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

正月近末,返回神都述事的王美暢再次返回了長安。與之同行的還有兩位宰相,李道廣與楊再思。

得知一行人的行程後,李潼特意抽出一些時間來,親自在春明門外、龍首渠畔迎接。王美暢自然沒有這麼大的面子,但兩位宰相身領皇命而來,還是要禮貌一些。

彼此在龍首渠見面之後,先是稍作寒暄,然後兩名宰相便先將此番皇命封授稍作遞告,當然主要還是針對雍王。

雍王加鎮國雍王號,食邑增至五千戶,散官則進爲武散第二等的鎮軍大將軍,使職方面又加了一個隴右諸君大使。

饒是李潼西進之後,便已經打定主意自立於關中,但也對朝廷此番封賞手筆之大暗感咋舌,他四叔這是打算不過日子了嗎?

鎮不鎮國,李潼倒不在意,原本歷史上他姑姑太平公主還有個鎮國號呢,該死照樣死。

可是食邑陡增至五千,增封幅度之大,也實在是讓李潼嚇了一跳。他在神都發動政變那麼大的功勞,此前所得實封不過兩千三百戶,現在居然直接翻了一倍有餘。

再加上一個對隴右諸軍的節制權,莫非朝廷已經默認他割據關中的事實?

不過接下來回城途中,通過楊再思的講述,李潼才瞭解到神都朝堂中最新的格局變化。

矛盾的焦點,便是皇嗣繼位形式問題,李昭德堅持皇嗣以皇太子身份繼承大統,至於其他人則反對如此。而作爲政事堂另一大佬的狄仁傑雖然沒有明確表態支持哪一種,但也表示了並不支持李昭德。

瞭解到這一點之後,李潼才明白朝廷何以給予自己如此優封。

李昭德雖然強勢,但猛虎鬥不過羣狼,他如此堅持,算是一意孤行,根本找不到太多人支持他,甚至可以說是對他所出身的關隴勳貴們的背叛,關隴勳貴是很難接受皇嗣以皇太子繼位的。

所以李昭德只能在朝外尋找助力,而關內的李潼便是當然之選。李潼權勢足夠,在對聖皇的餘威維持方面,與李昭德還有類似的需求。

當然,單憑李昭德一人,也難操作出如此殊封。另一個人,自然就是他四叔李旦了。

雖然說眼下皇嗣繼統已經在朝內達成了共識,但李潼一日不開口,誰就能保證皇嗣便篤定可以繼承皇位?我不支持四叔,支持三叔行不行?

而且朝中單單因爲皇嗣繼位方式便吵鬧得不得了,這本身就是對皇權的摧殘。老子要怎麼做皇帝,還得聽你們瞎嗶嗶,這叫什麼事?我媽在位的時候,怎麼不見你們這麼有想法?別管你是怎麼想的,你有什麼理由,本質上你就看不起我!

面對羣臣喧鬧的局面,加強宗室的話語權,也是增強皇權的一種手段。儘管這手段可能有點飲鴆止渴的味道,但起碼李潼這個糖衣炮彈眼下那層糖皮還沒被嘬破。有了他這樣一個例子,李旦再去提拔扶植其他宗室來拱衛自己,效果也會更好。

這就是權力分配中的馬太效應啊,李潼已經在時局中確立了自己的位置與話語權,所以他甚至不需要親自加入到核心的權鬥中,僵持不下的幾方也不會忽略他,而是要對他示好拉攏。

比如狄仁傑,他就不需要旗幟鮮明的跟李昭德搞對抗,只要作有限度的態度表達,時局中一些不爽李昭德的人自然會向他身邊匯聚。

李潼眼下對於神都城的權鬥興趣已經不大,否則便不會抽身來到長安。如果可以的話,他當然希望能夠繼續吊住他四叔,讓他四叔不能順利繼位。

但他也明白這不現實,國不可一日無君,現在年號都改了,他四叔如果再不登基,那天下都會徹底亂套。

這一次朝廷之所以再加他隴右軍大使,就是因爲隴右道宣撫進程很不順利。諸羈縻州都乏甚響應熱情,雖然也有長安動亂的緣故,但朝廷此前所任命的那些胡酋官長們,在元月大禮的參禮比例創下新低,甚至都比不上天授年間。

國內的鬥爭還不可怕,大不了大家各退一步、相忍爲國,可如果朝廷喪失了對諸羈縻州的威嚇能力,那所帶來的影響將是災難性的,李潼也絕不希望看到這一點。

朝廷之所以加他隴右諸軍大使,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如果諸羈縻州真要鬧到不得不發兵震懾的程度,朝廷眼下也沒有再作徵發的能力,只能委於雍王。

所以當楊再思問起他的態度時,他只是嘆聲說道:“改元正朔,君王歸位,這是當然之義。無論朝廷如何決定,我自附表贊同。”

“可、但是,如今朝內對此也是紛爭不下,聲調不一,人心焦灼、左右兩難啊!”

楊再思聞言後便嘆息道,並策馬湊近雍王低聲道:“昭德剛硬強倔,已經頗惹衆怨。其人今次示好殿下,未必存心良善。卑職絕非私怨進言,但昭德其人的確不可長久爲友。”

口中說着不是因爲私怨,可講到李昭德的時候,楊再思臉上還是忿態難掩。他這一次前來長安,是以國子監祭酒的身份,而且也並非只是宣達皇命,而是被髮配過來,將要長期留事長安。

雖然國子監祭酒也是清貴上卿,但跟政事堂宰相相比,則就不值一提,因此楊再思自然憤懣不已。

王美暢此番前往神都,神都城中權力結構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直接有四個人被踢出了政事堂。

其中李潼一系有兩個,楊再思以國子監祭酒坐鎮長安,復建長安的國子監。鄭杲則從本職的洛州長史入省擔任戶部尚書。與楊再思同行的李道廣也罷知政事,專事兵部尚書。另外一個就是尚書左丞韋巨源,轉任鴻臚卿。

另外,狄仁傑進位門下侍中,正式獲得與李昭德分庭抗禮的地位。宰相崔玄暐加領殿中監,散騎常侍薛稷則擔任門下黃門侍郎。至於禮部尚書歐陽通與中書侍郎陸元方都無作調整。

單從表面上來看,這一次李昭德與李潼都頗受損失,特別李潼直接就丟了兩個宰相席位。

不過李潼在神都的核心利益只有漕運和北衙,此前之所以要在政事堂搶位,那是因爲不佔白不佔。佔到了手裡,拿來進行政治交換也是好的。

比如這一次,他雖然交出了兩個席位,但自身權位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而且還掌握了重要的戶部。鄭杲擔任戶部尚書,無論是對漕運還是對關內客民入籍,都能產生極大的作用,這遠比一個政事堂虛席跟人放嘴炮要更加有意義。

至於楊再思這個傢伙,節操本就不高,留在神都李潼還擔心他會不會狐假虎威的給自己惹事情。現在被髮配到了長安,正好看得牢一些,放心使用其才能。

李昭德交出一個宰相席位,其實也是出於此類考慮。政事堂一下子裁撤四個席位,只保留下六名宰相,這無疑會讓宰相們的權力更加集中。

李昭德本身就作風強勢,一個能頂五個,就算在政事堂孤軍作戰也根本不怵。而且不要忘了,政事堂這六個宰相中,其中兩個還屬於雍王一系。

就算有什麼大事難定,拖到需要投票表決,只要他能跟雍王保持親近,也根本不懼其他。場內平分秋色,場外還有雍王這一個強大外援,在最高的決策層面仍然佔據優勢。

而且李道廣退出政事堂後,又順勢掌握了兵部,這對李昭德的權力又是一大補充。甚至於李昭德走上這一步,本就是以退爲進,奠定與雍王合作的基礎。

到了這樣一個層面,大凡身具大局觀者,個人的利害得失並不是最重要的,主要看的還是政治立場與主張。並不能說李昭德在西京此事上幫了李潼一把,李潼便一定要與他合作。

可是現在,李昭德掌握了兵部,李潼就必須要與李昭德靠攏起來。因爲他們兩個人對外策略都是激進的,都想打出去。如果換了狄仁傑這樣的保守派,前線奮勇作戰,後路不斷被穿小鞋,想想就覺得難受。

當然,這一次調整,得益最大的還是皇嗣李旦與狄仁傑等河北佬兒。殿中監非親信不用,崔玄暐能夠兼領,起碼說明與皇嗣之間關係更加密切。

原本李旦手下唯有一個薛稷在政事堂,而薛稷的本職僅僅只是左散騎常侍,簡直比洛州長史拜相的鄭杲還不如。但是現在薛稷進入了門下要省,那就絕不再只是一個樣子貨了。

當然這也只是針對局面上的分析,具體究竟誰更得利,終究還是要靠事實來檢驗。比如李旦跟河北人親近起來,那麼他的姻親們該怎麼安排?能不能夠兼收二者之力,又能讓他們達成平衡,這也很考驗他四叔的操作。

儘管楊再思對李昭德拿掉他宰相之位憤憤不已,但李潼卻明白,朝廷目下這種局面,跟李昭德合作才最符合他的利益和立場。內有權相,外有強將,這從來都是把持權力的不二法門。

李道廣一行人抵達大興宮皇城後,便當着長安諸衆的面正式宣讀朝廷的封授制書。

可李潼從頭到尾聽了一遍後,卻發現僅僅只是名位上的變動,卻無涉財貨封賞,忍不住便開口問道:“制命宣達,僅止於此?西京府庫空虛,將士忍飢耐渴爲戰,若得重貨激勵人心……”

李道廣聽到這話便瞥了雍王一眼,眼神頗有哀怨,這話你也好意思說出口?龍首原上貨車交頭接尾,都是從神都搜刮出來的民脂民膏,你當我瞎啊!

被李道廣那副眼神盯着,李潼也覺得有些尷尬,得了,本來還想着從神都掏點財貨來刺激下長安的市場,現在看來,只能再想別的辦法了。錢糧都不給我,也就別怪我把關中圈成私地,什麼都是老子的!

0022 萬古愁難銷0042 能奏《武媚娘》否0268 薰蕕不同器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291 獻業求命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030 百騎軍士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308 吾皇萬萬歲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227 名馬梨花落0184 洛陽女兒行0116 不是聶隱娘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177 大王才思敏捷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261 不欺少年窮0316 鸞臺給事中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110 託事獻命0265 順水推舟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902 贊普成年,幾分肖我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116 不是聶隱娘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254 邪言鑽心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172 薛師人間英豪0169 酷吏授首0060 唯望生,不望死0014 一窩小雞崽兒0240 少陵原逢故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918 盡力而爲,不負此生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265 順水推舟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591 陳兵青海,敢否一戰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029 李氏爲上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057 命途何艱難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065 人情難測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083 途窮生戾氣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290 懼親如仇0445 死不入黃泉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089 賢賢易色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