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朱載坖的話,楊博陷入沉思。
而俞大猷與戚繼光則喜上眉梢,對於他們兩個武人來說,這可是一件大好事。從此武人不用再被猜忌,人走在路上,都能挺胸擡頭了。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還請陛下爲我解惑。”楊博終究是科舉考出來的,有點不甘心,“這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如何可能將領直接帶兵便可出戰?如此豈非兒戲,戰時將令不達,而兵不知意,焉能勝戰之。”
朱載坖哈哈一笑,指着俞大猷與戚繼光道:“關於這一點,你儘可問俞卿與戚卿兩人。當初朕命他們二人出戰俺答汗,四萬就營之兵,可沒有跟着他們操演過一日。然而塞外一戰,歸化城轉瞬易手。是何原因,他們兩人應該最清楚。”
俞大猷與戚繼光兩人,雖然年紀一老一少,但都是帶兵多年之人。對於爲何帶着京營,便可直取俺答汗的老巢,他們也有自己的心得。
看到楊博的目光轉向自己,俞大猷便拱手道:“這還要虧得陛下練的好兵,令行禁止,一舉一動皆有章法可循。帶京營的兵,只要學過陛下所寫的練兵手冊,便可無礙。”
戚繼光也點頭道:“陛下所寫的練兵手冊之中,有練兵之法,還有兵丁所應遵守諸事。一應傳令執禮等事,準繩俱全。只要將領學了練兵手冊,便隨時可帶這些兵丁出戰。相互之間,便如操演了千百遍,自然平順無礙。陛下寫練兵手冊,想必就是要將我大明的兵丁訓練如一。而將領出戰,兵將便如多年配合一般,毫無生澀之感。”
楊博知道,如果真如俞大猷與戚繼光所說的那樣,大明將來最大的固定帶兵將領,也就是個衛所的指揮使了。如此一來,便可使得武人帶兵規模得到控制,不敢作亂。象唐代之時,一個節度使手下控弦十餘萬甚至數十萬的情形,是根本不可能再出現的。
“真沒想到,陛下竟是文武雙全,這練兵手冊也可寫得,了不起。”楊博也沒想到,朱載坖會想的如此周全,使兵將分開,“老臣佩服之致。”
朱載坖一擺手,“這有什麼可佩服的,如此不過是爲了使我大明更進一步罷了。前些時候,整頓軍制只不過是權宜之計。真正要完成,還要相當的時日纔可。”
之前對於大明軍隊的整頓,朱載坖只是爲了抓緊兵權。如今再次改變明軍的架構,也不是個簡單的工作。朱載坖如此做,便是爲了讓明軍的體系,更加接近現代的指揮體系。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件事,是朱載坖一定要做的。給明軍榮譽感和使命感。
自明初之始,武人就被視爲賤役。衛所官兵更是被文官呼來喝去,從事各種工程不說,還要給私人耕種土地蓋宅子。這種事放在後世,都是不可想象的。
朱載坖現在要做的,就是將武人從這種境地解放出來,使之擁有保家衛國的榮譽感。若是明軍整天被人折辱,連基本的自尊都沒了,就更談不上榮譽感,也就不要想什麼忠誠了。天知道這樣的軍隊,會在國家有難的時候做出什麼事。
不過,數十年後的吳三桂,卻完美的解釋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忠誠度。
“陛下,如此改變軍制,是否要對外敵動兵?”戚繼光試探的問道。
朱載坖哈哈一笑,搖了搖頭,“現在我大明天兵,所到之處無不望風披靡,但這只是暫時的。我之所以要改變軍制,便是爲了數十年上百年之後,我大明天兵一樣無敵於天下。若要做到這一點,便須讓我明軍有榮譽感和使命感,不得受人折辱。只有我明軍有了榮辱之心,才能忠君愛國報效朝廷。”
楊博心中暗歎一聲來了,陛下做事真是讓人無法預料,然而大方向卻總是對的。最厲害的是,陛下總能找到事情的根由與癥結,從而使之妥善解決。這一次,卻不知道陛下,如何來提升明軍的榮辱。
朱載坖並沒停口,而是按着自己所計劃的,一一說與這幾人聽,“若要如此,便要做一些事情。朕打算在先農壇之西,修一座英烈壇。用之以祭祀我大明曆年來爲國捐軀之英烈,使之英靈長駐永保國安。使我大明曆年犧牲之明軍,無論有無姓名留存,皆可享其香火於英烈壇殿堂之上。”
俞大猷與戚繼光兩人,哪裡聽說過這個。只是朱載坖如此一說,要將那些爲大明犧牲的普通兵丁也置靈於英烈壇,便讓兩人心中悲喜交加,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撲通!撲通!
兩人同時跪倒在地,對着朱載坖長拜不起,“臣等多謝陛下!”
“臣曾多年帶兵於東南,與倭寇交戰不下千次,其間而歿者不下數千兄弟。臣許多人都不曾記得姓名,兄弟們能得如此國禮,想必泉下有知,必會欣慰不已!”俞大猷老淚縱橫道。
“臣亦如是,若得陛下惦念,死而何憾之有!”戚繼光也是非常激動。
楊博目瞪口呆,卻不得不欽佩不已。
“錯了,我要修這座英烈壇,並非是爲了邀買人心。”朱載坖搖頭道:“這便是給我大明軍人,豎立一個英烈聖地,使我大明軍人,因此而有榮譽感。此英烈壇,並非只能有朕來祭祀。而是常年開放於百姓,使百姓也知道,爾等平安來自於何人。如此,誰還會視武人爲賤役,從而不屑一顧呢。從而,更使我大明軍兵也都知道,爾等是爲誰而戰。其肩頭所負者,是我大明的江山社稷,是我大明億萬百姓。如此,還會有兵將敢輕易殺良冒功,敢輕易反叛否。”
楊博嘆了口氣道:“叛者天下唾罵,死者億萬香火。如此,何來鬥志不強,何來輕易投敵。”
朱載坖讓俞大猷與戚繼光兩人起身,“你們都是我大明之武人,更是教授明軍武將之師長。我剛剛說的這些道理,希望你們二人也講予學員聽,使之明白爲誰而戰。”
對於明軍的思想工作,朱載坖是不會放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