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海中古玉(下)

bookmark

“掰武”見大金牙要盤道,雖然心裡不以爲然,卻只好洗耳恭聽,只聽大金牙邊喝啤酒邊雲山霧罩地給他一通高論,在商周戰國年間,民間根本不允許買賣玉件,因爲那時候玉器都是特權階級專用物品,象徵着身份和地位,所以那會兒倒斗的手藝人去倒鬥摸金,往往都不取明器中的玉件,而專摸真金白銀,有些考古學者去到古墓,發現墓主身上的金縷玉衣都被拆散了,價值連城的玉片扔滿一地,玉片上的金絲卻被倒鬥之輩抽剝倒走了,這就是因爲那時候社會大環境不允許玉石流通,誰要是敢在街上賣玉,那簡直等於自己去衙門自首。

可咱們所處的時代卻不同了,在潘家園就能經常見到古玉,這些古玉的來源大多是墓中明器,墓中環境不同於人間,造成這些古玉大多有浸,古墓裡面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有,有在墓裡放石灰積細沙的,也有灌水銀的,積石是爲了加固,積沙是爲了防盜,正因爲有了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再加上古墓所在的地下環境侵蝕,所以這些明器大多帶“沁”,也有稱其爲“浸”的,差不多都是一個意思。

這玉沁的顏色五花八門,一般都按顏色區分,黃色的在陝西內蒙比較多見,是土沁,灰色的石灰沁,白色的爲水沁,黑色的在明器中最多,是水銀斑,也稱“硃砂沁”或“辰州沁”,紫色的則是死人腐爛漚浸出的屍血沁,綠色的是與銅器相近而產生的銅沁,而有玉石之本色也有黑、碧、青、黃、黑、白等顏色,其中尤以白色爲貴。

古人以玉比德,說明聖和人性相通,可帶腐沁之玉,卻是不宜近人,這些海里的青頭,確實是很值錢的古玉,奈何都爲海水腥膩之物沉浸,全是海腥鹽滷包裹,而且已浸入玉髓,觀之好似頑石,懂行的覺得可惜,不懂行的覺得是假貨,唯一的辦法是找人來盤玉。咱要想盤活古玉,使其玉性與沁色相映成趣,那得花多大的成本?大盤這種古玉必找處女,最好是十八九的大姑娘,長得不好還不行,不是大家閨秀也不好,必須讓她把古玉貼肉而藏,一年到頭寸步不離,用個兩三年能盤迴一塊就不錯了。可咱上哪找那麼多大姑娘去?要真有錢僱那麼多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來盤玉,那咱爺們兒還用得着千里奔波淘換這麼多爛石頭回去嗎?而且大姑娘找多了,咱這生活作風問題也說不清楚了。家裡的老婆該不願意了,所以說這批青頭燙手,弄回北京也不一定能立即出手,還不知道要在手裡砸多久呢。

海中古玉難盤,這只是其一,還有更要命的,其實嗜好古物的收藏家,也許不會在乎沁色如何,他們收了去是自己找人來盤,古玉斑色深厚,老沁年愈久色愈暗,一輕盤出,各種形色必露其精彩,妙處無窮無盡,展現出古香異彩,勘稱奇絕。

但既然玉能比人,人分三六九等,古玉當然也有高低貴賤之別,殷商春秋之古玉,用料尚在其次,個人多以其形制而分高低,古玉中以圭、璋、璧、琥、璜、琮爲上品,祭祀環佩之物次之,零星玉件再次之,可您瞧這些青頭貨在古玉里跟上、中、下三等都不沾邊,形制古怪離奇,缺少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嗜古者未必肯爲它掏銀子廢工夫。

明器青頭這種東西,最重要是有人認可,誰都說不清這些東西的出處來歷,它頂多也就剩下點研究價值了,不過能不能研究出什麼成果那還不好說、而且殘破不全更是致命的缺點……

大金牙滔滔不絕地還想再接着侃,聽他說話的“掰武”卻坐不住了,哪想得到玉石有這麼多講究,聽得心服口服,心驚不已,連稱佩服,情願把這批青頭高開低走,就算交了學費了,他對大金牙說:“在這做生意算是坐井觀天了,有機會一定要去潘家園長學問去。”

大金牙是流氓假仗義,立刻拍着胸口答應只要“掰武”去了北京,吃住玩全由他大金牙包了,東南西北皆兄弟,五湖四海是一家,爺們兒們出來混圖什麼呀?圖錢?錢是王八蛋啊,什麼錢多錢少,提錢就覺得沒勁、庸俗,咱爺們兒這輩子不就圖個仗義嗎。

“掰武”目瞪口呆之餘,這筆生意就算被大金牙給拿下了,我們雖然從北京出來的時候不算太順利,但這回南下,到珊瑚廟頭一天就先發了一筆不大不小的意外之財,成交之後,我想起還有最重要的事情沒辦,就向“掰武”打聽,想找一條能出海的船隻,不用太大,但必須堅固可靠,能經得住汪詳大海中的大風大浪,只要是能合我們心意,價錢不是問題。

“掰武”說這還不簡單嗎,幾位儘管跟我來,他帶我們從漁村轉向後崖,這珊瑚廟島四周突出,中部凹陷,宛如一朵在碧海上威開的蓮花,全島惟有東南西南兩個小缺口可以停泊船隻,另外崖下有舊時水洞,也可在洞內等候潮起時出海,從雲古崖上經過前往深水洞之時,環顧四方,只見海連着天,天連着海,碧海藍天,風平浪靜,我在心中暗自祈禱,但願我們出海的時候也能有這種天氣。

下崖進入大水洞,發現這裡停靠着不少船隻,各種各樣,而且什麼年代的都有,漁船、小型貨船、風帆輪機各種各樣一應俱全,除了島上漁民們私有的,也有在海上遇到事故被丟棄在這裡維修的,還有些是來這裡尋寶地打撈隊所留下的,水洞裡還有艦船上的老式火炮,據說以前這個水洞被海匪盤據,那些老式的木船和火炮都有幾十上百年的歷史。

“掰武”引着我們看了幾艘船隻,我不太懂得舟船之道,找船這件事全憑明叔做主,明叔對船隻要求很是苛刻,看了數遭,都沒有讓他滿意的船,這裡的舟船無一例外缺少一些我們最爲需要的設施。

第十九章 冥須溝(3)第二十二章 祭湖神(3)第三十章 精變第九章 古狸碑(上)第二十章 奇襲(1)第七十章 起源第五章 食人蟻(2)第十三章 黃皮子(1)第四十章 有筋無骨(下)第二十二章 黑沙漠第五十六章 在劫難逃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下)第三十三章 霧隱迴廊第八章 無盡神道(1)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2)第五十一章 告祭碑第三十三章 祭品第二章 酉水墓(1)第二十章 無間得脫第三十一章 毀滅(1)第三章 屈肢葬(1)第六章 虛冢假穴(3)第二十二章 黑沙漠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2)第十一章 指令爲搜索第二十章 地覺(4)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2)第十八章 探海觀南龍(下)第十七章 白眼翁(1)第二十章 追憶第十章 雷公嶺(3)不得不看的《鬼吹燈》第二十一章 兇鐵(上)第十四章 紅犼第十二章 移屍地第七章 起死回生(1)第七章 穿過高山 越過河流第十二章 逃命(3)第二十章 巴山猿狖(上)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十一章 禁區(下)第五十七章 啓示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十章 雙面屍(3)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2)第十四章 絕對包圍第二十一章 逆襲(4)第三十九章 死亡——不期而至第三十五章 凌雲宮 會仙殿第二十七章 寶藏第七十章 起源第四十六章 金井第六十七章 賬簿第二十三章 神筆第八章 無盡神道(2)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4)第七章 通緝犯第二十三章 黑水城第二十七章 鬥官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1)不得不看的《鬼吹燈》第九章 空襲警報第三十八章 銅殿(上)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2)第二十九章 黑霧第十五章 靈蓋的詛咒第八章 三叉戟號(上)第三十九章 射日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1)第八章 地震第三十一章 真與假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1)第十五章 靈蓋的詛咒引子第三十八章 天目第十四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十五章 黑潮浮棺(下)第三十章 丹爐第二十一章 食人蚌(上)第四十二章 還願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3)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下)第二十七章 荒島求生(2)第十五章 黑潮浮棺(下)第六章 虛冢假穴(2)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2)第三十四章 水深火熱第四十八章 隱藏在古畫中的幽靈第一章 秦人金龍(2)第二十八章 太陽神廟(2)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3)第六章 青頭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4)第十二章 墳冢(2)第三十一章 毀滅(2)第二章 賊頭(3)第十章 美國之行(3)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4)第十三章 黃皮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