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

李隆基兄弟幾人也在車上掀起了車簾,圍觀了這一場鬧劇,心中自然不無好奇。

李成義視線在人羣中掃了一眼,擡手指了指一個看起來有些面善的人,將之招到面前來詢問道:“那個王阿忠是什麼樣人、做了什麼惡事?竟然如此招人怨恨、他那故主又是什麼大人物,怎麼呼喊出來,羣衆都不敢再動手毆打?”

聽到李成義這問題,那人先是故弄玄虛的長嘆一聲,然後才指着那王阿忠離去的方向說道:“說起這個王阿忠,也實在是讓人怨憎又同情。他這一番身世啊、真是……唉,這人往年也是一個體麪人物,曾是聖人潛邸舊員,同今朝劉相公等一期進了王邸,結果卻在聖人得志之前辜負背棄……”

這人一番賣弄,語調混亂,但也算是講明白了那個王阿忠的身世。原來這人名王仁皎,算得上是當今聖人的鞏固元從,結果卻不知因爲犯了什麼大錯遭到聖人的驅逐,自然也就錯過了伴隨聖人、雞犬升天的機會。往年與其資歷相當的劉幽求等俱封爵拜相,唯他仍落寞於人間。

至於衆人對他的怨恨,其實也談不上,頂多是覺得這個人周身晦氣,明明大好的機緣擺在面前、結果卻沒有抓住,讓人既覺得惋惜,又覺得可笑。尋常望見,若是心情不錯,或還打趣取笑幾句,但若是心情不佳,則就不免要如眼下這般遷怒其人晦氣連累到自己。

聽完這人的講述後,李成義等兄弟幾人也不免感慨不已,甚至有幾分物傷其類的感受。如今的他們,處境雖然不如那王阿忠悽慘,但也有些類似。如果他們阿耶不死,大權不曾旁落,他們兄弟也不至於遭此人間冷落。

且不說李成義與李隆範不無同情的小聲議論,李隆基在聽完返回車中後便皺眉沉吟起來。過了一會兒之後,他擡手喚來車旁一名宦者親信,小聲吩咐道:“你去跟上那個王阿忠,避開閒雜耳目,將他引到人煙稀少處稍作等候。”

宦者聞言後便點頭應是,小心翼翼的往人羣外圍移動過去,很快便脫離了人羣,向夜幕中行去。

楊家疏散賓客的進程還在繼續着,李隆基心中有事,便不想再逗留於此,擡手吩咐楊家僕員們開闢出一條行道,以供他們兄弟先行一步。

很快車駕便轉出了坊門,在坊外大街拐角的樹蔭下,李隆基又吩咐車駕暫且停下來,從車內摸出一襲不起眼的布袍罩住他那華衫,然後吩咐兄弟們:“你們只當伴我一同歸邸,我有些事務,明日再歸。”

“三郎你要去哪?注意安全……”

李成義見狀下意識問了一句,但見李隆基並沒有要回答的意思,於是便又叮囑了一番。

他們幾個少王眼下雖然頗受冷遇,但終究也曾是皇子之尊,京中對他們或是不乏耳目監察,但也不會細緻到全無漏洞。而且從洛陽到乾陵服喪這幾年時間裡,身邊仍有近百忠僕不離不棄的追隨,並不會事到緊要無人可用。

車駕在樹蔭下短留片刻,李隆基下車後便與幾名僕員貼靠着大樹站立起來,等到自家車駕離開之後又過了好一會兒,才從樹蔭下行出,折轉回剛剛行出的坊門。

這會兒坊門內外因爲楊家賓客散場的緣故而雜亂得很,也沒有什麼人留意到這一行,所以李隆基很順利的便又潛回了坊中。

入坊之後,一行人轉揀偏僻處遊走,很快便在楊氏府邸街後曲巷中發現了等候在此的僕員。

“郎君,那人已經被引到坊內一處酒鋪……”

聽到宦者稟告,李隆基便點點頭,擡手一擺說道:“頭前引路。”

一行人在曲巷間又折轉前行,從東曲一直走到北曲,旋即便聞到一股酒肉混雜的氣息,擡眼望去,便見到一座前後兩座跨院的酒鋪。

大唐立國之處,對於坊市的管理還是極爲嚴格的,各種買賣經營不得混雜於民坊之中。但坊民們日常用度需求難免,也都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出入兩市,起先是有坊戶專門代買物料,漸漸的就發展成了坊中的鋪業。

朝廷開始時還管一管,但這限制也是越來越寬,特別到了近年,索性完全放開了這方面的管制。只要這些坊間鋪業並不大肆破壞行情規定、售賣禁貨,便也任由存在。

坊中這座酒鋪生意很是不錯,外間廳堂裡坐了七八桌的客人,多數都是坊中的住戶。宵禁所禁止的只是坊外行走,至於坊中,哪怕通宵達旦的鬧樂,也都不會過問。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 號【書友大本營】 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宦者早就將事情安排妥當,一行人不在外堂就坐,在鋪員的引領下直往內院行去。剛剛轉過一道影壁,便聽到一間廡舍中傳來拍案咒罵聲:“怎麼還不取酒來?莫非擔心老子沒錢?”

李隆基聽到這話後便皺了皺眉頭,但轉念想到其人際遇之跌宕便也略有釋懷,換了任何人受到這種打擊,只怕都難以承受,有一些言行上的放縱也是在所難免。於是他便也收拾一下心情,直往屋內行去。

王仁皎本是一臉不耐煩的坐在屋子裡,擡眼見到這一行人走入,視線一轉便落在了李隆基的身上,凝望片刻後忙不迭翻身而起,入前先作叉手、片刻後更雙膝一軟拜在席前,同時口中不無驚詫惶恐道:“浪人無狀,竟不知是大王屈尊召見……”

“王君認得我?”

李隆基見王仁皎一眼便瞧出了自己的身份,不免有些好奇的笑語道。

聽到這話後,王仁皎嘴角先是泛起一絲苦笑,然後又垂首嘆息道:“小民舊未受人間嫌棄之前,也曾蒙恩出入禁苑幾遭,大王儀容英姿也是深刻於心,雖然已經是遠超當年,但也略有端倪可追。”

李隆基聞言後也嘆息一聲,轉又說道:“既然於此處相見,應知彼此俱不從容。今日召見王君,並無別樣懷抱,只是失意之人相見而生親近。”

“大王尊貴麟種,豈是卑濁小民可以同情比較……”

王仁皎這會兒收起了那一副失意放縱的姿態,只是垂首恭聲的迴應,一直等到李隆基落座席中,自己才又小心翼翼挪至一處空席外,等到李隆基擺手示意,這才坐了下來。

“此間場合雖然並不莊重,但也是我設席請客,怎麼不先將酒食奉進,累我客人拍案催討?”

坐定之後,李隆基便望着先行佈置的宦者不悅說道。

而王仁皎聽到這話後又連忙說道:“是小民卑劣無狀,並非僕員失禮。”

李隆基又訓斥僕員幾句,然後吩咐僕員儘快將酒食送進來,等待的間隙,他饒有興致的打量着王仁皎。眼前這人看起來的確是落魄得很,鬚髮不加修理、臉頰上還殘留着剛纔在楊氏府前被人毆打後留下的烏青,但在這一份狼狽之外,還是能看得出相貌堂堂的幾分底色,並沒有完全被生活的苦難催磨得沒了形態。

這樣打量一會兒之後,李隆基突然長嘆一聲,開口說道:“人言當今世道諸般是好,我卻不以爲然。若世道果真良善得無可挑剔,何至於讓足下這樣的良才懶散落魄?”

王仁皎聽到這話後,臉上卻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神情變化,只是有些悵惘道:“大王此夜既然召見,想是方纔在楊郎將家門前也曾見小民那番厭態、或是也曾細問身世曲折,但俗人所知,仍是微淺。小民淪落此境,確是罪有應得。如今周身上下,實在沒有一點良纔可稱。雖然不知大王因何折節來見,但名王垂青、亦有經歷。若言不能動人心事,大王也不必再費心思擬無聊的言辭。”

聽到王仁皎這麼說,李隆基不免有些羞惱,只覺得這傢伙已經落魄到如今這一步、但心底裡似乎還有一些看不起自己。

他正值年少氣盛,心中感到不爽,自然也不作按捺,於是便冷笑道:“想要勾動王君心事,那可讓人爲難了。往年那麼大的際遇,王君尚且不急爭於人前,大有古賢者淡泊之風。小王宗家後進,事外的閒人,憑什麼敢豪言能超越前行者?”

王仁皎聽到這一番嘲諷,一時間也是有些失語,垂首片刻後才又自嘲一笑,並嘆息道:“是小民狂妄浪蕩了,曾承日月之光的照耀,方今故眷不復,竟然還斗膽覺得星光只是尋常……今日能得大王禮下招待,也的確是感激不已。”

“今日見你,王君也不必多想,我只是有些好奇,究竟何種事機的耽誤,能讓王君你折戟於已經行至半途的青雲之路?”

小小的抒發了一下心中的不滿,李隆基才又充滿好奇的說道。剛在在楊家門前那人所言雖然不少,但也沒有說到王仁皎遭到聖人厭棄驅逐的真正原因。而只有搞清楚了這一點,他接下來才能對症下藥的進行交談。

這時候,酒菜也都陸續送了上來。王仁皎擡手將酒水倒在了杯中,燈光下細望片刻,然後才又擡頭說道:“若大王只憑這村釀濁湯,實在不足以讓小民回想細說那慘痛故事。”

李隆基聽到這話,眸中又閃過一絲惱色,然後又說道:“瓊漿佳釀,邸中自有。但我亡父蔭留不多,自不可能逢人濫給。王君如果想分飲,還是要讓我見到你的不尋常處。”

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236 蜀商楊麗0113 荒園生妖異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130 少王邪才妖異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227 名馬梨花落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284 禍水東引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295 無妄之災0269 西京此夜驚魂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172 薛師人間英豪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089 賢賢易色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389 鄭女文茵0086 曲樂動人0065 人情難測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207 李氏名駒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163 加官加封0110 託事獻命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088 貌類乃父0118 從子昌嗣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047 向陽而行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080 豬狗之才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292 留財不留人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109 仗義屠狗輩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081 少王險計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410 皇恩厚賞,代王迎親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169 酷吏授首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047 向陽而行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0115 倩女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