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敲打

他伸手拍了拍杜雲昌的肩膀:“我之所以想把寧哥兒過繼過來,也有給你找個幫手的意思。我看那寧哥兒年紀雖小,但心思靈活,很有自己的想法,關鍵是他心思很正,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咱們在他最艱難的時候伸手幫他一把,往後二房那邊真打歪主意,她一定不會袖手旁觀的。可惜啊……”

還有一點他沒說。杜雲昌的身體很差,連他這個五十來歲的老頭兒都比不上,想來也不是個長壽之人。一旦他跟杜雲昌父子倆相繼離世,杜錦福的年紀又小,這個家業被二房那邊侵佔,那是早晚的事。如果有杜錦寧在,而且他又能獲取功名,那麼杜方芷和杜錦福還能順利長大;可如果沒有他幫襯,這個家以後會如何,可就難說了。

杜雲昌被父親說的這些震驚着,久久不語。

他因着身體不好,打小就被父母保護得極好。平時又一心讀書,很少理會世事,性格便有些天真,不計較利益得失,極爲看重親情。他實在想不通二叔爲何要做那樣的事。

見兒子不說話,杜寅生也知道他難以消化這些,擺了擺手:“你去歇息吧。”

“是,爹。”杜雲昌聽話的站了起來,慢慢走回自己屋裡。

杜寅生望着他單薄的背影,長長地嘆了口氣。

杜家西廂裡,杜錦寧一進門就被杜方苓拉住了胳膊,期盼地問道:“寧哥兒,祖父既然改變了態度,那我跟娘、姐姐是不是往後就不用做那麼多事了?”

杜錦寧望了望陳氏:“祖父沒說這些,只問我願不願意唸書,我說願意,他就放我回來了。”

陳氏一巴掌拍開杜方苓:“快去洗臉燙腳,別在這兒纏着你弟弟。我們不做事,喝西北風啊?少做你的春秋大夢。”

杜方苓嘟着嘴:“二伯、二伯母又不是沒手沒腳?尤其是二伯,一個大男人,什麼事都不做,倒叫我們這些半大的姑娘累死累活。”

陳氏被唬着直去捂她的嘴,壓低聲音喝道:“你要死啊,說這些話。要是被你二伯二伯母聽見了,有你的好果子吃?”

“怕啥?現在咱們也跟他們一樣了,爲啥不能說?”

杜方苓看到姚氏被罰,杜辰生和牛氏很明顯站在了她們這一邊,而且飯桌上牛氏還被杜辰生喝斥了,膽子頓時大了不少,把平時心頭的怨氣都發了出來,“你也是兒媳婦,二伯母也是兒媳婦,爲啥你在田裡累死累活,她倒在家裡享福?這不公平。”

不過她這話,聲音明顯小了很多。

陳氏靜靜地看她一眼,放開了手,神色淡淡的:“誰叫你爹死得早,沒法護着你?”

杜方苓看了杜錦寧一眼,沒敢說話。

她知道陳氏的心結。要是她敢說這一切都是杜錦寧造成的,要不是她克父,她爹也不會死,她們幾姐妹的日子也不會這麼難過,陳氏非把她趕出門不可。這是陳氏的逆鱗,是誰都不能觸碰的。

可她沒說話,那一眼卻沒逃脫陳氏的眼睛。

陳氏立即怒了,指着杜方苓道:“你別以爲這一切都是你弟造成的。你二伯母挑唆之語,你也信?要不是有你弟弟,你娘我早就被你祖父、祖母休回孃家了,你們也被賣去給人做丫鬟了,還留得你們在這裡做杜家姑娘?雖說日子不好過,但好歹生死由自己,不由別人!”

杜方苓雖一向敬重母親,但很不同意母親這話。

她反駁道:“娘,你是說反了吧?要不是你拼命護着,祖父、祖母早把寧哥兒給溺死了。”

“哼!”陳氏冷笑,“別人說什麼你就信什麼。你真以爲你祖父、祖母留着寧哥兒,是因爲我的哀求和他們心軟?那是因爲他們想給你爹留根香火!要不是這樣,他管我們這幾個的死活?”

杜方苓就不說話了。

杜錦寧站在門口,靜靜地看着這一幕,也沒有動彈。 щшш. тт κan. ¢ O

她知道陳氏明面上是在罵杜方苓,實則這些話都是講給她聽的。陳氏擔心她年紀小,心思單純,受了杜辰生的蠱惑,以至於杜辰生稍微對她好一點,她就感恩戴德,把杜辰生當成慈祥的老人,親近他、敬重他,被他所利用。

心暖之餘,她也心慰。

自立、分家、振興家業,過好日子,這些光靠她一個人單打獨鬥那指定是不行的,還得大家一起齊心協力。而有陳氏這樣一個性格剛強、心思通透的母親,她身上的擔子也輕不少。

她走過去,握了握陳氏的胳膊,輕聲道:“娘,您放心,我明白的。”說完這句,便她放開了手,走過去幫杜方菲敲木樁。

見杜錦寧如此聰慧,一點就通,陳氏鼻子一酸,差點掉下淚來。

要是杜錦寧真的是男兒身,那該多好。

雖說小三房的地位有所提高,但陳氏依然不敢出事太出格。到歇息時間了再發出響聲,那是要被牛氏罵的。她們母女幾個只把外面的這面牆立好,就各自歇下了。

第二日母女幾人仍一大早就起來到田裡去了,杜錦寧吃過早飯,便繼續寫她的話本。

因爲心裡有了某種想法,她沒多寫,只寫了一千字左右就停住了,然後花了半個時辰的時間把昨天和早上寫的三千字謄抄了一遍,到陳氏那邊找來針線,把那些寫好的紙張全摞在一起,裝訂成冊。

看看天色已是中午了,外面也沒人,她爬出窗外,從草叢裡把昨天藏在那裡的銀子和銅錢找了出來,再將小冊子往懷裡一揣,開了門出去。

杜辰生聽到響聲,看到她出門,本想叫她到上房來,把昨日給那本《孝經》背一背、講一講,可杜錦寧跟兔子似的,跑得飛快,還沒等他張嘴就不見了蹤影。他只得作罷。

那日從縣裡回來,杜錦寧就聽陳氏說了,鄭仲春和鄭桃兒的父親鄭林,就是專門趕車的,每日往返於縣城和村裡。

桃花村和另一個叫大林村的捱得很近,中間就隔了一條小河。兩個村的人口加起來也不少,有人就像章鴻文一樣要去縣裡上學,有人則像杜雲年一樣要挑菜去縣裡賣,還有走親戚買東西的,每日去縣裡的人倒也不少。

第八百零三章 誰來背鍋?第七百三十五章 施寒山第二百九十六章 入考場第二百零三章 考慮第五百六十六章 衛國公府第五百五十一章 回鄉第二百七十二章 賀喜第二百三十章 告之第一百一十四章 聖人之言第六百九十章 見蘇氏第一百三十九章 關太太教子第八十一章 離開第四百六十二章 推斷第七百五十六章 心心相印第一百七十二章 反應第三百七十章 你想成親了?第五百五十章 人情冷暖第四十九章 沒準能成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是女的,我去提親第六百六十五章 派誰去?第十一章 能分出去嗎?第三百八十二章 班底第四百七十七章 肝兒疼第五百三十八章 潘家女婿杜錦寧第三百九十三章 霸氣第二百四十五章 說服第二百七十七章 看你玩出什麼花樣第五百九十八章 朝庭用官分析報告第三百四十七章 連岳父都克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家吧第二百四十七章 回村第五百三十六章 招了第八十五章 警告第六百七十章 果然做人不能太君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嘆息第二百二十八章 縣試第四百六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八十九章 又一坑第二百二十四章 建立班底第四百九十七章 生氣第三百七十九章 瘸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作坊一觀第一百四十九章 雙簧第三百三十一章 比較第十三章 求第六百九十五章 佃農第五百八十六章 第二冊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議第六百二十一章 逼親的上門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知道,不清楚第八百六十六章 夏金使臣的沮喪第八百一十章 趙晤來訪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宋好商販杜錦寧第二百八十七章 孫女婿人選第六百七十五章 飛蛾撲火第五百三十二章 中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古代的科學試驗第五百六十五章 什麼毛病?第一百七十四章 杜雲昌的崇拜第六十九章 實施第四百二十七章 仙俠與偵探小說第三百三十章 競爭者出現了第八百零一章 失蹤半年後第三百四十六章 另一辦法第六百二十六章 連帶效應第二百一十九章 作坊一觀第四百一十四章 小氣的祁家第八百六十六章 夏金使臣的沮喪第八百零六章 封她做公主如何?(二合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班底第七百二十八章 悟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有何想法第八百零六章 封她做公主如何?(二合一)第七百六十三章 十六歲生辰第五百四十一章 齊慕遠的表白第三十二章 看書第五十七章 去城裡第四百六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九十章 工部的反應第七百八十一章 別擔心第七百八十六章 又見忽悠第三百二十七章 傳喚第五百五十章 人情冷暖第八百六十六章 夏金使臣的沮喪第五百一十二章 一波騷操作(二合一)第八百二十二章 都不是問題第五百四十章 訂親吧第四百一十八章 震驚第五百零一章 拒絕第一百九十九章 逐出書院第十八章 終於退了親第五百四十章 訂親吧第二百一十章 猜到第五百六十九章 宅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焦黑的院子第五百四十九章 做我女婿吧第七百七十九章 丹書鐵券到手第四十二章 改變(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