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背水一戰

bookmark

一般來說,全市經濟會議都會在元旦過後不久就會召開,通常會是在春節前,但春節前的黃梁,別說蔣雪松沒有心情召開全市經濟會議,呼延傲博也沒有準備妥當。

再加上一系列的事件頻發,就在各自心照不宣的默契下,全市經濟會議就推到了春節後。

與會人員包括市委書記蔣雪松,市委副書記、市長呼延傲博,市委副書記崔同,以及市四套班子領導,以上領導都在前排就座,市委其他常委在前臺後排就座。

另外,各縣、區(市)委書記,縣、區(市)長,發改局長,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以及市直各單位、中央及省屬駐黃梁單位和企業、金融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部分高等院校主要負責人也參加了會議。

如此大規模的盛大會議,關允還是第一次參加,他沒有座位,站在前臺的後面,以便隨時聽從領導的吩咐。劉洋也站在他的身後,稍微落後了他半個身子,以便顯示出他比關允稍遜一等的不同。

其實劉洋提了正科好幾年了,聽說呼延傲博有意提拔劉洋邁進副處的門檻。

當然,只是有傳聞,或許是呼延傲博有意放風出來,好讓劉洋死心塌地的追隨也未可知。不過以劉洋現在的年齡邁進副處,也不算破格了。

至於劉洋站在他的身後,是不是還有一絲難堪,關允沒有回頭去看,反正他的目光落在臺上意氣風發的呼延傲博的臉上。見呼延傲博氣定神閒,彷彿一切盡在掌握之中,顯然,他讓劉洋轉告的話並沒有帶給呼延傲博多大的衝擊。

或者是呼延傲博意志堅定,不被他一兩句話就亂了心緒。

關允收回心思,向臺下望去,黑壓壓的人羣。坐滿了會場的每一個座位,大多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只有少數是三十出頭的少壯派。這纔是市一級的會議,就初現老人政治的雛形了,他心中喟嘆一聲。到了省級,放眼望去,不得全是白髮蒼蒼的人頭?

會議,由市委副書記崔同主持。

之前在常委會上定下的會議基調是: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的工作總基調,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進一步統籌四化發展,進一步保障改善民生,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着力改善兩個環境。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崔同做了開場白:“同志們,全市經濟會議的召開,是市委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會議要求,把握好‘穩中求進、好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保持強勁增長,加快結構調整,夯實‘三農’基礎,促進統籌發展。擴大改革開放,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實現全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更大發展……”

大概說了幾分鐘後,崔同就將發言權交與了蔣雪松,他不能喧賓奪主,蔣雪松纔是名正言順的一把手。

蔣雪松開始發表重要講話:“同志們,把握形勢是前提,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堅定發展信心。當前,黃梁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進入了一個可以大有作爲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蔣雪松的發言沒有脫稿,他的發言稿之前也經過市委秘書長冷嶽的審覈,不會出現紕漏。

蔣雪松穩重而緩慢的聲音在大堂中繼續迴盪:“一產投資要加強,穩糧食、育龍頭,夯實農業基礎地位。二產投資要調整,提升傳統產業,壯大新興產業,促進工業結構的優化。三產投資要大幅增加,切實提高三產增加值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尤其是文化產業……”

最後一句提及到了文化產業,原本不在發言稿上,是蔣雪松臨時加了一句。話一出口,呼延傲博的臉色就微不可察地變了一變。

關允的心臟也猛然跳了幾下,或許下面的人聽不出來蔣雪松講話中隱含的刀光劍影,雖然在座各人手中都有發言稿,但相信沒有幾人認真對比實際講話和講話稿中有多少出入。

關允卻是記得清清楚楚!

蔣雪松繼續發言:“一產抓特色,一產要有新的成果,抓住黃梁作爲全國整建制推進高產創建試點市機遇,普及推廣糧食集成綜合增產技術。二產抓提升,要有質的突破。遵循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24字方針,有序地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要針對支柱產業進行有序的改進。三產抓文化產業的拓展。大力發展文化旅遊、休閒娛樂等生活性服務業,加快推進廣府古城、中華成語文化園等項目建設,以文化產業爲導向,將黃梁打造成中原古城、文化城,以經濟開發區爲試點,以點帶面帶動整個黃梁的文化產業的興盛,近期規劃是,在經濟開發區投資興建中華成語文化園,遠景規劃是,在全市範圍內恢復黃梁的古蹟,建造一座獨一無二的歷史古城……”

關允愣住了,從三產抓文化產業的拓展的講話開始,後面的發言,蔣雪松完全脫離了發言稿,等於是臨場發揮,脫稿講話。

其實領導現場即興發揮脫稿講話也常見,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一般都不是太重要的場合,重大會議的發言稿,代表的是市委常委會的意見,不能隨意更改,一更改,即使蔣雪松身爲市委書記,也相當於自作主張,將個人權威凌駕於常委會之上了。

但偏偏蔣雪松就自作主張了,而且改得還很徹底,原稿的原話是——三產抓拓展,加快制定服務業倍增計劃,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科研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積極培育文化旅遊、休閒娛樂、家政養老、夜經濟等生活性服務業,加快推進廣府古城、中華成語文化園等項目建設。

對比原稿可以得出結論,蔣雪松的臨場發揮脫稿講話,和原稿上的原話有較大的出入。原稿上的三產定義,不僅僅是指文化產業,還有服務業、物流和電子商務、科研設計等等,而且在關於廣府古城和中華成語文化園項目的建議,只是籠統一提,並沒有真正提上日程,但在蔣雪松的改動之下,現階段就要推動在經濟開區投資興建中華成語文化園,遠景規劃則是將黃梁建設成歷史文化古城,以上說法,並未經過常委會的討論和通過。

蔣雪松擅自改動發言,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當衆講出,等於是公然挑戰常委會的權威,別說關允大吃一驚,呼延傲博頓時拂然變色!

就連崔同也是一時震驚,一臉難以置信地向蔣雪松投去了驚訝的目光。崔同心思不定,心想蔣雪松拿出的決心比他預料中的還要大,這麼說,蔣雪松和呼延傲博的最後一戰,必定是不死不休的局勢了?

原本崔同還認爲,在最後的關鍵時刻,不管是蔣雪松還是呼延傲博,肯定都會退讓一步,歷來書記和市長之爭,雖然在國內的政治生活中是常態,但最後非要拼一個你死我活的結局,也極其罕見。都是官場中人,都知道和爲貴的道理,況且真要鬧得不可開交,也會給省委留下不好的印象。

蔣雪松是怎麼了?以前的蔣雪松是綿裡藏針的性格,現在雖然不是大開大合單刀直入,卻變成了綿裡藏刀。崔同的目光又落到了臺下的關允身上,難道說關允的到來對蔣雪松的影響真有這麼大?

其實以崔同的推論,雖然蔣雪松和呼延傲博針對黃梁的發展方向各執一詞,最後一戰的支點或者說主戰場就是經濟開發區,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方向,就是黃梁市今後的發展方向,但他相信,求同存異是大勢所趨,和光同塵是爲官的最高境界,經過一番明裡暗裡的爭執之後,蔣雪松和呼延傲博肯定會找到一個符合雙方利益的妥協方法,換句話說,到最後還會是所謂的雙贏局面。

沒想到,萬萬沒想到,蔣雪松選擇在全市經濟會議上當衆宣告,等於是背水一戰,壓根就沒有想到要和呼延傲博妥協!崔同暗暗心驚,黃梁最後一戰,比他想象中要精彩,而最後的結局,也會比他預料中的結局充滿了重重變數。

關允察覺到了呼延傲博強壓的憤怒和不滿,不過會場下面的大部分人還沒有聽出蔣雪松講話中改動的部分埋下了怎樣的致命隱患,只有少數一部分人一臉驚詫,用筆在講話稿上勾勾畫畫,顯然是發現了哪裡不對。

機會永遠留給細心和認真的人,許多人在官位上渾渾噩噩一輩子,到死也升不上去,怪不得別人,只能怪自己沒有做好準備,不時刻保持警醒之心。

蔣雪松發言完畢,就該呼延傲博講話了。關允注意到了一個細節,呼延傲博看了幾眼手中的發言稿,隨後輕輕地放到了一邊,然後清了清嗓子,開口說話了。

呼延傲博也要脫稿發言了,關允倒想聽聽,呼延傲博的反擊,能有多大力度!

第17章 事到如今第287章 初識第541章 時機不成熟第74章 逼退第130章 心硬如鐵第178章 伏筆第524章 空手道第332章 寸步不讓第279章 重任第164章 最大失算第351章 人情冷暖第495章 利益攸關第181章 突發變故第230章 初會黃漢第481章 命題第139章 清算第203章 溫琳的決定第537章 初見第262章 奠定地位第266章 露面第27章 誰是高人第450章 將欲取之第157章 危矣第356章 三年磨一劍第154章 巧合第78章 孔縣四件大事第206章 好一個天大的下馬威第509章 約束第417章 紅葉青山水急流第51章 借東風第115章 風聲再起第386章 這事兒很微妙第470章 最後階段第358章 越來越熱鬧了第140章 末路狂妄第472章 必須引起警惕的消息第248章 時機稍縱即逝第418章 看一時風平浪靜第282章 人生際遇第346章 狼穴虎口第133章 罵功第68章 高參之路第481章 命題第238章 指日可待第452章 江山第243章 變局第378章 私交第42章 暗流第145章 矛盾正在醞釀和擴大中第309章 盛名之下第161章 重重意外第300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494章 當仁不讓第36章 類比第212章 燕省第一公子第104章 欺人第224章 再會齊昂洋第358章 越來越熱鬧了第139章 清算第83章 終於來了第369章 對話第360章 勝算幾成第202章 再回孔縣第81章 別開生面第315章 無關風月的紅顏知己第136章 閃亮登場第89章 旗開得勝第306章 男兒敢諾千金事第189章 瞞天過海第98章 聯手一擊第202章 再回孔縣第359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299章 金家第一關第490章 新開端第69章 李逸風的長遠伏筆第144章 幕後較量第88章 打擂臺第128章 風起第70章 聚會第101章 孔縣一人豐收第275章 夏家第332章 寸步不讓第532章 向前看第517章 擱置第389章 傳話第36章 類比第239章 疑點重重第10章 峰迴路轉第391章 事關重大第206章 好一個天大的下馬威第286章 初會第386章 這事兒很微妙第182章 黑幕第205章 三姓秘辛第34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91章 真假難辨第295章 金家擇婿標準第308章 高歌一曲重上路第121章 幕後醞釀第462章 命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