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

聽完李潼陳策,李旦也是一臉的若有所思,先是盛讚雍王高義,然後又表示捐舍食邑之事大可不必,至於是否在漠南筑城,此事仍須從長計議。

聽到皇嗣這個回答,李潼一時間也有些無語,他的確針對他四叔搞了許多小動作,但這一次所提出的建議真的是私心不大。

拋開他未來會否當家做主的遐想不提,他們李家這份家業,無論落在誰手裡,控制宗室食邑數也是一個利國利民的策略。

可他四叔也有自己的考慮,過去這些年,他們李唐宗室被整得挺慘,雖然使得皇統得以穩固在他們一家,同時也造成了皇權頗有幾分孤立無援的現狀。

初唐之際,終究不是後世宋明有了成熟的官僚階級與體系、許多問題都可以嘴炮解決的世道。就嘉靖那種老仙兒,到了唐朝如果還是老做派,分分鐘都會翻車。

歸根到底,唐代特別是安史之亂前的唐朝,仍然還是中古世紀那種地域本位的政權結構,並沒有建立起一個完整的中央權威概念。

安史之亂後的中唐,繁鎮割據,便是從中古到近古的一個過渡期,河朔三鎮的桀驁不馴,與江南對中央持續不斷的供血,便是地域本位與中央本位的差異體現。

中古世紀,君權與臣權的鬥爭仍然非常激烈,這兩者的極致體現便是視人命如草芥的暴君與能夠擅行廢立的權臣。

這兩種現象在宋以後便越來越少,君王雖然仍難免昏庸,但卻少如前朝那樣暴戾、肆無忌憚的虐殺大臣,臣子或許權大一時,但也絕難凌駕到皇權之上。

魏忠賢那種大太監如果生活在中晚唐,一個月換次皇帝不帶虛的,可到了明朝,差了一千歲,一紙詔令就能要你的命。

在朝大臣,多以整個宗族乃至於整個地域活躍在時局中,皇帝一個孤家寡人,怎麼跟人鬥?所以兇悍如武則天,也要靠着她武家那羣廢物平衡局面。

在歷代大一統朝代中,唐玄宗對兒孫的刻薄寡恩那是排名靠前的,扒灰扒的理直氣壯,也是天下罕有,十六王宅、百孫院豬圈建了不少,但當被安祿山趕出長安時,也不得不下一道《命三王制》,寄望兒子們能互相制衡的收拾他搞出來的爛攤子。

李旦這個監國皇嗣,跟孤家寡人也差不了多少。別看此前多有唐家老臣們呼喊着沒了皇嗣、我們也不想活,但當他真正走上前臺,跟這些唐家老臣們天然就有了隔閡,

此前營救王美暢,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沒有雍王這個宗室少壯幫忙,他根本就搞不定滿朝臣子們。而雍王過於勢大,對他又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召外軍入直宿衛,本身就有極大的風險,誰知道會不會召進一個董卓來。所以扶植其他的宗室進入時局,也是能夠有效制約雍王兄弟的一個手段,比如說他那本就不甘寂寞的妹妹太平公主。

李唐宗室們在武週一朝過得很慘,幾乎十不存一,李旦上位後於情於理,都該對他們示好拉攏。

比如朝廷已經在議,主要是散騎常侍薛稷在主張,要把已故吳王李恪的長子李千里召入朝中統領禁軍。眼下李唐宗室中,保存最完整的就是李恪家族,甚至比高宗李治子孫還要多。

畢竟李恪就是被長孫無忌爲首的一衆老關隴們搞死的,對武則天而言,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更不要說李千里還是僅次於雍王李慎之的李唐宗室第二大舔狗,所以一家人日子過得也挺滋潤。

李旦要將這些宗室們引入到時局中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制衡雍王兄弟,爵祿食邑的賞賜是最有效的手段。

此前之所以將關係匪淺的唐善識安排爲宗正卿,也有這方面的打算,哪想到唐善識好死不死跟王美暢搞在一起,直接激怒雍王與朝臣,被趕出了朝堂。

所以當李潼表示要將自己的食邑削減,用以在漠南筑城,李旦並沒有直接答應。大概在李旦看來,這又是雍王阻止宗室入朝的一個以退爲進的策略。

無論李旦有沒有這種明確的顧忌,但李潼是這麼覺得。他也並不避諱自己心思比他四叔髒多了這一事實,但他四叔並沒有下定決心要在漠南筑城,於是李潼決定要繞開朝廷、用自己的力量去做成此事。

眼下的突厥,還只是一個將要糜爛成災的疾患,可如果就這麼拖着,不進行有效的制約,一旦東北契丹等胡部再爆發動亂,那麼將更加的顧此失彼,會讓北方遲遲的不能恢復穩定。

太宗、高宗兩朝快速的對外擴張,的確塑造了大唐在區域第一的威名。但伴隨這種高速擴張過於寬泛的羈縻政策,也給大唐在周邊埋下了無數的雷。

特別是針對高句麗的征伐,雖然滅了這個政權,但在地域中卻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統治,也使得東北胡虜在之後上千年的時間裡成爲中原帝國最大的威脅。

當然也不是說這種做法就是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歸根到底還是子孫不爭氣,沒能守住這份家業。兼併易而凝聚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有人負責打天下,就有人需要守住江山,寸土不失,這是李潼給自己設定的一個底線。

之後的兩天時間裡,朝廷仍在針對代北道大軍的安置問題進行商討,最終初步擬定了一個折中的策略,那就是召回兩萬將士入補宿衛,剩下的則散在河東道境內進行休整,明年開春後再補入邊境各州補充防守。

至於李潼私下裡跟他四叔所提議漠南筑城之事,則就根本沒有在朝議中進行討論。

李潼對此頗感無奈,同時也更加堅定了甩開朝廷,自己單幹的想法。滿朝老東西,搞不起新思路。沒把自己在關西所儲備的那些人才引入到神都這汪泥沼中,也的確是對的,起碼可以保證那些人悶頭搞事業,不要瞎捉摸。

代北道大軍這一隱患搞定之後,接下來朝廷又選派一路使者去接應一部分大軍渡河南來,李潼也就不需要再常駐孟津。

這一天,太平公主又登門來訪,見到李潼第一面,便笑語道:“慎之久在戎旅,鋒芒畢露,真是動靜都有懾人之威。”

李潼聞言後只是笑了笑,將這個姑母迎入後堂,彼此坐定之後,他也並不急於開口,只是望着太平公主。

或許是身份地位帶來的改變,太平公主被李潼瞧得有些不自在,轉又開口說道:“此前入宮拜見阿母,偶遇上官應制,才知你祖母將遣散宮人事宜委於慎之。知你位高事繁,我又恰好無事忙碌,也想幫你分擔一二。

畢竟女子心意,你們男人總是差了幾分體會。我聽說慎之你要在畿內興弄工坊,安置那些宮用,心意自然是好,但那些宮用之人也實在不便與尋常小民混作一用。”

“祖母既然將事付我,我也只是勉力爲之。誠如姑母所言,我事務繁重,於此實在難有盡心之謀,姑母願意分擔,我也真是求之不得。”

李潼聞言後便笑一笑,繼續說道:“姑母有什麼思計助我,我也洗耳恭聽。”

太平公主聽到這話,眉眼稍有舒展,讓隨員遞上來一卷籍冊呈在李潼面前,並笑道:“近日我也頻訪宮役,細聽她們的訴求,整理一番收錄在此,如果慎之你答應,就由我安排她們各自生計。”

李潼接過那籍冊匆匆一覽,發現多是一些有品命職事在身的女官們。

他對此也並不感覺意外,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雖然說禁中女官們在真正權貴眼中不過也只是奴婢而已,但身在禁中,她們多多少少也能享受到一些常人不能享受到的待遇。

此前這段時間,他雖然不在畿內,但也通過王妃與上官婉兒等內外配合,將一部分還有家人可投奔的女官送出了大內。剩下那些女官,多數已經沒了去處,但也不趕緊就此進入市井中、還要每天爲了柴米生計憂困,因此找上了太平公主。

對此,李潼也並不怎麼在意。他之所以主動攬過此事,主要還是對這些宮人們稍存憐憫並回報之心,但如果她們不滿自己的安排,能夠自己鑽營到一個好去處,他也不想幹涉。

至於他姑姑是真心幫助這些人,還是將她們另作他用,也都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倒也不值得計較。

太平公主見李潼這麼好說話,心裡也鬆了一口氣。她此前忙於在朝堂鑽營,但效果不算太理想,雖然用心把觀國公楊嘉本扶爲左衛大將軍,但想通過楊嘉本再往南衙安插人員時,楊嘉本那裡卻多有回拒。

如此一來,太平公主自然有些不滿。她也意識到自己這個女身,正面做起事情來終究不如雍王兄弟那麼順遂,所以又將主意打到了內宮方面。

她細心整理的這一份名單,上面的宮人或是色藝俱佳、或是精通內務,有的可以送入在朝大臣家中充作姬妾、結好一批大臣,有的可以仍然留在內宮,使她在內宮中保持足夠的影響力。

就算未來皇嗣履極,一家人返回大內居住,相信她四兄也會給她這個面子,繼續留用這一批宮官。

唯一有點遺憾的,就是上官婉兒拒絕了太平公主的安排,只想留侍於聖皇身邊。這讓太平公主自覺上官婉兒有些不識擡舉,但一想到這女人跟雍王一家關係不淺,即便不爲自己所用,倒也不必視爲敵人。

講完了這一樁事,太平公主又繼續說道:“代北道軍情已定,接下來招撫事宜,慎之你有什麼看法?”

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020 願此心同我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306 魏王不壽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245 曲江櫻桃園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399 行驛命案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325 獨枝孤標,聖皇加恩0520 關中帝宅,且鎮且撫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077 永昌元年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618 興亡繼絕,不足成事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902 贊普成年,幾分肖我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355 大河漕幫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234 刑威如玩物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063 明月暫未有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043 進學內文學館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160 血洗丘宅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093 被甲登殿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楔子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163 加官加封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