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不要以爲這就是生活(6)

文化史上有兩類名士、兩類心靈,皆人間大愛,但氣質迥異:一類屬藥,讓你舌下含苦、兩腋起風,精神陡然冷肅、峭拔起來;一類屬糖,讓你愛意涌體、蓄樂生津,拋卻世間險要和煩憂。前者如魯迅、胡適、郁達夫,那一代文人多位此列,即便“閒適”如林語堂者也不例外。後者則極單純、極通透和快活的玻璃人,此物稀少,除王世襄,甚至難覓同輩搭檔(汪曾祺、黃永玉有點兒像,但玩興略欠,潑勁不足,感覺沒玩透)。似乎只能往史上找了,如陸羽、李漁、張岱、文震亨。若說前者乃地上的愛,現實且苦澀,有鐐銬之沉和鏗鏘聲;那後者則雲上的愛,步履飄盈,溺於雞毛蒜皮、物機天趣,有獨立超然之仙風。

前者貢獻的是體巨,是磐重,乃經世要義;後者顯呈的是精微,是點滴,乃俗生大美。一則爲黃山之鬆、泰山之碑,一則爲“芥子納須彌”。雖不同語,卻是世間最精彩的兩幅卦象。

我越來越深覺雙方的重要。尤其後者,它甚至直接成爲“熱愛生活”的依據,沒有它,人生即有釜底抽薪的虛脫感。但在價值觀上,特別於中國這樣一個苦難型母體,前者的地位往往首要,稍不留神,後者即被譏爲頹廢,以商女靡音、紈絝騷風噓之。

在很長的時光裡,我就這麼以爲的,幾乎不正眼看之。

當我讀完世襄的《錦灰堆》,當我偶識這位以養蟲、育鴿、飼鷹、精饌、藏物識器立身的大玩家,當我見識了老北京那些平凡瑣碎的“玩意兒”——那些即使在最動盪和苦難日子裡仍隨身攜帶、不肯犧牲的興致與生趣,那些與驕奢無關、問汲於自然、求助於草蟲的最低成本的快活……我開始驚歎,多麼健康而美好的人!

世襄八十壽辰日,荃猷女士親手刻了一幅紅彤彤的剪紙:《大樹圖》。樹上15枚果子,對應老伴的15類鍾愛——

“傢俱”,世襄酷愛明式傢俱,著有《明式傢俱珍賞》《明式傢俱研究》;“漆器”,世襄最得意的學術強項,著有《髹飾錄解說》;“竹刻”,世襄曾致力於傳統竹刻技法的恢復,著有《竹刻藝術》《竹刻鑑賞》;“套模子的葫蘆”,世襄鍾情葫蘆植術和造式;“火繪葫蘆器”,世襄擅長火繪葫蘆;“鎏金銅佛像”,世襄喜愛佛像藝術,但自謙未入門;“書畫”,世襄酷愛中國書畫,著有《畫學彙編》;“蟋蟀”,世襄着迷蛐蛐,對蓄養和器皿頗有得,著有《蟋蟀譜集成》;“鴿哨”,世襄癡迷放鴿,著有《明代鴿經·清宮鴿譜》《北京鴿哨》;“鳥具”,世襄對雀籠食罐有研究;“家常菜”,世襄擅吃擅烹,在“幹校”改造時還偷偷做鱖魚宴;“牛”,世襄“文革”中曾在鄉下放牛;“鷹”,世襄少時飼鷹,欲撰一本中國鷹文化的書;“獾狗”,一種用來捕獾的獵犬,世襄早年的跟班……

愛天空、愛市井、愛草木、愛鳥蟲、愛古今、愛神靈、愛路人……一輩子聚精會神、專注毫髮,只知道愛,只埋頭玩。有何不好?

塵界的繽紛、熱鬧、蓬蓬勃勃,人世的動力、活性、快樂源泉,生命的元素、本義、真相謎根,難道不都涌向了這兒嗎?

他不過屏神靜氣、心無旁騖地爲同胞集中演示了一遍。假如魯迅能活二百年,很久以後,當時代不再爲之埋伏那麼多對手和險惡,莫非他不成另一個王世襄?

我曾給好多人推薦讀世襄。讀之,可明目醒耳,勵足健體;可凝神細微,鑄品養性;可知物辨機,享受妙趣;可貪生求飴,絕厭世之念。

有人替他總結了很多成就:古鑑成就,收藏成就,學術成就,人格成就,愛情成就,美食成就……在我看來,他最大的成就即生活,即玩。

一輩子的玩,有業無業、有名堂無名堂的玩,玩醉了,玩透了。

“芥子納須彌”的成就,非玩之初衷,而是無意之釀,猶如歲月壽盒。

世襄至交、翻譯家楊憲益先生曾贈詩云:“名士風流天下聞,方言蒼泳寄情深。少年燕市稱頑主,老大京華輯逸文。”

在一個不會玩、不敢玩、忘了玩、沒得玩、玩不轉的年代,這堪稱一份偉大業績。

2009年11月28日,“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協和醫院去世,享年95歲。依本人意願,不作遺體告別,不設靈堂。

有人說,楊憲益、王世襄等朋輩攜手西去,似乎約好了似的,似乎宣告了這樣的事實:一個時代結束了。

次晚,我所在的央視深夜節目《24小時》,播出了一條新聞《那個最會玩的人去了》。

片子的尾聲,我寫了一段話——

“讀王世襄的書,你會對人生恍然大悟:快樂如此簡單,趣味如此無窮,童年竟然可攜帶一生。你會情不自禁說:活着真好!”

“如今,那個最會玩的人,不能再和我們一起玩了。但他的天真、他的玩具、他的活法……將留下來,陪我們。”

13、老北京的童話——望梅止渴,遊新版廠甸廟會

肩摩轂擊衆爭趨,鑼鼓喧天達回衢。

最是兒童喜歡物,空竹喇叭大葫蘆。

——《廠甸竹枝詞》

1

若問老北京人:農曆新正的頭等事是啥?

恐怕異口同聲:過大年,逛廟會!正如《廠甸竹枝詞》中所唱:“一元復始報春曉,廠甸遊人迤邐來。但見街頭陳百貨,準知呂祖廟門來。”

廟會初叫“社祭”,遼代稱“上巳春遊”,它源於廟前定期的宗教活動,漸漸人氣興旺,由廟擴市,成爲兼祭祀、商貿、歡娛於一體的大型民間集會。

北京寺多,廟會亦多,史有“八大廟會”之說。張中行先生憶道:“每旬的九、十、一、二是隆福寺,三是土地廟,五、六是白塔寺,七、八是護國寺,幾乎天天有;加上正月初一的東嶽廟,初二的財神廟,十七八的白雲觀,三月初三的蟠桃宮……你會說北平真是廟會的天下。”(《北平的廟會》)

而作爲春節盛市的廠甸廟會,更與金陵夫子廟、上海城隍廟、成都青羊宮並稱“中國四大廟會”。

廠甸,本是城南一條小衚衕(現宣武區南新華街路東),遼時叫“海王村”,元明曾在此設官窯燒琉璃瓦,“琉璃廠”始有名,窯前散地即被稱作“廠甸”。附近有三棟廟——火神廟、呂祖廟和土地祠,因香火興旺,且都在正月開廟辦市,百姓燒香求籤的當兒也順便趕集購貨,久之,這一帶的攤點便連成了片,且有了個更大的名號:廠甸廟會。

清光緒年間的《廠甸記》中道:“平時空曠,至正月則傾城士女,如荼如雲,車載手挽,絡繹於途。”

2

廠甸廟會始於明嘉靖,興於清康熙,盛於乾隆。對其盛況,清人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描述道:“每於正月元旦至十六日,百貨雲集,燈屏琉璃,萬盞棚懸,玉軸牙籤,千門聯絡,圖書充棟,寶玩填街。更有秦樓楚館編笙歌,寶馬香車遊仕女。”

吾生亦晚,追不上老輩的廠甸廟會,但30年前齊魯鄉下的春節大集(當地叫“趕春會”),我記憶猶新,作爲一年生活的最,其熱鬧和繽紛,其賜予一個小兒的歡騰,堪用“夢牽魂繞”形容,加上逛過新版廠甸,揣摩起它的昔日風光來也算有譜。

據我的經驗,廟會最誘惑孩子的是“耍貨”,即玩具。清人孔尚任在《早春過琉璃廠》中說:“其餘吹器多,葫蘆聲鼓盪,畫角仰天鳴,冰柱抽一丈。”招搖過市的冰糖葫蘆,獵獵作響的大風車,嗡嗡嚶嚶的抖空竹,乃著名“老三樣”。其餘更是琳琅:琉璃喇叭、撲撲登兒、風葫蘆、江米人、吹糖人、小鬃人、彩麪塑、花臉、鬍子、泥鳥登枝、雞啄米、轉花筒、竹節蛇、紙蝴蝶、布老虎、玻璃瓜果、彩繪蛋殼、蠟鴨子、袖箭、彈弓、竹木刀槍、手推蝴蝶車、秸稈或磚料做的樓臺殿閣、各式花炮、燈籠、風箏……

齊魯距京不遠,民間手藝相近,故上述玩意兒我大多都熟,也在“春會”上買過,一玩即大半年。遺憾的是,伴我童年結束,在老家,這些玩意兒便和“春會”一起蒸發了。所以,當它們魔術般從北京的新版廟會上變出來時,我激動不已,若故人相見,若大街上忽遇發小。當然,它們今非昔比,少了點土氣和野性,多了股洋味和時尚,且有了個新名號:“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是來展演的,作爲“紀念物”供人懷舊的。即便如此,我亦滿足。

望梅止渴的滿足。

和由模具鍛壓出來的化學玩具不同,這些耍貨——草編、紙紮、木鑿、泥塑、布藝,都彰顯了農業時代的品格:植物性、鄉土性、手工性、個異性。“耍貨”的快樂,是農桑技藝揉捏出來的,是心靈手巧剪裁出來的,是和花果蔬菜一樣——由大自然和農家院土生土長的。無論材料、屬性、機趣,還是生產和買賣方式,和現代玩具都迥異。

其實,“年”本身即農曆,即洋溢着草木和莽野氣息。細品你會發現,農業出身的耍貨,和“年”竟那般神形匹配、氣味相投,有一種深沉的默契。

耍貨令小兒癡迷,也讓成人沉醉。正月的廠甸,是老北京的童話。在這兒,每個人都成了孩子,每個孩子都領到了朝思暮想的玩具。

3

廟會小吃更是繁多,甜鹹葷素麻,烙烤蒸炒煮:艾窩窩、炸三角、豌豆黃、煎灌腸、炸醬麪、羊霜霜、焦圈、薄脆、涼糕、扒糕、年糕、棗糕、八寶茶、杏仁茶、老豆汁、炒肝、爆肚……連這條街上的空氣,都成了免費大餐,讓人徘徊連連、齒頰留香。

和現代人逛商場、泡酒吧、進遊樂園不同,廟會的吃喝玩樂,堪稱“大街上的嘉年華”,是露天的快樂,是摩肩擦背、擁搡擠推的快樂,是無須門票、任意領取的快樂。

舊廠甸最有名的,還數東西琉璃廠街的書肆,榮寶齋、一得閣、戴月軒、博古齋、宏寶堂……使得它在京城八大廟會中有“文市”之譽。

明清兩朝,廠甸附近會館雲集,趕考的文人扎堆於此,至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庫全書》編撰開館,召2000多士子參修翰林院,更使得這兒書肆林立,多時近200家,經營經史子集、舊書善本、金石玉瓷、碑帖字畫、紙墨筆硯、篆刻章料……《北京風俗雜詠續編》語:“新開廠甸值新春,悅好圖書百貨陳。裘馬翩翩貴公子,往來多是讀書人。”在廠甸廟會的熱鬧中,書攤的分量尤重,既有琉璃廠店鋪的,也有外來練場子的,包括著名的三槐堂、寶書堂等。

因了這份文氣和雅性,歷代名士與廠甸緣分頗深。史家孫承澤住附近的後孫公園衚衕;詩人王士禎住火神廟西夾道;“布衣御史”朱彝尊住海柏衚衕;樑夢龍的樑家園、紀曉嵐的閱微草堂、孔尚任的岸堂、李漁的芥子園,及錢大昕、羅聘、李文藻等故居,皆環左右;梨園的程長庚、譚鑫培、餘叔巖、梅蘭芳、裘盛戎等,也銜此爲鄰。

魯迅寓京13年,有日記可查的逛廠甸即40餘回,每年廟會更不曾拉下。徐悲鴻、老舍、齊白石、張大千、胡適、鄭振鐸、張伯駒、朱自清……都在琉璃廠的書閣瓦肆間,留下了身影。

遺憾的是,如今的琉璃廠經一番豪華修葺和招標,小的書鋪已飄零至潘家園了。新版的廠甸廟會,已顯得文氣大傷,倒是吃喝佔了上風。加上“耍貨”數量有限,“展”“演”目的遠大於“銷”,往往幾日內便貨盡攤散,所以我建議您趁早去,晚了只能喝豆汁了。

4

老北京有諺:大年三十熬一宿,正月初一扭一扭。

這“扭”,說的便是赴廟會看耍戲。由於北倚前門大柵欄、南銜天橋場子(皆爲老北京最鬧處),廠甸便引了大批江湖把式和藝人來湊趣。《都門竹枝詞》中說,“琉璃廠上好風光,旱地行船小作坊”,描述的即廟會一景“跑旱船”。其他的撂地和曲藝更不勝枚舉:中幡、摔跤、秧歌、高蹺、跑驢、太平鼓、舞獅、京戲、皮影、木偶、西洋鏡、拉洋片……可謂觀者如潮、人氣沖霄。

古玩字畫,吃喝玩樂。400年了,廠甸廟會以雅俗共濟、商娛相融之特色,充當了京城百姓的狂歡節。這條地圖上不起眼的街道,平日寂靜,一俟正月,即幻化出神奇的力量,變成了一個盛大繽紛的萬花筒:孩子的玩具,百姓的口福,文人的雅興……都在裡面。

它是老北京人對自己一年勞碌的最大犒賞,它把攢了一年的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把憋了一年的樂子和歡勁——全撒了出去。

5

作爲由祭而生、傍廟而興的民俗,現代史上,廠甸廟會與其他傳統事項一樣,幾經沉浮——

民國七年(1918),市政當局正式批告:以廠甸和海王村公園爲中心,正月初一開市,十五結市。由此,它成了京城唯一的官設春節廟會,步入全盛期。即便最蕭條的1945年,客流量仍達20萬人,佔駐京人口1/5。1949年後,雖經濟轉爲官控模式,但自發的廠甸廟會依舊紅火。從1960年始,生活物資匱乏,加上修路,它曾歇息三年,待1963年重啓時再次火爆京城,客流逾400萬人次。“文革”期間,隨着對佛事和民俗的封殺,所有的廟會都消失了……

它的再次迴歸,是2001年。

30年,足以作古多少人和事?足以流逝多少地點和記憶?足以讓多少東西面目全非?

在高廈林立、廟影消殞的今天,廟會更多變作了一場摹舊仿古的演出。從氣象到構造,它都不再是真實的生活現場,而是以展覽和懷舊的姿態進入視野,進入了時尚序列。無論生產者還是消費者,心態都不同於舊時,“過大年,逛廟會”這一古諺,在今日語境中,多少有股祭典的意味了。

即便如此,只要在京,逢正月我還是要去的,去赴這場約會。畢竟,透過這條複製的大街——猶如時空隧道,讓我重溫了一個古老童話,讓我與祖輩們的快樂不期而遇。

6

變和鉅變是一種意義,不變和少變也是一種意義,甚至是更大的意義,蘊含珍貴的未來價值。

何爲“文化”?說到底,即拖時代後腿的東西,即“落後”的力量和“向後”的價值,即一輛車的後視鏡、剎車系統和減速裝置。當你奔馳太快或拐彎時,它提醒你慢下來,看看來路,看看沿途,想想身世和爲什麼出發,接下來如何更穩健、更安全、更均衡……

所謂的“經典”“傳統”“習俗”,也是這道涵義,皆意味着一份古老的生活契約和家史,一種光陰深處的沉靜和定力,一套與“現代”“時尚”反向的價值和邏輯。它們承載着風物、日曆、基因、記憶、祖祖輩輩的生存故事,它們告訴你“你是誰”,提醒你“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某種意義上,只有“文化”,才永遠時尚;只有“古老”,才永遠年輕;只有“陳腐”,才永遠神采奕奕。

而真正的文化,並非陳列在紀念館裡,也不在博古架和展覽會上,那不過是亡者之骸,它應該是活的,活在原來的地點,活在人的日常習慣中。它的載體不是檔案和文獻,而是人的呼吸、體溫、腦海和舉止。一座有文化的城市,應像晨鐘暮鼓一樣,時常響起歷史老人的咳嗽聲;應有能力收留、維繫和傳遞一種“不變”,其真正考驗的,並非政府的投入和保護(那隻對遺址有用),而是來自民間的熱愛、秉持和消費及民間精神的自信與定力。

張中行說:“我總以爲北平的地道精神不在東交民巷、東安市場、大學、電影院,這些在北平精神上講起來只能算左道。摩登,北平容之而不受其化。任你有跳舞場,她仍保存茶館;任你有球場,她仍保存鳥市;任你有百貨公司,她仍保存廟會……”(《北平的廟會》)

先生又說:“廟會使人們親密,結合,繫住每一個人的心。”

是啊,無廟會的春節,即像漏了餡的餃子,寡淡乏味。

有了這紅紅火火、大俗大雅的鬧騰——農曆大年纔有了活性,纔有了喜慶勁。有了滿眼的冰糖葫蘆和風車,有了沖霄的鑼鼓與吆喝,這正月的京城,纔有了容光,有了精氣神。

第13章 不要以爲這就是生活(4)第3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3)第24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4)第9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9)第21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1)第19章 怎樣纔算一個好的時代(4)第4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4)第12章 不要以爲這就是生活(3)第19章 怎樣纔算一個好的時代(4)第8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8)第23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3)第1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1)第4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4)第2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2)第19章 怎樣纔算一個好的時代(4)第10章 不要以爲這就是生活(1)第14章 不要以爲這就是生活(5)第27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7)第26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6)第18章 怎樣纔算一個好的時代(3)第2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2)第17章 怎樣纔算一個好的時代(2)第16章 怎樣纔算一個好的時代(1)第10章 不要以爲這就是生活(1)第27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7)第28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8)第27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7)第26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6)第27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7)第9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9)第15章 不要以爲這就是生活(6)第5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5)第28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8)第6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6)第21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1)第20章 怎樣纔算一個好的時代(5)第5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5)第21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1)第26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6)第1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1)第8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8)第5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5)第13章 不要以爲這就是生活(4)第2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2)第10章 不要以爲這就是生活(1)第12章 不要以爲這就是生活(3)第13章 不要以爲這就是生活(4)第9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9)第21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1)第19章 怎樣纔算一個好的時代(4)第18章 怎樣纔算一個好的時代(3)第22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2)第19章 怎樣纔算一個好的時代(4)第21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1)第25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5)第24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4)第28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8)第3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3)第2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2)第18章 怎樣纔算一個好的時代(3)第16章 怎樣纔算一個好的時代(1)第25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5)第15章 不要以爲這就是生活(6)第26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6)第3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3)第19章 怎樣纔算一個好的時代(4)第18章 怎樣纔算一個好的時代(3)第17章 怎樣纔算一個好的時代(2)第3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3)第1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1)第11章 不要以爲這就是生活(2)第23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3)第2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2)第28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8)第1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1)第26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6)第3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3)第15章 不要以爲這就是生活(6)第9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9)第1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1)第21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1)第22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2)第10章 不要以爲這就是生活(1)第9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9)第23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3)第13章 不要以爲這就是生活(4)第28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8)第10章 不要以爲這就是生活(1)第18章 怎樣纔算一個好的時代(3)第6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6)第22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2)第4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4)第5章 再見,原配的世界(5)第18章 怎樣纔算一個好的時代(3)第21章 時代的疾病——精神訪談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