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

聽到皇太后這話,太平公主哭聲頓斂,但仍是一副悽怨至極的表情,擡眼望着母親不無憤懣道:“我是阿母骨肉,但既自立成人,心懷終有不同!阿母這樣邪情度我,若是傳揚出去,我還有什麼面目苟存人間!我究竟是怎樣的厭物,阿母至今還要加我迫害!”

武則天聞言後呵呵一笑,只是語調中略有懊悔:“終究往年,予你太多縱容溺愛,讓你到現在都還覺得能憑狡詐免於責罰。可如今,你阿母縱有心、卻無力啊。你這娘子何時才能明白,脫此懷抱之後,人間已經再無深情能夠縱容你的胡鬧!”

“阿母以爲我是胡鬧?你長在這深宮之中,所見四面牆壁,知不知情勢已經何等焦灼?四兄窮計情急,如果沒有我的遞言,他更不知該要如何料理亂象。我這麼做,也是爲了……”

太平公主仍自強辯,武則天卻拍案怒喝:“住口!你真以爲你母已經老邁昏聵,可以罔道欺之!我如今見你一面,是擔多大風險?若你不是自我血肉之內撕裂出來,我是厭我命長,纔出面見你?還要狡詐遮掩,揮霍一點生機!”

“事情或將有亂,但總不至於、不至於……阿母你肯發聲,慎之不會違意,只要他能作剋制……”

太平公主見母親肝火真動,一時間也不免膽怯,語調都因此低弱下來:“世道至今的撕裂,阿母不是沒有責任。三兄常年漂泊在外,終究一樁大患,我也是不忍見宗家再作流血,只憑四兄自己,並沒有容納的器量。如果有人將三兄劫入長安ꓹ 鬩牆之爭近在眼前啊……”

武則天閉眼搖手,一臉的不耐煩ꓹ 不願再聽太平公主講下去:“你母確有悖道行徑,但也不是你等恃恩之流能夠看輕!人心之內的兇險,你所歷幾深?你兄妹恃於無知ꓹ 拙弄大計,交代幾事ꓹ 你認真去做。”

“阿母請說!”

太平公主聞言後也不敢再作胡攪蠻纏,連忙端正姿態ꓹ 鄭重說道。

“雍王妃着三品正員禮送西京ꓹ 舊臣裴居道封命盛追,哀榮同於劉延景。裴炎追以中諡,決不可過於美封,給你四兄留下一線生機。潞王授給陝州刺史。做好幾樁,西京甲兵可以不過潼關,由得你們胡鬧。”

太平公主聽到這一番吩咐,嘴角泛起一絲自嘲:“原來我與兄長ꓹ 在阿母眼中都是如此的猥下之選,篤定我們不能成事。難道人間只有你那令孫ꓹ 纔是能託大事的當然之選?”

“這又有什麼可攀豔的?慎之的確強於你們ꓹ 否則你母何至於淪落此境。你們所思所念ꓹ 都在我的腹懷之內ꓹ 我倒盼能給我驚訝,可惜只是遺憾。我於人間已經難作長望ꓹ 臨行之前盼所託得人ꓹ 黃泉見夫能免幾分慚愧。他託業給我ꓹ 所歷雖然板蕩波折,最終還是想誇一句不負所托。”

武則天講到這裡ꓹ 悵然一嘆,垂眼再望向太平公主,心情仍是複雜,繼續說道:“你也不要過分專情朝內,若有心腹之選,使派幷州,關鍵時機,能夠救你一命。”

太平公主聞言後又是默然,過了好一會兒纔開口說道:“旁的事情我可應下阿母,盡力促成。但是潞王刺陝州,這真的是爲難,四兄是決計不許,朝士們也不會同意。”

“這種小事都做不到,你們兄妹怎麼有膽量興弄大計?立事之前,先慮敗否,真要一味把自己逼到亡命之境,退無可退?”

武則天聽到這話便冷笑一聲。

太平公主目露不忿,並忍不住反脣相譏:“阿母不是覺得你那佳孫能事於大?又何必這麼明晃晃的給他鋪設東歸之路?難道阿母仍然擔心,他會歸途受阻,難入都畿?”

“我擔心的不是慎之,是你們啊!我擔心你們攪亂時局不可收場,西京甲衆不及相救啊!”

武則天長嘆一聲,頗有無奈道:“慎之歸途通達,於朝情也是一樁震懾。潞王身領陝州刺史,也是給你們樹立一個警號,一旦朝廷躁鬧到必奪其職,無論當時情勢如何,即刻收手、出都,強留必禍!”

“阿母總說禍,可我看不到禍由何出!內外臣員,舊朝久經馴服,南北衙兵,都在掌控,就算朝情一時有亂,不至於即時宣以刀兵。可如果慎之出入全無禁止,這纔是真正讓人寢食不安、急欲解決的危患。這樣的安排,只會讓朝情更加緊張,不利於內外平衡之計!”

太平公主雖然看重母親的建議,但也並不只是一味的聽從,仍然不失自己的主見、看法。

在她看來,將雍王家眷送往西京,的確不失安撫之計。將孝敬皇帝的丈人裴居道哀榮擡舉到與國丈劉延景等同,也可以讓行臺在朝廷接下來的操作中少作發聲。裴炎事蹟顯於廢立,不加殊榮也可以讓時流稍作冷靜,不要專重險謀。

可如果自神都向西,道路俱在行臺控制之內,朝廷中門大開,只會更加激化與行臺的對峙氣氛,並不利於她所設想的平衡局面。

說到底,她母親作這樣的指示,只是對她格外的看輕,一心都用在了她所看重的孫子身上,這自然讓太平公主有些不忿。

“皇帝會答應的,你連你兄所思所欲都見解不深,難得竟有膽量會把弄時流人心。”

見太平公主仍是振振有詞,武則天又嘆息道。

太平公主聞言後自是不信,但稍作思量後,臉色卻變了一變,開口顫聲道:“阿母要自解左羽林衛宿衛上陽宮?”

武則天點點頭:“你兄畏我如虎,若能完全掌握我的安危生死,他絕不會拒絕。”

聽到母親這話,太平公主眼眶中頓時淚水涌現,這一次便是真的真情流露而非作態了,她抹一把眼角淚水並怒聲道:“阿兄答應,我不答應!我母安危,不是任何人籌碼賭注!慎之他配嗎?阿母你一生精明,難道看不出那小子至今怨你追害二兄?他不值得!他真有雄才,便將宗家不馴人衆殺個乾乾淨淨,但休想拿我母親性命爲他叩門!”

見太平公主反應如此激動,武則天嘴角顫了顫,低頭揉了揉有些酸澀的眼角並深吸一口氣:“你母命許社稷,兇橫半生,不是人間寂寂無名之客。這是我的福澤,也該要領受一份報應。慎之值不值得,且待來年再論,但如今,是我自己願意,不幹餘者。”

太平公主聽到這話,俏臉仍是如霜,擦乾臉上淚水,仍是不失倔強:“潞王可以出刺陝州,但上陽宮要由我來守!四兄他短計簡略、稍繁即困,不能照料阿母周全!我明日就入住上陽宮,阿母你既然無計性命,索性爲我暫壯聲勢!”

“滿朝將要清算你母,你與我親暱同居,怕是有悖你的心意吧?”

武則天聞言後便微笑道。

“我就母而居,誰能怨我?無非增添一些口舌之爭,我既然入世蹈舞,料定不會輕鬆。怨恨阿母是一事,但讓我親見阿母生境落魄,這忍不了!前半生阿母庇我,此後長年,還是母女相依爲命!我的母親,決不可殘生寂寥!”

太平公主講到這裡,從地上站了起來,望着母親說道:“阿母且在殿休息,我自入宮與四兄交代此事。他若執意不許,那他也不再是我阿兄!我母但有分寸失意,我必千倍還他!”

望着太平公主疾行出殿,武則天也長嘆一聲:“舊時御極天下,是怎麼也不會想到竟也會如民間婦人,老而爲子女控弄,身不由己。”

稍作感慨後,她又對侍立一側的上官婉兒說道:“去請雍王妃過來吧,他們夫妻久別,得有再見之期。但此一去,卻未知我還能不能生見幾人,臨別短話,稍作慰藉。”

上官婉兒聞言後便點頭應是,但在臨出殿前,又說道:“妾日前已經安排阿母於坊間,禁中多年積累私己可足餘生自養。自此以別,潛居坊裡,長爲陛下誦經祈福……”

言及於此,上官婉兒聲調已有幾分哽咽,清淚滾落於頰,兩手捧出一卷:“陛下起居,凡所慣用細節,俱細錄於此,來者進侍之衆,陛下可囑細讀,不、不……”

武則天聽到這話,亦有幾分傷感,擡手接過那書卷,展開稍作閱覽,忍不住笑了起來:“你這娘子心細如髮,所錄諸多竟連我都不覺,原來竟是這樣一個侍用繁瑣的苛刻之人。”

她垂首低吟片刻,還是開口道:“不要留在神都,去西京罷。出宮之後,便是平民,往者浮華,一概抹去。真有走投無路的窮困,不至於無處求訴。”

“妾誓言於前,絕不違背。”

上官婉兒叩伏於地,悲聲泣道。

武則天彎腰拍其頸背,笑語道:“知你精明謹慎,既有前言,自不違背。去罷,安心生活,舊事不足長憶,便也不再贈你物事。行出此門,便是新生。”

“陛下、陛下……”

上官婉兒埋首於武則天兩膝,一時間泣不成聲。

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006 人盡敵國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317 尚方少監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330 給事真幹才0023 情新因意勝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043 進學內文學館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005 再愛我一次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052 大酺獻樂0113 荒園生妖異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328 野狐宰相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137 好生是天德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381 媽寶裴光庭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154 宰相入刑0054 鎖喉之臣0296 通泉縣大街痞0101 出閣河東王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247 血脈的力量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248 太平積忿0328 野狐宰相0074 《萬象》美哉0177 大王才思敏捷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112 神都水深0078 死而無憾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359 幷州大都督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279 飛錢承兌0280 寶利行社0103 府佐諸衆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516 胸懷天下,留情不多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052 大酺獻樂0095 東宮舊人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359 幷州大都督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004 醫博士沈南璆0306 魏王不壽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