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

鳳閣內省政事堂中,左肅政大夫楊再思一臉煩躁的端坐直堂廊下側室,頻頻望向直堂門外。

今日政事堂留直者乃是宰相楊執柔,見楊再思突然登政事堂,心裡已經有幾分好奇,再見他這副模樣,更是忍不住降席入室問道:“憲臺登堂,可有訴告?”

“卑職短留待人,並無事擾,相公自勞案事,無需關照卑職。”

楊再思還想着能與少王私下解決糾紛,不願將事情宣揚於外,聞言後便回答道。

楊執柔聽到這回答,臉色頓時一沉:“政事堂出入國之重要,豈憲臺迎賓瑣細之地!”

“但請相公稍允方便。”

楊再思聽到這話,臉上也露出幾分尷尬,再作拱手施禮,楊執柔則已經拂袖而去。

楊再思又忐忑得等候了小半刻鐘,心中覺得有些不妙,待行出門要問將他指引至此的楊思勖、少王究竟何時能來,卻發現楊思勖早已經不在此處,自然更加心慌,忙不迭擡腿便往政事堂外奔去。

還沒等到他行出政事堂,春官尚書範履冰已經闊步行入進來,擡眼看到楊再思,臉色頓時一沉:“憲臺欲往何處?”

“卑職、我……河東大王邀我……”

楊再思情知範履冰資望、官威還要遠勝楊執柔,不敢隨意應付,只能支吾作答。

然而他還沒有說完,範履冰又冷哼道:“謀事之前不進言堂中,事發之後不請訴闕下,河東王邀你?那位大王早入仁壽殿畢陳前後!君子可欺於方,欺於愚者又是何人?”

看到楊再思神情更露惶恐,範履冰心情更加惡劣,對楊再思近乎癡愚的輕視也更加不作掩飾,頓足道:“不必再望相約者,神皇陛下着我歸堂集論此事,你且留此等待沈監!”

說完後,他也不理楊再思,徑直往政事堂走去,途中喚來一名政事堂下吏,着其去請內史岑長倩並麟臺監沈君諒入政事堂。

且不說範履冰感想如何,楊再思見其言辭如此,唯唯諾諾外表下卻隱隱透出鬆了一口氣的神情。

朝廷臺省百司之內,如果說哪一處的長官最難做,首推肅政臺無疑。

肅政臺監察百官,本來就不是能夠人望加身的職事,那些御史們也都是個頂個的刺頭,且幾乎都有登殿直諫的權力,且近年來朝政局面波詭雲譎,就連宰相都常被言殺,執憲雖然是他們的直屬上官,但也沒有太大的威懾力。

當然執憲權威高低也是因人而異,遇到資望深厚、爲人強勢的,肅政臺那些刺頭們也不敢明目張膽的頂撞上官。但是很不巧,楊再思不在此列。

楊再思資望談不上多高,歷任諸職唯一可稱的便是天官員外郎,又轉南省工部冬官水部郎中,太州山涌搶獻瑞表而得授憲臺,輪起來資望很淺薄,也不是言官與刑司體系中拔升上來的,在左臺威望幾近於無。

但楊再思也不是一無可取,他出身弘農楊氏原武房,或許不如宰相楊執柔的觀王房那樣與神皇有着親誼關係,但也是名門出身。

另有一點就是楊再思爲人沒有棱角,與人爲善,跟誰都不會急眼。

這一次監察御史來子珣去招惹麟臺,自然也不是出於楊再思的授意。對於手下這個新入御史,楊再思也覺得頭疼,其人驟登憲臺,又爲神皇看重,很有幾分目中無人。

範履冰譏諷他被人欺之以愚,但這正是楊再思聰明所在。他既不想得罪來子珣這個手下,又不敢得罪少王,事情捅到神皇那裡,他反而落個輕鬆。若真與少王當面鑼鼓的擺態度、講道理,反而是他不願面對的局面。

心裡這麼想着,楊再思緩緩步入政事堂,堂中兩名宰相範履冰轉頭不願看他,楊執柔則一臉意味莫名的笑容對他點點頭,他也不以爲意,只擇下席安坐下來。

宰相們對他觀感如何,楊再思根本不在乎。他知自己前程只在神皇念取之間,眼下神皇就是需要無甚棱角的左臺長官,他在這方面則做得稱職有加。

不旋踵,內史岑長倩與麟臺監沈君諒先後到達政事堂,岑長倩還倒罷了,近來韜光養晦,對人對事都不發表什麼激烈看法。

至於沈君諒則就是另一副模樣,入堂後便怒視着楊再思,並怒聲道:“執憲此番作爲,將麟臺置在何地?”

沈君諒平常雖然也是一個老實人,但這次是真的被惹毛了,他雖然心意早不留在麟臺,但畢竟眼下還身在此位,若連基本的官廨都被別司侵奪,人望必然大損,屆時不要說再謀拜相了,只怕麟臺都不能再容下他。

面對沈君諒的詰問,楊再思也並不直接回應,只是起身對堂內諸人環揖,並作苦笑道:“憲臺廡舍缺甚,此事卑職早訴諸公,遲遲未有答覆,然三院裡行入事在即,卑職爲事所困,再求諸公教我。”

“憲臺乏用,便侵麟臺?則南衙百司何須並設?異日老夫是否也要攜麟臺羣衆併入憲臺恭作筆吏?”

沈君諒直接行至楊再思面前,指着他繼續怒聲詰問。

楊再思小退一步,臉上苦笑更濃,不與沈君諒針鋒相對:“沈監言重了,晚輩何敢作此想,就連幾員衙官都還在麟臺難出呢。若能妥善解決困事,晚輩備設禮席再作請罪又何妨。”

他這裡一退再退,倒讓堂上楊執柔有些看不過眼,他雖然也不大看得起這個同族,但見沈君諒這個南人指着楊再思鼻子連連喝問,心裡有些不是滋味,便舉手道:“今日聚在論事,事外餘情,兩位退堂自敘。”

“忿意梗懷,無所陳詞。麟臺執言,已由河東大王呈訴殿中!”

沈君諒又恨恨瞪了楊再思一眼,然後便退回一旁席中坐下不再說話。

他弱勢所在,就在於朝中沒有強援,想也不用想,眼下在政事堂根本論不出一個對麟臺有利的結果,乾脆閉口不言,寄希望於早已經進入宮中的河東王。

他這裡一言不發,拒不討論,可想宰相們就算有什麼想法,也根本就無從溝通。

政事堂裡已經陷入僵局,而禁中仁壽殿又是另一幅光景。

武則天已經做出了決定,本待讓少王並武承嗣一同往政事堂去宣告,可是少王接下來進言又勾起了她極大興趣。

“臣雖積忿在懷,但途行一程也難免細作思量。諸司所以輕慢麟臺,無非本司供事輕簡,虛祿不稱。忝受恩養,卻有根本之缺失,爲人所輕,概是自取。”

武承嗣聽到少王這番話,倒是頗有認同感,他本就覺得麟臺這番吵鬧真是沒有道理,勞者多佔本就道理所在,麟臺一羣閒員還有什麼資格叫囂?

李潼接着又繼續說道:“臣入職以來,常作自審,不敢輕論百司配事輕重,唯望能夠奉恩盡勞。智短難謀於大,聞右相所言應時權宜,大有啓發。春秋有變,日月更迭,禮雖常設,難就時宜。國初禮司少有定製,凡遇大事,輒制一儀,至今已繁瑣難引。”

“專事專儀,雖然取義在時,但世道俗衆不免浪言禮缺。有感於此,臣請於麟臺立案索引,普錄前代諸禮式更迭,彙集審錄,以爲參考。”

唐初禮儀主要繼承於隋禮,隋禮則禮出多源,既有北朝,又有南朝,還有就是河西之地所保存的古禮,於是就造成了繁雜重複,乃至於彼此衝突。

正因如此,貞觀時期又重修《貞觀禮》,但在貞觀禮修訂的時期,山東世族還處在被政治打壓的氣氛中。等到高宗時期爲了擺脫關隴勳貴的侷限,又要團結一部分山東世族,所以再修《顯慶禮》。

顯慶禮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增損舊禮,並令式參會改定”,說的更直白一點那就是你們別逼逼,老子想怎麼改就怎麼改。武則天敢於隨心所欲闊制新禮,根源還在她老公李治這裡,簡直就是青出於藍。

這樣修訂的禮書,其莊重性可想而知,所以就造成了無復定製、隨事而擬的局面。

禮書的編撰是意識形態的莊重問題,憑李潼當然玩不轉。但是玩不轉正禮可以敲邊鼓啊,所以他打算從禮式入手。

律令格式是隋唐法律基本表現形式,這其中的式就是律令細則,隨事而頒,要有更大的靈活性,也最能體現君王的權威。

類比後世的話,律令可以視作憲法、刑法,式則就類似於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當然概念未必準確,只在條文地位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李潼要彙編禮式,無非把歷代式文整理起來,這沒有太大的技術性,主要還是建立在普查資料的苦工夫。禮制玩不起,但檢索這些舊條款並不難。

一旦能夠彙編完成,所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比如武則天要擴編內供奉,大可以拍出貞觀式文,你們別擡槓,早年有人這麼玩過!

果然,武則天在聽李潼說完後,很快便意識到這當中可供操作的價值,她離席而起指着李潼嘆息道:“何謂智淺啊,我孫真有宰臣巨才!年未及弱冠,洞事如此深刻,若非本就門庭少俊,真是不爲我用,則必殺之!”

李潼聞言後心裡頓時發毛,你夸人能不能好好誇,嚇唬我幹啥!我連我祖宗幾代都賣了,還不爲你用?

“臣怎敢當此盛譽,只是右相言有醒我,一時機敏罷了。”

他心裡吐槽着,又連忙跪下來,瞪起純真的大眼睛,表示自己真的是一時抖機靈。

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108 等你長大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005 再愛我一次0091 恩賜瑞物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075 將軍跋扈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227 名馬梨花落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965 持符握憲,不負此生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389 鄭女文茵0454 朕能選你,亦能逐你0445 死不入黃泉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102 少王神都行0102 少王神都行0591 陳兵青海,敢否一戰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175 索性以身相許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389 鄭女文茵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224 名寺可藏重兵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110 託事獻命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320 高句麗遺民0065 人情難測0066 猶歌前代功德0509 捐盡封戶,爲國卻賊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376 紈絝衛府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094 大酺禮畢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204 誰都別惹我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154 宰相入刑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054 鎖喉之臣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072 天賦異稟0371 爲王先驅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203 奔跑的大王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