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

鄭融父子得獲殊榮,於納吉之禮中加官進爵,很快也在神都城中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其實相對於真正的驟顯驟幸,鄭家父子所得封授也算不上什麼。不過周世天家親緣本就寡淡,武氏顯在幾人諸親戚門戶都乏於可陳,自然便將鄭家給凸顯出來。

特別是跟如今正麻煩纏身、隨時都會有大禍臨頭的竇家相比,鄭家所享的榮寵眷顧則就不免更加羨煞旁人。

如今整個神都城中,還因王城驛兇案一事惴惴難安,誰也不知道接下來將會牽連多深。越是傳承悠久的門第,人際關係就越複雜,管得了自家管不住親戚,會不會被裹挾入案,誰也不能篤定。

鄭家趕在這樣一個時節,得幸於代王,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可以說是提前上岸,這也讓一些人家羨慕之餘不免有些懊惱,自覺得當時如果能夠更加積極的主動爭取,未必不能壓過鄭家。

即便不論更長遠的算計,哪怕僅僅只是爲了免於遭受接下來的動盪波及,這樁親事也是大可做得。

在這樣的氛圍當中,王城驛案事也有了一個初步的調查結果。

宰相李昭德傳回神都的奏告當中寫明,竇希瑊等七人遇害,排除是強人入驛殺害,竇希瑊、薛季昶並其餘三人,胸腹有明顯尖刃洞穿之傷,懸樑之前已經遇害。至於另外兩名同案犯人,則初步判定是懸樑自盡。

如此得出一個初步的推導,那就是這兩人暴起殺害其餘五名案犯,然後再自殺身亡。至於更進一步的調查,後續再繼續呈告。

雖然排除了強人加害,但案情仍是晦深不明,兩名案犯具體身份、作案動機以及如何得到的兇器,每一樁都能深作牽引。

相對於案事的調查,李昭德另一樁行爲就可以說是有真正宰輔擔當了。其人入境,將案事初步審查之後,就地杖殺負責押引案犯的侯思止!

宰相終究不是刑吏,而這件案事本身也不是尋常的兇案,如果李昭德只是遵循一般的刑事流程,拘泥於追查案事真相、案情未明之前不敢有更大動作,那就辜負了此番出使的意義。

侯思止被杖殺的消息傳回神都城後,時局中一大批人、包括李潼在內都暗鬆了一口氣。

侯思止其人本就酷吏出身,逗留西京數月,誰也不知其人究竟羅織多少所謂罪狀,如今在押引案犯途中又有了重大失職,爲了本身脫罪,一旦回到神都細審,絕對會大肆攀誣、牽引無辜,將罪事鬧大。

李昭德這麼做,本身也是承擔着極大的政治風險,可以說是主動將這個雷攬入自己身上。

如果這樁案事不能妥善解決,他一定會被牽連其中、乃至於會有殺身之禍,但在當下而言,的確是收到一定穩定人心的效果,給本來已經非常嚴峻的局面爭取到一些緩衝的餘地。

李潼本來對所謂的唐家老臣乏甚好感,但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對李昭德卻有由衷的佩服。什麼叫定勢良臣?就是在關鍵時刻勇於擔當。

李昭德這一做法當然不聰明,甚至不排除是因爲其人過於強硬剛愎的性格才這麼做,而未來所以身敗,多多少少也是由於這種性格所導致。

但不得不承認一點,那就是在武周革命之後這一段朝局動盪的時期,李昭德所發揮出來的作用,當世無人能夠取代。他就是這一時期中,保唐大臣裡最靚的仔。

侯思止的死,讓神都城裡凝重的氛圍稍得鬆緩。而李潼也趁着出入皇宮、商議禮程,將楊麗引入禁中面聖。

禁中安福殿側廊,楊麗身穿着樸素的綀布襦裙,臉上無施鉛黛、發頂也只是無釵的裸髻,因爲衣飾妝扮毫不顯眼,反而在附近頻繁出入、裙衣鮮豔的宮人當中凸顯出來,特別因爲與代王殿下同行入宮,更是引得宮人們頻頻張望。

“不要緊張,大內除了宮閣更高大一些,園池更寬闊一些,與市井之間,也沒有太大不同。那些宮人觀望,也只是少見多怪。竟日遊走,也只在這方寸之間,更不如楊娘子你闊行萬里的見多識廣。”

李潼見楊麗緊張的身軀僵直,轉回頭來微笑道:“所謂高低,也只是日常享用的不同,講到秉性人慾,都是血肉的軀殼,又哪有什麼差異。我少時久養深宮之內,出居之後才知外間人世更多艱深。人間百態,娘子都有所略,於此千人一面之境,更不必怯於言行。”

楊麗俏臉泛白,聞言後只是嘴角顫了一顫,語調顯得有些乾澀:“在外人情偶失,也只是少於往來。若是君前失儀失態,天下之大,更避何處?天威轉念,就能決人生死,草野來拜,哪能不緊張……”

李潼聽到這話又樂起來,略一轉念後便又說道:“不妨這麼想,楊娘子你陛前見拜,可不是隻身前來,百數萬緡的利得,這是在朝的大臣都短年難有的大功。陛下雖然威重,但與錢帛無仇,試問誰家不樂重金入門?”

“聖皇陛下享有天下,難道也會短於財困、着重物力?”

楊麗聞言後有些好奇道。

“享有越多,分潤越多,內外百官、禁中諸用,人眼所見,哪一樁不耗錢糧?錢財之用,自然是多多益善。”

李潼又笑語道,他奶奶何止是缺錢,簡直是極度缺錢。

聽到這話,楊麗眨眨眼,雖然仍有幾分不能理解,但出於對大王的信任,心中的緊張倒也稍稍緩解。

又等候片刻,又有女官入此傳令召見。

殿堂中,楊麗緊緊跟隨在李潼身後,亦步亦趨,甚至就連入前作拜時,動作都一板一眼的跟隨,看起來就像是少王的影子。

殿上的武則天見到這一幕,臉上也浮起笑意,開口道:“蜀女楊麗,乍入宮廷,既是代王引見,不必強就宮禮,俗禮即可。”

聽到聖皇的聲音,楊麗動作稍有紊亂,片刻後倒很快鎮定下來,再作禮拜,伏地說道:“民女鄉野草芥、寒戶拙質,能爲名王所引,曝醜於至尊座前。宸居威重,遠世卑俗難抵,聖皇慈恩普降,人世無有不沐,得成此參,是民女幸甚、蒼生幸甚!”

聽到楊麗的應答,武則天臉上喜色更濃,擡手道:“蒼生億衆,概是王民。凡有慕道之誠,造化絕不遠之。國朝恩恤,自是遠邁前代,你有事蹟能爲代王雅重薦獻,不須自謙卑賤,入席說話。”

楊麗這才微微擡起頭來,見大王也在點頭,這才又作謝恩,然後跟在李潼身後,行入殿中側席坐定。

此際殿中除了武則天之外,還有上官婉兒等一衆女官,這是因爲李潼早就向他奶奶彙報、引楊麗入見是爲了彙報飛錢經營,所以才讓這些女官在殿盤賬。

武則天對楊麗興趣極大,待到其人落座後,更垂眼仔細打量。包括對面的女官們,也都好奇區區一個商賈之女何以能夠得到代王賞識,眼神中多有審視。

“聽代王陳述你的身世,頗可稱奇,眼下在殿,倒想聽你細講一下。”

武則天打量片刻,又開口說道。

楊麗聞言後便微微欠身,便從父親患病身亡、自己接掌家業講起,一通敘述下來,言語雖然不多,但脈絡都分講清楚,一直講到遭受刁難、困阻於西京時,便又望向李潼一臉感激道:“殿下當時身在西京,博愛施眷,使家業轉危爲安,得此從容,方有後事。”

因爲楊麗此前表現的那麼緊張,李潼本來還有些擔心,可是見到她登殿之後的表現,心裡不免暗暗喝彩。這女人真是有奇才,事前緊張或是對未知的恐慌,但真正臨事之際卻能保持鎮定,心理素質真是不差。

聽完楊麗的講述,武則天臉上的笑容已經轉爲讚許,指着楊麗嘆息道:“雌雄內外,只是世道的俗計。但人事乖張,誰又能暢言篤定?不測之事,生人常有,事到臨頭,勇敢能當,筋骨內壯自能彰於事情。你這娘子能不受世俗困擾,勝於人事,真是難得、難得!”

雖然是在誇着楊麗,但李潼總覺得這話聽起來有些古怪,感覺他奶奶有點找到靈魂知己的自剖。可問題是人家的確遭到了不測之事,但你這所作所爲,大概是旁人沒測到你敢這麼幹更多吧?

但無論如何,武則天對楊麗的欣賞那真是溢於言表,特別在聽到楊麗稟奏飛錢運營這幾個月來的營收時,更是激動得有些失態,指着呈送上來的賬簿對上官婉兒等人說道:“速速覈實!”

衆女官這會兒也都是驚詫有加,實在是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便有多達百數萬緡的盈利,這數字幾乎已經超出了她們的認知,各自入前、展開賬簿,便擺籌覈算起來。

當這些數據覈實無誤後,武則天更是激動得從席中站起,走下殿堂直接將楊麗拉到身邊來,拍着她的手讚歎道:“蜀女英才,羞煞男兒啊!”

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056 金吾衛大將軍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089 賢賢易色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834 科舉糊名,公平任選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062 禁中亡命徒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203 奔跑的大王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269 西京此夜驚魂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156 武氏羣英會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057 命途何艱難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1004 皇子通經,出閣入世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169 酷吏授首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142 就怕有壞人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410 皇恩厚賞,代王迎親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203 奔跑的大王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120 諸用仰於國0141 劫掠金吾衛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295 無妄之災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003 前途堪憂0376 紈絝衛府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223 軟飯香糯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093 被甲登殿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006 人盡敵國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007 上陽宮官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363 新的班底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287 靈前敲詐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238 洗劫武攸宜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說幾句話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0110 託事獻命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