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黑匣子

我一聽這小吃店的老闆兒果然是“瓜包氣”,問他還不如不問,便想再問旁人,轉頭看看四周,一眼瞥見街角一個上着半邊門板的老鋪子,看門面是賣雜貨的。

可奇怪的是,店鋪門前用麻繩吊着一個小棺材般的木頭匣子,匣身走了許多道大漆,都是漆成黑色,看起來年代久遠古舊,漆皮剝落風化,單看那木料成色,便知是紫檀,必定是有些來歷的古物,而且形狀非比尋常。我越看越奇,想不到在這毫不起眼的偏僻小鎮中,竟有如此之物?被我撞見,也算是我們“摸金校尉”的造化。

我把目光落在店鋪門前懸掛的“黑匣子”上多時,看得準了,心中有了數,料想不會走眼,便對轉頭去問禿腦殼老闆:“再跟您打聽個事兒,街上那間雜貨店是國營的還是個體的?”

禿腦殼老闆一邊在竈上忙活着,一邊擡頭看了一眼我說的那間鋪子,答道:“那個是個體的,老掌櫃叫做李樹國,是保定府的外來戶,打濫仗的老巴子,只曉得衝殼子,根本不懂做生意,沒得啥子正經貨色,你想買啥子東西,不如沿街走下去,有國營商店噻。”

我一聽雜貨店老闆是保定府人士,那就更不會錯了,謝過了禿腦殼,回到Shirley楊等人身邊坐下,Shirley楊問我:“怎樣?打聽到什麼消息?”

我說:“這裡的人都不知道有沒腦殼兒的大王,不過卻另有些意外地發現……”說着我用手一指街角的雜貨店,讓衆人去看店門前懸掛的“黑匣子”。

胖子奇道:“是棺材鋪啊,老胡你要給誰買棺材?”

孫九爺說那肯定不是棺材模型,常年在農村鄉下走動,沒見過民間有這樣的棺材鋪,再說哪有雜貨店賣棺材的,不知道門口掛個木匣子有什麼講究,莫非是吃飽了撐的?

Shirley楊的外祖父,是民國年間名動一時的“搬山道人”,江湖綠林中的門道無不熟知,所以Shirley楊雖是在海外長大,卻通曉江湖上的山經暗語,別看身爲教授的孫九爺和胖子不明所以,她卻已瞧出些許端倪,對我說:“這木頭箱子上全是窟窿,像是養蜂人的蜂箱一般,恐怕店中掌櫃是蜂窩山裡的來頭。”

孫九爺聽得納悶:“蜂窩山?養蜜蜂的?不能夠啊,你們瞧那些窟窿,大小不一,深淺不同,毫無規則可言,可能都是用刀子戳出來的,可能是當地的某種風俗。你們不要急着武斷,咱們有必要尊重當地羣衆的民間風俗。”

我說:“孫教授您在這方面真不是一般外行,我都懶得跟您擡槓,咱也別光說了,乾脆進去買些東西,看看此店裡面是不是藏着位蜂窩山的老元良。”

胖子其實也是一竅不通,但仍然不懂裝懂,對孫九爺說:“露怯了吧?不懂別瞎說,別以爲是個什麼專家,就能在一切領域說三道四。專家教授也不是萬事通,以後多跟胖爺我學着點吧,進去帶你開開眼。”說完緊扒了兩口飯,拎起揹包,跟我們一同來到那老鋪門前。

鋪中有一老一少兩人,老的七八十歲,頭髮鬍子都花白了。手裡握着倆鐵球,躺在竹椅上昏昏沉沉地半睡半醒,想來此人就是姓李的老掌櫃;另有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姑娘,長得眉清目秀十分水靈,紮了兩條辮子垂在胸前,從上到下透着乾淨利落,一看就是本地的川妹子,不象與那老掌櫃有什麼血緣關係,可能是店裡的售貨員。她見我們進了店,立刻忙着招呼,問我想買什麼東西?

我左右看了看,店內擺設雖然古舊,但各處打掃的一塵不染,有個老舊的木頭櫃臺,也不知用了多少年頭了,磨得油光甑亮,櫃上最顯眼的是一大排的玻璃罐子,裡面裝的都是五顏六色的南糖,還有當地一些土產。貨架上的各色貨物,一律碼放得整整齊齊。

我知道“蜂窩山”也是七十二行裡的手藝人,這種店鋪在明面上和暗地裡,做的完全是兩種生意,不過陌生人直接進來,店主人絕不會跟你做真正的買賣。我尋思着要先找個由頭,正好進山盜墓需要用些雜物,出來的匆忙尚未採辦,便對那姑娘說:“妹兒,我們要買蠟燭,還要上好的白紙、線繩、火柴,糖塊也來二斤。”

那姑娘聽得明白,當下將我要的事物,按數量一件件取出來,我身邊的胖子替我補充說:“我說妹妹,蠟燭也要上好的,不是名牌的我們可不要。”

那姑娘以爲胖子拿她尋開心,有幾分生氣的說:“你算罈子作怪呦?有哪個是買蠟燭還要看牌子的?”

這時老掌櫃把眼睜開條縫,搓着手中鐵球對那姑娘說:“幺妹兒,這一干人都是外來的貴客,不得無禮。”

我見老掌櫃醒了,心想那幺妹兒年紀輕輕,不像是“蜂窩山“裡的,而老掌櫃雖然老邁,卻不昏庸,出言不俗,說不定正是“蜂窩山”中的大行家,當下打個問訊:“老掌櫃,我打算跟您這淘換幾件行貨,不知可有現成的?”

老掌櫃不動聲色地說:“行貨件件都擺在櫃上了,客人想要什麼儘管問幺妹兒去買。”

我心想老掌櫃這是存心跟我裝傻啊,有心用暗語切口跟他說出本意,但我只是曾聽我祖父胡國華講過一些,大多是倒斗的切口,對通用的“山經脣典”卻不太熟悉,雖會幾句,可總也說不囫圇,一時找不到合適地說辭,可又不能犯忌直接問,以免被對方視爲“外行”,趕緊對Shirley楊使了個眼色,讓她出面相談。

Shirley楊點頭會意,上前似有意似無意地對老掌櫃說:“途經高山擡頭看,山上一面金字牌;金字牌後銀字牌,排排都是蜂字頭。”

老掌櫃聞言猛地睜開眼睛,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Shirley楊,似乎不相信這番話能從她口中說出來,還以爲聽錯了,當下動起“山經”來問道:“一面鏡子兩山照,照出金風吹滿面;不知哪路過蜂山,識得金銀蜂字牌?”

Shirley楊想也不想,便脫口回答:“風裡鷂子隨山轉,打馬加鞭趕路程;隊伍不齊休見怪,禮貌荒疏勿掛懷。”

那老掌櫃神色更是詫異,又問:“山上山下?所爲何來?”

Shirley楊道:“不上不下,想請蜂匣。”

老掌櫃捋着鬍子微微點首,但可能還是有些不太放心,繼續追問:“蜂爺好見,蜂匣難請,不知請去了有哪般作爲?”

Shirley楊不肯輕易泄露行蹤,只推說道:“茶留名山客,門迎五湖賓。皆是山中人,何必問苗根。”

只見老掌櫃一拍大腿,從竹椅上站起身來,讚道:“言之有理,這幾十年來,都未曾聽過有人說得恁般敞亮。幺妹兒,快把貴客們往裡屋請。”

Shirley楊和老掌櫃的一番對答,我還能聽懂個大概的意思,胖子和孫九爺則是如墜五里霧中,根本不知是何所。胖子是左耳聽了右耳冒,對此倒也不走腦子,只有孫教授聽呆了,怔在當場,等我們都進裡屋了,才聽他在後邊自言自語道:“都是磨菇溜哪路地黑話呀!”

我們隨老掌櫃和幺妹兒進了裡屋,他這鋪子後面是二層木樓,都是日常起居生活的地方,但沒把我們領到客廳,而是將我們帶到了地下室。

地下室就如同一個手工做坊,裡邊光沙輪子就有四五個,牆邊擺着的盡是“袖箭、飛鏢、甩手釘、飛虎爪”一類的暗器,各種器械五花八門,見過的沒見過的什麼都有,有些東西我們連名字都叫不上來,更不知如何使用。

孫教授從後拽住我,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店鋪門口掛的木匣子是什麼?什麼是蜂窩山?怎麼說了幾句黑話,就把咱們領這來了?

我說九爺,您可真該好好學習了,我估計您自打掛了個教授的虛銜,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吧?人不學習要變修,所以纔要活到老學到老嘛,一天不學問題多,兩天不學走下坡,三天不學沒法活,長此以往如何得了?

孫教授說:“快別開玩笑了,我也不想吃老本,可這些門道我上哪學去?他們這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

我只好給他簡單解釋了一番。自古以來,多有些犯禁的勾當,所以各行各業都有自己行內的暗語,也就是現在所謂的“行話”,可是隔行如隔山,爲了便於廣泛溝通,七十二行中產生了一套通用的大切口,叫作“山經”。

“蜂窩山”是專門製作各種“銷器兒”的工匠,不過暗器這些東西,是從古代就爲明令禁止的,比管制刀具還要危險,從來沒人明目張膽地開個鋪子銷售,都是暗中交易,店鋪門前掛個黑木匣子,上面全是窟窿眼兒,那都是試暗器時候射出來的,掛在門前,懂行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鋪子裡有暗器出售,進去之後用行話一說,便可以交易購買了,要是不懂局的,一是看不出門道,二來即便能出再多的錢,也沒人肯賣給你真東西。

我給孫教授講解了一通,又過去同老掌櫃攀談起來。原來李掌櫃祖籍河北保定府,保定府是有名的武術之鄉,李掌櫃家中代代都是“蜂窩山”裡的巧手匠人,專制各種絕巧的器械。七七事變之後,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李掌櫃逃難入川,隱姓埋名,化了個假名,開間老鋪販賣雜貨,實際仍是想做他的老行當。

可是解放後這些手藝和山經都漸漸失傳了,在暗器上已經有幾十年沒開過張發過市,至今仍把木匣子掛在門前,完全是出於“見鞍思馬、睹物思人”的懷舊之舉,想不到竟然還能有客人識得“蜂”字招牌,好在當年的傢伙式都還留着。

我們這隊人此次入川,除了工兵鏟之外,身邊再沒帶任何利器,就連傘兵刀也沒敢帶,空着雙拳進巫山深處尋找古墓,手中不免有些單薄,可巧在這小鎮中見到“蜂”字招牌,自然要買些稱手的器械。我們挑了幾樣,這年頭袖箭飛鏢早已經沒人會使了,只是要找些帶刃的利器防身。

老掌櫃這裡有“峨眉刺”,短小鋒利,都是精鋼打造,而且便於攜帶,於是每人選了一柄藏在身上,胖子又看中唯一的一把“連珠快弩”,這東西射程比不得步槍,但一匣四十二枚“喪門弩”,皆爲連發快箭,擊發出去足可以射透幾十步內的盔甲,也只有“蜂窩山”裡的能工巧匠,才能製作如此犀利的器械。

胖子問道:“老掌櫃,您這兒的傢伙真是太齊全了,我眼都挑花了,不知哪件是鎮山的寶貝?拿出來讓我們見識見識也好。”

老掌櫃哈哈一笑,說道:“要說什麼鎮山之寶,實不敢當,不過卻有件極精巧的器械,乃是老朽平生得意之作,常年累月的留在此間生鏽,不該是它應有的歸宿,只是不知你們對它感不感興趣。得勒,先瞧瞧再說吧,諸位英雄,請上眼了……”說着話揭開一口躺箱,裡面有件東西,用錦緞密密地裹了數層,等他翻開錦緞,我和胖子、Shirley楊同時驚呼一聲:“金鋼傘!”

“金鋼傘”乃是摸金校尉的護身器械,當年無苦寺“了塵長老”曾經傳下一柄,又由Shirley楊從美國帶回來,不過被我們去雲南盜發“獻王墓”的時候,將它失落了。此傘的材料和製作工藝都是秘密,失傳已久,想再找人打造一柄都不可能,想不到李掌櫃竟然造過這麼一件,我有個念頭在腦中一閃:“難不成老掌櫃也做過摸金校尉?”

第二十四章 地中有山第三章 屈肢葬(4)第七章 被從地圖上抹掉的區域第五十二章 康巴阿公第六章 陽山(3)第九章 空襲警報第二十四章 沒有出口的海(下)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1)第八章 洗腸第四十四章 吸魂第五十四章 月夜尋狼第二章 賊頭(1)第十八章 探海觀南龍(下)第二十章 沙海魔巢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籠(上)第二十九章 莫洛托夫雞尾酒第三章 桫欏食人樹(3)第十六章 密室第十九章 冥須溝(1)第十章 雷公嶺(1)第二十六章 天磚秘道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4)第二十八章 強敵第九章 鬼打牆(3)第二十三章 裁雞令第四章 崑崙不凍泉第十章 打字機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1)第三十五章 線索第四十六章 金井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6)第十三章 黃皮子(5)第二十八章 強敵第三十七章 夜幕第四十章 黑琵琶第二章 潛逃者第十章 雙面屍(3)第四章 天下第一店(2)第三章 屈肢葬(1)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二十四章 神仙果(2)第一章 盜墓祖師爺(上)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1)第三十八章 九死驚陵甲第一章 白紙人和鼠友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3)第五十二章 鮫姥第十章 戚繼光墓(5)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1)第三章 五宗大供第四十章 水眼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1)第十二章 墳冢(2)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3)第五十章 櫺星門第八章 絞繩(上)第九章 重逢第二十六章 穴陵第二章 無量山(1)第十五章 懸陽洞(3)第十六章 怪湯(上)第十六章 先發制敵第二十三章 焚化間中的第五個人第二十四章 地中有山第四十二章 三個國王第九章 散魂孔(4)第三章 五宗大供第一章 車禍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1)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下)第三十一章 羣鯊(下)第三十五章 線索第三十章 黃金大道(1)第二十一章 逆襲(3)第二十一章 逆襲(4)第十四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六十三章 沉默的朋友第三十七章 夜幕第五十三章 捆仙繩第二十三章 欺山莫欺水(上)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3)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2)告別鬼吹燈的日子第七章 海中古玉(上)第十九章 隱士之棺(下)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2)第二十六章 球蝦第九章 削墳磚(下)第二十一章 金風寨第八章 深海龍頭(4)第十一章 月牙缺口第八章 地震第二十五章 柱之神殿第九章 古狸碑(下)第八章 江城水寨(2)第十四章 龍上水(上)第十九章 冥須溝(6)第三十二章 天上宮闕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1)第二十八章 龍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