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離和伯雅進到五福堂院子裡的時候,五福堂裡的下人正列成一隊看着她。以王嬤嬤爲首,這些人每個人的臉上都神色複雜。
他們看着若離走進來,先是敬畏,隨後又想上前說話,但想了想覺得不妥,最終還是王嬤嬤率先跪下行了大禮:“奴婢謝過公主及時趕到……”
若離一臉黑線,趕緊讓問月上前將王嬤嬤扶起來。
“王嬤嬤可折殺我了,快起身說話。”若離在王嬤嬤面前,可沒打算架着公主的身份,“你們也都起來吧,應該是我謝你們衷心護着祖母纔是!”
要說若離雖然驅散了林氏和黎老爺的家奴,但原本是爲了不打擾老夫人,現在卻給她弄出這麼大的動靜,也難怪王嬤嬤和其他下人看着她的眼神都不太對勁了。
“王嬤嬤,今日在這院子裡守着院子的,每人賞銀十兩,我隨後就叫人將銀子給送來,雖然不多,但是我若離的一點意思!”
若離趕緊拿出補償。
十兩銀子是問月這樣的頭等婢子一月的月錢,老夫人身邊的人,雖然人人都能拿到這個數的月錢,但也並沒有更高出多少的了。
況且若離還說得這樣客氣,衆人一時對若離當然好感大增,之前的那些恐懼也消散了不少。
而被林氏和黎老爺使喚來的那些家奴,這時候後悔的腸子都要青了!林氏之前說過,要他們攔住這些公主手下的侍衛,甚至還說要是能把這些侍衛攆出去,就每人賞銀一兩。
這些侍衛都是寫什麼人啊!這種人要天兵下凡才能攆出去吧?而且居然纔給一兩啊!給一兩也就算了,他們完成不了主子的吩咐,也只能怪他們自己無能。可現在遠遠地聽見若離在院子裡一張口就每人賞了十兩!
這些家奴的眼淚都流出來了,卻絲毫不敢鬆懈。應爲他們還要繼續被呆侍衛逼迫着‘發起衝鋒’呢!
這些人無一例外的在心裡狠狠地記住了這個教訓:以後的黎府,首先要聽老夫人的話,其次纔是黎老爺。這最後纔是表面上掌權的林氏。
不管林氏是不是掌家,光是她只出一兩銀子,卻讓人豁出性命去對付這麼強大的敵人,這些家奴恐怕這輩子都無法再對她忠心了。
若離打賞完王嬤嬤和這些下人,接下來的要緊事自然是去看看老夫人了。
“祖母她今日怎麼樣了?有沒有好些?”若離回頭看了看已經坍塌的院牆,還有那些正‘玩’得高興的侍衛。十分不好意思道:“這一番動靜下來。祖母必然是醒了,王嬤嬤代我通報一聲,看看祖母有沒有心思見我?”
王嬤嬤點頭進了五福堂正屋。不一會兒便出來請若離進去。
若離將伯雅和問月都留在了外面,自己獨自走進五福堂,她當然知道老夫人不會不見她。只是她打傷了黎府這許多下人,又讓黎府主母當衆下跪,說不好聽的,真是鬧得黎府家宅不寧了。
五福堂裡,因爲老夫人病着。所以用了厚厚的窗紗隔了外面的光線,即便是白日,這裡面也顯得有些昏暗。
老夫人並沒有睡着,即便之前睡着,肯定也是被若離他們的大鬧吵醒了,若離進來的時候。正看見老夫人躺在昏暗的光線裡。一言不發地看着不知什麼地方,整個人都靜悄悄的。說不上有什麼傷心憤怒的情緒。
若離心中一酸,她與老夫人相處這些時候,也漸漸知道老夫人的心思了。人到晚年其實已經什麼都不圖,一門心思只要兒孫好。如果說老夫人心裡還有什麼想要的,那大約就是一家人都和和美美,兒子媳婦和孫兒們能常繞膝前吧。
只可惜,兩個孫兒現在還太小,都一直在林氏身邊,雖然見到祖母也十分親近,卻終究不會懂得他們祖母的苦心的。所以算一算,能在老夫人跟前盡心的,居然就只有若離和這一院子的下人了。
若離上前兩步,見老夫人並沒有跟她說話的意思,於是也不行禮,直接走到老夫人牀前,然後輕輕地擠在牀邊坐下,又握住老夫人搭在牀沿上的手,這才輕聲道:“祖母,若離來看您了,你好些了嗎?方纔若離在院子裡犯了錯,還望祖母責罰若離呢!”
若離並沒有打算瞞着老夫人,這些事情由她來說,老夫人或許還更容易接受一點,一方面因爲她會用比較委婉的方式說明,儘量不去刺激老夫人,這另一方面,若離本身也算是這件事情的受害者。
老夫人要是講道理的話,怎麼也不該怪若離的。
老夫人果然不怪若離,在若離這樣小心翼翼地跟她說完這些話的時候,老夫人便已經開口了:“你這是替我出氣,我怎麼會怪你?”
老夫人雖然病重,可腦子並沒有糊塗,今天外面這些動靜究竟是怎麼回事,她連看不不看就能猜到八九分來。
若離聽老夫人這樣說,於是索性將身子俯下,輕輕趴在老夫人身上抱着她:“祖母,若離盼着您快點好起來呢,你要是好起來了,這黎府才能不亂,將來若離兩個弟弟,也纔有依靠啊!”
若離聽見老夫人的話,就已經知道自己不用再浪費口舌把那些事情重複一遍了。
“是啊!我要是不好起來,你這孩子非得把黎府拆了不可。”老夫人伸手憐愛地撫摸着若離的頭髮,“兒孫自有兒孫福,我此時已經不去想那你那兩個弟弟將來仕途如何了,只單單要交代你一件事情。”
“有什麼事情祖母只管說明,要是沒有祖母的庇佑,若離只怕是難活到今天的。”若離聽見病中的老夫人要交代事情,當然是十分認真的聽着。
“將來我要是去了,無論老爺和夫人做了什麼讓你惱怒的事情,你都只管找他二人動手去,這兩個孫子,可要給黎府留下!”
老夫人明知道若離不會做什麼傷害黎府的事情,可她還是自私地交代了這樣一句話。並不是她信不過若離,而是因爲她信不過自己那兒子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