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民家如此,天家亦是如此。

入秋之後,諸州貢賦便開始陸續向京中輸送。整個關中諸水陸要道、從白天到黑夜,舟車往來不斷,將天下各方的錢糧源源不斷的向京畿進行輸血。

同往年相比,今年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那就是河北諸州在經過長達三年多的休養之後,今年也開始正式的向朝廷足額的繳納賦稅。

大唐雖然疆域廣闊,但也並非處處都是富饒之鄉,由於歷史因素、自然環境,包括生產技術與人口分佈等方方面面的影響,不同的地區發展程度也是不盡相同。

後世所謂的湖廣熟、天下足,眼下還沒有什麼影子。甚至就連眼下的江南,雖然已經成爲大唐重要的糧倉,但仍有極大的潛力與發展空間等待發掘。

講到真正發展成熟的地區,河北絕對是名列前茅,無論是農耕還是手工業生產,都有着深厚的基礎。特別是河北南部、黃河沿線諸州,在眼下的黃河尚未氾濫成災的情況,絕對是大唐最重要的錢糧基地之一,甚至已經都超過了關中。

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河北終於走出了兵災動亂的陰影,再次恢復了向朝廷輸血的能力。所以今年諸州貢賦運輸的任務較之往年便更繁重一些,當然這一份勞累,沒有人會覺得辛苦。

看着錢糧計簿上的數字逐日增長,京畿內外倉邸也逐漸變得充實起來,整個朝廷中、自聖人以下,人人都樂得合不攏嘴。

錢糧是一切人事運作維持並繼續發展的基礎,小到一家,大到一國,錢糧充盈起來便意味着會擁有着更多的選擇與操作空間,無疑是一件令人身心都感到愉悅的事情。

李潼雖然貴爲一國之君,而在還沒有成爲皇帝之前,身份地位也都稱得上是高貴,但卻很少有機會能夠感受一下錢糧任使、揮霍無度的滋味。

雖然勢力與地位一直在增長,但所面對的問題也越來越複雜棘手,長期都是處於一種慾求不滿的狀態中,對於錢糧的出入也一直保持着一種極爲敏感的態度。

幾天前,他甚至特意抽出一個下午的時間,前往太倉實地考察一番,看到那錢糧滿倉的畫面,心中便洋溢着一股老鼠掉進米倉的滿足感。

有錢了當然是要花出去,這樣賺錢纔會有意義,只攢不花那是腦殼有問題。諸如隋文帝盛儲幾十年,結果遇上隋煬帝這麼個敗家子,大隋江山都被霍霍沒了,攢下的錢糧卻還能關照親戚。

當然,眼下大唐的錢糧儲備是絕難跟隋世相比,李潼也不太考慮兒孫敗不敗家的問題,因爲他自己就已經飢渴難耐、想要揮霍一番。

雖然說諸州貢賦所收大體如何,早在前一年就會有一定的規劃預估,但這當中的變量仍然不小。接下來一年會不會有水旱災害、盜匪滋擾等等天災人禍的影響,州縣能否按時徵繳、錢糧又能不能順利運抵京畿。總之,只有看到這些錢糧賦稅真正進入了官倉,心裡纔會感覺到踏實。

那麼接下來,就是該要考慮怎麼把這些錢花出去、從而產生更大的價值。諸種消耗錢糧的方式中,戰爭無疑是一個最大的銷金窟、焚化爐。

在此之前,李潼針對青海已經充滿了各種設想,但在錢糧還沒有正式到位的情況下,想法再多、心裡難免還是多多少少有些發虛,擔心變故太猛烈,或許就把握不住。

可是現在,那是真的沒什麼好怕的了,躁起來!無論是吐蕃贊普,還是海西的欽陵,你們誰留手、誰就是我孫子!

不過人真的是不能太狂,否則便極有可能樂極生悲。很快,李潼便又再次體會了一把這個道理。

“九月中旬,海西欽陵自率三千精卒、秘密離開伏俟城,率部潛入積魚城外,於彼境伏殺吐谷渾小王莫賀可汗,可汗所部死傷殆盡,可汗本人並贊蒙墀邦公主、亦伏屍積魚城外……”

青海軍使慕容復自海東快馬入京,將青海剛剛發生的事情向朝廷進行詳細的奏報。

聽到欽陵竟然如此膽大妄爲,無論是李潼,還是殿中其他臣員,也都忍不住瞪大雙眼,倍感驚詫。

李潼當然明白,欽陵這樣的英雄人物是絕不甘心束手待斃,所以在同噶爾家族進行積極互動的同時,他也在密切關注着彼方情勢發展,對於欽陵會選擇如何進行破局充滿了好奇,並一再告令海東與隴邊文武臣員一定要小心戒備,不要因爲噶爾家當下所面對的困境便小覷其威脅。欽陵這樣的人物,只要打不死,便隨時都有可能暴起傷人。

不過他還是沒想到,欽陵選擇破局的手段竟然這麼激烈,居然率領少量人馬直接同其國贊普硬幹起來,甚至連王室成員都幹掉一個。雖然心中倍感詫異,但聽起來卻是讓人感到快活。

“吐蕃國主氣勢洶洶而來,正爲解決噶爾家,陡然遭此反噬,又做出了怎樣的反應?”

李潼連忙又發問道,並且心裡已經開始考慮要再向隴邊增派多少人馬,去湊上這一把熱鬧。

慕容復講的雖然是敵國君臣反目內鬥的事情,但臉上卻沒有多少喜色,反而頗爲凝重,聽到聖人問話之後便又說道:“彼時積魚城所聚甲兵已有數萬之巨,俱吐蕃國中精悍卒衆。但當時卻並無一卒敢於出城,唯居城內觀望。事後贊普亦並未發兵攻討,唯因其錯殺墀邦公主之事令其捐錢贖罪……”

“怎會如此?”

李潼聽到這話不免更加的驚詫,懷疑自己聽錯了,又或者慕容復消息打探有錯?

這是什麼邏輯?吐蕃贊普憋了數年才憋出這麼一個大招,終於要對噶爾家正式下手,李潼這裡更是連勺子都準備好了,就打算着等到他們惡鬥正酣的時候去舀幾勺狗腦子嚐嚐,結果那贊普居然啞火了?

慕容復也不敢賣關子、讓聖人疑惑太久,接着便繼續說道:“情況之所以如此,是因欽陵宣稱吐谷渾小王大罪叛國,並掌握相關證據,蕃國贊普驗證無疑,所以才進行了這樣一番處理……”

講到這裡的時候,慕容復又頓了一頓,繼而才又開口道:“至於吐谷渾小王所犯罪過,據說是要舉部投靠我大唐,臣不知朝廷是否有此計議,但彼方聲訊所傳確是如此,唯據此以報。”

李潼聽到這裡的時候,不免又是一愣。慕容復此番歸京所奏青海的情勢變化,實在是給他帶來了太大的驚訝,以至於一時間思路都有些跟不上。

這形勢變化實在是太劇烈,完全不按照劇本走。本該掌握主動、咄咄逼人的吐蕃贊普一直引部不前,反倒是處境惡劣、需要被動防守的噶爾家族卻主動出擊,直接率兵衝到了伏俟城外。

至於所謂的吐谷渾小王,怎麼又跟大唐扯上了關係?老實說,李潼還真不知道這傢伙是哪根蔥,雖然相關奏報中倒也言及此人,但在李潼眼中向來都是背景板一樣的存在,區區一個亡國傀儡,也實在難給大局帶來什麼影響,全面經略青海,終究還是噶爾家爲重點。

在聽完慕容復的奏報後,李潼先是忍着心中的不解,着人將青海此前相關的情報資訊取來,在仔細翻閱一遍之後,心中頓時便惱怒起來,哪個狗日的在坑老子!

這件事看上去雖然只是吐蕃的君臣鬥法,唯一跟大唐有些關係的,就是那個莫須有的吐谷渾小王意圖背叛吐蕃、投靠大唐的罪名。但就是這一點關聯,卻能夠讓大唐在青海整體的軍事佈置都陷入被動之中!

首先,吐蕃贊普在不經大唐的許可之下率兵通過西康,大唐反應已經如此激烈,那現在大唐居然策反吐蕃一個重要的邦屬首領背叛吐蕃,那吐蕃又會給出怎樣的反應?

雖然在大唐方面而言,這件事實在有些莫名其妙,屬於完全不明所以就被人扣了一個屎盆子。但想要消除誤會,起碼也得有點溝通吧?可不久前大唐剛剛表示不再跟吐蕃對話,現在轉頭上趕着去解釋,我大唐聖人不要面子?

其次,大唐在青海方面的經營自有方略佈置,那所謂的吐谷渾小王根本就不在計劃之中。可是現在吐蕃君臣都認定吐谷渾小王犯此罪過,那其他人又會怎麼想、怎麼看?

特別是大唐如今在青海所溝通佈置的那些原吐谷渾亡民們,他們會不會也覺得這件事是真的?大唐一邊在籠絡驅使着他們,一邊在暗地裡發展別的路線!

吐谷渾如今雖然已經亡國,但其分裂情勢卻是根深蒂固。大唐針對這個問題,自有一系列羈縻安撫的安排,當然不可能輕易的改弦易轍。而這些吐谷渾亡民們之間,也是矛盾深厚、不容調和,甚至勾結境外勢力、覆滅自己的國家,都不能容忍對方掌權得勢,可想而知是怎樣的仇怨。

這時候,李潼才明白慕容覆在講起這件事的時候,爲什麼神情態度都有些怪異,想必其人心中也是懷疑是否真有此事。這慕容復還算是李潼的潛邸舊員,心態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其他相關人等又會作何猜度!

原本對大唐而言,分外明朗的青海計略,也將會因此而變得情勢迷離起來。

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161 宰相薦才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081 少王險計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073 春江花月夜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192 太平公主登門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405 都水使者,畿內藏丁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368 薛郎鐵頭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032 君子滿朝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038 水漲船高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235 義伎捐金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060 唯望生,不望死0034 狄公滿腹荊棘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359 幷州大都督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222 吐谷渾王族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193 太平托子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439 踏破白馬寺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658 蕃女東來,元振愁計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117 權門惡事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299 登第解褐,嫁娶着新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100 不望獨活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033 雕蟲與公賞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292 留財不留人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