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考校

“歌和才子?”陸九淵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個身影。他在年輕時跟關樂和在詩會上有過一面之緣,倒是知道關樂和才華橫溢。

莫非,這兩篇文章是關樂和寫的?即便不是關樂和寫的,也是受他的影響吧?

就如同祁思煜的文章裡處處有祁元道的影子一樣。

這麼想着,他的心就放下了一半。有出處,有淵源,師從高才,即便杜錦寧那兩篇文章傳出去被人質疑,他們也有話說了——名師出高徒麼。

www ▪TTkan ▪¢O

心態一放鬆,他的神色也變得從容起來,撫着鬍子道:“我看你文章,頗爲贊成孟子之‘萬物皆備於我’的說法。那麼,對於六經,你待如何去解?”

杜錦寧在腦子裡回想了一下歷史上那個陸九淵的理論,回道:“六經注我,我注六經。”

六經即是六部儒家經典。因在秦始皇“焚書坑儒”時被坑掉而失傳,所以後來就變成了五經。

陸九淵這話就是問她怎麼看待聖賢之書,她治學的理論是什麼。

杜錦寧用的是歷史上那位陸九淵的說法來回答。“六經注我”就是自己繼承孔孟之道的方法,“我注六經”即是借六經闡發自己的思想。意思就是說,每個人對於六經的解釋都不同,只不過是藉此來闡述自己個人的見解。

這種說法,杜錦寧是很贊成的,所以乾脆就借用了這麼一句話。

陸九淵眼睛一亮,兩隻眼睛如燈泡一樣望着杜錦寧,差點把杜錦寧嚇了一跳。因考生們退出去而大大方方走出來的史修和彭士誠,看杜錦寧的目光也如同看一件珍寶一般。

杜錦寧這句話,又重重地擊中了他們的心房。

彭士誠性子最急,又緊接着問道:“那麼,對於六經,你有何心得?”

這是問她具體如何看待六經了。

杜錦寧略一思忖,道:“也者,志吾心之陰陽消息者也;也者,志吾心之紀綱政事者也;也者,志吾心之歌詠性情者也;也者,志吾心之條理節文者也;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也者,志吾心之誠僞邪正者也。”

“好,說得好。”彭士誠用力擊了一下掌,兩眼放光。

趙良也一臉讚許之色:“沒想到你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見解。”他師從祁元道,推祟的是氣學,但這兩種學說並不矛盾,有些地方還一脈相承。而且杜錦寧這種說法,他個人也是極贊同的。

陸九淵的眼裡也綻放着異樣的神采。

此時他已經顧不得作不作假的問題了,心情迫切地問杜錦寧道:“你的這些理論,可是取自你老師關樂和?”

杜錦寧愣了一愣,旋即搖了搖頭:“呃,不是,是我自己胡思亂想出來的。”..

本來把這些理論推給關樂和是比較好的,這樣比較容易讓人信服。但眼有這三人那狂熱的目光讓杜錦寧心裡發怵。要知道這些學說理論是關樂和提出的,他們定然不會回去,而會立刻收拾行裝殺往灕水縣。到時候關樂和一問三不知,這事就得穿幫。

古代讀書人最重品行,撒謊不是好孩子,到時候她在這些人眼裡就是一個滿嘴謊言的人。她還想借這個理論學說在古代立足呢。好不容易提個理論出來,不撈點好處不說,還揹負個“不實誠”的壞名聲,她是腦袋被門夾了才做這樣的蠢事。

她可是揹負着欺君之罪的人,多一份保障,那就多一個活命的機會。眼前有這樣的機會,爲什麼要往外推呢?那自然得臭不要臉地把這些理論歸爲己有啊。

所以就算這些人不信,她也得說是自己的理論,而非關樂和的。

本來陸九淵已認定這理論是關樂和提出來的了,可杜錦寧這話一出,他頓時就傻了眼。

“你、你說什麼?這些理論是‘你’想出來的?”他把這個“你”字咬得特別重。

杜錦寧點了點頭,愣愣地看着他,黑白分明清澈的大眼睛裡全是疑惑,似乎不明白這有什麼好驚訝的,怎麼這些人都是滿臉震驚的見鬼的表情。

一直沒有說話的史修輕咳了一聲,語重心長地道:“錦寧啊,你小小年紀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已是十分了不起了。那祁思煜在文章中推崇祁先生的學說,雖不如你,可我們也是認可的,還給他在次試中點了第三名。你這院案首也是實至名歸。只是這理論的提出,是十分嚴謹而嚴肅的事,以後你這兩篇一經傳出,會有無數的讀書人跑來跟你辯論。你要是認識不深,不光得不到榮譽,反而會獲得個沽名釣譽的名聲,你可得想清楚了。”

這話說的……

杜錦寧在心底汗了一個,目光卻迷茫地在史修臉上停留了片刻,繼而好像明白了史修的話外音,臉上露出被逼急眼的神色,語調也變得高昂起來:“這真是我自己想的。我老師就在縣裡,要是我撒謊,你們一問他豈不就戳穿了嗎?就這種文章,寫了就寫了,我有必要去撒這個謊嗎?”

說到後面,她滿臉的委曲。

“呃。”

史修和陸九淵幾人啞然。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半晌沒有說話。

“那我問你……”趙良在一旁開了口,“你對‘道在器先’這句話作何理解?”

杜錦寧最不怕的就是考校了。她腦子裡有一個完整的理論學說,今生又博覽羣書,對四書五經也吃得透透的,不管別人考她什麼她都不打怵。

她當下便說起自己的看法來:“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謂之道之器。無其器則無其道……”

爲了不讓這些人再這樣繼續懷疑繼續考校下去,她不再像之前那般說得異常簡潔,而是長篇大論地說了一通,直說得陸九淵三人兩光放光,便是趙良也眼眸發亮,差點就背棄祁元道的學說,掉到心學這個坑裡去。

待杜錦寧說完,這屋裡能保持理智的,除了幾個下人和衙役,就只有趙良了。

趙良想了想,便又出了個題:“你以相思爲題,做一首詩詞吧。”

第二百零五章 謀劃第九十四章 動作很快第十一章 能分出去嗎?第三百零三章 比下他第六百零九章 十五歲了,二月來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陳氏的建議第四百一十五章 訓話第一百一十八章 市場相遇第六十一章 撿到寶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山長和先生來了第四十三章 起罅隙第七十一章 張氏出手第七百八十章 見姐姐第四百八十八章 兩條路,選擇吧第七百二十二章 恍惚第四百九十九章 好吧第六百二十三章 趙晤閱卷第六百六十四章 繼續第三百五十八章 棒喝第五百六十六章 衛國公府第七章 裝死第五百七十七章 一封信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二代第六百四十三章 屎盆子扣誰頭上?第三百零二章 八股文的典範第四百五十九章 影響不大第四百章 理學與心學第八百三十九章 搶佔日苯茶葉市場(二合一)第二百五十章 賣田地第八百三十八章 震驚陸九淵的消息第七百章 杜大人很皮第六百四十四章 完勝第一百七十章 新茶館(三更)第七百四十三章 欠你一個人情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來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出、出血了第三百五十章 歲月靜好第二百零九章 計劃落空第六百六十九章 離家出走第二百零一章 同窗第八百三十四章 再接再勵第七百二十八章 悟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偏心第七百七十五章 六月第三百八十二章 班底第五百六十六章 衛國公府第一百八十二章 求購第六百六十二章 決心第七百六十二章 半年時光第七百七十九章 丹書鐵券到手第六百七十九章 咱倆談談第六百一十九章 來幹嘛的?(第三更)第四百零九章 狀況第二百六十一章 提前交卷第六百四十五章 下場第五百六十四章 上京城第七百七十二章 手諭第四百二十四章 府學教授來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見第六百三十九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三百零一章 考場見聞第六百九十一章 陳立的親事(第三更)第七百零九章 誰彈劾誰?第六百二十四章 蠱惑人心第五百二十章 有人搞事第四百一十六章 打算第七百七十六章 雜交水稻的產量第九十四章 動作很快第六百七十一章 處置第二百一十九章 作坊一觀第一百四十二章 詢問第二十七章 願意過繼嗎?第二十九章 不肯第七百二十六章 開竅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考校第二十一章 巧遇第八十九章 咱們合夥吧第八章 吝嗇第四百一十四章 小氣的祁家第七百一十二章 等着秋後算賬吧第四十章 驚詫莫名第四百零五章 出主意第七百七十九章 丹書鐵券到手第七百八十二章 靜王相邀第三百六十三章 我們才配做你三姐夫第四十六章 關嘉澤第八百五十八章 生子第八十七章 比一比第三百四十九章 自己做第八百六十三章 熊孩子第八百五十九章 齊自蹊第四百九十五章 我又不是斷袖第八百章 擔心與焦慮第七百四十五章 爲人莫裝逼第四百二十五章 要內宿?第二百八十六章 規勸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姐夫人選第七十章 計劃第三百六十二章 提親第五百四十章 訂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