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幹就幹,在小蘿莉海皇的全力支持,還有四支城衛軍的不斷努力下,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一座可容納百萬人的圓形大劇場拔地而起,成爲了海底之城最新的地標建築。
因爲是建在海皇宮外的廣場上的,因此這座圓形大劇場註定不會存在太長的時間。但是林山經過精心計算後發現,就算這座圓形大劇場只使用一次,也就是到煉器大賽結束,那麼賺得的利潤就已經超過了投入的總和。所以在得到這個結果之後,龜丞相也就不再報怨海皇宮在圓形大劇場面前顯得太過矮小什麼的了。
或許是事前得到了海皇的承諾,一旦圓形大劇場實現贏利,那麼林山就能得到贏利部分一半的獎勵。正是這個原因,林山不惜血本製作了四面超大型的乾坤鏡,安裝在圓形大劇場的四個入口的頂部,成爲整個圓形大劇場最搶眼的所在。
不過因爲廣告還沒有開始招商的緣故,林山只是象徵性的播放了一些有關海底之城的風景見聞。而就是這樣一段並不出彩的“紀錄片”,也成了海底之城的居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甚至還有人專門在圓形大劇場外找了個視角最好的位置,坐在那裡看“大片”。
“要是我把遊戲給搞出來,那不是要賺瘋了?”看到海族人對乾坤鏡如此的熱衷,林山居然冒出了製作遊戲的念頭。
如果是在另一個世界,林山絕對不會有這個想法的,但是在修真界卻真的敢想了。原因無他,因爲幻陣既然可以用來製作電影,同樣可以用來製作遊戲。
幻陣這東西其實就是一種陣法,只不過一旦有人走進這個陣法中,就會受到視覺和聽覺的干擾,使得進入幻陣的人無法脫困。更高明一點的幻陣真是可以動用五行之力,向進入幻陣的人發起攻擊。
而林山要做的,就是把被動的觀看電影的基礎上,通過乾坤鏡增加一些對主角的控制,從而達到玩遊戲的目的。
將幻陣從被動的觀看,變成在規則允許的情況下與主角進行互動,看上去只是做了一個小小的改動。可就是這樣一個改動,讓乾坤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而使得乾坤鏡完成了從播放器到遊戲機劃時代的轉變。
因爲時間
的關係,第一批遊戲林山製作的並不多,而且看上去也很幼稚,只有賽馬、游泳等幾個弱智到爆的遊戲。因爲這樣的遊戲對場景製作的要求並不高,而且模擬起來難度也不大,這才成爲林山試水的首批產品。
可沒想到就是這樣一種製作粗糙、可玩性並不強的遊戲,一經面世立刻受到了海底之城上層人士的追捧。甚至有人還喊出了要買斷遊戲和乾坤鏡製作權的口號。
海底之城對林山來說註定只是生命中的一小段經歷,並不會在這裡待太長的時間,賣掉遊戲製作權對林山來說絕對是筆劃算的大買賣,可是林山卻非常謹慎的拒絕了這個提議。
原因很簡單,乾坤鏡不但是林山掏空海底之城財富的工具,同樣是用來挑起海底之城各勢力矛盾的推手。只有讓整個海底之城先亂起來,林山才能心無旁騖的修復海底之城最深處的陣法,以及找到去第五層的路。
不過對海底之城絕大多數的居民還說,乾坤鏡只是一朵浮雲,就算再眼熱,也只能去看去想,但不能真正的擁有。誰讓林山開出只有拿出等同於神器價值的東西,才能交換一面乾坤鏡的高價呢。因此即將到來的煉器大賽,纔是所有海底之城平民的唯一。
隨着比賽的日益臨近,林山規劃的賺錢大計終於看到了成效。首先便是門票收益。因爲海底之城在明面上,海皇宮、城衛軍和海族世家三股勢力出於一個微妙的平衡狀態。因此當圓形大劇場建成之後,按照林山的提議,海皇拿出了四分之一的門票收益分給了海族世家和城衛軍。
海族世家和城衛軍在得到這部分門牌收益的許諾後,立刻拍胸脯保證,一定保證煉器大賽安全、穩定的辦下來。這樣一來,只要有人膽敢在煉器大賽上搞破壞,就不得不同時面對海底之城最大的三股勢力的聯合攻擊。
在得知煉器大賽的門票收入歸三方共同所有之後,原本想在門票上面搞點小動作的海族煉器師聯盟,立刻偃旗息鼓了。得罪海皇宮一家沒關係,但是要同時得罪三家,哪怕海族煉器師聯盟再強大,最終也只會落得個分崩離析的下場。
在保證了門票收入這一硬性指標之後,煉器大賽期間的餐飲、娛樂等
相關業務也成功的拍賣了出去。雖然拍賣只是在幾個海族世家中展開,拍賣的過程也顯得相對平淡。但是隻要參加了這次拍賣的人都能看出來,因爲利益的關係,這幾個海族世家內部已經出現了裂痕。雖然這個裂痕現在看上去並不明顯,但是林山和海皇都知道,只要再有幾次這樣的機會,裂痕就會被無限放大,這幾個海族世家也會最終陷入永無休止的內鬥。
倒是被林山寄予厚望的廣告收入,卻沒有出現想象中的那樣火爆。通過一番調查林山才知道,原來海底之城所有的業務,在數萬年間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甚至不用宣傳,海底之城的居民就知道買衣服該去什麼地方,吃東西又該去什麼地方。面對這樣一個結果,就算再來十個林山也是無解。
不過經過安裝在圓形大劇場四個入口處的超大型乾坤鏡的反覆播放,海皇宮的幾款新車倒是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兩輪車和三輪車因爲成本的原因,定價相對較低,銷售量極大,但利潤卻很薄。倒是代表着海底之城最高端最時尚的四輪車,一經面世,立刻被搶購一空。
根據林山所謂的飢餓營銷策略,第一批四輪車只投放了十輛,而且每輛的定價爲二十萬斤深海寒鐵。雖然二十萬斤深海寒鐵對海底之城的富人來說並不算什麼,但是對海底之城的普通民衆來說,卻是需要不吃不喝乾滿一百年才能積累的財富。
雖然買到四輪車的人樂不可支,沒買到的人也以同樣的價格在海皇宮預定到了一輛。可是這件事的影響力,卻遠遠超過了商品銷售的本身。一股仇富的心態,在不禁意間被無限的放大,而且像瘟疫一樣在海底之城迅速傳播。
與此同時,在林山的受益下,海皇宮迅速派出大批諮詢員,展開大規模的諮詢調研活動,並且取得了第一手的民意調查。這些諮詢員在諮詢調研的同時,向所有被調研者保證,不管是什麼樣的聲音,只要肯說出來,就一定會傳達到海皇的耳朵裡。
作爲海底之城的另外兩大勢力,海族世家和城衛軍顯然對海皇宮的這一行爲不屑一顧。可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正是海皇宮的這一親民行爲,在不經意間成了整個海底之城掌握民意導向的那個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