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領導的看重

?周國林說道:“我也知道你心裡有顧慮,省委會按照你的講課內容出一份試卷,考不過的幹部一律不準上崗,敢於遲到早退的幹部,組織部會有專門的人員登記,隨時向省委彙報,必要的時候你可以向省委直接彙報各種狀況,你的意見決定者他們的仕途,你放心,南江省委省政府不會讓一個有貢獻的年輕幹部揹包袱背黑鍋,古來成大事者必然敢於面對挑戰,記得多年前一位總理的話嗎?你是黨員,這是組織上給你的任務,你不要考慮別的,你的前途有省委給你保證。你要多與男友專家們溝通學習,圓滿的完成這個黨賦予你的使命!?

周國林不愧是省委書記,這一招出的真毒,想着當官就要好好跟着學習,要不然考試通不過那就算自毀前程了。周國林的話裡也教育了高建彬,不要做事情畏首畏尾的,要想成就一番事業不冒風險那是不可能的,當時我國一位總理曾經說過:“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雖然高建彬的心境遠遠達不到這樣的高度,但是也不要害怕什麼,因爲有着省委省政府給你撐腰呢,做好這件工作省委省政府是不會忘記你的,再一個這也是組織需要,只是盡到了一個黨員的本分。?

送走了諸位領導,高建彬的那些小資情調馬上就不翼而飛了,現在被省委放到了風口浪尖上了,那裡還有這個心情去想着李榕。高建彬不知道的是,這次的通知也引起了軒然大波,還是第一次看到南江省委省政府對於農業改革這樣重視,其程度不亞於組織考察,海州市分管農業的副市長就笑着對李昭南說:“你這個女婿還真的是厲害,麗麗真是有福氣,省委省政府掛牌督辦的培訓班,規格又這麼高,他一個副縣級幹部能當輔導老師,足以看得出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對他的重視了!這也是海州農業幹部的驕傲,我堂堂一個副市長都成他的學生了。?

本來高建彬和李麗都不喜歡大肆宣揚這層關係,但是有胡豔萍那樣的大嘴巴,這樣的事情能隱瞞得住纔怪,早就在官太太的圈子裡搞得人人皆知了。對於母親的作爲,李麗也是無可奈何的,別說她了就算是李昭南也拿她沒有辦法。自從李健明出事情以後,李昭南就顯得很低調,不裝孫子不行啊,那麼多的人在看着呢,再說海州市的幹部調整馬上就要開始了。由於張文華的晉升,海州市將會進行一連串的幹部調整,這對於海州的幹部們來說是一等一的大事情,別的似乎都沒有這麼重要。?

人們都不知道的是,京都李家的客廳裡,京都市市委委員、副書記、市長李盛華正在和李老爺子在下棋,李老爺子嫌棄兒子下棋臭,只讓他在一邊觀戰。李盛華勉強可以和祖父過上幾招,今天難得祖父高興,主動把他留下來吃了頓飯,還破例喝了半杯茅臺酒。李老爺子笑着說:“事實證明你小子看人的眼光還是不錯的,那個叫高建彬的小夥子還帶着一點傳奇色彩,聽你王伯伯說他所在的鄉鎮的老百姓,因爲他受到了冤枉而去市委上訪,在現在這個社會已經很少見了,關鍵是正好和你王伯伯視察同一時間,那就有些喜劇色彩了,這次肯定把海州的幹部嚇得不輕。”李盛華點頭說道:“這小子的確有過人之處,能得到那麼多羣衆的信任,連我也佩服他,重要的是他是全心全意在爲老百姓謀福利,所以得到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回報。?

李老爺子平靜地說:“這次的事情對於他是一個質的飛躍,官場的法則本來就是如此,得民心者得天下。上位者必須要具備這個要素,這是一個政黨立足的根本和基礎。如果他現在和你同時在一個起跑線上,不論是我或者是首長,這個市長的人選絕對是高建彬而不是你。這是一條艱難的道路,起點很低道路漫長,但是經歷過那麼多的歷程後就會如同脫胎換骨一般,這就是所謂的厚積薄發,這一點來說你做的還不及格。”?

聽着祖父的教訓,李盛華連忙站起來給他續上茶水,李老爺子難得的點起了一支菸,說道:“你看一看我們國家歷代的領導人,那個不是從基層幹起來的,孩子,你的起點太高了,出身於我們這樣的家族,一上來就是在國家部委工作,這個經歷太早了一些,本來我還想着退下來了就不再過問事務了,在家甚至於連工作的事情也不談,我庇佑不了你們一輩子,我都是快入土的人了,但是你們父子兩個政治智慧偏低了!”外面的人看到李家沒有什麼大的變化,至少還有一箇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在位,李老爺子的影響力也沒有絲毫的減弱,但是這位前國家領導人看待事情是何等的敏銳,這就是在預警了。?

李盛華要走的時候,看起來閉着眼似乎像是睡着的李老爺子說道:“好好的對待那個高建彬,有時間把他請到家裡來,我很想親自見見他,這個小夥子很對我的胃口。”李盛華有些嫉妒高建彬了,在家的祖父自從退下來以後就基本上很少見客人了,來往的都是他那個年代的老朋友們,偶爾也會出席中央首長邀請的座談會之類的活動,這還是這麼多年來第一次主動開口說要見一個人,一個與省部級幹部不沾邊的年輕人。?

一連七天高建彬忙得是不可開交,有想法歸想法,但是省委的決定是不容置疑的,更何況這份教材還要到達王副總理的視線裡,這對於他來說那是生平遇到最重要的事情,一方面整合自己的思路,結合實踐中得到的經驗,加上對於農業產業化改革的文獻資料,請教了省農科院的多位專家教授,把一份教材搞的是花團錦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他本來就是這個方式的先行者和倡導者,很多的數據是書本上和政府工作報告中體現不出來的,很清晰的系統的闡述了器重的要點,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優秀教材。?

周國林和陳錫坤看到這份教材的時候都有些震驚,本來還打算請國內的幾位專家再做一下修改,但是仔細看完之後就打消了這個念頭。直接原文發往了國務院辦公廳。周國林對陳錫坤說道:“小高同志可擔當大任,要不是他年紀還輕,我一定提起他來主管全省的農業改革,可惜啊,如果這樣做的話對他可沒有什麼好處,那他就侷限於一個方面了,這樣的人才是應該全面發展的,看得出黨校的學習對他很有幫助,理論性和系統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語言組織方面也變得精煉了很多,以後我們要堅持這種做法,以期培養更多的人才出來。”?

陳錫坤完全同意周國林的意見:“有了這份教材,我估計用不了多久,全國類似的地方就會開始推廣石橋鎮模式,這麼清晰嚴謹的數據,不是真正的創造實踐者是不會知道的,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啊,別的地方只要參考這份教材,就會少走很多的彎路,省了許多的人力物力。但是小高同志已經提升的很快了,就先讓他多磨練幾年好了,他現在需要年齡的沉澱經驗的積累。過個三五年可以破格提升爲海州市的副市長,不能把眼光全部放在農業上,省委可以考慮放到別的崗位上歷練一下他。

第627章 準備婚禮第336章 背叛的端倪第457章 選個秘書我擔得起第73章 新鎮規劃(五)第175章 得罪人了第607章 尋第595章 舌頭抽筋了第291章 高建彬氣的昏倒了第250章 李榕的春天第846章 延續奇蹟第171章 飛來豔福第364章 瞎話是可以傳染的第535章 莫家的考驗第781章 說話不算話第939章 吵架後遺症第582章 苦盡甘來第159章 教導岳父第530章 高建彬遇刺第196章 市委領導的反應第128章 飛來豔福第320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46章 給女朋友買寶馬第398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854章 拆了戲臺子第928章 難得默契一次第964章 該清醒了第290章 驚動省委省政府的兩件大事第694章 新勢力的崛起第240章 離別的最後一次會議第197章 媒體造勢第462章 狂熱的崇拜者第889章 來自嶺河市的消息第41章 鎮黨委會議第167章 秦河酒業的發展第401章 實力的展現第107章 亂套了第508章 無聲的博弈第218章 調整分工的議論第199章 被市委一鍋端了第244章 圓滿的落幕第457章 選個秘書我擔得起第966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第874章 敢挑戰不敢應戰第660章 探親(下)第922章 能常人所不能第456章 停職檢查事件的延續第452章 兩個議題的反應第534章 嚇昏過去了第454章 絕對不妥協第815章 歲數都活到狗身上去了第783章 你賺了我賠了第121章 後備幹部第590章 攝製組出事了第468章 省長沒有市長臉皮厚第661章 對家人的警告第600章 集體得病的擴大會議第256章 另類的談話第333章 深度開發的試點準備工作第608章 釜底抽薪大斗法第885章 罪魁禍首搞明白了第769章 刀子嘴豆腐心第855章 發出警告第340章 調研良河鎮的農業發展第847章 調整前的攤牌第830章 你不讓我喝湯我就不讓你吃肉第641章 錯綜複雜一團亂麻第112章 臨走前的談話第374章 夜話流言蜚語第227章 石橋鎮的暗涌第674章 好大的黑鍋第346章 給女朋友買寶馬第911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25章 新經濟園區(中)第688章 案情水落石出第849章 調整的三杯酒第973章 人頭豬腦第30章 人在屋檐下第300章 規劃兄弟們的前程第956章 資源分配權的爭奪第170章 杜剛的邀請第252章 李榕的愛情觀第276章 意外的消息第260章 事態平息的奇蹟第144章 畢業典禮第814章 倒黴的省建第715章 做賊似得女孩們第922章 能常人所不能第896章 轉變後的手段第926章 私下行動第752章 遭遇紈絝子弟第541章 出院回家第485章 高建彬被雙規了第688章 案情水落石出第279章 看海景都被人家抱了第759章 角上場了第475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9章 發配到村子裡第9章 發配到村子裡第393章 農業工作的研討第891章 逼急了眼,亮出殺手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