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仙骨無寒暑

幔亭峰丹崖峻拔,蒼松環簇,好似一座巨大的翠屏。

峰崖東南壁,鐫刻着明代吳思學書題的“幔亭”兩字,似這處引人注目的勒巖擘窠大字,即便月夜中,也在數裡之內清晰可見。

峰腰有一條長形風化巖洞,洞內一片巨石,渾然方正,石面平整如砥石,宛如棋盤平放,上面卻還用篆書刻着“漢祀”二字,蒼虯有力、深入石面。

但今夜石洞中燈火通明、燭照毫纖,彩縵綿延、朱啥鋪地,縷縷香氣傳遍洞內,棋盤石四周也坐滿了男男女女的賓客,都作舉杯宴談的豪飲狀,只是遲遲沒有一人行動。

隨着洞外的冷風吹拂,滿桌的賓客才慢慢迎着風,發出了呼呼啦啦的輕響,晃動着手臂衣襬,宛如無數飛蛾扇動翅膀撲向了燭火。

這時候,只有深處宴會中的人偶然轉頭側身,纔會在瞠目結舌中發現,這些峨冠博帶、珠釵翠環的入座賓客竟沒有一個是活人,全是由宣紙紮成的擬真人物。

洞內環坐的天官、星君、金童、仙女衣着華麗、身形僵硬,他們臉上塗着濃彩重墨、裝飾着誇張的腮紅,用於掩蓋肌底的死白色,卻蓋不住點墨畫成的無神眼睛,只是保持着固定不動的姿勢,喚開着一場無聲的盛筵,

這些扎紙手藝越精湛,紙人外形越栩栩如生,這些虛假軀殼就越瘮人;這些神仙姿態越出塵,宴飲動作越生動灑脫,這場無聲的盛筵就越驚悚。

當這些本該伴隨着死者焚化昇天的紙人,成爲活人開宴的同座賓客時,想必再美味的食物入口,也不禁細品出一絲絲的紙燭味和冥寶氣……

“元化真人,爲何愁眉不展?可是本仙招待不週?”

一道虛無的聲音迎風傳來,彷彿來自渺渺天外。

元化子細細思索,似這種飄渺無依的話語,會是出自香爐中的一縷青煙,或者是幽洞中的一條老龍,但絕不會由一個活人說出。

元化子端坐在紙人宴中,自然盤坐如寂寞曠然,垂目着絲毫不以身旁的恐怖爲意。

“老道是出家之人,不飲酒不沾葷腥,貴主人的好意只怕是錯付了。”

飄渺虛無的聲音再次傳來。

“縵亭峰上早有西王母開仙宴、武夷君統羣仙的奇事。今日本仙無非效仿一二,佈下了這場天下羣仙宴,特意請真人指點罷了。”

話音影影綽綽地飄散在了空氣中,石洞內的燭火猛然一抖,幻化出無數的重影,隨後緩緩復歸爲一,伴隨着一道影子搖曳着走入洞內。

之所以說是影子入內,是因爲洞中只能看到一個漆黑之極的陰影,狀如侍女託盞,就連極窄花鞋點地、頭頂珠釵搖晃、臉龐鬢絲飄舞都能從影子上看清,偏偏沒見到影子的本體展露在燈火通明之下……

“此女名爲趙珠兒,一十二歲被惡主鞭笞垂死,壓入井中溺斃。今日忝爲幽鬼侍女,惡形惡狀,就不在真人面前展露敗興了。”

飄渺聲音不經意地說着,那道影子卻已經來到了棋盤石面前,桌子上毫無徵兆地出現了一個闊大玉盤。

“天下羣仙宴,自然要有人間不得之佳餚。”

“第一道‘芙蓉烹龍肝’,乃是取自前日洞庭墜龍之身,此龍身軀腐爛截斷,脖子下僅剩二尺長的麟甲,幸好龍肝未壞,今日特請一品。”

這道菜的來歷駭人聽聞,成色更是無法言喻,烏黑色的肝臟還低落着血水,經過被猛火薰燎散發出似臭似香的怪味,偏偏形如竹筍見所未見。

元化子微眯着眼睛,此時緩緩地閉上了。

就在元化子閉目誦經的時候,幽鬼侍女的腳步聲又響起了,空氣中隱隱還有水珠滴落在地的細微聲音。

這次是一盞金盅被擺在了棋盤石上,小巧非常。

“第二道‘花雕醉鳳腦’,是從海商豪客手中所得,千里石塘之外的敕娑國丹穴山上,五彩文鳳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智者醉之以酒,今日才僥倖上宴。”

灰白色的腦組織擺在盤中,還點綴着一根華麗至極的五彩翎羽,果然是天下從未見過之飛禽。

濃烈的酒氣從金盅裡不斷飄起,鑽入元化子的鼻腔之中,讓他眉頭緊皺。可此時旁邊的紙人神仙、玉女,卻彷彿臉上都添了幾分醺紅……

“真人何必強稱不沾葷酒?莫非這些天上的佳餚,神仙的美味,也入不得您的法眼嗎?”

縹緲虛無的聲音卻有點戲謔,“六合力士從會仙觀前來的時候,可都一清二楚。”

“非也。老道只是胃口不佳,並沒有小覷好意。”

元化子枯瘦的身體裹在道袍之中,彷彿行將就木的老朽,和身邊珠光寶氣、華服錦衣對比有些滑稽可笑。

可滿座之中安靜如空屋,分明只有他一個活人,就更在滑稽中增添了一分的詭異。

這場天下羣仙宴場景盛大,沒有一個人動筷飲酒,只見桌上的菜品緩緩增加,都是神仙異事中才聽聞過的食物。

其中有云門山的青泥據說食之不死,綿綿軟軟顏色慘綠,參雜着青苔石蘚。

有鹿邑的李棗大如拳頭,紺青如璧,可鑑照人影。

還有玉屑、丹砂、白石、雲母四點心。菖蒲、靈芝、石斛、茯苓四果盤,棋盤石上佳餚水陸畢陳,宛如仙界。

“真人。”

縹緲的聲音再次響起,“本仙好意蒐羅仙饌靈饈,這可是當年漢武帝在此處焚表重祀都換不來的機緣,你竟然不屑一顧?”

屋裡的紙人迎風飄蕩的動作慢慢停了下來,高舉的手臂衣袖也緩緩落下。

“這處漢祀亭已經荒廢多時,漢武也終成一抔黃土。老道雖然煉氣養神多年,也自知並非仙才,何必強求這一份機緣。貴主人好意老道心領,這頓飯菜還是……”

“哼!”

重重的一聲怒喝,滿座的金甲神人、羽衣仙子同時轉頭看向了元化子,幽幽的點墨眼睛裡神色空洞,一時間從仙界化爲鬼域。

石室內猛然颳起一陣怪旋風,灰影燭火交織着,元化子神情嚴肅,不去看羣魔亂舞的紙紮神人,靜靜地說道。

“貴主人,老道有幸借閱過《太平經》,這場仙宴卻是青童大君所著《靈書紫文》中的服食煉養之術。”

“尊上想必就是全真第一祖、青童君東華子。既然與老道的猶龍派同出一源,何必盛情強求?”

元化子輕聲說完,卻聽到縹緲虛無之聲再度響起。

“有些東西不應該出現在凡間,你若是就此罷手倒還有回頭的機會,不枉我渡你一回。”

第四十八章 龍吟怪談(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功名歸墮甑第二十四章 樑上君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朝須近玉爐煙第一十八章 九屍迎賓第九十九章 深藏若玄虛第一百五十六章 江光夕滋漫第六章 名師高徒第一百七十三章 階前衆壑深第一百六十六章 秋墳鬼唱詩第三十六章 鑿齒之民第三十九章 胎卵溼化第一百三十章 豈知窮海看飛龍第四十六章 龍吟怪談(上)第三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二十五章 手觀音第一百四十六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三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九十九章 璜溪獨釣時第六十四章 英雄誰敵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山隔斷紅塵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剝極而復參九陽第六十八章 何處得秋霜第一章 青山隱隱第一百四十四章 入雲深處亦沾衣第一百九十六章 五羊今安在第一百七十四章 君與古人齊第二百一十章 誰念幽寒坐嗚呃第一百八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二十四章 樑上君子第二百零四章 三載功夫一藏經第一百六十七章 小扇撲流螢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性休空走第四十章 世系不詳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生一度人皆有第二百二十五章 若教眼底無離恨第二百一十六章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五十六章 夢入少年叢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晶宮裡併骨寒第二十六章 死生之間第三十八章 六道之外第一百六十三章 江東日暮雲第八十五章 仙人撫我頂第五十七章 還家草晞晞第一百四十章 暫醉佳人錦瑟旁第八十五章 仙人撫我頂第一百九十九章 璜溪獨釣時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絕逾參辰第一百八十四章 古剎疏鍾度第一百六十章 相逢紅塵內第三十四章 少林武當第一百五十九章 明月短松岡第四十四章 越女殘劍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在五湖中第四十二章 公無渡河第二十三章 初戰無果第四十九章 退隱三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見五陵豪傑墓第一百一十七章 永夜角聲悲自語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性休空走第一百零四章 長風一笑輕九鼎第二百零九章 老僧相伴有煙霞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讀二句書第六十五章 心期到下弦第一百五十六章 江光夕滋漫第五十六章 夢入少年叢第一十六章 迷途未返第一十八章 九屍迎賓第一百三十八 蠖屈螭盤顧視閒第二百一十六章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七十一章 離衣宿夕暉第一百五十四章 楚客不堪聽第一百零一章 卻向山中訪赤松第四十五章 六牙七支第四十四章 越女殘劍第五十二章 曉夢有心驚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在五湖中第二百一十章 誰念幽寒坐嗚呃第五十一章 清風無閒時第七十九章 偶坐爲林泉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讀二句書第九十一章 迷霧失樓臺第二百一十八章 說法偶成舍利堆第一百二十章 諸天雁塔幾多層第一百八十九章 秦王掃六合第二百三十一章 佔得杏樑安穩處第六十章 桃李莫相妒第二百一十三章 秋墳鬼唱鮑家詩第二百零五章 禪心已作沾泥絮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爲莫知休第一百二十五章 山北雨冷麒麟悲第四十八章 龍吟怪談(下)第九十八章 羽化竟何在第一百二十二章 衡門之內天涯路第九十八章 羽化竟何在第一百一十章 能憶天涯萬里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洪波迷舊國第六十五章 心期到下弦第二百三十三章 莫思身外無窮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