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人前人後(1)

導讀:

孫大壯一梗脖子,斜着眼睛盯着沈寶昌,大聲道:“你這話不對呀,我沒說上級的要求不落實呀。我是說請你給大家講講什麼政治什麼抗洪,我這也是爲了更好地理解消化啊,你怎麼還倒打一耙啊?你這叫,叫什麼——”

下面不知誰跟了一句:“這叫偷樑換柱。”

頓時,引起會場一片鬨堂大笑。

正文:

竇文章細長的身體,像弓一樣彎曲着,臉上似有似無的表情,隨着牙牀的上下磨動而不斷地發生着扭曲與變形,整個人就像一個活動的驢皮影,顯得卑俗而又尖利。

似乎是對徐纔講的東西發生了興趣,在竇文章刀條子臉上,竟然少有地出現了一些笑意。

徐才幸災樂禍地講完話後,點起一支菸,愜意地噴雲吐霧起來。

柏曉曉端上最後一道燉湯,放到飯桌中間。

“菜齊了。”柏曉曉邊說邊摘下圍裙,坐到桌旁。

徐才把鼻子湊上去,聞了聞,讚歎道:“香,不錯。”

說着,抻了個懶腰,歪坐在椅子裡。

“你能不能有個正型?坐沒個坐樣,站沒個站樣,像個二流子似的。”柏曉曉不滿地說。

“我在你眼睛裡算是沒個好了。”徐才一副不情願的樣子,收回支棱八翹的兩條長腿。

竇文章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過徐才,一雙微微眯起的眼睛,看不到黑眼珠,就像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死死地盯着他,好像非常陌生的樣子。

柏曉曉不由心裡納悶,不明白舅舅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異樣反應。

徐才也發現了竇文章的變化,他那雙陰陰的目光,好像要從自己的臉上剜下一塊肉似的。

徐才心裡沒有底,下意識地嚥了口吐沫,心裡直犯嘀咕:是不是剛纔有什麼話說錯了?

竇文章慢慢收回犀利的目光,嘴角溢出一絲淡淡的笑意。

“來,接着喝。”竇文章向徐才示意了一下,自己先喝了一口酒。

說實話,徐才還真就對竇文章的那種彷彿能鑽到別人骨子裡的目光不適應,當年在一起共事的時候就很不習慣,覺得那目光太陰。

“你看出點什麼沒有?”竇文章夾起一塊豆腐放到嘴裡,用沒有幾顆牙齒的牙牀慢慢地磨着,目光顯得高深莫測。

“您說。”徐才恭敬地給竇文章添酒,柏曉曉則又給竇文章的碗裡夾了一塊豆腐。

在縣紀委當常務副書記的時候,竇文章就以鎮靜沉穩,擁有一雙能穿透別人內心的眼睛而聞名。

在縣紀委,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傳說。

當年一個鎮的副書記被舉報受賄,竇文章負責找他談話。其實就是談話,無非是想敲山震虎而已,並沒有什麼真憑實據。

從那位副書記進了竇文章的門,竇文章除說了一句“請坐”以外,在半個小時內,沒有再說過一句話,就是兩眼死死地盯視着對方。

據那位副書記自己說,當時自己被竇文章盯得是汗流浹背,幾近虛脫。根本就沒用竇文章再問什麼,就自己坦白了受賄的過程。

事後,那位副書記說,竇文章長的不是人眼,而是長了一雙閻王爺的眼睛,自己要是不說就得被憋死。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要一想起竇文章那雙眼睛,就不可避免地做噩夢。

現在的竇文章雖然退居二線,賦閒在家,但一貫的作風並沒有改變,尤其是那雙眼睛依舊令人難以揣度,摸不着端底。

“我是這樣看的。”竇文章嚥下磨碎的豆腐,慢條斯理地開了口。

縣委書記錢似海,在全縣防汛抗洪動員大會上提出了“政治抗洪和抗洪政治”的口號。

在臨江鄉抗洪動員大會上,沈寶昌照本宣科,複述了錢似海的講話內容。最後,沈寶昌對全體機關幹部和各村的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提出要求:“我們一定要按照錢書記的要求,堅決貫徹‘政治抗洪和抗洪政治’的指示精神,把我鄉的抗洪工作抓實抓好。”

沒等沈寶昌講完,坐在沈寶昌身邊的孫大壯訕笑一聲,接着插話問道:“我說,你能不能把這個什麼‘政治抗洪和抗洪政治’給我們大家講講,究竟是怎麼個意思?我不知道別人,反正我是不懂。”

孫大壯不屑的神態和口吻,激起沈寶昌的憤怒。但沈寶昌並不想在大庭廣衆之下,與孫大壯發生什麼正面衝突和不愉快。

沈寶昌沉了沉氣,就強壓着不滿說:“孫鄉長,不管懂不懂,這都是上級部署的要求的,我們都要不折不扣地貫徹好落實好。”

孫大壯一梗脖子,斜着眼睛盯着沈寶昌,大聲道:“你這話不對呀,我沒說上級的要求不落實呀。我是說請你給大家講講什麼政治什麼抗洪,我這也是爲了更好地理解消化啊,你怎麼還倒打一耙啊?你這叫,叫什麼——”

下面不知誰跟了一句:“這叫偷樑換柱。”

頓時,引起會場一片鬨堂大笑。

場上的氣氛頓時變得鬧哄哄的,有些亂套。

沈寶昌的小臉被氣得漸漸發白,額頭上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趙未平不想讓局面失控,就打圓場說:“好了好了,下面請沈書記宣讀分工名單吧。”

不料,趙未平的話音未落,孫大壯又朝他來了。

孫大壯一副頗爲不屑的樣子說:“小趙,不是我批評你,我頂看不上你這一點,怎麼那麼沒原則,老和什麼稀泥?你年紀輕輕的,不能學得跟個二滑屁似的。”

動員會上發生的這一幕,徐纔是事後聽別人講的。他剛纔講的,就是這個事情。

徐才本人是把這個事兒作爲笑話,拿來當下酒菜講的,根本沒有什麼想法。

不料,竇文章聽完之後,卻從中敏銳地發現了微妙之處,並對此做出了深刻的分析和判斷。

“看來,孫大壯和沈寶昌是不可能再尿到一個壺裡去了。從現在的情形來看,他們倆已經不是一般的較勁了。如果說,兩個人從前的矛盾積累需要找到一個總爆發機會的話,那麼現在就是最佳時機。眼下,又是換屆又是抗洪,一個事兒接着一個事兒,兩人肯定就要這樣對着幹下去,而且毫不掩飾毫不顧忌地把這種彼此間的不屑和挑釁亮在大家面前,是絕對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必然是兩敗俱傷。”竇文章慢條斯理地點評着,字字珠璣,刀刀見血,“你的機會來了。”

徐才突然明白了竇文章爲什麼對這個事兒如此專注,他現在終於理解了竇文章的意思。

竇文章蜻蜓點水的幾句話,使徐才心跳加快,呼吸侷促,連神經末梢都興奮地翹起了腳。

在沈寶昌與孫大壯還沒有完全撕破臉之前,作爲常務副鄉長的徐才,對自己的前程沒抱太大的希望。

人們常拿常務開玩笑,說常務常務,常常有“誤”。其實,這是說常務工作難幹。

在鄉里當這個常務副鄉長,說好聽點是政府的二把手,其實就是一個給別人扛活的。

論權,在鄉鎮一級,黨委書記是絕對的一把手;論錢,鄉長一支筆。

說得可憐點,常務有時還不如那些分管戰線的副鄉長。不管怎麼說,還有一塊自己統轄的戰線和領域,說話好使。

常務雖然是黨委成員,可工作分工就是管那些窮得尿血的綜合、信訪、安全之類沒人管的閒事兒。每天主要工作就是被兩個一把手呼來喚去,態度還不能表現出厭煩,整個就像個受氣的小媳婦。一天到晚,除了混一肚子酒精外,沒有一點實惠,用徐才自己的話說:“那是寡婦掃炕——毛沒有”。

讓徐才感到鬱悶的不僅僅是無權無錢,關鍵是夾在兩個一把手之間,關係太難擺佈,太難做人。

沈寶昌是一把手,在鄉里的政治地位至高無上,別管孫大壯怎麼牛皮哄哄,事實上的二把手地位不可改變,你就是牛到天上去也沒用,這就像老子和兒子的關係一樣——兒子可以不聽老子的,可以不服天朝管,但父子關係永遠更改不了。

最難辦的是這兩個人水火不相容,而這又不能不影響到徐才。

比如說,儘管徐才努力表示出對沈寶昌的親近,但沈寶昌經常是不哼不哈,既不表現出遠,也不表現出近。

有人曾向徐才透露說,沈寶昌私下裡把他當做政府的人,換言之,就是拿他當孫大壯的人。

徐才爲此感到委屈透頂,因爲孫大壯也沒拿他當作一回事兒。

身爲常務副鄉長,理應和政府的一把手關係密切,這是天經地義的。在外人看來,情況好像也確實如此。

實事求是地說,在孫大壯麪前,徐才真也做到了鞍前馬後,周到細緻。但徐才心裡清楚,他再怎麼勤快,再怎麼玩命,在孫大壯的眼裡他也沒什麼位置。因爲,孫大壯很看重老感情老交情老班底。而這一點,恰恰是徐才的軟肋和先天不足。

徐才雖然是臨江生人,但不是臨江的老班底,是從別的鄉調過來的。

照理說,徐才當常務副鄉長,沒有孫大壯這個政府一把手同意顯然是不可能的,而官場上的事情卻又不完全取決於孫大壯。

本來對於常務副鄉長這個位置,孫大壯早就有了自己的人選。哪成想縣裡戴帽派來了一個徐才佔了這個位置。

這讓孫大壯怒不可遏,可又有苦說不出,只能幹憋氣。

好在徐才並不笨,頭腦靈活,眼睛能看明白事兒。雖然原來和孫大壯沒有老交情,但完全可以處出新感覺。

一來二往,兩個人整得還算過得去。

儘管孫大壯仍然不怎麼拿徐才當一盤菜兒,但畢竟是他的常務副鄉長,大面上也總得差不離兒。再說,一些張張羅羅跑跑達達的事也離不開他。

那時的徐才還沒有太大的野心。

用徐才自己的酒後真言來說,就是一天不圖別的,只求個穩當,尋思消消停停地過日子。待時機成熟,混個正科級也就達到目的了。

所以,不管孫大壯對他怎麼不屑,甚至罵罵咧咧,徐纔在表面上絕對看不出他往心裡去了,往往都是嘿嘿一笑,說聲“大哥罵得對,罵的是”也就過去了。

徐才越是這樣,反而把孫大壯弄得不好意思了。常常勸慰徐才說別往心裡去,我就這個臭脾氣。徐才馬上接茬道:“大哥是啥人我能不清楚嗎?你別說罵我兩句,就是打我兩下,只要大哥你高興,兄弟我挺着。”幾句磕嘮得孫大壯唏噓不已。

可在私下裡,徐才就不是這麼想的了,自有一番心思在心頭:你罵我?憑什麼呀?老子無非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換個角度你試試?長這麼大連我媽和我爹沒罵過我呢,你罵我,把牙給你掰去!

然而,只要一到孫大壯麪前,徐才又會表現出應有的忠心和誠懇。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會當兒媳婦的“兩頭瞞”——無論是對孃家,還是對婆家,都只說好不說孬,儘量減少矛盾和誤解;不會當的“兩頭傳”——就是嘴上沒有把門的,兩邊傳閒話,製造矛盾,搬弄是非。

徐才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與孫大壯和沈寶昌的相處方法。

徐才真切地感受到,這兩個人之間,絕對沒有可調和的餘地。着不是因爲別的,純粹是兩個人的性格使然。

當一個人的面,絕對不能談到另外一個人,這是大忌。尤其是不能說對方的好處。

徐才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到了極點,他把與沈寶昌、孫大壯相處的方法簡單地概括爲“順情說好話”,也就是說你愛聽什麼說什麼。

沈寶昌不是厭惡孫大壯嗎?那好,只要見到沈寶昌的面,有話沒話都要說幾句孫大壯的不是。而當着孫大壯的面,也是如法炮製。

同徐才設想的差不多,此招一出,果然效果顯著。

徐才認爲自己這樣做也是被逼無奈,純粹是爲了自身的生存不得已而爲之,並以此來減少良心上的負擔。而在內心,還是希望有朝一日換個崗位,脫離這個不是人乾的常務。(本章完)

第一百二十章 重要視察(5)第八十九章 與此同時(3)第八章 品味玄奧第五十章 弄巧成拙(5)第一百零三章 政治高度(3)第一百一十三章 造化弄人(7)第三十六章 桃色事件(8)第四十三章 桃色事件(15)第八十五章 人前人後(8)第十二章 蠶蛻之變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3)第四十二章 桃色事件(14)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七十四章 不測風雲(7)第三十四章 桃色事件(6)第二十八章 少年輕狂第五十二章 弄巧成拙(7)第六十三章 沒事找事(8)第五十四章 弄巧成拙(9)第六十章 沒事找事(5)第四十章 桃色事件(12)第三章領袖羣倫第九十章 與此同時(4)第九十三章 陰差陽錯(2)第一百一十二章 造化弄人(6)第四十七章 弄巧成拙(2)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3)第六十一章 沒事找事(6)第六十章 沒事找事(5)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上澆油(3)第一百一十四章 造化弄人(8)第二十二章 事出有因第八十四章 人前人後(7)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要視察(6)第五十五章 弄巧成拙(10)第一百一十二章 造化弄人(6)第五十章 弄巧成拙(5)第十八章 不同心境第四十九章 弄巧成拙(4)第十一章 歇斯底里第四十九章 弄巧成拙(4)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3)第九十二章 陰差陽錯(1)第十五章 生活感悟第二章火上澆油第二十二章 事出有因第四十七章 弄巧成拙(2)第四十九章 弄巧成拙(4)第六十六章 沒事找事(11)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上澆油(1)第八十三章 人前人後(6)第五十一章 弄巧成拙(6)第十二章 蠶蛻之變第四十九章 弄巧成拙(4)第九十八章 禍起蕭牆(3)第六十四章 沒事找事(9)第七十二章 不測風雲(5)第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1)第一百一十四章 造化弄人(8)第九十五章 陰差陽錯(4)第一百零二章 政治高度(2)第一百三十一章 火上澆油(5)第一百三十五章 規定情境(4)第五十八章 沒事找事(3)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要視察(4)第五十二章 弄巧成拙(7)第十三章 情感末路第九十四章 陰差陽錯(3)第八十二章 人前人後(5)第一百三十二章 規定情境(1)第三十八章 桃色事件(10)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上澆油(1)第一百零七章 造化弄人(1)第四十七章 弄巧成拙(2)第十九章 逆風而行第二十三章 突發變故第八十二章 人前人後(5)第七十八章 人前人後(1)第一百零八章 造化弄人(2)第三十六章 桃色事件(8)第一百零四章 政治高度(4)第八十一章 人前人後(4)第三十七章 桃色事件(9)第三十一章 桃色事件(3)第一百三十四章 規定情境(3)第九章 淵源苦澀第一百二十六章 多事之秋(4)第八十二章 人前人後(5)第六十二章 沒事找事(7)第五十章 弄巧成拙(5)第八十三章 人前人後(6)第六十四章 沒事找事(9)第九章 淵源苦澀第一百零九章 造化弄人(3)第一百零九章 造化弄人(3)第八十六章 人前人後(9)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上澆油(1)第一百三十一章 火上澆油(5)第一百三十三章 規定情境(2)第八十五章 人前人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