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和劉易平對望一眼,也走了過去,看古一山怎麼說。.
“古老,這是我一個朋友的珍藏,他託我找您鑑定一下真僞。”宋友林很客氣的對古一山說。
“哦?是哪位古人的真跡?”古一山問。
古一山是個慈祥的老者,一頭雪白的頭髮,像銀絲一般,身材瘦削,帶有一種濃郁的書卷氣,給人一種仙風道骨的感覺。
宋友林道:“是古老您的作品。”
古一山哈哈一笑,說:“我的作品?那多半是真跡,我又不是古人,還沒有人冒充我的名字來創作作品吧?”
宋友林打開其中一副作品。
李毅一眼就認出來,這是劉易平送給宋友林的那兩副作品的其中之一。
古一山戴上老花眼鏡,俯下身子,仔細觀察那張畫作。
“是我的作品。”古一山看了幾眼,就點了點頭。
宋友林欣喜若狂,掩飾不住內心的得意之色,笑道:“那就好,那就好。”又打開另一副作品,請古一山看。
古一山這次只看了兩眼,就說這是自己的作品。
宋友林高興得合不攏嘴。
剛纔的拍賣會上,古一山的書畫作品,每一副都拍出了高價,比現在流傳的所謂的潤格費用,還要高出數倍!
這麼算起來的話,這兩副作品,就價值數百萬!
這下輪到劉易平發怔了。
他顯然沒想到,自己以爲是贗品的兩張字畫,居然是真品!
李毅看到劉易平的臉都白了,心想劉易平現在一定很心痛吧?這可是兩副真跡作品啊!
宋友林轉眼看到劉易平和李毅在場,哈哈一笑,伸出手來,拍了拍劉易平的胳膊,笑道:“小劉同志不錯!”
劉易平勉強一笑。
宋友林滿意的帶着他的珍藏離開了。
李毅拍拍劉易平的肩膀,以示安慰。
劉易平苦笑一聲。
“嘿,也沒什麼,這些東西,本來就不是我的。”劉易平聳聳肩膀,笑道:“我也沒有什麼損失。”
古一山有些沉思,想了想,說:“怪了,這兩副作品,我不是送給了某某某嗎?怎麼會在他手裡?”
他說的那個人,是某個國家政要人物。
李毅知道,這種人物家裡的字畫,輕易不可能流出來。
那麼,宋友林手上的,到底是不是真跡?那就兩說了!
李毅不由得微微一笑。
林靈笑着走來,對李毅說:“姐夫,你怎麼謝我啊?”
李毅道:“怎麼謝你都行!你說吧。”
林靈咯咯一笑,說:“請我吃宵夜吧!”
李毅道:“大家都辛苦了,把人都喊上,一起去吃飯。”
林靈道:“還有你請來的那些舞蹈表演演員,他們比我們更辛苦呢!”
李毅對劉易平道:“快去安排一下,找一家好一點的夜宵店,犒勞大家。”
這次慈善晚會,開得如此成功,爲李毅解決了大難題。
省委省政斧領導,都大力肯定和表揚了益州市的這種做法,自力更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籌集到了大量資金。
有了這筆資金,益州市就可以完成對全市學校的修整工作。
這是李毅對自己各種資源的一次大利用,一次大整合,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價值。
經此一事,李毅在益州市乃至西蜀省裡的名聲,直線上升。
在學校修整的施工隊伍選擇上,李毅親自把關,公開招標甄選,選擇了幾家資質最爲可靠、技術最爲過硬的工程隊,負責修繕和重建市裡所有的學校,危房的推倒重建,有質量問題的,全部修整。
連續幾個月下來,李毅都忙得焦頭爛額,各種工作,紛至沓來,讓他都抽不出時間回京城探望兒子。
林馨體貼丈夫,帶着孩子來益州玩過幾次,讓孩子多接觸父親。
張正華在黨校的學習結束後,仍然返回益州任職。
他本來就是剛到益州上任不久,中間又離開兩個月,再次回到崗位上,跟新上任差不多了。
而此刻的益州,各方面的工作,都被李毅整治得井井有條。
益州市下面的各級幹部,只知有李市長,而不知有張書記。
在這種狀況下,張正華要想再和李毅爭權,基本上很困難了。
李毅絲毫不擔心張正華還能和自己分庭抗禮。
在和張正華的鬥爭中,李毅獲得了完勝。
當然,李毅並不是一個專斷獨行的人,雖然把持了益州市的權柄,但在實際工作中,他是一個十分**的人,同時也充分尊重張正華這個一把手。
工作不是一個人可以做得完的,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每個敵人,也可以被自己所用,成爲自己的朋友。
呂坤本爲是李毅極爲不齒的一個人,但經過李毅的合理利用,卻一而再的爲李毅產生了巨大的價值。
從呂坤這件事情上,李毅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用人觀,大有大用,小有小用,只要你因材施爲,就沒有一個庸材。
聾子做什麼事都不行,因爲他聽不見東西,但你可以安排他去放炮,再合適不過。
政斧部門,是一個大集體,是一個大團隊,需要每個人的通力合作,才能把各項工作做好。
李毅在工作實踐中,悟出了這個道理。
他用他的真誠,也贏得了張正華的認可。
在一次談話中,張正華流露出對李毅的無限敬佩之情,他也是當過市長的人,但他在任上的作爲,卻明顯沒有李毅這麼出色。
他這樣對李毅說:“李毅同志,你是我見過的最有想法,又能將想法付諸行動的領導人。”
張正華也是個聰明人,當他認識到李毅的內在潛力和無限價值時,就不會再跟他硬碰硬的鬥爭了,一股強大的力量,一旦變成你的朋友,那你就多了這股力量!
益州市的經濟發展速度,像火箭一般往上竄。
光陰荏苒,倏忽又是數月光陰。
益州市的公路建設,已經完工,學校的大整修工作,也基本完成。
整個益州市內,水泥馬路四通八達,不管是偏遠山村,還是高山村落,都通了馬路。
馬路一通,百姓的心也就活泛起來了,他們紛紛走出家門,用自己的辛勤和勞動,去換取更高品質的生活。
益州市中心廣場已經竣工,以中心廣場爲圓心,向四方八面輻射,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圈子,這個商業圈,成爲了益州市最繁華的地段,曰均人流量和交易量,在整個西蜀省,都排名前列。
第二年的第二季度,益州的經濟總量,一躍成爲西蜀省排名第二的城市,只有省會城市錦城,還排在益州前面。
事實最會說話!
李毅用經濟總量的增長,用一個和諧、文明發展的益州市,向祖國和人民,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又是一個秋季!
這是一個黃金般的收穫季節!
益州市一年一度的羌族民俗旅遊節,再次拉開了帷幕。
今年的旅遊節,宣傳力度更大,吸引了海內外的遊客前來。
趁着十一國慶佳節,益州市要把旅遊收入拉上新高!
李毅和他的同事們,犧牲了長假的休息時間,在爲旅遊節的事務奔波勞碌。
他們不會想到,在衆多前來益州旅遊的中外遊客中,有一支特別的遊客隊伍!
這支遊客隊伍,十幾輛車子,一律都是烏黑鋥亮的小汽車。
這些汽車,從錦城方向開了過來,進入益州市地界。
中間一輛小車上前座上,坐着一個妙齡女子,她穿着得體的套裝,臉色莊重。
“首長,已經進入益州地界了。”女子偏過頭,對坐在身後的一個老者說。
首長七十歲左右年紀,精神矍鑠,雙目炯炯有神,頭髮烏黑髮亮,要是和一般的七十歲老人相比較,他頂多也就看得出五十開外的年紀。
“嗯。”首長應了一聲,聲音不重,卻自有一股威儀。
首長的目光,投向車外面,只看了幾眼,便微微一訝,說:“益州給我的感覺,與剛纔經過的地方都不相同。”
前面的女子問:“首長,有什麼不同?”
首長說:“你們看,這裡的山,格外蒼翠,說明這裡的森林防火保土工作做得紮實。”
女子說:“是的哦,剛纔一路過來,很多山都是光禿禿的呢!還有,這裡的田土也都種滿了農作物呢!現在是秋收季節,一眼看過去,四野無閒田,可以想見,這裡的百姓,收入很可觀。”
“呵呵,是的啊!”首長說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農民同志,就只能靠幾畝薄田來生活。人勤地不懶,看這土地上的作物長勢,就知道這裡的人勤快!”
司機也是個有心人,說道:“剛纔經過別的地市,就有許多荒田貧土,沒有人種植。看上去,黃黃綠綠的,黃的是土,綠的是作物。不像這邊,一眼都是綠色,看上去人都舒服多了。還有,這邊的道路明顯好駛得多,一點都不顛簸,馬路上連個坑窪都沒有,這在下面的地市裡,算是十分難得的。”
首長微微應了一聲。
車子繼續往前開,只見阡陌交通,四通八達,家家戶戶門口,都有馬路相連。
首長指示:“去農村裡轉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