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皇子通經,出閣入世

初春時節,黎明時分,仍不免春寒料峭。當整座長安城還籠罩在朝日新升前的昏暗中時,大明宮禁中已經變得忙碌起來。

大內金鑾殿內外燈火通明,皇后並諸嬪妃們早已經在殿端坐,神情頗有緊張期待。特別是皇后,收在案下的兩手握起了拳頭,一側披帛早從肘彎滑落下來也渾然不覺,大不似平日的恬淡從容。

幾個年齡已經不小的皇子皇女們也都在殿中分坐着,只是少了皇長子李道奴。眼下這時分尚早,孩子們還未完全睡醒,但因殿中氣氛嚴肅,也都不敢倒頭繼續入睡,或晃着小腦袋、或拍打着臉頰,用這些不起眼的小動作來提神。

雖然他們並不清楚今天有什麼重大意義,但卻知早多日前父母便在籌備,各自阿母更是頻頻提醒他們今天千萬不要嬉戲忘形,一定要守住儀態。

所以哪怕是平日裡最活潑好動的李柔娘,這會兒也瞪大兩眼端坐殿中,只是眼珠子雖然瞪得滾圓,但視線卻全無焦點,很顯然一半的神志還沉湎於夢鄉之中,又不知昨晚鬧騰到幾時才入睡。

父母的警告或許有欠威懾性,但李柔娘這個長姊在一干弟弟妹妹當中卻頗具威望。眼見這位長姊今日都這麼老實,那些小傢伙兒們縱有不樂,這會兒也都不敢放肆吵鬧。

又過了一會兒,殿外響起了腳步聲,內給事樂高率領數名宦者宮人趨行登殿,向着皇后等人作拜道:“稟皇后,聖駕業已抵達紫宸殿,國學祭酒、直殿學士等諸員亦悉至直堂待召。請皇后並諸夫人移駕麟德殿,招聚外朝命婦,以待案考消息。”

“有勞樂給事通稟。”

皇后先是點點頭回應一聲,遲疑片刻後才又忍不住發問道:“道奴他、他有沒有怯場?”

“殿下言行有度、舉止從容,臣未見有慌張姿態。”

樂高聞言後連忙回答道,對皇后稍作安慰,同時心裡不免感慨可憐天下父母心,不拘尊卑貴賤,對自家兒女凡所人事都難免牽掛不已。

不說眼下皇后的失態,就連聖人近日都有些患得患失。明明那麼多的軍國大事都能從容處理,可近來卻拉着他們這些近侍頻頻討論該何以酬謝諸具案大臣,賞賜過厚擔心有賄結之名,賞賜過薄擔心不夠莊重。

能夠讓聖人皇后都緊張失態的事情,說大也大、說小也小。今日乃是皇長子李道奴通經試,只要通過了國學祭酒並外朝諸學士的考評認證皇子已經學貫一經,接下來便要正式的賜名封爵、出閣讀書。

當然這也並不是古禮相沿,大唐多有皇子襁褓中便獲封親王,在學業方面本就沒有什麼硬性的要求。

只不過聖人對自家兒子要求更高,此前朝中便屢有請封諸皇子的奏議,但聖人一直未允,只道胎生小物、混沌未褪,是非不解、善惡無辨,豈堪裂土封建、臨民享秩,暫且養醜宗中,待學有所歷、性有可觀,纔可引見於世道,供時流各具臧否。

皇長子六歲學詩於秘書省小學,八歲始治孝經,雖然一直無趨外朝,但篤學尚禮的德性已經由諸授業博士們口口相傳於外朝,因此外朝羣臣對這位聖人嫡長子嗣也都是充滿了期待與好奇。

一直到了今年元月,羣臣再作請封,聖人才終於決定爲這名嫡子舉行一場通經之試,學有驗證之後便聽從朝議請求,準皇子道奴出閣見衆、封國建府。

今天的通經試,不只是天家一戶之私事,更是關乎社稷之傳續。李道奴乃聖人嫡長之子,自然也就是大唐未來的儲君。雖然當今聖人仍然春秋鼎盛,但國有儲而嗣有序,所以這件事也獲得了內外羣衆們的廣泛關注。

聖人在內朝紫宸殿主持兒子的通經之試,皇后則要在麟德殿接見諸外朝命婦家眷們。一則是接受諸朝臣人家的祝賀,二則也是審閱各家家風德性,爲兒子來日入讀昭文館選配貴胄子弟們侍讀做參考準備。

紫宸殿內殿中,十歲出頭的李道奴一大早便起牀沐浴更衣,眼下換了一身素白的學子袍,身高已經不低,因爲發育而顯得體格瘦長,五官眉眼之間頗有父母遺傳的痕跡。

眼下他正獨坐在內殿小軒中,四角張掛的大燈光線交錯,將房間照耀得全無四角。面前小案上還攤放着一卷《孝經》的名家註解,雖然早已經熟誦於懷,但事到臨頭難免還是有些緊張,趁着開考還有一段時間便再瀏覽一遍,加深一下印象。

這時候,房間中響起了輕微的腳步聲,李道奴轉頭一看,便見阿耶正往房間中走來,連忙推案起身,入前小聲道:“阿耶。”

李潼走到近前來,看到兒子身高已經快抵自己胸口,頗有欣慰的拍了拍這小子額頭並笑語道:“緊張嗎?”

李道奴聞言後有些侷促的擠出幾分笑容:“知道阿耶並外朝衆學士們爲我一個小子學事忙碌,真的是有緊張惶恐,擔心不足衆願……”

李潼聽到兒子直言,不免又笑起來,拉着這小子入席坐定,直望着他嘆息道:“知警知恐並不是壞事,你這樣的身世,註定了此生半不私有,言行舉止都有羣衆窺量。

阿耶此前阻你入世,並不是覺得我兒質醜、不足以奪彩於大衆,只是在我力所能及,包庇你享受幾年無憂無慮的日子,之後羣衆願望加於一身,難免會有心累疲憊,回憶過往,可以不必因此缺失爲憾。”

“阿耶難道也有力不能及?”

李道奴雖然還沒有通曉所有人事的年齡和閱歷,但也頗見早慧聰穎,聽到這話後便有些訝然的問道。

李潼聞言後又笑起來:“天道無窮而人力有竟,世道之內誰敢誇言無所不能?長短盈缺,這是任何人事都難以避免的。所以人才要勵志於學,學可以補短、可以補缺,醜惡變得美善,淺薄變得深厚。人力或不能達成盡善盡美,但卻能日益精進,父母不能伴你長年,同志或半道而棄,唯有學之一業,日日更新,勤必有酬!”

講到這裡,他又指了指擺在案上的經卷說道:“此番考經,無論答成何樣,阿耶都感到欣慰,爲我兒自豪。昔年懷中唯知呀呀喚乳的小童,今日竟然已經能夠運毫施墨、辨析經義,一番教養,已經是大有回報。但是學無竟時,這一刻的滿足源於這一刻的無知,不知人間還有更好……”

“阿耶的教誨,我記下了,絕不矜傲自滿,一定勤奮於學!”

眼見父親少見的同自己交心傾談,李道奴也是一臉認真的點頭說道,但過了一會兒,又斜眼偷窺父親的神情,試探着問道:“阿耶這麼說,是不是、是不是我今天考答就算不如預期,也不會受罰?”

“今日不會,明日未必!”

李潼也不奢望兒子在這個年紀就能通曉所有道理,畢竟他也做不到,少年心性還是該要有所保持,聞言後也不氣惱,只是加重幾分力道,拍拍這小子肩膀:“收拾心情,隨我登殿!”

聖人拉着兒子的手緩緩步入紫宸殿的前殿中,此時殿中羣臣俱已在位,紛紛起身迎拜。李潼看了一眼仍有幾分拘謹的兒子,親自引着他介紹在殿羣臣,自國子監祭酒王方慶以降俱作介紹。

皇子雖然養在禁中,但也並非絕對的不見外臣,歲時佳節的各種慶典場合也都有見,但像今天這樣面對面的審視交流卻是少。

所以王方慶等人也都瞪大了眼仔細打量審視,眼神之中不乏熱切,這一幕看在聖人眼中,自覺有些酸溜溜的:怎麼着,難道還擔心老子把你們儲君養廢了?

羣衆禮見完畢,衆人各自歸席,而李道奴也收拾心情,坐在了監考官對面的考席中,先展卷細覽一番考題,旋即便發現了一些古怪,原來這些考題他多數都在近日溫習過,不免便擡頭有些疑惑的看了看殿中端坐的父親,見阿耶眉梢一揚示意他趕緊答題,不敢再露痕跡,連忙提筆伏案。

李潼向兒子泄密考題倒不是教他取巧,畢竟這一次的考試本就不是多麼森嚴的典禮。

說的用心壞一點,等到這小子答完再讓臣員挑出一通經義所未深及的地方,還能打擊一下這小子:作弊都拿不到滿分,以後一定要更加努力!

他之所以在羣臣屢請之下才安排這麼一場讓兒子入世的考試,雖然也有一部分權勢方面的考量,但更多的也的確是出於對兒子的關愛,不希望兒子過早的捲入到外朝的情勢糾紛中來。

誠如他自己所言,這樣的身世註定了人生絕大多數時間中一定會倍受羣衆矚目,無從逃避。

而一旦兒子進入外朝,父子之間也將不再是單純的倫情相處,所以在此之前,起碼也要讓兒子先具備一定的是非判斷能力,不失待人接物的基本素質。

外朝羣臣殷請皇子出閣,倒也並不是存有什麼政治投機的心理。雖然說聖人仍然春秋鼎盛,但眼下嗣序繼統的法禮倫情都確鑿無疑,若遲遲不能正定,反而會滋生出一些邪情暗涌。

眼見到考席中的皇子正襟危坐、懸臂疾書,殿中王方慶等監考官們眼神交匯,也都毫不掩飾欣賞之情。

雖然說眼下還不知皇子最終考題會答成什麼樣子,但只看儀容氣度便覺頗類聖人,這也讓他們此前一直有些懸起的心放鬆下來。無論皇子現在學業是深是淺,起碼本質不差,日後再加以悉心教導,今上之後,大唐仍是明君可待!

今次考試名爲通經試,倒是跟科舉中的神童科有些類似,雖然名爲通經,但學貫一經又哪裡是字面意思那麼簡單,哪怕皓首碩儒也不敢誇言能夠將一門經義都貫通透徹。

再加上外朝羣臣也都渴望儲君入朝久矣,王方慶等在擬定考題的時候標準也較神童試更作放寬,李道奴又提前得了阿耶放水泄題,答起來更是運筆如飛、流暢得很。

原本預定一個時辰的答題時間,他只用了半個時辰,便將所有考題都對答完畢。但在答完之後,他並沒有急着舉手告知、結束答題,而是再從案頭卷首認真回看、仔細的查閱一遍。

見到這一幕,不獨羣臣欣慰於皇子的縝密沉靜,就連聖人也不再掩飾臉上的笑容,端起案上的茗茶小口啜飲起來。

但因爲動作大了一些,杯蓋磕在了杯壁上,發出了一聲脆響,在滿殿俱寂的環境中顯得有些刺耳,頓時便引起了王方慶的側首凝望。

難道現在就得給你們騰地方?

李潼迎上王方慶那有些不悅的眼神,心裡已經決定兒子齒胄入學的時候,要把奉給國子監的束脩之禮折半了。你們這纔剛見面就金風玉露一相逢,老子在自家殿堂喝口茶還得看你們臉色?原來我纔是多餘的!

且不說聖人心中的酸澀腹誹,隨着磬聲響起、宣告着考試還有一刻鐘結束,李道奴終於將筆放在了筆架上,並起身退出了考席,站在席案外向主考的王方慶作禮告退。

王方慶連忙起身還禮,緩步行至考案旁站立片刻,待見墨跡已經完全風乾,這纔將幾紙考卷拿取起來,待得聖人點頭示意後,便返回所案,與在場諸學士們傳案批閱起來。

區區童子通經考試,題對都是淺顯直白,但衆人卻批閱了足足小半個時辰,纔開始各自伏案寫下評語,之後諸評語彙總王方慶案頭,他又逐一細覽一番。

看衆人如此鄭重其事的樣子,李潼甚至懷疑是不是他家這大小子偷看了他藏在秘閣的詩文名篇並盜寫出來。終於在父子倆都等得有點望眼欲穿的時候,王方慶才離開案席,將評語呈送上來。

“殿下書法見功,文理周謹,引述得體,申義中正,臣等臨案審細,俱以爲可判通經!”

聽到王方慶作此總結,侍立在御案一側的李道奴忍不住便眉開眼笑,望向阿耶的眼神也充滿了渴望誇獎的期待。

李潼則只是微微一笑,接過那考卷並羣臣點評略作翻覽,雖然王方慶的評價全是正面的讚揚,但在真正落筆點評的時候,卷中出現的一些錯漏疏忽也都被圈注出來。

他對此也不作掩飾,直接在案上推到兒子面前,正色說道:“學有恆深,尚非童子簡略所能盡涉,王祭酒並諸學士嘉言助學,是恐損你輕薄好學之心,不可因此矜慢、懈怠進益。”

李道奴就案垂首看了看學士們所標註的考卷,臉上笑容也收斂起來,心裡的確生出幾分挫敗感,連忙在案左俯首作拜道:“臣必銘記聖人教誨,不負諸學士釋惑傳道之惠!”

一場通經試自此算是完成,這會兒天色也已經大亮、日上三竿。

諸學士各自歸席,李潼則擡手召來中書侍郎李嶠並宗正卿、同王李光順,在殿中爲皇子李道奴擬定學名李徹、表字高遠,並冊封爲雍王、享邑一千戶,並着門下省爲雍王選配員佐建府。

同時雍王李徹將代表聖人前往國子監、參加並主持今春貢舉人釋奠禮,雍王入學的齒胄禮同日舉行。

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516 胸懷天下,留情不多0038 水漲船高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840 太府巡坊,雞飛狗跳0057 命途何艱難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141 劫掠金吾衛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251 不當大用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104 王居大不易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083 途窮生戾氣0141 劫掠金吾衛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173 算你跑得快0291 獻業求命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116 不是聶隱娘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454 朕能選你,亦能逐你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265 順水推舟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108 等你長大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049 莫厭金盃酒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154 宰相入刑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