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

時間很快來到五月,而西京城的氛圍也是越來越熱鬧。特別是越來越多的時流由神都洛陽趕來西京,更讓寂寞已久的長安城熱情迸發。

西京崇仁坊少王家邸中,每天也都是賓客盈門,幾追舊年身在神都時的煊赫。

面對這樣的情況,李潼倒也沒有自信到以爲自己真的有這麼大的號召力,一聲號令、萬衆奔趨。

說到底,還是跟當下的時局有關,就連他自己都怯於神都時局潮涌,不敢輕易返回洛陽,那些活躍在神都的時流能無絲毫感受?藉着這個機會離開神都,到長安來戲鬧一番,也是一個讓人比較心動的選擇。

存着這種心思的時流不在少數,其中一個比較顯著的例子就是初唐四子中如今碩果僅存的楊炯。

初唐四子雖然才名頗高,可若講到身世,簡直一個比一個乖張可憐。王勃英年早逝,客死遠鄉,盧照鄰病痛纏身,自投穎水,駱賓王從逆作亂,生死不知。

至於楊炯,講起來也是一把辛酸淚。其人也是少年得志的典範,出身弘農楊氏名門,高宗顯慶年間便舉神童,待制弘文館,一待便是十六年,一直等到高宗上元年間再應制舉,才得以改任秘書省校書郎。

楊炯下一個人生高峰在永隆年間,經薛元超舉薦出任崇文館直學士,之後更是擔任太子李顯的東宮詹事。但衆所周知,李顯之後不久便遭了殃。至於楊炯則更悲催,其堂弟直接捲入徐敬業謀反中,楊炯受此連累,便被一腳踢到了四川梓州。

官運不佳才氣壯,作爲初唐四子如今僅存的一個,楊炯來到西京長安,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過其人來此,倒與河東王關係不大,就是屬於政治避禍,也並沒有到崇仁坊王邸拜見,直接入住城東友人坊居。

李潼對此倒也不甚在意,一則他跟楊炯本來也沒有什麼交集,二則如今王邸內外時流彙集,不差楊炯這一個。只是因爲楊炯的到來,難免聯想一些舊事。

楊炯有一句名言,愧在盧前,恥居王後。這話常被解作文人傲氣,看輕王勃。

不過對於李潼這種常有髒念頭不斷的人,往往能夠咂摸出其他味道。他倒覺得這番宣言不只是文名之爭,也是一種政治站隊。

衆所周知,王勃曾爲沛王李賢府員,也就是在這職任上遭了殃。楊炯則曾爲李顯東宮官屬,而李賢與李顯這對兄弟關係向來馬馬虎虎,楊炯如此爭名,未必沒有迎合上意的意思。

李顯那麼刻薄寡恩一個人,連倡議將他迎回的狄仁傑都不感激,重登帝位後卻特意追贈楊炯,可見上下關係確實和諧。

楊炯這個人不值得李潼過分在意,但其人態度所反應出來的問題就是,他想要組建自己的政治班底,老傢伙們統統靠不住,只有成長在他奶奶羽翼之下、那些不三不四的新人,纔是值得拉攏和培養的對象。

除了一些不相干的人之外,原本的府員鍾紹京也從神都來到了長安。

李潼離開神都之前,本來已經將鍾紹京安排在了麟臺,但是隨着少王離開,修書告停,大監沈君諒被殺之後,麟臺又被打回原形,鍾紹京這幾年也一直都在閒混日子,少王既然已經復出,自然再入府內。

端午這一天,曲江雅集正式開始。從黎明時分,王邸便熱鬧了起來,前廳大演儺戲,中堂也是賓客滿席。

後堂裡,李潼等三王並小妹李幼娘齊拜嫡母房氏,並各呈瑞禮。

李光順、李守禮所獻禮物倒是中規中矩,無非五彩絲絛結成的長命縷並園中所採時花。李潼最近發了一筆橫財,在武攸宜贈送的財貨當中選了一副三國曹不興的《驅五毒》古畫送上去,房氏覽畫也很喜悅,當即讓人在廳堂裡高懸起來。

輪到小妹李幼娘時,卻是讓人大吃一驚。

這小丫頭闊步行上,拜在娘娘席前,語調甜膩道:“祝娘娘時毒不侵,長命永祿。”

說話間,早有她身邊婢女快步上前,兩人搬擡着一方長長的檀木盒子,當盒子打開時,廳堂裡頓時閃過一層珠光寶氣。李守禮心中好奇,上前探頭一看,更是忍不住驚呼道:“阿妹哪來如此豪闊!”

李潼也走進去看,只見檀木盒子裡擺放着十多類蠍子、蟾蜍、蜥蜴之類的毒物器偶,材質或珊瑚、或玳瑁、或天青、或碧玉,各依用材色質不同,製造得惟妙惟肖。

看到小娘子具此重貨,房氏一時間也是驚訝得瞪大了眼,李幼娘則湊上來,掏出一根金柄結絲的軟鞭塞進娘娘手中:“娘娘只要整日鞭打匣子裡這些毒蟲毒物,它們見到就會心驚,永不受害!”

“你這娘子倒是有心,可這些珍器玩具,哪好隨意擺弄。”

房氏舊年曾爲太子妃,也是見過世面,雖然一時吃驚,片刻後便也恢復過來,笑得合不攏嘴,將那小娘子緊緊擁在懷裡,非爲愛此珍物,只是喜此孝心。

李潼看看小丫頭一臉得意狀,略一轉念便望向正坐下席、一臉傻笑的薛崇訓,暗道這小子爲泡妞還真下血本。

作賀之後,房氏也不久留兒子們,擺手讓他們自去中堂接待賓客。

薛崇訓見表兄向他招手,只是嘿嘿笑道:“表兄們自去,我也不是外庭客人,稍後自伴幼娘出府遊樂就好,不需照應……”

李潼不由分說的扯起這小子就往外走,他臂力久練,薛崇訓當然扛不住,被拉出門時還拉着門框對李幼娘吼道:“表妹不要急躁,待會兒我椒車載你出遊!”

李守禮從李潼手裡拉過薛崇訓,冷哼道:“你小子重貨密給,是不是特意要助那娘子使我露醜!以後還要不要在我家出入行走?”

薛崇訓自知這個表兄是個二愣子,戲鬧起來下手都沒輕沒重,聞言後連忙說道:“我哪有這個意思,只是幼娘她不準……”

“把你那花驄借我出遊兩天,我就不再計較!”

李守禮早瞄上了薛崇訓那匹花驄高馬,這會兒便說道:“你自駕香車引我阿妹,那馬閒在廄裡也沒處顯擺。我在外間得了臉面,回來待你更不會差。”

李潼不理會這兩人戲鬧,自與長兄往中堂而去,閒坐未久,便被告知武攸宜已經從側門入府。

他站起身來穿過廳堂,在府中左廂見到了便裝而入的武攸宜,坐下來後便笑問道:“留守考慮好了?”

“這有什麼可考慮的,本就是興祝美事,只是河東王你密謀不告,讓人心冷。”

武攸宜神態並不算好,望向少王的眼神也乏甚喜色。

李潼聞言後便笑道:“風月戲弄,只是庶人閒樂。留守既任鎮陝之重,歷事怎麼能只是淺謀。國有長命恩君,是天下生人之幸,戴此恩德,興弄作樂,也不可無顧此節,正是飲水思源。”

他要搞曲江雅集,當然不只是爲了選花魁、喝花酒,於此中也有一系列的跪舔計劃,主要就是圍繞祝他奶奶長壽這一主題。將武攸宜拉入進來,就會讓政治意味更加濃厚。

武攸宜則皺眉說道:“選取民樂,編制賀壽新曲,這也都是常情俗事,憑河東王你的才趣,驚豔不難。可是聚斂絲麻,編織長命縷,從西京直入神都,這會不會太誇張?物料、用工,都絕不是小數啊!況且途中溝嶺翻越,難免要大阻兩京行途,奪生民便利。”

聽到武攸宜這麼說,李潼不免一樂,如此對話意味,倒顯得武攸宜這個傢伙比他正派多了。

“興用物料,自然還是生麻爲主,雖是賤質,卻是民本,能夠取義庶人知命、感念上恩。況且也不是真要作此重勞之事,只是意表神都,只道生民具此義感,捐麻續縷,祈我君王長命。這些絲麻諸貨,大可收儲府庫,備待國用。”

李潼提出這個方案,本也不是爲了實施,長安與洛陽之間距離千數裡之遙,輕車快馬往來尚且不容易,想要搓麻成繩,從長安一直延伸到洛陽,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如果這樣一條長繩真能代表武則天的性命,可能還沒搓出長安就已經斷了。

“原來是不需要真作啊。”

武攸宜聞言後先是鬆了一口氣,然後又有些遲疑道:“論而不作,這會不會被人目作奸猾?”

“只要能夠收儲足夠多的絲麻,自然能夠杜絕這些閒聲,難道還真要役力弄閒?”

李潼又笑着說道。

故衣社捐麻互助,兩京之間多有收儲,加工能力卻遠遠跟不上,既不能變現爲用,囤積着還佔倉邸。爲了想出該怎麼處理這些麻貨,李潼也是絞盡了腦汁,所以提出來這樣一個方案。

他倒不指望能夠說動武攸宜私買或者官方收購,哪怕直接捐出來也在所不惜,如果能直投武則天所好,能夠給兩京之間這些民衆們換取一點實際的惠利也是好的。

如武周革命之後,宣告免除天下武姓之人的賦稅。也幸虧武氏不是什麼大姓,否則這國家都得直接破產。

0454 朕能選你,亦能逐你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033 雕蟲與公賞0108 等你長大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043 進學內文學館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255 肥羊難宰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399 行驛命案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0023 情新因意勝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343 女人的報復0071 音聲細題0264 色是殺人刀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020 願此心同我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148 橫財浸金汁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307 南望老人星0082 武氏諸衆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150 俱入彀中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055 一人而敵一族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029 李氏爲上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105 人間滋味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058 薛師懷義0591 陳兵青海,敢否一戰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304 待罪慈烏臺0117 權門惡事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078 死而無憾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072 天賦異稟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248 太平積忿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060 唯望生,不望死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