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人民文學》雜誌社。
看完林有成的小說《潛伏》,張偉淚流滿面。
此刻,張偉內心深處對於林有成寫的這部《潛伏》的情緒相當複雜,有感動,也有震撼,有惋惜,同樣也有悲傷,當更多的是一種由衷的敬意。
編輯部的編輯自然看見了張偉臉上帶着淚水,很顯然就是因爲看林有成的這部《潛伏》而落淚,這自然就讓一衆編輯們好奇不已,非常想要知道林有成究竟寫了怎樣的一個故事,居然還讓張偉都忍不住落淚了。
看着張偉熱淚盈眶,別的編輯一個個自然都迫不及待想要看林有成的這部小說。
“林有成這個故事寫得太好了!這是真正的好作品啊!”
張偉將稿子放下,內心依舊久久不能平復那股激動,滿腦子都是餘則成的故事。
即便是餘則成和翠平在接近結尾處的最後一次見面,也是讓張偉感動不已,餘則成被站長裹挾至機場,雞窩裡的重要情報還沒有來得及送出,正焦急萬分不知該如何是好,卻突然發現了坐在車裡的翠平。
兩個人激動不已,但近在咫尺卻不能靠近,更不能相認,而餘則成還必須把雞窩裡藏有重要情報的信息傳遞給翠平。這時,一個讓翠平驚訝萬分的動作出現,平時沉穩內斂的餘則成突然做出了一個跟他性格極不相稱的滑稽的動作,他伸開兩條手臂,裝扮成了一隻老母雞的模樣,並且“咕咕“咕咕”的叫着,在翠平所坐的車前不停地轉圈,一圈,又一圈……
翠平雖然先是驚訝,但隨後就微笑了,因爲她理解了餘則成動作的含義。
然後,載着翠平的汽車漸漸駛遠,餘則成停止了轉圈的動作,呆呆地站在原地,伴隨着他那悵然若失的面容。
這個情節真得讓張偉記憶深刻,同樣無比的心酸,無比的感慨。
他沒有想到林有成居然會如此寫餘則成和翠平的最後一次見面,但同樣也爲林有成對情節的設計而佩服不已。
張偉作爲編輯,非常清楚地知道,餘則成在最後見面摹仿老母雞這個細節的妙處就在於即突出了餘則成的機智過人,同樣也呼應了前面屢次出現的雞窩的細節,更重要的是在生死離別之際濃重的悲傷氛圍中,增添了一抹喜劇的色彩。
這對傳統的表現手法是一種突破,這個淚中含笑的細節展現因其新穎獨特實在是太絕了!
張偉內心滿滿都是震撼與感動,要知道那可是餘則成和翠平的最後一次見面啊。
這樣的最後一次見面,如何不讓張偉難以忘懷,而其中表現出來的先輩們爲了信仰無私奉獻的精神也同樣讓他深受震撼。
那個時代的先輩們,爲了信仰是真的可以舍小家,顧大家的。
一旁有編輯看張偉已經看完了,便說了一句,“張主任,這書稿我先拿過去看了。”
張偉自然不會拒絕,不過他腦子裡全都是餘則成的潛伏,臉上依舊還帶着淚痕,十分認真地說道:“他這部《潛伏》真得寫得太絕了。”
聽見張偉的話,編輯們自然也都非常急切想要看這部《潛伏》。
等《人民文學》雜誌社的編輯們看完林有成這部《潛伏》,真的就不止是震撼這麼簡單而已。
可以說,林有成的這部《潛伏》完全超乎了所有編輯的想象,原來在《風聲》的珠玉在前,林有成還能帶來這樣一部震撼人心的《潛伏》,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
“寫得太好了,我也看哭了!”
“林有成真得太狠了,這個結局真得太悲慘了,餘則成看着新的結婚照,流了小說裡面應該是唯一的一次眼淚,而他還要繼續潛伏。爲了某個信仰,鞠躬盡瘁,奉獻一生,死而後已,至死不休,死不瞑目,這就是我們的先輩們啊!”
“沒錯!真得太心痛了,可憐的翠平,還在癡癡地等着。這個背影,以後一等就是一輩子了。”
……
很顯然,其他編輯也都被林有成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打動。
又或者說,與其說是被作品打動,更是被故事裡面那對於信仰的堅持而感動。
張偉非常清楚編輯們的評價,因爲他內心也是一樣的難以平靜。
當然編輯們還是要從文學性來審閱林有成的這部《潛伏》,但是一個個都絕對的稱讚,沒有任何意見能夠指摘林有成這部《潛伏》,完全不同於之前《觸不到的戀人》的爭執。
“是真得沒有想到林有成居然會寫這樣一部諜戰作品,在我看來,林有成這部《潛伏》甚至超越了他之前那一部《風聲》。”
“你們有沒有發現,林有成的這部《潛伏》小說打破了以往諜戰小說的一貫嚴肅作風,包括他之前的那部《風聲》,這裡面有不少喜劇的色彩,尤其是在天.津站這個部門裡面,餘則成巧妙地處理了自己與站長吳敬中、同事馬奎、陸橋山和李涯的複雜關係,這裡面的情節設計也是相當精彩有趣。”
“這裡面除了有革命先輩們的信仰,關鍵林有成的寫得愛情也太讓人動容了,翠平和餘則成實在是讓我爲之難受,還有之前左藍犧牲的時候,餘則成也非常清楚地知道,現實只允許他悲傷一個晚上。在我看來,翠平和餘則成之間愛情戲的重要性和精彩程度,絲毫不遜於緊張刺激的諜戰。革命題材和愛情題材的結合,是將兩種浪漫情懷捏合在一起,在嚴酷的鬥爭環境裡,一對男女日久生情,還有比這更浪漫的愛情嗎?”
“是的,這樣的愛情真得太浪漫,太精彩了!餘則成和翠平的愛情之所以精彩,還源於林有成在情節設計上就獨具匠心,營造出了一種錯位感:一個是城市知識分子,訓練有素的特工,一個是鄉下的農婦,大字不識一個,但當一個還在爲信仰糾結的時候,另一個已經是老.黨.員了。”
“沒錯,這種沉穩和魯莽、知識階層和勞動階層、含蓄和直白、成熟和青澀的對立,讓之後矛盾的產生以及和解變得順理成章,也比單純偉光正式的並肩戰鬥更容易打動讀者內心。”
編輯們都是控制不住地在討論林有成的這部小說,可以說已經不知不覺間在編輯部裡面開始了對於林有成這部小說《潛伏》的研討會。
張偉也忍不住說道:“最重要的是,小說裡面的每一個角色都相當真實,讓人印象深刻,像那個李涯,作爲佛龕被從延.安交換回來,他和吳敬中、謝若林、陸橋山都不同,李涯不貪慕錢財、不追求權力,他有他的信仰,儘管他的信仰最終失敗,但直到死前最後一刻,李涯都沒有放棄。”
“是的,我也對這個角色印象深刻,陸橋山改頭煥面,回到天.津站的時候,李涯說:我運即國運,這種敗類都這般重用,我由衷地爲黨國的前途擔憂。言語間難掩憂傷。他是真得在爲自己所堅持的信仰而一直盡忠的人,只能是可惜他走在了錯誤的道路上。”
“林有成寫得李涯這個角色,真得很可惜走在錯誤的道路上,當有人問起李涯這一切是爲了什麼的時候,他說:爲黨國消除所有敵人,讓孩子們過上好日子。從抗ri戰爭到解放戰爭,這是他一以貫之的信念。即便是餘則成,也半真半假地跟他說:像李隊長這麼精忠報國的人,我見到的還真不多。”
“沒錯,他是真得希望孩子們過上好日子,也是希望國家會好。有一個情節是李涯被餘則成當衆打了一耳光,獨自一人默默流淚。他認定的地下黨不僅沒有落入己手,還當衆羞辱自己,李涯的憤懣和無奈可想而知。正因爲他的堅持讓人敬佩,他的命運才愈發讓人感到悲哀。”
“在天.津站,其他人的弱點都太鮮明瞭,而李涯不同,他的信仰和責任感挺可怕的。”
“說得太對了,站長吳敬中有着老特務的算計和城府,他最後帶走餘則成,我覺得他是知道餘則成潛伏的身份,但是那個對於他而言,已經不重要了。”
“我也有這個想法,吳敬中知道餘則成是內鬼,餘則成也知道吳敬中知道自己是內鬼,雙方心照不宣。吳敬中利用餘則成斂財,餘則成利用吳敬中利用自己斂財進行潛伏,餘則成潛伏爲了情報,風險大,吳敬中才是最好潛伏者,爲了財而且讓餘則成露頭去斂財風險低。”
……
作爲《人民文學》的主編徐華州聽着編輯們的討論,心裡連連點頭。
徐華州內心深處也由衷地對林有成這部小說表示喜歡,毫不吝嗇讚美之詞,可以說林有成的這部《潛伏》就是徐華州所期待林有成這樣一位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帶來的作品。
故事精彩又充滿文學的厚重感,關鍵是這裡面的情節設計每一處都富含深意。
在徐華州看來,林有成這部《潛伏》真的需要反覆去讀去看,因爲這裡面似乎有太多的精彩的妙筆,要知道諜戰故事一直以來都是高密度、快節奏的小說,事件多、節奏快,把握不好就容易造成太多情節線的糾結或者敘事不清,但林有成所寫的《潛伏》的佈局結構非常精巧,疏密有致,情節發展的因果關係也清晰可辨。
就連徐華此刻都想重新再看一遍這部《潛伏》,因爲他還沒有看夠。
徐華州望着其他編輯,十分認真地說道:“林有成這部《潛伏》真得可以說是將諜戰故事寫到了又一個高峰,完全找不到應該改動刪減之處,真得堪稱完美的一部小說。“
“林有成他將整個故事有意識地細分爲生活和諜戰兩部分,兩者互相融合滲透,顯得更爲真實自然,也更有戲劇張力。”
“最關鍵的是這部小說真正的證明了文學存在的兩個意義——教寓和美寓。”
這是徐華州真實的想法。
很顯然,徐華州的話也讓其他編輯也都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因爲他們作爲文學工作者,非常清楚文學存在的意義,要麼是對人有教育意義,這是對於精神上,要麼是滿足了人的感官享受,這是對於身體上。現在林有成的這部《潛伏》兩種意義並存。
“我印象最深的情節,還是林有成在寫到左藍的犧牲,餘則成朗讀《爲人民服務》。左藍犧牲以後,餘則成沉浸在深深的痛苦之中。如何表現主人公的痛苦?使用那種常見的電閃雷鳴,大雨滂沱,然後再加上主人公痛不欲生的表情和兩行熱淚的表現手法嗎?這種手法不僅落入固有的窠臼,而且對於像餘則成這樣具有深藏不露個性的角色是不合適的。我真得沒想到,很震驚,林有成居然巧借軍.統人員從八陸軍軍調代表駐地搜查到的左藍留下的遺物《延.安文集》,巧妙地安排了一場餘則成讀毛.著《爲人民服務》的情節。”
“是啊,林有成寫得這個情節真得太好了!”
“這個表達痛苦和哀思的細節不僅新穎獨特,而且非常符合餘則成的角色特點。餘則成朗讀的雖然是理論性文章,但沒有誰覺得它是一種生硬的思想宣傳,反而覺得它非常的真實、非常的貼切。”
說到這裡,那位編輯忍不住翻開《潛伏》裡面的那一頁書稿,也是《人民服務》裡面的選段,抑揚頓挫的朗讀起來,“爲人民利益而死是重於泰山的,人應該永遠爲信仰而戰鬥……”
聽着這位編輯滿含深情地朗讀,在場的編輯們都紛紛爲之動容。
因爲他們非常清楚地知道這樣的話並不是什麼空話,而是《潛伏》裡面那些先輩們切切實實地踐行的,也是歷史過往那些英雄先烈們用自己的生命發出的聲音。
“爲人民利益而死是重於泰山的,人應該永遠爲信仰而戰鬥……”
每一個字都是那般鏗鏘有力,狠狠地砸在他們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