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

王及善顯然一時三刻不會了賬,而皇帝的問題則就需要儘快回答。所以衆人各自深吸一口氣,收拾心情並整理思緒。

不同於其他人還要稍作思索,王孝傑又是起身率先發言:“臣新進歸朝,若是別的問題,不敢爭先於諸相公進言。但若專論大行臺所舉此事,恰好最近有涉,斗膽先言,以發諸相公深思。”

“那就請王尚書試言。”

李旦聽到這話,頓時流露出極大的興致。

在堂諸宰相,他對王孝傑態度尤好,僅次於老友薛稷。這是因爲在皇帝心裡,對王孝傑頗以知遇之恩自居。其他的宰相們或是時勢所趨得列相職,或是政事堂無人、暫作充位。

至於王孝傑,雖然發跡於武週年間,收復安西四鎮時便因功拜相。但那時候不過只是遙領其職、不行其權,如今得以歸朝再次拜相,則就是李旦力排衆議的結果。而且王孝傑心思率直、人情簡單,與其人交流不像面對諸如狄仁傑之流,讓李旦下意識的就感覺心累。

所以他內心裡,對王孝傑是不乏期待的,歸朝伊始,便將檢擴軍戶、整編禁軍的大任授之。

此前王孝傑一直忙碌於此,對於其他朝情事宜則所涉不多,眼下面對這樣一個複雜深刻的問題,敢於用作發言表態,這也讓李旦頗感欣慰。

“大行臺奏列所舉川西諸境,雖然其境多涉邊蠻之鄉,自古以來與我中國便多有瓜葛,遠及秦漢……”

王孝傑張嘴便侃侃而談,且不乏引經據典。眼見其人如此雄論,在場衆人無不略感驚訝,這可跟他們平素所瞭解的王孝傑形象大不相同,平時的王孝傑雖然也不能說目不識丁,但武臣出身,難免不文,可現在卻能引經據典,勝論古今,也實在是讓人刮目相看。

這也算不上什麼奇怪的事情,正如王孝傑所言,他這段時間恰好對此類問題有涉。他要負責整改軍務,自然就需要接觸並翻閱大量兵部所存留的相關典籍,而其中有關諸境羈縻州府的資料,當然也在其中。

現在面對這樣一個問題,自然是現學現賣,引經據典的去論證川西之境自古以來便不是飛土,而是中國藩籬。

但王孝傑說的雖然不少,可似乎搞錯了重點。川西究竟歸不歸屬大唐,這個問題自然不需要深作討論。需要討論的重點是,大行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的意圖是什麼、朝廷又該爲此做出怎樣的應對?而且還有奏書中所提及,吐蕃居然越過朝廷使其公主和親雍王,朝廷要不要就此對雍王加以斥問?

可王孝傑一旦開口便是滔滔不絕,讓人根本就沒有發聲打斷的機會,不得不被迫的上了將近半個時辰的歷史課。

一口氣講了這麼多,王孝傑也有被掏空的感覺。也幸虧他是如今政事堂中首屈一指的少壯派,否則單單這麼長時間的氣息吞吐就讓人有些受不了。

歸都之後,王孝傑雖然沉浸於軍務中,對別的人事接觸不多,但也明白他歸都拜相令許多朝士都心存不忿,對他不乏看輕。這一次終於能夠抓住一個自己可以大作議論的問題,自然要盡力發揮,改變別人對他的印象看法。

所以他在暫作致歉,歸席稍飲茗茶潤喉後,便待起身繼續發言。

衆人見到這一幕,不免都是一驚,門下侍郎薛稷忙不迭起身道:“王尚書引述古今,洞見深刻,讓人受教良多。在堂諸相公想必也各有所見,衆聽兼採,不失大計。”

被薛稷阻止叫停,王孝傑思緒先是一亂,片刻後又有些奇怪的說道:“臣方纔引論諸多,所述無非一個事實。川西古來我有,此事無需質疑,豈容蕃國侵佔,哪怕只是言辭!定論如此,更作何議?”

眼見王孝傑瞪眼茫然狀,李旦從最初的期待轉爲隱隱有些失望,但還是耐着性子解釋道:“此事確無可疑,但蕃人此際作此冒犯言行,該要如何處理應對,則需深刻結合朝情及內外民情,羣議出一個妥善之計!”

講到這,對王孝傑而言更加不成問題,既然蕃國敢冒犯,那就直接幹!可他雖然性格直爽,不拘小節,但也並非全無眼色,君王臉面、情緒如何,還是要稍窺一二。

此時見到皇帝陛下眉頭隱蹙、語調也不乏嚴肅低沉,王孝傑不敢再作爭言,只能按捺下來,歸席悶坐。

沒有了王孝傑長篇大論,衆人才有從容發言的機會,接下來開口的,便是門下侍郎張柬之。

張柬之所論,也是立足在王孝傑前言基礎上,並不因朝廷與大行臺的糾葛而回避這一領土的主權問題,直派使節前往專治此事,除了斥問吐蕃這一行爲的悖禮悖法,還要重整川西羈縻秩序,提拔獎犒一批親唐生番土酋,並勒令川蜀官員,若非朝廷加以使令,一概不準私自與諸土羌部族有任何形式的接觸。

在針對番邦蠻夷的問題上,張柬之與李昭德有些類似,強調華夷大防,並且認爲並不該將與番邦接觸的權力下授地方官府,包括陝西道大行臺。除開川西歸屬的問題,吐蕃欲和親雍王纔是真正需要正式的隱禍。

除了斥問吐蕃、糾察地方之外,張柬之甚至還提議着令雍王直接殺掉蕃國奸計亂命來通的使節,而將蕃國公主交給朝廷使節,將之遣返吐蕃。

“雖然兩國交通,不以殺使爲威。然咸亨以來,蕃國與我國久不通使,今次所攜又是如此奸謀亂計,存心本是不良,不應以國禮應之。殺其賊使,我國使亦危,然華夏制度、不容有亂!臣請自裁勢位,以卑職掌節,赴蕃行使!”

張柬之性格不愧老而彌辣,不獨自己提出這樣強硬的措施,甚至願意以身犯險的出使蕃國。

但姑且不論張柬之本身秉性節操,這麼強硬的舉措所將會引發的後果,也是眼下的朝廷所承受不起的。

所以在聽完張柬之的陳述後,皇帝李旦便乾笑一聲並說道:“張卿誠是壯節,但區區蕃國不值得損我大臣。國事未入窮急之境,還需擇以周全。”

除了皇帝李旦,其他幾員宰相對張柬之這一提議也並不怎麼贊同。

倒是王孝傑聞此頗感振奮,忍不住再作發言道:“既然領此食祿之恩,爲臣豈有大小之判。張相公久居廟堂,且能有此壯計,若朝廷加採此略,臣也願持戈護從,使賊不敢害我天使!”

李旦都已經否決了張柬之這一提議,王孝傑居然還深表贊同,一時間也讓殿中氛圍尷尬不已。此前因爲王孝傑專事兵務,本性流露還不算太多,李旦對其尚存期待。可現在,心裡真的就是失望有加了,但也不好直接發聲訓斥,畢竟是自己力排衆議、召回任命的宰相。

其實這一問題,對朝廷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要如何迴應吐蕃,而是如何應對行臺。畢竟有着大行臺存在,吐蕃雖爲禍,朝廷一時間也無切身之痛。可如果行臺要憑此搞事情,朝廷就會痛得很真實。

所以接下來狄仁傑的發言,就要更加直指事情的本質問題:“唐蕃兩國,交惡年久,彼此論事,本不以情禮爲先。其亂命擅指,本無干於國計。敕招諸州酋首都督入朝,再加威令宣告,使其知所沐恩德即可。唯今國中,務以休息爲先,生民久疲,宜加撫卹,不可因邊將渴功的私計,而以千里之外的言釁傷我國民,狩獵不化之土。”

狄仁傑的意見,正符合李旦的想法。他是既不希望再將許多軍機要務託付給陝西道大行臺,又迫切需要在諸邊羈縻胡酋之間樹立他身爲大唐天子的恩威。

但李旦滿意了,有人卻不滿。

狄仁傑剛剛講完,王孝傑便又跳了出來,指着狄仁傑大聲說道:“狄相公所論,豈宰相之言?開疆拓土,強國之計!國之大計,唯祀唯戎!豈以邊將渴功一言以蔽之!臣發自邊務,雖臥雪飲冰之苦,不敢忘君王使我之恩,此身許國,唯殺賊以報!忠勇烈義,可剖可獻,莫非於狄相公眼中,唯刀筆之勞纔可稱功?”

王孝傑如此激動,不單單只是覺得自己被冒犯。他以邊臣入朝爲相,心裡也有着不低的責任感,覺得自己就應該代表邊將羣體們,爲他們在朝中發聲。這是立場問題,自然不容隱忍。

狄仁傑之所以那麼說,無非暗指大行臺此論私計更多,是爲了將人物截留於朝廷之外,一時間倒是沒有想到此言會給王孝傑帶來如此嚴重的冒犯。此時眼見王孝傑反應如此激烈,頓時也有些頭疼。

狄仁傑閉口不言,在王孝傑看來自是理屈,不免更加氣壯,頓足喝道:“狄某立朝半生,豈有一轉之勳?而今受於皇恩,高位得享,傲然小覷武臣之功,臣與此流立於一廈之內,實在忿情難忍!國祚安危,能以遠近爲輕重之判?若非安西失而復守,雍王殿下也難從容佈置青海,壯我隴右!隴右若危,關西能安?陝西不靖,有此拙臣誇言朝堂之上的從容之境?”

王孝傑一番雄言擲地有聲,瞪眼怒斥更是威不可擋。然而這一場殿前的會議,也因此被徹底破壞,再也不能議論下去。

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114 友誼的河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346 聖皇賜經,各自有命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017 兄弟殊異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175 索性以身相許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262 謀殺河東王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161 宰相薦才0154 宰相入刑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456 誰沐代王恩威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236 蜀商楊麗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319 巽郎才壯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260 分頭入洞房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101 出閣河東王0284 禍水東引0856兵強馬壯,殺氣外露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176 倒黴的獨孤氏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043 進學內文學館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0255 肥羊難宰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058 薛師懷義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307 南望老人星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031 不是一路人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054 鎖喉之臣0073 春江花月夜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019 一隻大青鵝0040 內教坊伶人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834 科舉糊名,公平任選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005 再愛我一次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221 窺望河西0445 死不入黃泉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156 武氏羣英會0327 南省氣象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241 秀姿動人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117 權門惡事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