過什麼特大的壞事。至於懷德本地民風彪悍則更屬於無稽之談,幾位爺肯定不知道懷德這名字是怎麼來的吧,它乃是康熙爺爲了褒獎本地民風質樸所欽賜的,敢問偌大的一個國家,能有幾個地名是皇上欽賜的呢所以那諸多傳言以小的感覺,多半都是些通遼、雙遼的牧民杜撰出來詆譭中傷的”

四爺聽完捋須說道:“小二,通遼、雙遼兩地的牧民爲何要惡意中傷懷德呢”

小二笑答:“那就要從懷德這個地界開始說起了:懷德東臨長春,西望奉天,乃是關東最重要的一個商道,長年以來由於交通便利外加此地民風淳樸,懷德的牛市、馬市發展得異常興盛,規模均爲本省的翹楚。再加上皇族對懷德周邊異常的偏愛,這就引得一些周邊的集鎮的鎮民內心嫉妒,故而經常要給懷德造些壞謠”

“異常的偏愛有什麼異常的偏愛”,四爺隱隱嗅出一絲異樣,便急忙發問。

小二有些得意地說:“懷德附近一共有三件事都與皇族有些關係:其一是康熙爺的賜名、其二是乾隆爺和嘉慶爺對長春和懷德沿線的特殊偏愛、其三就是響鈴公主的傳說了”

四爺聽罷將桌上的二兩銀子遞給小二道:“這二兩銀子你先收着,你卻把這三樣事情詳細同我講講,倘講好了爺再賞你二兩銀子”

“誒誒”,店小二接過銀子揣到兜裡,一聽四爺還有打賞喜得眼睛都成一條縫了,忙應道:“爺,您就聽好吧,容小的和你細細道來:我們這懷德啊可是一個被皇族眷顧的風水寶地,在康熙年前懷德還尚無名號,但自從先帝康熙爺微服私訪之後這懷德就被正式賜名,先帝之所以來此私訪皆因聽聞本地有一個大善人名叫陳德,提起這個陳德在當時的關東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此人乃是關東最大的牛馬商人,在商場摸爬滾打幾十年之後陳德先生積累的資產可謂是金銀滿倉、富可敵國。但是陳德先生品性難得的好,他不僅不勾結官府打壓行情,反而在難年開倉放糧普度衆生,被關東的老老少少封爲神明一樣地敬仰。最後陳德先生的善舉竟然驚動了康熙爺,康熙爺爲此特意微服私訪趕到關東親自去考證事情的真僞。

說來也巧,當康熙爺來到懷德時恰巧趕上陳德先生現場施人米粥,施以教化,他那仁義厚道的品德舉動深深地震撼了康熙爺,康熙爺回京之後立即給吉林巡撫下令要重重擢升陳德此人,哪知陳德卻三番兩次推脫不願爲官當政,他的淡泊名利再一次讓康熙爺刮目相看,爲彰其心懷厚德廣施仁義,故而此地便被御賜欽封爲懷德。

在懷德在被賜名之前,康熙爺並不時常到吉林來,他老人家通常因爲夏日避暑到達盛京也就不往東走了,但自從他對懷德賜名以後,他就開始對懷德以及更東的地方產生了興趣。通過私訪,康熙爺發覺原來懷德的天氣要比盛京更爲涼爽宜人,恰是避暑遊獵的聖地,就把許多宮中的寶藏也拉到懷德秘密建了一間行宮把玩。及至到了乾隆年間,由於朝廷每年都要回不鹹山祭祖,懷德以東就被修成了過往祭祖的驛站。乾隆爺幾次在夏季到長白山祭祖路過這裡時都發現此處氣候比盛京涼爽很多,而且風景宜人,便順口說出“長白千載古錫州,春光無限在寬城”的詩句,後來嘉慶爺登基後去長白山祭祖,來到這個驛站時也發現這裡氣候很涼爽,又聽說先帝說過的話,便在嘉慶五年開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機構,取其中每一句的頭一字設爲長春廳”

小二一席話畢,衆人皆驚,原來這小小的懷德集鎮曾受得三朝皇帝的眷顧,也難怪它如此繁榮興盛了。四爺聽罷又問:“小二,這剛纔是說完兩事,至於響鈴公主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爺您先彆着急,其實響鈴公主的真實身份小的也不甚知曉,民間言她爲蒙族一王爺家的愛女,江湖又有傳聞說此公主乃是乾隆爺最愛的小女兒,不管她的真實身份到底如何吧,反正小的暫且將她當爲乾隆爺家公主的故事和你們講罷。

此公主的真名叫做:努爾哈赤更新最快:1

6 n美麗其格。傳言她出生時乾隆爺都已經五十幾歲。在民間老來得子歷來都要受到父母的特殊喜愛,故而乾隆爺特地給女兒戴了一串銀鈴,表示鎮鬼壓邪,保證她長命百歲。從此之後,王宮內外的老老少少便開始把她稱爲響鈴公主。

響鈴公主小時身體非常孱弱,母親的奶水不足,其他滿族奶媽的奶水她又不喝,乾隆爺非常着急,破例讓漢人奶媽也進宮遴選,這時說來也怪,有一位張姓的奶媽的奶水深得小公主喜愛,乾隆爺一高興遂把她破例留在宮中伺候公主。時間就這樣過了五六年,響鈴公主漸漸懂事,她與張媽媽的感情已經非常深厚,宮中人再沒有敢因張媽媽是漢人而輕視她。

在張媽媽來這的第六年裡,乾隆爺爲了褒獎她服侍公主有功,特開洪恩允張媽媽全家全都進宮生活,而張媽媽的兒子張龍此時恰也是七八歲的年紀,年幼的公主非常喜歡張龍,二人經常在院中一起玩耍,可謂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響鈴公主十四歲那年,張媽媽由於積勞成疾不幸死去。張龍和父親二人也就再沒待在宮中的理由,張龍父親身體原本非常孱弱,在經受如此打擊之後不到半年也撒手人寰了。張龍瞬時孤苦伶仃,只能獨自生活下去。之後他苦練騎射,在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上,張龍成爲射箭,賽馬、摔跤的佼佼者。公主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但是王法等級卻使他們如隔萬重高山,再也無法相見。

在其後的一次皇家狩獵中,響鈴公主遇上猛虎,不慎墜馬,眼看即成虎食,突然一枝飛箭射來,正中猛虎咽喉,公主得救了。張龍與公主也又重逢了,兩人一見親切交談,久久不肯離去。直到管家找上山來纔看到這一幕,管家聽完公主敘說被救經過之後也非常感動,就再次把張龍留在王府餵馬趕車。

轉眼間,響鈴公主長成二八少女,她因爲生在王家,又長得眉清目秀,故而達官顯貴想攀高枝的幾乎踏破了門檻。面對這些顯貴公子,公主一個都沒同意,並同張龍私定了終身永結同好,準備逃出王府到深山中隱居。

乾隆爺不知怎麼探得了這個消息,據江湖傳聞乾隆爺設下一個圈套,要張龍上山打虎立功,然後答應他與公主成親。臨行前皇上贈送給張龍一把寶刀,誰知在贈予之時鞘中已灌注了鉛水。張龍當然不知,上山後張龍與猛虎相遇之時,刀已不拔出鞘,可是久經獵場的張龍異常勇武竟然用帶鞘的刀把虎打死了。然而,悲劇被未因此中止,暗受命令的管家一直在盯着張龍的一舉一動,在張龍鬥敗猛虎坐在地上喘息的機會,他在暗中放箭射中張龍的要害,當公主趕到時,張龍已倒在血泊中。

公主悲憤至極,她亦用紮在張龍身上的箭刺死了管家,然後自己也割頸身亡。公主死後,乾隆爺夫婦夫婦非常悲痛,但又不好將公主真正的死因公諸於衆,只好秘密用厚禮將女兒就地安葬。並在每年一日曆三月初三清明節、十月初一,都從鄭家屯那邊秘密過來幾輛小車子,拉着紙錢、金銀紙錁子以及豬、羊等祭品給公主祭靈掃墓。來的人就在這裡住下吃喝幾天,給守陵人一些錢物後纔回去。後來乾隆爺駕崩,嘉慶爺即位,也就漸漸把響鈴公主的祭拜放淡了,但是響鈴公主的傳說越在當地愈傳愈盛,山民都說在懷德鎮北十里的九鳳山上就是公主被安葬的陵墓,這些年來也有外地的盜賊來探,但均未得手。

正是由於皇室與懷德這種密切關係以及響鈴公主的美麗傳說,才使得懷德愈來愈被人知,繼而由於地理便利的原因逐漸成爲關東中部的一座重鎮”

第八十八章 逼毒(二)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三十一章 龍脈(六)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三十章 龍脈(五)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五十三章 決戰(十一)第二十八章 奇書第四十四章 整備(一)第六十八章 鬥雞(三)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六十一章 - 金箱(一)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八章 - 水怪第四十三章 秘第五十一章 孽欲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十九章 重返(七)第七十四章 穿山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五十七章 - 決戰(十五)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三十五章 龍脈(十)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八十章 - 探寶(六)第八十八章 逼毒(二)第五十五章 施計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八十二章 - 終篇(二)第五十五章 施計第九十章 捉鬼(一)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四十八章 決戰(六)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四十八章 決戰(六)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六十二章 - 日記(一)第二十八章 奇書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一章 - 虎穴第七十八章 有隙第三十八章 往事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十七章 重返(五)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六十一章 - 金箱(二)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二十五章 開戰第二十章 鼠洞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三十五章 龍脈(十)第八十四章 翻五(一)第九十六章 破陣(二)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三十八章 龍脈(十三)第十五章 山洞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二十八章 龍脈(四)第六十五章 談判(二)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五十二章 決戰(十)第五十五章 施計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六章 天池第七十六章 曹氏第五十六章 雲南(一)第二十一章 激鬥第十一章 放山第三十七章 蜃樓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五十二章 決戰(十)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五十四章 決戰(十二)第二十四章 遭擒第六十二章 孫文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七十八章 - 探寶(四)第九章 工具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七十三章 - 日記(十二)第八十章 大業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六章 激戰(二)-第十章 參場(四)第八章 祭祀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六十九章 - 日記(八)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四十二章 拜山(四)第十四章 老鷹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六章 - 仙師第十一章 放山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六章 - 仙師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五章 - 重遊第三十三章 燕叔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四十三章 決戰(一)第三章 公祠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二章 拜壽第八十六章 虛陣第三十七章 蜃樓第三十八章 往事第六十五章 談判(二)第九章 工具第二十七章 鬼市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四十六章 決戰(四)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七十三章 - 日記(十二)第七十三章 風水第三章 公祠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七章 - 捏骨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五十五章 - 決戰(十三)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五十章 決戰(八)第三十四章 突變第四十五章 整備(二)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四章 - 橫禍第四十章 鬥鯊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五十六章 - 決戰(十四)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六十章 - 重逢第八十章 大業第七十章 鬥雞(五)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五十五章 - 決戰(十三)第七十五章 劈嶺第二十九章 獸魚第二十三章 暗門第六十五章 談判(二)第三十七章 蜃樓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三章 - 長寧第七十三章 風水第四十二章 觀虎(二)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五十三章 決戰(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