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退一步

官翔

鄭援朝提出的問題很尖銳,但也很實際,恰恰抓住了榆林工業園區發展最關鍵、最迫切解決的問題。但是,嚴寧有些搞不懂鄭援朝的目的是什麼,想要拿這些問題要脅自己?他若是有心看着自己品嚐失敗的苦果,把這些問題窩在心裡,讓自己繼續迷茫不是對他更有利嗎?

不對,沒有人會這樣的犯傻,給對手指出缺點和不足,讓對手儘快地改正,反過頭來解決問題,樹立起威信,再去打擊他,這在道理上根本解釋不通。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鄭援朝在公平公正的衡量工業園區項目,改頭換面一心一意爲榆林謀求發展了。這個結論嚴寧雖然有些不信,但眼下嚴寧還真找不出什麼更好的理由來反駁,只能當着鄭援朝洗心革面,準備爲榆林的發展發揮餘熱了。

嚴寧一向主張以德服人,以理服人。若不是有人在背後使絆子,下黑手,嚴寧還真不屑去耍大刀片,抓人祭刀。對於出自公心的批評與反對,無論反對人是李忠庭還是鄭援朝,嚴寧都能夠坦然去面對,表現出光明磊落的胸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嚴寧自然知道一名成功的領導者改須具備容人之量,善於聽取不同意見,才能走的更遠。

可以說,鄭援朝的反對打在了嚴寧的軟肋上,事實也正如他所說的孤注一擲,又前景渺茫。但嚴寧透過現象看本質,開展工業園區建設與其說是加大開發扶持力度,轉移工作重點,不如說是新舊兩種思想之間的碰撞和衝突。換句話說也就是在保守的基礎上穩步改革和銳意進取的原則下大踏步改革的矛盾。這兩者之間的選擇怕是錢立運也在猶豫不決,躊躇不定,拿不定注意哪一個思路會對榆林的發展更加地有利。

便常委會上幾位重量級常委的發言,讓嚴寧的心有些沉。錢立運看似將主動權交給了嚴寧,任由嚴寧去說服衆位常委,但他把問題交到了常委會,又始終保持着的沉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對工業園區的發展問題有了一定的傾向性。照嚴寧想來,若非自己和錢立運始終如影相隨,彼此扶持,錢立運顧忌自己這個他最得力地助手的想法,不好太過武斷。否則,別說錢立運會同意湯山公司的置換方案,就是能否繼續推進工業園區建設都是兩說。眼下有了難題,難免錢立運沒有想讓自己知難而退的意思。

“嗯,鄭書記的問題提到了點子上,現在的園區建設基本上處於起步階段,基本上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但是,我想通過我們的努力,利用榆林豐富的木材資源,山產品資源,把工業園區建設成爲雙江市乃至北江省的木製品加工基地,建設成綠色天然食用菌產業基地,建設成高新技術工業示範基地。這個定位並非憑空設想,前兩個設想在榆林已經初具規模,只要我們盡心去引導,發展壯大並不是什麼問題。至於高新技術產業,只要我們有針對性的開展招商引資,鎖定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發達地區,做好平臺,想要招進客商來,不是太大的問題……”

有人說每隔三歲就會有一個年齡代溝,嚴寧和徐軍、鄭援朝是不折不扣的兩代人,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若是能同步纔怪了呢。但這個項目若想在常委會上通過,嚴寧不說服他們是不行的,既使嚴寧心裡沒底,也只能硬着頭皮,小心翼翼地組織着措詞,儘量將語言表述地清析通徹。

“至於鄭書記問到的有多少企業有到榆林投資意向,實話實說,到目前爲止,僅有兩戶。一戶是之前曾到榆林考察過的遼陽木業集團,還有一戶是新型材料建築塑窗企業,兩戶的總投資預計億元左右。雖然有些少,但也算是開了個好頭。而且我有信心在兩年之內招來足夠的企業,將榆林工業園區的閒置土地都利用起來……”通過分析,嚴寧清楚的知道,包括錢立運在內,榆林衆多的常委都希望大亂之後的榆林在發展思路上能夠傾向於投資少,見效快,很容易看到成績的發展方式,能夠迅速的向上級展現新班子的能力和水平,實現平穩過渡,進而跨越騰飛。從這一點上來說,嚴寧提議的這種注重高投入,高規格,長遠發展的思路實在沒什麼市場。

“嚴寧縣長的思維是超前的,魄力和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矚的。但是以榆林現有的條件,我們到底能不能冒這麼大的風險,我想沒有人比嚴縣長更清楚榆林的財政狀況了,正如忠庭書記所說的,稍有閃失,我們就是榆林的罪人。所以,我看是不是先把工業園區的拓展停一停,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老城區的改造中,等財政資金寬綽一些了,再集中精力去發展工業園區……”建設一座新的工業園區,等於在榆林再建一座新城,需要大量資金不說,發展速度遲緩,很難一下子看到成績。而且一座新城的興旺,至少也要三五年才能看到成效,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讓榆林的羣衆去適應,去接受。這一點對於徐軍、鄭援朝等還能幹一屆的老同志來說,如果不能在自己的任期內看到成績,就等於爲他人做嫁衣,這可是衆人最不願意看到的。

“同志們,其實在坐的領導目標都是一致的,都想將榆林發展起來,這一點並不矛盾。但不管城市怎麼發展,怎麼規劃,我們必須將眼光看得更長遠。我想強調的是當前的榆林正處在發展的轉折點,機遇稍縱即逝,抓住了,乘勢而起,抓不住,我們還要原地踏步,落後其他地方几年甚至十幾年,這不符合榆林四十萬羣衆要求致富的願望,也不符合改革發展的思路。當然,我們以工業園區建設爲思路的發展模式,也不一定適應榆林現有的環境和特徵。但是,我們要想跨越式發展,就必然做出取捨,有舍纔能有得啊……”

“而且,老城區的改造,成績雖然顯而易見,但是如果只加入一些新的元素,改造升級,勢必會出現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怪圈,這將會使整個榆林變得不論不類。但是發展工業園區建設情況就不同了,園區建設起來,既可以帶動一方經濟,拉動內需,又保留了老城區的風貌,我認爲這種方案還是比較合理的……”

“至於在坐的幾位領導對資產置換的條件不滿意也不要緊,我們可以和開發商再接觸,再溝通,再交流,我有信心,有把握把工業園區帶動起來,如果各位不放心,我們可以打個時間差,先推進園區發展,等到一年半載看到成效了,企業發展起來了,稅收充足了,再對開發企業兌現置換城區的動遷項目……”對於榆林的發展問題上,嚴寧的提議明顯不佔優勢,這是人與人之間觀念和思想之間的衝突,想要輕易的扭轉過來怕是不容易。不得已,嚴寧考慮了一下,做出了讓步,以退爲進提出了打個時間差,先給工業園區一個發展的空間,等到園區發展起來了,回過頭來再去研究質換的問題,這樣倒不失一個穩妥之計。

“咳咳,我也談談想法。我覺得之前縣長一步到位的想法有些急了,畢竟誰也不能預測未來,但現在這種提議卻好了許多,有了時間差,我們的準備會更充足,哪怕工業園區發展不起來,縣裡的財政也會多些積累,應對起來也會掌握一定的主動性……”嚴寧的話音剛落,姜遠達立刻接過了話頭,對嚴寧的退讓表示支持。不過,這話在他口中說出來,怎麼聽怎麼像是在攉稀泥。好在大家也都知道他是什麼人,誰也不挑他的理,對他的發言一笑了之。

“我同意嚴縣長的後一個提議,榆林沒有新的經濟增長極,想要破除層層束縛振興崛起,不下點狠心是不行的,發展工業園區勢在必行,正好可以彌補榆林經濟發展上的肓點……”說話的是主管經濟工作的副縣長李榮立,既然是主管經濟發展,對於開展工業園區建設他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而且,李榮立此前是王雙陽的秘書,後臺老闆實力強勁,也使得他年紀輕輕就超越幾位老牌常委,話語權日重。此時李榮立擺明車馬的表示支持嚴寧,其中有沒有深意,徐軍也好,鄭援朝也好,豈能不認真思量一下。

事實也正如衆人猜測的一般,李榮立清楚的記得自己臨到榆林之前,在向老闆王雙陽辭行的時候,王雙陽難得的對自己鄭重告誡,要配合好嚴寧工作。怎麼配合,老闆沒說,爲什麼要配合嚴寧,老闆也沒說。但是作爲領導的秘書,不需要強調理由,不需要知道原因。老闆有了指示,自己執行就是了。雖然李榮立也不太看好嚴寧孤注一擲的行爲,但這和自己的立場沒關係,必要的態度該表達還是需要表達的,至於後果,就不是李榮立需要擔心的了,天塌了有大個兒的頂着,有嚴寧在前面衝鋒陷陣,用不着自己出頭扛旗。

106 競爭太過激烈139 莫名其妙的首長召見21 尋155 刀山火海也要闖238 用家屬做代表201 着相了啊61 碰壁摔跟頭89 善良的女孩99 生日宴173 獎勵51 老馬也有求人的時候6 嚴寧來了21 踢皮球的技巧142 講原則137 信號40 自己選102 最後一根稻草48 偷樑換柱38 持股交換33 往事121 選地點114 調研農業18 牆頭草161 惡意收購144 回擊的切入點16 下鄉調研31 審計署79 請客23 旅遊規劃1159 親自上陣187 暫新的一頁1121 雙管齊下10 職能差異166 願者上鉤1 這就來了5 誰領導誰70 情況緊急24 信訪工作24 打探107 追髒129 目標一致才行197 不會如此湊巧吧51 老馬也有求人的時候127 撤資56 亂像初顯101 扛旗169 旁觀者清13 不戰而屈人之兵128 根子上就錯了71 下一步目標5 力度答謝讀者補足票票134 聯合對接29 小鬼理論49 應對84 困擾一掃而空76 盤水95 勸說231 與房地產開發搭上了邊64 心中的烙印4 按摩265 日後自見分曉178 點將99 生日宴296 值了166 願者上鉤113 第一次常委會9 對工作的要求73 敗局已定168 主動出擊76 來龍去脈181 經營之道2 是監獄嗎48 京城688 嚴寧的規矩103 曲遙琴的幸福時刻113 第一次常委會72 調轉和處罰217 見聞11 三顆棋子40 小混混搗亂110 反擊上訪信9 國之柱石74 說和86 一口吐沫一個釘150 老馬也失蹄31 跟我談你不夠格172 專題彙報36 合作種植烤煙237 爭辯32 小聚112 原則問題198 夠狠五43 羣體事件258 格局問題19 選人搭架子123 張東盛62 小題大做16 心一軟就答應了69 通房大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