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治死(一)

杏林堂中。

“沈大娘,你家小子又不舒服了麼?”一個抱着小孩兒的婦人看見熟人打了聲招呼。

沈大娘苦着臉道:“前些日子在衛生堂處看過,還不見好轉,聽人說了這兒大夫不錯,所以過來看看。你閨女也病了麼?”

那婦人笑道:“差不多好了,孔大夫這幾單藥很見效。聽聞這方子還在郡主處學來。”

沈大娘往裡面看了看,四間診室,四個單間,這是擴展後的杏林堂。沈大娘壓低聲音道:“我該找誰看看?”

那婦人看了眼道:“裡面的孔大夫最是熟手,看得人也最多,你若然要排了他的隊,那就得多等些時間。另外的謝大夫也不錯,那柴大夫就小了點……”

柴臨淵才分出來,單獨給人看病。名聲還不顯。

“那郡主呢?”沈大娘問道。那不還空着一個。

“郡主不住在醫館,而且事兒也多着,她來得時候多是看看柴大夫診斷。如今三大神醫之一的貞大夫也有時候過來這裡,專門兒指導謝大夫。聽聞謝大夫過些日子就要離開這醫館接替貞大夫以前的醫館診病。說起來還是貞大夫和郡主的醫術最是好——郡主可是貞大夫親傳弟子,而且貞大夫曾說過她青出於藍勝於藍。”那婦人八卦了半天,看見藥已經抓好,站起身道,“沈大娘,我就先走了,你自己看着辦吧”

沈大娘站起身,看了看裡面三間診室,一個孔大夫,一個謝大夫,裡面還有個白頭髮的老頭。最後一間卻只有少年一個人,卻並沒有什麼人過來找他看病,想必他太年輕,名聲還未曾傳揚出去。

也不見郡主,應是還未曾過來。

沈大娘思考了下,決定就讓謝大夫看看。畢竟這兒有個神醫坐鎮。

轉過身,就往謝大夫診室而去,孔大夫位於第一間,謝大夫的位於中間,柴臨淵的在第三間。

杏林堂擴展之後,原來的地方都用來做單獨診室,收購的隔壁就做了抓藥撿藥煎藥的地方。

轉身之時剛好與一個神情緊張的男人對面而撞。那男人身後還帶着一個小孩兒。

“作死啊你走路也不看着點”沈大娘被撞的胸口疼,不由怒道。

那男人卻沒有應她,只頭也不回拉着那小孩兒往前走。那小孩兒三四歲模樣,穿在身上的衣服有些舊,也有些大,袖口處還縫了一塊,顯見得不知道穿得誰的,一個照面之下,還看到那小孩兒對她咧嘴笑了笑,鼻涕流得老長。再看男人,卻衣着光鮮,涼薄的嘴脣,冷漠的三角眼。

哪有這樣的父母,自己穿得好,小孩兒卻穿成這樣。也不知是不是後孃養的。

沈大娘心中疑惑,看見他帶着小孩兒急匆匆入了第三間,心道:也許這年紀輕輕的柴大夫也是有些真本事的,如不然,怎有人專門去尋他?

沈大娘自去排了謝大夫,拿了一日的藥單,謝大夫囑咐明日再來複診。這兒看病和衛生堂不同,衛生堂中開藥就是五日的分量。而杏林堂中卻依據情況而來,多是開了第一日,第二日再來,然後依據病情延緩程度對藥方進行增改。雖然麻煩了些,可效果就比衛生堂中好了不少。

沈大娘第二日起了個早又來到杏林堂中,遇到了熟人,又閒聊了兩句,正要到她入內了。卻見到一個女人哭天搶地而來,一個男人抱着小孩兒把杏林堂的一扇半開的門狠狠一踢,門嘭一聲洞開旋轉了一百八十度撞在了門後的牆壁上。

所有人都愣住了,就聽到那男人大吼一聲:“柴臨淵,你給我滾出來”

然後那女人滾在地上,說一句就把雙手舉高到頭頂然後重重落在地上,拍得地面啪啪作響,嚎啕道:“杏林堂治死了人了杏林堂的黑心大夫治死人了我的侄兒啊,我可憐的侄兒啊半年前才死了爹孃,如今自己一伸腿又去了。枉死城中多了一個無辜的靈魂。百年後我怎麼去見我的哥哥嫂嫂啊我沒辦法和他們交代啊”

那男人就把小孩兒的身體重重放在杏林堂的櫃檯之上,常新和洪達湊過去一看,唬了一跳,這小孩三四歲模樣,身體已然僵硬,還不知道死了多久了。另外的幾個學徒年齡還小,少見死人,只敢遠遠看着。

“你們杏林堂中不給我個交代,我今日就和你們對簿公堂。”那男人高聲惡狠狠道。

沈大娘帶着孫兒正看熱鬧,一見那小孩兒屍體,心驚肉跳,只把正好奇張望的孫兒的眼睛給蒙上,口中只念叨: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亡靈往生極樂。

再睜開眼睛,突然覺得那男人很有些眼熟,不就是昨日撞了她的那個男人麼?不過昨日衣着光鮮,今日卻換了身粗布麻衣。再看那放在櫃檯上的小孩屍身,那破爛衣衫不見了,身上裹着的倒是最新款的小孩兒裝束。

沈大娘有些慶幸自己昨日是找了謝大夫看病,裡面還有貞大夫這樣的名醫坐診,又唸了聲阿彌陀佛,定了定心神。

再想時候卻疑慮頓生,原來這小孩兒竟然是他們的侄兒。

又聽見那女人嚎道:“我可憐的侄兒啊自從你父母走後,我和你叔衣服也捨不得穿好,白麪饅頭也捨不得吃,省吃儉用就想着以後存點錢讓你上書塾,將來搏個功名,前途無量,光宗耀祖,告慰你父母在天之靈。沒想到你如今年紀輕輕就去了。你還這麼小,等頭七回家的時候都找不到家門啊我可憐的侄兒啊……”

聲淚俱下,話語哀哀,只讓一旁看病的人有些心軟的眼淚也下來了。嘴裡開始嘀咕:“這柴大夫還是太小了啊”

“柴臨淵就這麼點年紀也敢給人診病杏林堂中又不是無人,是賺錢想瘋了”

“看杏林堂如何給人家一個交代否則,這兒我們也不敢再來了。”

“話雖如此,這裡郡主、孔大夫和謝大夫醫術還是不錯的。只不能隨隨便便尋了這個年輕人來湊數”

……

一時間議論紛紛,那男人女人見着這模樣,仿似得了支持,哭喊叫罵更大聲。

沈大娘一直盯着那女人,陡然見她眼中閃過一抹得意之色,不由心中疑竇更深。再看那男人,不知道是不是有了先入爲主的想法,竟然覺得越看越假。兩人好似做戲一般。心中閃過一個念頭:莫非這三人是故意來訛錢的騙子可是這小孩兒……

沈大娘再看那僵硬的小兒,靠近了些細細看了下,那小孩兒臉色發青,可能都死了好幾個時辰。不由打了個冷戰。小孩兒是真的死了,不是假作。昨日生龍活虎,那小孩兒還對她笑了笑,不由又連忙念起阿彌陀佛。

又想起昨日那小孩的衣着,莫非小孩兒是他們不知從哪裡騙來的,然後害了命,故意過來這裡陷害騙錢?

這個念頭在沈大娘腦海慢慢盤旋,揮之不去。

此時太早,貞大夫和藍喬都沒有過來,聽到外面喧鬧,正給人看病的孔大夫不由皺起了眉頭,不過還是沒有放下手中的病人,繼續診斷。

直到一個學徒慌張跑了進來道:“孔大夫,不好啦,治死人了”

孔大夫手一抖,即刻放下手中的病人,說了聲“抱歉”。這才定了下神道:“說清楚點,什麼治死人?”

那學徒慌亂不已,看到孔大夫詢問,只結結巴巴道:“一個小孩兒死了,說是,說是柴大夫治死了人”

孔大夫閉了下眼,穩了穩身形,儘量用平靜的聲音道:“你速速去郡主府,把這件事情告知郡主。”

那學徒也是舉止無措,聽了孔大夫這般說,應了聲,就快步往郡主府而去。

孔大夫深呼吸一口氣,才大步往外走去。治死人不是小事,他這一輩子也就遇到過一回,那還是跟着師傅的時候,與謝大夫有關,爲此,抓錯了藥的謝大夫被師傅逐出了師門,名聲盡毀。

如今,這前途無量的柴大夫也要重蹈謝志毅的覆轍了麼?

謝大夫也聽了此事,臉色煞白,他的事情還擺在眼前,窮愁潦倒了七八年,如今是運氣好遇到了藍喬才得以重新開始。縱然他也懷疑當年的事情是不是有陷害的成份,可這麼多年過去,什麼證據都沒有,自然不做他想,只要好好對待往後就行。

這柴臨淵,難道是年紀太輕,所以行事魯莽了些麼?

不,不會,柴臨淵雖然年齡較小,但是天資聰穎,又家學淵源,一直學了十幾年,論底子,他只怕比自己還深厚,有什麼理由竟然會把人都給致死呢?沒聽說來了重症病人,重症的病人,都要他們幾人一起診斷,而且貞大夫和郡主也一定會過來看。而輕微病症的孩子,只要稍微注意,就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除非是柴臨淵自己包攬了這個重症病人的治療。或者說他沒看出來那小孩兒已經病入膏肓。但是這樣的可能性幾乎爲零。

又或者是抓錯了藥,那就是學徒的責任了。但是,有毒性的藥物和一般的藥物也是分開的,有毒性的藥物都是另在一邊,要拿的時候,學徒都會仔細看過藥單,有疑問還會去詢問大夫纔敢拿。

謝志毅一邊走出來,一邊想着。

第31章 狗兒(一)第94章 三伏第34章 情愫(一)第131章 邀請第173章 丫鬟(二)第110章 漫山第8章 漸好(二)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83章 巧遇第171章 丫鬟(一)第176章 拜訪(一)第239章 和睦第154章 強勢(三)第154章 強勢(三)第9章 認親(一)第19章 竹林第126章 趣味第256章 隔閡第34章 情愫(一)第185章 投靠(二)第241章 受傷第233章 請往第58章 送別第212章 訴衷第100章 矛盾第93章 後果第124章 被算第96章 嘲弄第39章 遇險(一)第213章 真相第161章 變化第117章 斷情第186章 流產?(一)第62章 身世(一)第3章 診病(一)第47章 中毒(三)第49章 試探(二)第2章 揭榜(二)第142章 維護第77章 八卦第200章 永訣第64章 拯救(一)第109章 傷(二)第162章 準備第73章 夜半第233章 請往第147章 我的第47章 中毒(三)第184章 投靠(一)第112章 病危第195章 又見(一)第190章 凱旋(三)第106章 變(一)第41章 遇險(三)第120章 偶遇第259章 援軍第217章 懷人(二)第116章 解剖第205章 針鋒(一)第228章 揚名(三)第171章 丫鬟(一)第1章 揭榜(一)第259章 援軍第149章 蛻變(一)一百三十八章 挑釁第91章 賀壽第250章 睡覺第200章 永訣一百三十九章 迎神第106章 變(一)第91章 賀壽第71章 承諾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224章 送別(二)第238章 成全第159章 受封(二)第115章 拒婚第135章 失身第110章 漫山第69章 中舉第233章 請往第200章 永訣第97章 說佛第189章 凱旋(二)第65章 拯救(二)第160章 受封(三)第164章 滅妾第225章 皇子第249章 奇方第224章 送別(二)第23章 學武第144章 中招第107章 變(二)第60章 禁錮第96章 嘲弄第191章 酥麻第47章 中毒(三)第192章 病危(一)第6章 診病(四)第125章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