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

金秋九月,長安城中又是人物匯聚。拋開行臺至今仍在與朝廷進行扯皮、尚未定論歸屬分配的諸州貢賦不談,諸州選舉人也在陸續向京中回去。

不同於去年神都大選之年、哪怕陝西道諸州選舉人在長安都只是過路,主要目的地仍是神都那種情況。今年冬集伊始,許多人便將長安當做了首選之地。

一則相對於褒貶不一、頗受非議的神都選舉,長安城在今年上半年也建立起來了一系列的考選制度,且選拔的規模較之神都還要更大。簡而言之,就是西京給予諸選舉人的機會更多。

二則今年神都負責典選事宜的乃宰相韋承慶、吏部侍郎姜晞等,這些典選官出身已經地域色彩濃厚,而且因爲今年又牽涉到朝廷大肆封獎舊臣的一系列朝事活動。這也不免讓時流質疑,今年的神都典選究竟能不能夠秉承公正。

甚至有傳言說,諸州選舉人還未入都,有關參選資格的長名榜已經擬定出來。換言之,大量選舉人哪怕是前往神都,但人還未到神都,參選的資格已經先被剝奪了。

各類傳言喧囂塵上,儘管相對於行臺各種考選,只有通過神都朝廷的典選才能獲得正經出身、得以正式解褐出仕,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士流已經放棄了前往神都追逐一個根本就不存在的機會。

長安城東樂遊原上,有許多帳幕架設,多是京中時流出城迎接遠來的親友。

這其中,有一處帳幕員衆衆多,且多操吳語,很明顯是一羣江南人士。爲首一人三十出頭的年紀,一邊在帳幕中與友人閒聊,一邊不斷的使派隨從外出於郊野張望打聽。

一直到了午後時分,外出打聽的家人們才匆匆入帳並大聲道:“阿郎,賀氏親員已經來了!”

聽到這話,那人頓時便長身而起,笑語道:“請諸位與我同出,咱們去迎接咱們江南才俊!”

一衆人行出帳幕,很快道途中便有人認出了這人,笑着打起招呼:“原來陸參軍也在這裡迎接友人,未知何者名流竟勞陸參軍親自出迎?”

一現身便引得羣衆矚目,此人當然不是俗流,乃前宰相、如今的益州長史陸元方之子陸景初。除了家世顯赫以外,陸景初如今也在行臺供事,擔任大行臺內司參軍並雍王府直學士,是甚得雍王殿下賞識的行臺少壯。

聽到道途相識者詢問,陸景初便大笑道:“是我家吳中親友,眼下或是於京中無名,但方今入京ꓹ 明年曲江會蜀人恐不能獨美!”

聽到陸景初這麼說,周遭衆人也都不免好奇。蜀人陳子昂詩文俱壯ꓹ 並得雍王殿下欣賞,過去半年多時間來更成長安文辭一道領袖人物,行臺有什麼書令行文ꓹ 半出其人手筆。陸景初竟然誇言其吳中來客於此能與陳子昂爭美,自然讓人好奇何等人物可得如此評價。

說話間ꓹ 前方道途行來兩車,車架垂帷看不清內中所載ꓹ 但車轍深刻可知所載不輕。

遠遠見到這一幕ꓹ 陸景初身邊便有友人笑語道:“賀八滿腹才實,就連牛車都深受壓迫啊!”

陸景初聞言後則大笑道:“哪裡是什麼才實壓車,我這表兄必是途經山北醴泉……”

說話間車後一人策馬行出,一身衣袍風塵僕僕,策馬緩行略有酣然姿態,遠遠便見到人羣中等候的陸景初等人,便打馬疾行入前ꓹ 於馬背上抱拳歉然笑道:“有勞鄉親良友久候,本來午前應該抵京ꓹ 途行偶聞藍田縣西有醴泉作釀……”

這人話還未講完ꓹ 迎接諸衆已經指着陸景初大笑起來ꓹ 笑他一語成讖。

陸景初翻身下馬ꓹ 入前引轡,指着來人也笑道:“季真兄原來是客ꓹ 我既然半爲地主ꓹ 知你喜好ꓹ 醴泉所釀早已經備在帳中,何勞親取ꓹ 更讓車於酒!”

那人聽到這話,不免露出幾分羞赧,順勢下馬然後纔對出迎衆人作揖道:“吳中賀知章,行途貪飲,竟誤行期,有勞諸鄉友久候。雖有失禮,幸在不是無物酬謝,兩車佳釀,可以暢飲!”

他鄉遇故知,本就人生大樂,衆人自不會在意這種小事,各自入前見禮寒暄一番,然後便簇擁着賀知章直入原上帳幕之內,自然又免不了一通暢飲歡迎。

此前陸景初於道中豪言,聽到的人不少,所以在這宴飲過程中也不斷有人入帳來訪,想要見識一下這位吳中才士風采如何。

賀知章乍入京畿,不明所以,只覺得表弟陸景初於長安排場真是不小,引得時流爭相迎湊。

陸景初卻勾着他肩膀笑語道:“賀兄還未入京,我已經助你揚名。來年居此可不要惜才,讓我一通豪言成人笑柄!”

得知原委後,賀知章才明白過來,原來這些入帳造訪者都是爲他而來,一時間不免有些哭笑不得,捧杯嘆息道:“陳學士詩文俱壯,我在吳中都有耳聞,乍入京畿,怎麼敢誇言爭美,無非各具顏色而已!”

這一番話語氣或是不失謙虛,但在不知其人者聽來,仍是狂妄得有些過分。陳子昂成名甚早,如今更是長安士林詩文領袖,幾人敢誇能與其各具顏色?

更何況如今長安城中詩文尚健,這賀知章出身吳中,即便有些才情揚名鄉里,但想來也難免浸染齊樑靡靡之風。

長安城關內首府,行臺治下又是四方羣英薈萃,誰無幾分傲氣,專治各種不服。賀知章如此豪言,自然有人不忿,席中便具紙筆,要驗一驗這吳人成色幾分。

賀知章於吳中鄉土已是時名頗著,此一類的場景自然也不陌生,見狀後也是來者不拒,提筆揮毫,一詩即成:“江皋聞曙鍾,輕枻理還舼……”

“舊時離鄉,與親友話別,擬成《曉發》一題。今復見親友于京邑,合聲應題,聊以此獻。”

待到賀知章頓筆,在場其餘人尚在賞鑑聯絕意味,但陸景初等同爲吳中人士卻已經大生感觸,江邊薄霧朦朧,行船解纜待發,海潮隨夜色並退,晨露並朝霞共輝,沙丘鳥雀振翅投雲,恰如我告別家鄉、宦遊陌路,故鄉雖已杳杳,但明晨仍有親朋相隨迎我。

“故鄉杳無際,明發懷朋從……賀兄此義,已經大得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之曠意,聞此鄉聲,讓人感切!”

陸景初等人各自舉杯唱應,雖因此詩薄有鄉愁,但更多的還是他鄉相逢的喜悅。

除了詩辭引人遐想之外,更有人注意到賀知章這一筆草隸合於古義而又破於窠臼,風骨自成,神采奕奕,可以說是近年兩京之間都罕見的妙筆墨香!

長安時流雖不乏文辭意氣,但也絕不是胡攪蠻纏,賀知章露了這麼一手,足以證明所言各具顏色並非狂妄,宴席之間些許意氣較量的氣氛便蕩然無存,衆人推杯換盞,並賀長安士林再添風采!

賀知章詩文筆法已經足堪賞鑑,講到酒量那更加不虛。若非雅好杯中物,便不會道途聞有美釀便專程繞道沽酒。一通豪飲下來,自是賓主盡歡。

及至傍晚盡興,諸衆散去,陸景初這半個地主才與賀知章等相扶入城。講到酒量,陸景初自不是這個表兄對手,登車之後便酣然睡去,也忘了跟這表兄介紹一下京中人情細節。

第二天一早,邸中宿醉醒轉之後,陸景初登堂便見賀知章已經端坐在堂,不免大感羞慚。先作道歉,然後便又說道:“賀兄才情,揚名只是早晚,更無拘於東西。只可惜去年受親情所累,否則如今怕是已經馳名兩京了!”

去年賀知章便以舉人入都參加科舉,只可惜受當時時勢影響,甚至連參考的長名榜都沒有被錄入,自然也就無緣科考。

畢竟他與陸氏姻親,而陸元方父子那是鐵桿的雍王系,就連陸元方這個宰相都被奪位,相關的親友也都受累不淺。去年陸元方在西京仍未穩定,不久後便又接替漢王前往蜀中坐鎮,一番波折下來,也沒顧得上關照親戚。

因此賀知章錯過神都科舉之後,便直接返回了吳中鄉里。直到今年行臺考選制度建立起來,陸元方纔又修書,讓這個他頗爲看重的外甥前來長安。

“舊事不必多說,或是命途該當有此波折。我只是感慨,朝廷典選務以博大爲先,其後纔是公正。如今自絕於仕進之途,實在不是良態。”

賀知章講到這裡,又忍不住問了一句:“道途有聞,今年長名榜早已錄定,是不是真的?”

陸景初能參行臺機要,對此自然有了解,聞言後便點點頭並嘆息道:“如今朝中當勢者俱西京舊貴,諸家案事翻新,自然是要求爵祿存續、更作發揚。枝枝蔓蔓,俱踊躍赴選,能給世道餘者留出的進途,已經非常有限……”

神都朝中典選名額已經內定,這在兩京之間上層已經不是秘密。只不過這件事可以做得,一旦公然宣揚出去,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誰也不敢估量。哪怕行臺對於這一點也只是保持緘默,不敢貿然踢爆黑幕。

“這種大勢的取捨,非閒流能夠妄論。幸在如今西京乃雍王殿下當政,今年諸考選都優加錄給,才士不患沒有投效之門。賀兄你先在邸中安養精神、洗去疲憊,我今日還要入府在直,考選正式開始後,安排賀兄入試。賀兄才器,自是身至命歸,也無需圖謀幸途曲進。”

宿醉醒來已經不早,陸景初也來不及細用早餐,跟賀知章交代幾句後,抓起一張胡餅便匆匆出門。

0959 勢利膏樑,有傷風化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057 命途何艱難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175 索性以身相許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163 加官加封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108 等你長大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306 魏王不壽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101 出閣河東王0072 天賦異稟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022 萬古愁難銷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087 蓮生獻經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023 情新因意勝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225 無兒還有孫0177 大王才思敏捷0075 將軍跋扈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038 水漲船高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049 莫厭金盃酒0324 寶藏仍未枯竭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180 豈能笑罵由人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261 不欺少年窮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330 給事真幹才0076 祈求長生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371 爲王先驅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