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

李潼親自出殿,將幾人引入。

李昭德與狄仁傑兩個老狐狸自不待說,就算有什麼想法,也休想從臉上看出什麼端倪。

不過豫王李成器在見到雍王自內殿行出時,仍存幾分稚氣的臉龐上閃過一絲陰鬱,但很快就轉爲一個笑臉,趨行至前對李潼拱手道:“成器常在學中,疏於拜問祖母,以後一定要向兄長學習,勤於入問受教。”

李潼聞言後只是點點頭,又與李昭德等兩人打個招呼,然後便引着三人入苑,直往內殿行去。行走間,李成器踱着小步,視線則不斷的左右張望,顯得有些肆意。

及至入殿後,李成器便先行一步,越過李昭德與狄仁傑,面向端坐上方的武則天躬身作拜,語調隱有幾分顫意:“孫成器拜見祖母,舊年起居違意、出入失於從容,未能勤入陛前承歡受教。如今世道革新,各自歸位,一定謹奉倫情、恪守孝義。”

聽到這一番話,李潼下意識皺起了眉頭,並轉眸望向了同行而來的李昭德與狄仁傑,旋即便見這兩人神情也都各自生出一分不自然,而李昭德眼睛裡已經閃過一絲不滿。

武則天當然也聽出這個孫子言中的暗嘲薄譏,眸光一閃後只是擺手道:“有心則未可稱遲,你祖母雖然年高,但仍有裕年可待。少輩有什麼心意要表,無患無時。”

說完後,她便不再關注李成器,視線望向李昭德與狄仁傑,並微笑道:“閒來無事,偶懷舊人,恰逢二卿今日同行來見,如果沒有什麼急情,索性留用一些酒食。”

兩人聞言後,各自入拜稱謝,然而李成器卻又開口道:“要讓祖母失望了,今日成器與兩位相公入宮,所爲正是西京動亂急情,實在沒有時間……”

“既如此,你們去罷。我與祖母並是樂閒,不敢些許私情耽擱朝廷正事!”

從見面伊始,李成器語氣略帶陰陽,李潼便一直壓着火。

聽到這小子越發過分便有些忍不了,他倒是能理解李成器那種驟然得勢又喜見舊仇的心情,但理解不代表認同,你算哪根蔥?有什麼資格陰陽我奶奶?

我奶奶就算現在落魄了,那也是我弄的,還是我罩着的,你小子想伸伸筋骨、出口惡氣,配麼?

當聽到雍王這麼說,李昭德與狄仁傑臉色也俱是一變,李昭德更直接說道:“豫王齒短性簡,情滯拙辭,言不達意,請聖皇陛下、雍王殿下見諒!”

他是皇嗣所任命的豫王傅,倒是有資格這麼說李成器。

但李成器聽到這話後,臉色頓時羞紅,心中頗有不忿,但在擡眼看到雍王眉頭緊鎖、側眼又見李昭德眼神帶怒,心裡也是不免慌了一慌,這才又叩首道:“孫情急失言,請祖母降責、請兄長見諒。但西京乃家國根本,卻遭亂民挾控,實在讓人心驚,恐應變失機或更加釀生禍患。”

“此事我亦有聞,但自感才士盈朝、廣有壯力待用,想能機警應對、從速定亂。而我不過守戶之材,不敢貿然進獻拙計,索性自鎮門戶之內,不讓外間邪情驚擾恩親。”

李潼一邊看着李成器,一邊說道:“豫王能夠深感事困,憂深忘情,天真不再,已非舊年懵懂黃口,誠是可嘉。人當坐言起行,既然感於疾困,正宜奮勇而上、爲家國分憂,如此才能自誇一身榮華不是妄享,那麼此行是來拜辭祖母?”

“我、我……”

李成器聞言後更顯侷促,囁嚅道:“我、我並非沒有勇事之心,但、但我終究年淺,人望不附,恐辜負大事,否則不必以事擾人!”

他講到這裡,語氣又恢復了幾分鎮定,覺得自己並非一無是處,只是別人不肯相信他。

殿中武則天突然嘆息一聲,指着李昭德說道:“皇嗣重情相負,並非刁難。兒郎仍稚,諸事還有可以修補的餘地,但能比及中人,天家不會辜負相公於事中的勞累。”

李昭德聞言後只是一臉羞慚,頓首道:“臣惟竭力於事,只求不負恩用。”

狄仁傑也在一邊說道:“方今朝事,內外不乏困頓,臣等雖有逞才之心,但事未必能合人願。陛下久執鼎器,威御中外,雍王殿下宗家秀才、勇氣敢當,小情不敢滋擾,大事不敢不問。皇嗣使臣等入宮敬問,所意正是長幼一心,則家國安詳!”

終究還是老傢伙說話婉轉好聽,武則天倒不至於因爲一個小孫子言辭的冒犯而翻臉,但聽到狄仁傑這麼說,臉色也有所緩和,擡手示意幾人入席詳說,並吩咐宮人奉上一些酒食,賜食殿中。

李成器在席中自是如坐鍼氈,雖然不敢再胡亂插嘴,但眼珠子滴溜溜亂轉,越發顯得其人有些毛毛躁躁。

武則天一邊傾聽李、狄二人的講述,偶爾視線落在李成器身上,眸中頗有不滿暗聚,及至視線落在雍王身上,這纔好轉許多。

她自知親緣本就寡淡,倒也不奢望兒孫能夠真情待她。豫王這小子對她不滿也是理所當然,十幾年被幽禁宮中,更有殺母之仇,這小子如果還能心平氣和待她,那心機城府可就太深沉了。

但拋開人情諸種不說,哪怕只是相對客觀的評判,武則天對這個孫子也是頗感失望,實在是沒有生在大家的氣度涵養。

別的不說,講到對她的心狠報復,誰能超得過雍王?但就算雍王這麼辜負了她,她對這個孫子仍然欣賞有加,乃至於發自真心的認可。

可是這個豫王對她冷眼暗嘲,自覺得算是出了一口惡氣,卻沒意識到自己這種做派只是自絕於人。李昭德、狄仁傑等就算傾心輔佐皇嗣,那是心中的道義使然,但這兩人由卑入顯,卻都是出於她的提攜,能無一二君臣的情義於懷?

李昭德與狄仁傑今次入宮,本就是爲了向兩人傳達朝廷的決定,希望雍王能夠率軍前往西京定亂。

可是被豫王搞了這麼一通,他們倒是有些難以啓齒。但爲了能夠儘快讓西京恢復平穩,也只能硬着頭皮將朝廷有關此事的商議講出來。

“西京乃宗家基業所在,實在不容有失。皇嗣殿下與臣等歷數在朝諸衆,都覺得雍王殿下乃是當然之選,朝中無有二人可代。懇請雍王殿下能夠深銜故志,再創殊功!”

兩人硬着頭皮說完後,俱都眼巴巴望着殿中的聖皇陛下與雍王。

武則天嘴角噙笑,並不急於回答,只是轉頭望着李潼,想要看看這小子又要藉着今次機會從朝臣們手中敲詐出多少權柄出來。

李潼只是低着頭,狀似沉思,並沒有急於回答,擔心答應的太快了,兩個老傢伙心定之下反而能回味出當中有什麼蹊蹺。而因爲他的沉默,殿中氣氛也變得沉悶下來。

李成器倒是開口欲言,只是剛作吸氣,李昭德便陡然捂嘴重咳一聲,不想聽他再說話。

“二公大義說我,本就沒有給我留下拒絕的餘地。雖然在情在理,西京發生這樣的事情,我也應該不待人說便勇而請用。但是……”

李潼頓了一頓,擡眼看了看他奶奶,又看了一眼李成器,驀地長嘆一聲,擡手敲案說道:“恨我分身乏術,公私不能兩顧。該循何就何,二公有無良策遞我?”

武則天看着小子一臉的糾結,彷彿真的爲難到了極點,低頭啜飲之際,擡手掩袖、嘴角顫了一顫。同時心裡忍不住嘆息,自己當時又何嘗不是受此矇蔽,才落得今日這般。

聽到雍王這麼說,李昭德與狄仁傑心裡也有幾分暗悔,此行就不該帶着豫王一起。不過這是皇嗣的叮囑,而他們也覺得豫王出面遊說或能更增加一些說服力,哪想到豫王這麼不着調,反倒成了雍王避事的一個藉口。

所以現在他們反倒不便再對雍王進行道德綁架、強說大義,如果惹毛了雍王,把豫王在此言行泄露出去,事情將變得更加麻煩。

默然片刻後,李昭德突然站起身來,直對雍王作拜道:“義在不言,但使卑職仍立朝中,必使殿下後顧無憂!如違此言,雖極刑加身,不敢訴冤!”

李潼見狀後,忙不迭起身扶起李昭德,並頓足嘆息道:“李相公如此,將置慎之何地?在事言事,事外述情,我與兩位相公,誠有性命相托的情義,但如今俱在朝領事,言行必須切事,餘者不便多說。”

李昭德也是一時衝動,做出此態後已覺有失本分。

他眼下心情也頗爲複雜,既有對聖皇的慚愧,也有對紛雜局面的無力感,但歸根到底,還是一種超乎尋常的責任心,希望天下能夠儘快恢復安定,希望能夠用事實證明他推翻聖皇統治的決定是對的,希望能以一個昇平盛世來回報與補償聖皇對他的知遇之恩。

“卑職失禮了,請殿下見諒。但卑職、丹心可表,不懼剖獻!”

說話間,李昭德又轉頭對聖皇陛下重重叩首,因爲自己的身份,此前豫王言行他不便苛責,但見聖皇如此受詰,心中深藏的愧意卻翻騰起來,以致失態。

但李昭德這一跪,席中的豫王李成器臉色陡然陰鬱下來,狄仁傑則連忙拉起了他,一同跪在聖皇席前。

0056 金吾衛大將軍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325 獨枝孤標,聖皇加恩0092 仇人相見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325 獨枝孤標,聖皇加恩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080 豬狗之才0650 節操仍有,往者非樂0410 皇恩厚賞,代王迎親0345 雲韶府諸王鬥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649 殺伐痛快,直擒土王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117 權門惡事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355 大河漕幫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092 仇人相見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043 進學內文學館0094 大酺禮畢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255 肥羊難宰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399 行驛命案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105 人間滋味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296 通泉縣大街痞0321 來君珍重0047 向陽而行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209 枝上桃李子0090 家賊難防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316 鸞臺給事中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432 達則兼濟天下0417 搶位政事堂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445 死不入黃泉0180 豈能笑罵由人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065 人情難測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惡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說幾句話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235 義伎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