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 李氏爲上

“對方意圖,無非兩個,或是欲助我家,或是欲陷我家。”

李潼眉頭緊蹙,講出自己的看法,雖然看似廢話,但卻有助於理順思路。

眼下時局中最引人矚目的事件,自然是發生在博州琅琊王李衝的作亂,這一樁怪事大概率與此有關,暗中某些人想要將李潼一家也捲入其中。至於其人具體意圖如何,眼下所知訊息實在太少,也根本就無從判斷。

想不通的問題暫且不表,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他們一家應該要如何應對?這也是李光順遲疑不決,要私下裡來找李潼商議的原因。

李潼並沒有急於發表自己的看法,而是問向李光順:“依大兄所見,我家該要如何自處?”

“我就是不知該要如何……”

李光順一臉的爲難與憂悵,似乎又覺得如此顯得自己過分沒有主見,沉吟好一會兒才咬牙道:“此中禍福難卜,若真與琅琊王兵事有關,我家身在羅網,最好還是遠於事外。但暗中謀事者,未必肯罷休。我、我是想由我自己繼續觀望,不要全家牽連此中。眼下告知三郎你,只是希望你能稍作預備,之後無論發生怎樣變故,都要安撫好娘娘並紀子、阿妹……”

聽到李光順這麼說,李潼頗感欣慰。他是見李光順日常低調謹慎,唯恐行差踏錯,乃至於近乎懦弱,擔心對方早被磨平心氣,甘心認命,不敢再爲扭轉處境作絲毫努力。

但李光順的回答,很明顯是仍不甘心,仍然有所渴望。這也讓李潼對於這位兄長的認識更加細緻豐富,人終當自救,只要不肯認命,一切都有轉機。

“阿兄既然道我,我怎麼能讓你孤身赴險!家門之內已有二兄繼嗣,我二人與其閒居待禍臨頭,不如力覓生機。眼下我浮於表,人匿於暗,實在不宜輕舉妄動。”

接連幾個月枯燥至極的生活,也讓李潼的耐心被消磨嚴重,眼下這一樁異變內藏無論吉凶,他都不想錯過。

眼下他們是完全的被動,合計一番後,李潼也實在想不到該要怎樣化爲主動,於是兩人便決定此事不告餘者,只是安心等待接下來的訊息傳遞。

到了第二天,李潼喚來掌直徐氏,隨便用一個藉口讓徐氏將內廚閒雜宮人都派遣別處,只讓婢女珠娘並長年追隨他家的傒人奴僕們留守此中,以確保此事不會被雜眼窺探。

隨着近來外朝局勢越發緊張,掌直徐氏對李潼也更加恭敬,言聽計從,絲毫不敢有違。這倒不是因爲她對雍王一家前途轉爲樂觀,而是大不樂觀,擔心雍王一家隨時都會被牽連禍事之中,所以才極力釋放善意,希望永安王能有所感念,就算真的遭了難也不要將她攀咬出來。

仁智院食材,每天早晚各一次由尚食局宦者、宮婢送來。晚間的食材相對要多一些,按照珠孃的交代,布片也是全都夾雜在晚間食材送來。

傍晚時,李潼親自來到院中內廚,瞪大兩眼仔細打量那幾個負責運送食材的尚食局宮人,希望能夠稍窺端倪。那幾人也感受到永安王嚴肅的眼神打量,視線多有遊移躲閃,這倒都是正常該有的反應,由此並不能推斷出這幾人有沒有蹊蹺。

食材分門別類,放在大小不等的箱籠裡,箱籠被打開後,便顯出明顯被翻看過的痕跡。李潼在審視幾名宮人片刻後,便故作不悅道:“食料如此雜亂,你們是怎麼做事?”

幾名送食宮人聞言,忙不迭叩拜請罪:“奴等怎敢怠慢,只是途中宿衛搜揀,封箱之後又不許僕等開箱整理,只能如此送來……”

“宿衛哪一部在刁難我家?究竟有幾人開箱翻撿?速速道來,我不爲難你們!”

李潼擺出一副憤憤不已的模樣,其實是想通過這幾人鎖定做手腳的嫌疑人。

那幾人戰戰兢兢道:“奴等卑賤宮役,哪敢探問羽林朗將字號。只是窺見服色,應是百騎賁士……”

百騎在北衙禁軍中,屬於絕對的精銳,甚至獨立於御林軍之外。貞觀初唐太宗李世民擇善射者百人爲二番長上北門,隨從田獵。武后臨朝後,百騎規模大大擴充,除了精選南衙諸衛悍士之外,還挑選戶奴當中丁壯勇猛以充事,相對其他番衛,兵員構成要複雜得多。

李潼又追問幾句,確定不能在幾人口中得到更多有用訊息。與此同時,婢女珠娘又給李潼打了一個手勢,表示食材中再次發現那種布片。

李潼行入角落,從珠娘手中接過還沾着蔬菜汁液的布片,發現上面並沒有字跡存留。大概暗中作弄手腳的人也不能確定消息有沒有得到有效的傳遞,心存謹慎,不敢過於頻密的傳遞消息。

稍作沉吟之後,李潼又吩咐宮人道:“明日早間多送食材,傍晚不必再來。”

宮人不敢詢問緣由,領命而去。

之後兩天時間,俱都只有一次食材送入。李潼所以做出這樣的改變,一是想看一看背後弄事者能量多大,在封鎖晚間途徑之後,還能不能繼續送入訊息。二來也是暗示對方,院中對此已經有所警覺,想要看一看對方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如此試探兩天,院中再也沒有怪事發生,布片並沒有雜入早間食材送入。第三天,李潼又讓人恢復了晚間送食材,結果布片再次送入進來,仍是無字。

到這一步,已經可以確定動手腳的便是晚間巡邏仁智院外的那一批禁衛,而且對方應該只是百騎中的一個小角色,一旦掐斷了這一條途徑,便也沒有能力去拓展新的路徑。

有了這樣一個結果,李光順不乏遺憾。

雖然對方意圖不明,但困境之中人總傾向往好處去想,他更樂意相信北衙禁軍中有人對他們一家心存同情與善意,希望能夠提供一些幫助。可是現在看來,對方位卑權弱,就算是有心幫助,能夠提供的幫助肯定也是有限。

但李潼卻覺得這未必就是壞事,因爲這樣應該能夠確定對方做這些事情,對他家應該是善意大於惡意,一定程度上可以排除有人意圖牽連構陷他們一家。

得出這一結論憑據也很簡單,他家雖然處境不妙,但身份畢竟不同尋常,並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攀咬構陷的。

一些低位者如果對他家心存惡意而做出此事,一旦事蹟暴露出來,李潼一家會否因此遭殃還在兩可之間,但對方是絕對不能免於事外的。須知百騎乃是武后倚爲心腹的禁衛武裝,當中居然有人敢在私下裡搞什麼小動作,這是武后絕對不能容忍的!

當然,李潼不是沒想過這是否有心人如武則天之流自編自導的戲碼,但很快便將之否定。他們一家,不過禁中一窩鵪鶉,還沒動真格的,他前身那個少年李守義已經掛了。

幾十萬大軍分遣平叛,禁中還有諸多北衙虎賁,武則天真要還有心情搞這種小動作,你是要跟我玩真心話還是大冒險?直接擡手捻死不好嗎?

確定了這一點之後,李潼放心許多,決定繼續保留這一條溝通的渠道,希望能夠看清楚對方意圖,最好是發生什麼直接聯繫。

李光順對此卻持反對意見,認爲並不值得爲了百騎中的一個低級宿衛而冒險。

宿衛中有人意圖聯絡被幽禁在深宮中的他們一家,他們知情不報本就是一樁大罪,如果還要主動維持這一份聯繫,罪責自然更深。如果確定對方能夠提供相當大的幫助,倒是值得冒險,但現在看來,即便是聯絡上對方,收益與風險也實在不成比例。

李潼是心知在下半年兵亂後,針對李氏宗族的清洗一直持續數年之久,他家也將在這一場動盪中風雨飄搖。而依照他家目下的狀態,也根本不會有什麼強力人物會給他家提供庇護。

所以哪怕是一點微不足道的助力,李潼也不願就此錯過。畢竟,生在這樣一個時代,生爲這樣的身份,風險始終伴隨,半點兇險不願淺涉,那也不必多想,等死吧,沒救了。

兄弟兩人雖有分歧,但李光順最終還是被李潼說服,他雖然年長几歲,但卻並不如李潼那樣有主見。

雖然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但在對方進一步袒露心跡之前,李潼也不敢貿然主動聯繫,而且他也不能確保自己的訊息會被對方接收到,仍然只能被動的等待。

恢復晚間送食之後,接連幾天時間,仍然只有空白布片被送入仁智院。可見對方也是謹慎不失,對於是否更進一步的交流仍存遲疑。

又過幾日後,訊息終於發生了變化,不再是布片雜入菜蔬,而是在一個蒸梨上用指甲摳出一個“上”字。如果不是珠娘得了兩位大王的吩咐仔細翻撿食材,怕是就要錯過這個訊息。

手託着珠娘送來的這一枚蒸梨,李潼不免感慨暗中動手腳那人還挺活潑俏皮,居然懂得玩諧音梗。如果他沒有會錯意,這應該是李氏爲上的意思,可以視作對方冒險進行的一次心跡披露。

思忖一夜後,在第二天宮人送食的時候,李潼便又吩咐宮人傍晚加送三枚生梨。這種暗裡互動的感覺,真是刺激得讓人忍不住怦然心動,十分上癮。

在經過幾個時辰忐忑等待之後,到了傍晚時分,李潼再次來到廚下,一俟食材送來,便將所有閒人逐出,自己親自動手翻撿,終於在一團雜亂的蓴菜中發現攢成小團的布片,展開一看上面赫然三字“西竹亭”。

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925 英主名臣,相見兩歡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062 禁中亡命徒0319 巽郎才壯0096 勇宦楊思勖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196 卑職願從大王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104 王居大不易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043 進學內文學館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950 國人庸碌,大論真雄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101 出閣河東王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399 行驛命案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222 吐谷渾王族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062 禁中亡命徒0014 一窩小雞崽兒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123 兵事再興0264 色是殺人刀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591 陳兵青海,敢否一戰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254 邪言鑽心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308 吾皇萬萬歲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056 金吾衛大將軍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299 登第解褐,嫁娶着新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003 前途堪憂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052 大酺獻樂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261 不欺少年窮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950 國人庸碌,大論真雄0009 聖心取捨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222 吐谷渾王族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053 誤我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