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盜墓之事古來以有,追根溯源,自項盜秦後,歷二十三朝,天下無不發之冢,世間朝代更替,穴地掘冢之輩多如牛虻,按其動機、手法、宗系區分,不外乎發丘、摸金、搬山、卸嶺。

發丘摸金之輩,始於後漢,實皆一脈,摸金秘術,“易”字當頭,生生變化爲“易”,天地之大德日“生”。南宋末年以來便無“發丘”之說,並稱“摸金校尉”,以易學五行之理分金定穴,多存立身濟世之心,或三兩人,或三五人結爲一黨,無師徒傳承之名份,唯以發丘印、摸金符、尋龍訣等物爲憑,進退有章,攻守有法,盜亦有道,雞鳴燈滅不摸金,盜不離道,敬鬼神而遠之。

搬山道人一支,始於西域孔雀河雙黑山流域,其輩皆同宗同族,平日多扮遊道方士行走天下,不與外人往來相通,特立獨行,能人異士輩出,盜遍世之大藏。有不知其意欲何爲者,謂其:“搬山道人發古墓者,以求不死仙藥也。”搬山道人善獨門“搬山分甲術”,此術可細分爲“搬山填海術”和“分山掘子甲”兩門,合稱“搬山之術”,歷來密不外傳。其輩尋藏盜墓,無不以“搬山異術”爲行事之根本,搬山雖屬異類方術,然其中所涵蓋諸般方技、法門、訣語,卻並非以《易》爲總綱,故與摸金校尉“風水秘術”之淵源截然不同。

卸嶺之徒最衆,始自漢末農民軍盜發帝陵,衆力取利,分贓聚義,人數少則成百、多可千數。平日分散,各自爲匪爲盜或爲官軍,盜墓者中半官半匪者皆屬此輩,彼此間消息相通,中有盜魁,一呼百應,逢古墓巨冢,則聚衆以圖之。其行事不計後果,大鏟大鋤、牛牽馬拽、藥石土炮,無所不用其極,其輩所盜發之冢,即便斬山做廊、穿石爲藏、土堅如鐵、墓牆銅灌金箍,亦皆以外力破之。

發丘、摸金、搬山、卸嶺,便囊括了世上以“風水、方術、外力”來盜墓的這三大體系,簡言之可作“理、技、物”,也完全涵蓋了盜墓之輩“濟世、尋藥、求財”這三種動機,餘者皆民盜散盜,不乏雞鳴狗盜之流,泥沙混雜難成氣候,不足立說。鬼吹燈Ⅱ單表摸金校尉與搬山道人之傳奇往事。

第十二章 地府(1)第十二章 滅頂之災第三十一章 破卵而出第四章 吞舟之魚(下)第六章 送屍術第十九章 蛻殼龜第五十四章 月夜尋狼第一章 香鞋第十三章 溶化(上)第五章 打神金鞭(4)第四十五章 蝕天第二十一章 逆襲(3)第七章 荒山老屍(1)第三十五章 線索第二十一章 逆襲(5)第六章 刀鋒第十章 雷公嶺(3)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7)第十一章 禁區(下)第十九章 冥須溝(1)第三十六章 禁室培骸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2)第十六章 底艙第四十章 天地無門第十九章 猛狗(2)第九章 航海禁忌(下)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2)第十一章 黑風口野人溝第十六章 屍油河(6)第二十二章 祭湖神(3)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1)第五章 食人蟻(4)第十九章 化石森林第十章 雷公嶺(3)第八章 深海龍頭(3)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4)第十九章 引魂雞(上)第三十二章 生死籤第二十六章 歸墟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1)第九章 鐵馬幫(1)第六十四章 千年長生草第十二章 滅頂之災第三十章 黃金大道(1)第二十二章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下)第二十四章 神父第二十四章 黑塔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下)第八章 三叉戟號(上)第十三章 吊死鬼(5)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4)第三章 夜擒(下)第六十五章 金點第四十九章 秉燭夜行第三章 五宗大供第二十九章 莫洛托夫雞尾酒第六十七章 賬簿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1)第十二章 冢魄第十四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十五章 蚰蜒鉤(上)第十一章 黑風口野人溝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1)第二十五章 乾坤一跳(下)第二章 黃皮子墳(上)第十一章 三清觀(5)第七章 老吊爺(下)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6)第九章 鬼打牆(4)第五十一章 數字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2)第二十八章 白色隧道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1)第七章 被從地圖上抹掉的區域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上)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1)第二十三章 X線第十一章 三清觀(4)第三十章 黃金大道(2)第二十四章 沒有出口的海(上)第二十五章 掉落第十二章 地府(3)第十二章 逃命(4)第七章 被從地圖上抹掉的區域引子第十三章 死者——身份不明第十三章 懸魂梯第九章 鐵馬幫(1)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1)第五章 火瓢蟲第七章 霸王蠑螈第十一章 詭絲(2)第十八章 神臂牀子弩第二十七章 龜眠地第七章 海中古玉(上)第六十章 懸棺第八章 絞繩(上)第八章 洗腸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