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詢問

能朝到金鑾殿上並有資格說話的大臣,最少都在四十五歲以上。這些人更喜歡過安穩的日子,所以思想相對保守,不願意嘗試新的事物,更不願意冒險。趙晤自當上皇帝以來,總感覺自己站在泥淖裡,每走一步腳都牽牽絆絆。這種感覺讓他很不舒服。

他要銳意進取,他想讓這些大臣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施政方針與先皇不同,但總沒有一個契機讓他立威。而杜錦寧這篇文章,爲他知道他能做什麼了。

他要讓人造大船,他要讓人遠航,他要征服星辰大海。阻攔者,滾蛋!

平復了一下心情,他坐了下來,將目光落到杜錦寧的第三篇文章上。

在這篇文章裡,杜錦寧仍以一樣的風格,引經據典地羅列了以往中國跟新羅、日本的貿易所取得的種種利益。最讓趙晤眼前一亮的是,杜錦寧在文章裡告訴,與近海的國家進行貿易不僅能促使國家經濟的繁榮,同時還具有極大的戰略意義——貿易能促使國與國之間更爲親密。而一旦兩個國家能爲我所用,那麼新羅、日本所在的島嶼就如同大宋的瞭望臺,更能成爲大宋東南邊的第一道防線。一旦有海外的敵人來臨,兩個國家就能給大宋預警。大宋也能派兵去支援他們抵抗外敵,將外敵消滅在國門外。

文章不光總結了以前跟這兩個國家貿易時的成果,還指出了許多不足,指明應該如何在共享利益的同時,利用物資來抑制兩個國家的發展,從而讓他們成爲大宋的屬國,永遠離不開大宋的支持。

“太好了,寫得太好了。”

趙晤再一次看得熱血沸騰,忍不住站起來在屋裡來回踱步,以平復洶涌澎湃的心情。

這三道策問,只是不過是他偶有所想,從而順手寫下的。他並不認爲這些從來沒接觸過國事的貢生們能寫出什麼實用的意見與建議出來。可他沒想到杜錦寧給了他這麼大的驚喜,每一篇文章不光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還給出了最具有操作性的建議。

難道這些貢生都有這樣的水平,是我以前看的文章有問題嗎?

帶着這樣的疑問,趙晤暫時將杜錦寧的試卷放到了一旁,看起了其他貢生的文章來——之所以說是暫時,是因爲他打算一會兒批閱完試卷後,再仔細閱讀這三篇文章,好思索如何在這三方面實施杜錦寧所提出的建議。

第二名的文章寫得也十分好,在農業、航海和貿易方面也寫了比較詳實的內容,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這個考生年紀比較大了,所以提出來的建議很沉穩,只做一些小小的嘗試,並不建議有大動作——這篇文章拿到朝堂上去,肯定可以獲得那些保守派大臣的讚賞。

這迥然不同風格的兩份試卷,估計是八名閱卷官揣摩他和大臣們的心思而選出來的。把杜錦寧的試卷放在第一位,也代表了把他這個皇帝放在了第一位,以免承受他的怒火。

領悟到兩份試卷背後所蘊含的用意,趙晤的嘴角一勾,露出一個嘲諷的笑容。

將第二份試卷放在另一邊,趙晤繼續看第三份卷子。

第一名是杜錦寧,第三名是齊慕遠,而齊慕遠是齊伯昆的孫子,這是他在大殿裡監考的時候就知道的事情。

所以他很好奇,齊伯昆的孫子針對那三道策問,會寫出什麼樣的文章來。

將三篇文章細細地看過一遍,趙晤臉上浮現出滿意地笑意。

他之所以重用齊伯昆,是因爲齊伯昆與他的想法總是不謀而和。齊伯昆雖然年紀大了,卻不像那些渾身充滿了迂腐氣息的臣子那般保守。就算有些想法他不能理解,但他忠心,能忠實地把趙晤的意願執行下去。

這讓趙晤覺得十分滿意。

而齊伯昆的孫子,在他的文章裡表現出來的思想與齊伯昆一脈相承:嚴謹又不乏鬥志。最難得的是齊慕遠小小年紀,卻能提出許多好的建議。文章雖然不如杜錦寧的那般充滿激情,蠱惑人心,想得深、看得遠,提出的建議更實際。但以齊慕遠的年紀來說,也是十分難得的了,不失爲三篇優秀好文章。

趙晤點了點頭。

拋開揣摩上意這一點不說,起碼八名閱卷官在挑選人才方面還是挺有眼力的。這一點值得肯定。

將餘下的七份試卷看完,雖說這些人文章寫得不錯,也還算言之有物,但並沒有太多亮眼的地方。

趙晤拿過杜錦寧的那篇文章,提起硃筆,正要往下寫什麼,想了想,他又把筆放下,吩咐吳公公道:“讓人去查一查杜錦寧今天在做什麼。另外,把太學的馮季康找來。”

“是。”吳公公出去吩咐了一番,又轉了進來。

……

太學的學正馮季康今天正納悶呢。

因爲太學所收的學子基本上都是舉人,所以會試和殿試的這段時間,正是太學的學子參加考試的日子,太學基本處於空曠狀態。會試取中的學子自不必說,考了殿試後就可以等着派官了,再不用到太學裡面來念書;沒取中的學子,因爲太過沮喪怕人恥笑,這段時間也是各自舔舐傷口,不願意來書院。

可今天卻有齋夫來彙報,說杜錦寧幾個學子來太學藏書樓裡看書。

隔了一個多時辰,宮裡又來了人,說皇帝找他。

“學正大人,不會有什麼事吧?”伺候馮季康的齋夫緊張地道。

馮季康心裡其實也很緊張,畢竟以他的官職,平常是很少有機會見到皇帝的。

不過他沒有表露出來,擺擺手道:“沒事。要是有事,皇上直接就下令將我抓了,還由着我去他面前辯駁麼?”

齋夫這才放下心來,目送着馮季康上了馬車,往宮裡去。

馮季康跟着太監進了宮,直奔大殿,四肢僵硬地對上面磕道行了個大禮。

“起來吧。”他聽到一個清朗的聲音響起,在太監的示意下,這才起身。卻低着頭一直不敢往上面看。

“我且問你,杜錦寧在太學裡大半年,他的表現如何?”趙晤問道。

2

第二百三十一章 府學第四百四十三章 趕緊告狀第二百三十一章 府學第五百六十三章 收拾第七百五十二章 你真是女子?第七百零三章 馬劍第五百七十四章 宅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擠兌第三百一十一章 陽謀第四百五十三章 琴棋書畫第五百六十四章 上京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給我走第一百一十九章 教導第五百一十七章 入簾與入考第七百七十二章 手諭第六百六十六章 論好弟子的重要性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攏第七百七十五章 六月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決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趙晤閱卷第一百五十一章 又來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稻田第一百二十八章 古代的科學試驗第五百七十六章 戲精與影帝第八十三章 對未來的安排第八百四十四章 想見她第四百七十七章 肝兒疼第一百三十九章 關太太教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孔氏手段第四百二十八章 認祖歸宗吧?第二百三十四章 甲班第八百二十三章 參政的第一步第七百八十九章 又一坑第七百六十四章 折服第二百六十章 等你名列前茅第一百九十九章 逐出書院第五百二十一章 反擊第三百四十四章 錦寧,訂個親吧第七百八十四章 被趙明月強了第七百八十二章 做好準備(二合一)第四百零六章 把第一名給奪回來第八百六十一章 過繼一事第二十九章 不肯第七百七十八章 搶婿風波即將來襲第六百五十一章 航海生意第五百八十三章 話本與花店第六百六十九章 離家出走第五百七十八章 幾個意思?第二十二章 吃驚的掌櫃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回來了?(四更)第六百九十四章 憋悶第六百四十二章 衝突第一百八十九章 山長和先生來了第四十七章 巧遇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倆真般配第四百五十三章 琴棋書畫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知道,不清楚第五十五章 怒火第五百三十六章 招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齊哥哥你討厭我?第四百七十一章 偏心第九十七章 又一條賺錢的路子第七百零一章 規矩第五百三十二章 中計第二百九十五章 時機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議第五百二十九章 何其幸也第二百七十二章 賀喜第二百八十三章 點拔第五百三十三章 配合默契第五百八十七章 太學第七百八十九章 又一坑第三百六十四章 蠢蠢欲動第七百八十八章 趙晤的打算第二百七十五章 想考功名嗎?第四百一十六章 打算第八十七章 比一比第三百一十八章 考校第五百五十九章 說服第十六章 《阿寶》第五百一十三章 就這樣吧(二合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竄門第八百四十六章 認慫第八百零二章 減產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去府城第五百八十九章 驚豔第三百二十六章 命運就在一念間第七百八十一章 老齊的忽悠之功第七百六十二章 半年時光第一百七十五章 把天聊死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跟個小娘子似的第五十七章 去城裡第一百四十四章 逗死我了第二十五章 高價賣出第五百八十五章 訓話及代耕架第四百七十二章 企圖翻案第七百八十一章 別擔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重農抑商,是否改變第七百四十五章 爲人莫裝逼第四百零五章 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