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反覆

bookmark

汪潼生的話傳開後,有人向汪太太確認。早憋了一肚子氣的汪太太終於忍不住了,向交情比較好的幾位太太吐了苦水,還不忘點明,這是因爲她丈夫太過厚道了,不想讓牛氏與趙湘名譽受損,才默默承受了外界的非議。可她實在受不了那對祖孫的算計,一想到她們差點就毀了她的親生兒子,她就覺得背後發涼。最後,她還囑咐這幾位好友千萬別跟外頭的人說,於是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其實汪東昇對妻兒的做法是有些怨言的,但汪太太難得地發了飆,他就慫了。反正他對牛氏祖孫本來就沒什麼好感。建南侯府那邊最近在京城很紅,許多人都在議論他們家的事。趙焯夫妻之死是在十年前,離現在並不算久遠,雖然京中做官的人已經換了不少,但還有很多在京做了十年以上官員的,或是世居京城的高門大戶,當日也曾聽過些風聲。往日張氏一系與外界來往不多,又很快就離開了京城,沒能維持住過往的交情,大家對她一家所受的委屈就算心存同情,也不會隨便在外頭議論,大部分人都是冷眼旁觀而已。但如今趙家又再次成爲熱議中心,知情人自然就會多說一些,還會到處宣揚,好顯示自己的消息靈通。越來越多的小道就這樣傳播出來了。雖然其中有真有假,但汪東昇聽得多了,再跟張氏祖孫的說法一對比,就知道他們並沒有說謊。以他們的立場,對牛氏與趙湘袖手旁觀實在是再合情合理不過了,更何況人家如今還接濟了這對祖孫?他還有什麼資格說人家冷酷無情呢?

相比之下,汪東昇反而認識到了自己的魯莽。趙炯一系先殺趙焯夫妻與僕人。再丟爵位,然後又公然投靠穎王,反對建南郡公所支持的先帝,簡直就是不忠不孝。始終忠於先帝與今上一系的張氏祖孫,纔是秉承建南郡公遺志的人。他汪東昇枉稱受了郡公爺的恩典。卻疏遠了郡公爺真正的嫡系後人,反而支持他的不肖子孫,若郡公爺還在世上,又會如何看待他?如今汪東昇連趙玦都埋怨上了,若當日不是趙玦在給他的書信上說謊誤導了他,他又怎會在張氏祖孫面前說出失禮的話?如今他想要上門賠罪。還要看人家心情如何。

汪東昇悔之已晚,只能讓兩個兒子在外頭交際時,若偶然遇上趙瑋,千萬要禮敬幾分,要是能搭上話就再好不過了。無論如何也要向他表示汪家人的親近之心纔是。而再有人來向他們確認牛氏與趙湘的所爲時,汪東昇也不再禁止妻兒向外說出真相,只是他本人不願意直接將自己做錯的事說出口罷了。

汪家的名聲稍微挽回了一點,但也就是一點而已。如今公衆的輿論改了方向,不再說汪家如何忘恩負義,如何說一套做一套了,而是變成有心沽名釣譽卻低估了牛氏祖孫,結果被反算計了一把。賠了夫人又折兵,實在是自作自受。

這樣的結果,汪家當然是不能滿意的。但這總比先前全家人的品行遭到質疑要強得多。如今公衆對他家雖然還是嘲諷的多,但也有不少人是持同情態度的。本來是好心要幫人,結果卻幫出一隻白眼狼來,這種苦痛的教訓也算是令人印象深刻了。

而令汪家人最高興的是,汪東昇一直遲遲未決的新官職、新任命,終於下來了。兵部令他前往順義駐軍練兵。官職跟他在西北時持平,同樣是從三品。沒升也沒降。雖然聽起來不是很好,但順義在京郊。駐軍武將算是京官了。同級別的官員,京官地位比地方上的官職要高。能維持住從三品的品階,已經算是變相升了他的官。可惜的是這個新職位是副職,權利不大。但頂頭上司是位勳貴出身的武將,人家有背景有資歷有軍功,處處比汪東昇強,他也沒什麼好抱怨的,匆匆收拾了些行李,便急急帶着親兵上任去了。汪太太趁機緊閉門戶,帶着兩個兒子在家中安閒度日,只偶爾出門見見朋友。汪家長子汪渭生的禁衛任命沒幾日也下來了,汪家人更加安心。

看來上面對汪家的考察已經過去了,沒有了牛氏祖孫在,汪家的黴運就中止了,果然早就該將她們趕出門去的!

汪太太欣喜之餘,也這麼憤憤不平地想着。

而此時的趙湘也同樣在憤憤不平。她祖孫二人的名聲雖然早就敗壞,但因爲當日烏婆子在門口大聲叫罵,罵的是牛氏從前的醜事,倒沒有怎麼說她趙湘的不是——她畢竟是老郡公血緣上的曾孫女,所以外人頂多就是說她一句家教不好。此外,便是那次見過霍家母子後,綿花衚衕一帶開始有人傳她小小年紀就不要臉,見人家少年清俊就使心機勾搭,但都是流言罷了,算不得什麼。只要她不出門,就用不着面對旁人的恥笑。

可如今卻不一樣。汪家那邊泄露出來的風聲,直接讓她這個尚未及笄的少女成爲了刻意下藥給恩人之子好爬牀上位的小淫婦,沒人相信她事先不知情。原本只是有鄰居經過她家圍牆外時,會吐一口沫,說幾句閒話。如今已經有住在別處的人聞訊趕來圍觀了。各種污言穢語此起彼伏,哪怕她不出門,端坐屋中,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她又羞又氣,好幾次想要罵回去,終究還是因爲膽子太小而忍住了,卻默默在屋中流淚,不知這樣的日子幾時纔是盡頭。

佩兒如今也是連門都不敢出了。

建南侯府倒是按月送米麪柴薪過來,再送上兩千個大錢。趙湘不擔心自己會餓死,問題是僅有米麪怎麼夠吃?正月裡好歹還有肉菜呢!如今就只有米麪了。趙湘心中暗罵小二房小氣,對外說得好聽,其實也是沽名釣譽。她熬了幾日,撐不住了。又命佩兒出去採買。

佩兒哭喪着臉道:“奴婢害怕,一出門,人人都在笑話我們家,還有不三不四的男人扯奴婢的衣賞。求姑娘饒了奴婢吧,家裡還有些鹹菜醃肉。有米有面,也能撐些時日。奴婢實在是不敢出去!”

“沒用的東西,你怕什麼?!光天化日的,人家還能對你做什麼?真以爲這京城裡沒有王法了麼?!”趙湘罵了一通,回頭看看屋裡,深吸一口氣。“再說了,咱們吃飯可以將就,祖母的藥卻不能停。就算虧着咱們自己,也不能虧着祖母,這是孝道!若有人來爲難你。你只管拿這話哭求。我倒要看看,有幾個人臉皮能厚到聽了這話,還依舊爲難你的!”

佩兒又想哭了。趙湘這話明擺着就是睜眼說瞎話。牛氏的藥?牛氏的藥是大夫開的方子,侯府付的藥錢,大夫把完脈後,回去自會打發藥僮送藥上門,就在門外交接,人家也不進來。她們主僕根本用不着自行去抓藥!

侯府給牛氏找的那大夫很有兩把刷子。先前牛氏不信任他。私下讓佩兒去照着在汪家請大夫開的方子抓藥,只吃了一劑,大夫把脈就把出來了。第二日侯府便來人說。若是牛氏不聽醫囑,那侯府就把大夫打發了,從今往後再不管她的病。牛氏生怕自己要多花一筆藥錢,便再不敢胡亂吃藥了。如今趙湘還說什麼抓藥呢?

趙湘心中自然清楚這件事,看着佩兒的臉色,她也有些心虛。便改口說:“如今請的這位大夫,醫術看來也是平平。祖母的病不但未見起色,反而越發重了。再這樣下去如何使得?你出去了。好生打聽打聽,附近可還有好的大 ...

夫?打聽到了回來告訴我,我也好斟酌着,是不是改請另一位大夫來。”

這個理由聽起來倒也合理,只是佩兒心中依然大不以爲然。外人不知道,她這個牛氏祖孫身邊唯一侍候的人還能不知道麼?從十來天前開始,牛氏的病忽然加重了,總是想吐,肚子疼,接連泄了好幾回,面色發青,四肢冰涼,身體越發虛弱。趙湘沒叫大夫來,也不知從哪裡抓了藥,熬成藥湯侍候她喝了,看着似乎好了許多。等到大夫到了照例診脈的日子,牛氏就是半死不活的樣子,但神智還算清醒。可大夫照舊說些她不聽醫囑的話時,趙湘不知爲何忽然發起火來,罵了人一頓,把人趕出了家。隔日人家再來時,她還不許人家進門。牛氏只當孫女是在爲自己出氣,還高興呢。可後來她病情加重了,才感到後怕,要孫女再把人請回來。從五六天前開始,趙湘終於把人放進來了,但每次草草把過脈,又把人趕走了。

雖然大夫照舊命藥僮照方子送藥過來,但那些藥熬出來後,能灌進牛氏肚子裡的,還不到半碗。牛氏的病情又開始反覆,好兩日,壞一日,沒幾天身體就受不住了。早前還能虛弱地坐在牀上罵人,偶爾撐着牆出院子走兩步,如今早已人事不知,除了早晚各一次被趙湘搖醒了扶起喂些粥水,每日就昏沉沉地睡着,人是越發瘦得厲害了,臉上青白得象一隻鬼,幾乎沒有了人氣。

藥沒能好好吃,又上吐下泄了好幾天,也不請大夫好好診治。病人被折騰成這樣,怎麼可能好得起來?佩兒不知道趙湘想做什麼,只是覺得,若憑這樣就斷定大夫醫術不行,似乎有失公平。而這位大夫已經是附近最有名的一位了,還不用她們出藥錢。再請別的大夫,到哪裡請去?京城有名的大夫,診金也不便宜。她們主僕如今一個月只有兩吊錢,都不知道夠不夠那些大夫一次出診費的。趙湘怎會有這樣的想法?

佩兒心裡更害怕的是,趙湘到底在想什麼?爲什麼要這樣折騰牛氏?就算是害怕牛氏再衝她們發脾氣,也不必做到這個地步。這可是性命攸關的!

趙湘察覺到了佩兒的不安和猜疑,心中煩躁不已。若不是眼下她身邊只有這一個丫頭可用,她早把人打發了,何必還要擔驚受怕?只是今天無論如何也要把人打發出去了。這幾日因佩兒沒有出門,她一直沒能下手,今早牛氏清醒了一次,看樣子似乎已經懷疑到些什麼。事情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就在趙湘勒令佩兒,一定要出門去打聽別的大夫時,有人大力敲響了她們的門:“開門!親家老太太和表姑娘在家嗎?我們是蔣家來的!”

趙湘怔了一怔,立刻跳了起來,推了佩兒一把:“快去問清楚,是哪個蔣家!”

佩兒奔到門後問了,外頭那人似乎很粗俗,大聲回答:“我們是蔣七老爺家的人,從良鄉縣過來。”

趙湘立刻就想了起來。出獄後,她曾經打聽過,母親蔣氏孃家的人幾乎都被革職罷官,黯然離開京城了,全族碩果僅存的,只有一位七堂舅,是在良鄉縣做縣令,但也受到牽連,被降職爲縣丞。這還是因爲他在任上官聲不錯,政績也比較出色的緣故。她早前還想過,若不是這位七堂舅官職委實太低,跟她家關係也平平,她也許早就前去投奔了。

難道說,這是那位七堂舅派人來接她了麼?!

趙湘頓時雙眼一亮。(未完待續)

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472章 死纏第384章 藏梳第562章 離去第392章 新聞第215章 捷報第108章 尋茶記第412章 丟臉第85章 露香園水蜜桃第395章 偶遇第332章 剝繭第518章 揭露第150章 探病第403章 利益第625章 嘆息第52章 匆匆五年第90章 拉攏第200章 送冰第241章 小丫頭第232章 山居第355章 警告第110章 新太子第384章 藏梳第346章 席間第469章 守歲第18章 審問第146章 平定第20章 小插曲第599章 臂膀第533章 熱鬧第483章 獻殷勤第382章 怒火第159章 收贖第475章 大案第237章 露餡第447章 船宴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468章 積極第16章 廣平王世子第575章 說笑第511章 信第55章 抉擇第350章 地震第536章 人選第382章 怒火第434章 選擇第621章 現世報第504章 慈善第73章 左右搖擺第442章 遊趣第559章 風波第404章 議立第397章 疑心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455章 妥協第59章 意外收穫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273章 手足第496章 對策第571章 相看第592章 請求第623章 入夏第261章 告密第602章 勸女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35章 暗涌第613章 勸弟第487章 小口角第542章 爭執第108章 尋茶記第147章 回京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85章 露香園水蜜桃第320章 告狀第385章 小聚第344章 新居第168章 算計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622章 圈套第13章 救人自救第627章 賀禮第361章 來訪第2章 老姨奶奶第249章 搶白第355章 警告第545章 拜帖第389章 臉紅第594章 結交第466章 冒火第41章 惹衆怒第9章 說客上門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517章 困惑第382章 怒火第171章 驚聞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15章 奇言詭行第415章 花糕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