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章 寫寫信和殺殺人

“……父親大人明鑑,陛下將不日歸雒……”

楊修在巾帛之上端端正正的寫下了這一句,不由得露出了一絲笑意,略顯得有些得意的晃了晃腦袋。

之前楊修和其父楊彪告別的時候,父子兩人就有坐下來好好談過,當時楊修就推論劉協不可能在並北久居,甚至還推斷說劉協離開並北之後,必然迴歸雒陽。而現在,這兩個推斷都算是成功應驗了,自然讓楊修覺得心情不錯,怡然自得。

漢家天子,除了開國的劉邦之外,算是在蜀地待過一段時間,其餘的皇帝要麼在長安要麼在雒陽,基本上就沒有考慮過其他的城市,不是這些皇帝都懶得動,而是長安和雒陽在漢代,在這個通信極度貧瘠的年代,位於版圖中央的行政中心,確實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除非劉協已經放下了大漢天下,準備一輩子在邊緣地區苟延殘喘,否則只要劉協有一點點的帝王之心,久一定會想辦法回到長安或者雒陽這樣的行政中心,版圖重心來。

而長安和雒陽兩個地方,劉協也必然是傾向於雒陽更多一些。

這個倒不是有什麼其他的特殊情懷,只是長安這個地方對於劉協來說,就像是一個噩夢。董卓將劉協挾裹到了長安,又在長安經歷了那麼多的事情,眼睜睜看着董卓授首,卻迎來大臣跳城身亡,困頓無比的長安生活,在劉協心中留下的印象只有無窮無盡的痛苦,卻沒有絲毫的歡愉。

這樣的一個城池,縱然是大漢最早的都城,縱然比起被董卓焚燬的雒陽來說可能在宮城更加規整和完善一些,但是在劉協心中,卻宛如絕境一般,是一刻也不想多待的,所以當時種劭要帶劉協離開長安的時候,劉協沒有多少猶豫。

劉協當時選擇並北,或許是因爲徵西將軍這個人……

楊修將毛筆尖放到了嘴裡,將筆鋒舔了舔,眯着眼,琢磨了一會兒,才繼續動筆往下寫:“……徵西遣八百騎,步卒千二,將校三人,護衛陛下南歸……至雒便恐爲陛下北軍矣……”

徵西將軍斐潛這個人,楊修卻有些看不透。明明可以很強勢的時候,卻表現得很弱勢,明明可以更進一步的時候,卻退縮了回去。

這個徵西將軍到底在想什麼?

楊修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

想不通。

比如這一次,如果徵西將軍斐潛跟着劉協一同回雒陽,恐怕最少一個衛將軍是少不了的,甚至更進一步都有可能,然而這個斐潛斐子淵卻拒絕了。

說斐潛懼怕和弘農楊氏抗衡吧,當初不管是在平陽還是在關中都沒有絲毫退讓的意思;如果說不懼怕麼,這一次又似乎是主動的退出了朝堂之爭。

莫非這個徵西將軍真的只是一個大漢諍臣,只求社稷安穩邊境平定?

可是又不是很像……

楊修嘖了一聲,然後幾次想要落筆寫點什麼,卻尋思再三,最終將筆往筆架上一掛,站了起來,揹着手在堂內轉起圈來。

既然徵西將軍退出了爭奪朝堂中心,那麼現在反倒是楊氏被捅到了檯面之上。

斐潛給劉協的兩千兵馬,雖然不多,但是對於現在的雒陽來說,也是一隻不大不小的軍事力量,更何況這些兵馬也有不少是上過陣的老卒,若是陛下有心,以其爲骨架搭建出一隻萬人的部隊來,也不是不可能……

再加上因爲求賢令的原因,這一段時間投奔劉協的一些士族子弟……

無形當中,劉協從一個要兵沒有兵,要人沒有人的光桿皇帝,搖身一變成爲了多少掌控了一些權柄的正兒八經的皇帝了。

而且還是心性不定的小皇帝。上一刻還對於要約束徵西將軍的意見大肆贊同,下一刻卻又和徵西將軍同乘同車……

這到底是幾個意思?

不過來日方長,劉協回到雒陽之後想要壯大,自然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還可以慢慢尋找寫破綻,另外想些對策。

楊修嘆了口氣,搖了搖頭,重新回到桌案之後,坐了下來,提筆繼續寫道:“……徵西將軍,依孩兒之見,暫不爲慮也。其由有三,並北人稀,徵西地闊,守之有餘而進者不足,此爲其一也……”

斐潛現在的地盤,在楊修的眼中看來,實在是有些大,但是就和並北的土地一般,大而不實。不管是東西南北,都需要兵卒駐守,如果說單獨應對一方面的敵兵,按照現在徵西將軍斐潛的實力,或許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兩個方面同時遭到進攻呢?

楊修筆鋒頓了頓,並沒有繼續詳細寫下去,而是開始寫第二條原由。因爲他相信他父親看到這裡自然也就明白了他沒有寫出來的那些未了之意。

“……徵西上下,兵精甲銳,不可擋也,然所耗不菲,長此以往,若有折損,必定難復,此爲其二也……”

沒錯,當初斐潛的那些騎兵給與楊修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過於強烈,以至於至今心有餘悸。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楊修也敏銳的察覺了斐潛當下兵卒結構當中的問題,就是數量少,補充難。這樣就意味着一旦進行到消耗戰的階段,斐潛這樣的模式肯定是一敗即厥,再無復起只能。

原因很簡單,這樣的裝備,這樣的精銳兵卒,是能在雙方進行消耗戰的時候隨意增加就能達到完全補充的效果的麼?

換句話來說,想要戰勝徵西將軍斐潛的這一支部隊,便將其拖入持續的消耗當中就可以了……

“……其三,並北除平陽一地之外,農桑薄弱,久無積蓄,人無恆居,地無恆產,徵西有此兵勢,已然極限矣,故而三年之內,無需太過憂慮……”

楊修寫到此處,停下了筆,長長的嘆息一聲。

雖然說是三年之內無需憂慮,但是楊修臉上卻寫滿了擔憂。三年之內或許像楊修所料,但是三年之後呢?若是並北之地農桑大幅度增長,人口穩定增加,這樣的經濟儲備之後的兵源供給,再加上在楊修眼中精緻到了極點的兵甲器械,又將如何抗衡?

幸好。

幸好啊,有這一次並北之行。

是的,楊修這一次來並北,當然也包括刺斐潛虛實的目的,只不過所見所聞並不能讓楊修產生多少輕鬆的感覺罷了。

楊修又輕輕嘆息一聲,搖了搖頭,最後在巾帛上寫了幾個字,又舉起巾帛,將字跡輕輕的吹乾,然後便取過一旁的小竹管,將巾帛疊好,塞了進去,加上了火漆封印,便喚來一個心腹侍從,將竹管交給了他,令其立刻快馬加鞭送往弘農……

………………………………

“某要殺人!”

曹操將兩道濃濃的眉毛皺到了一處,似乎都要在眉間連接起來,小眼睛當中露出寒芒,爍爍灼灼。

因爲曹洪的失誤,導致了東平範縣之內的士族被全數屠殺,消息傳開之後,頓時一片譁然,周邊的縣城塢堡之內的士族全數立刻行動起來,連夜撤離,投往陶謙之處。

陶謙雖然不見得有多好,但是至少不會雞犬不留吧?

所以曹操兵卒之處,有錢有糧的士族豪右都帶着跑光了,到了最後曹操也是無奈,只能是趁着手頭上多少有些糧草,便從徐州撤軍,回到了兗州。

然而回是回來了,煩心事卻一點都沒有少……

“明公且息怒……不知何事讓明公如此動氣?”荀彧問道。

曹操哼了一聲,也沒有說話,只是將桌案之上的一塊木牘讓侍從拿給了荀彧。

荀彧接過一看,發現在木牘上面寫的是關於浚儀縣人邊讓的一些事情。其中有寫邊讓的言語,例如閹豎之後等等的字樣,確實不由得曹操不生氣。

“……狂生妄言,着實可惡……”沉吟片刻之後,荀彧說道,“……然些許布衣酒後胡言,圖得便是一時嘴快……明公曆來寬宏,些許道左謬言,無視即可……”

邊讓這個人,荀彧也是略有耳聞。說起來邊讓多少也算是個名士,善於辯論,辭賦,年輕時便聲名在外。當年何進還多次徵辟邊讓,甚至讓邊讓去擔任九江郡的太守,只不過邊讓認爲自己還不夠能力,便辭官返回了家鄉。

這樣的一個人,在兗州多少算是一個知名人士,自然就在曹操的關注當中,但是沒想到這關注之下,卻得到這樣的一個結果。

“辱某欺某,如何可寬宏,又怎能無視?!”曹操沉聲說道,“如此狂生,自恃甚高,多番妄語,某已經是一忍再忍,如今便要讓其知曉何爲禍從口出!”

“……這,明公,若治如此狂生,可徐圖之……”荀彧見曹操實在是記恨邊讓,便建議道,“……不若遣人先亂其聲名,便付之獄吏可矣……”

曹操沉吟了一下,卻緩緩的搖了搖頭,盯着荀彧說道:“狂生自尋死路,某豈能容他苟活片刻?若是兗州人等皆學此狂生,某這兗州刺史,不若就此掛冠而去!”

如果平常時候,或者是在此之前,說曹操壞話什麼的,雖然聽了會多少會生氣,但是並不會如此的在意。

然而現在卻有些不同,衛覬的事件,讓曹操頓時生出不少聯想起來,但問題是又不能立刻將衛覬,或是有些懷疑的人員全數拿下,一刀咔嚓了事……

一方面因爲畢竟現在實力還不足,不能貿然表現出和袁紹決裂的模樣,畢竟現在真要是袁紹翻臉動手,自己這個三瓜兩棗的,還不一定扛得住;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曹操也覺得當前的治下多少有些不穩定的跡象,想利用這樣一個舉動,鎮壓一下兗州這些士族豪右浮躁的情緒。

在曹操的心中,這一段時間被各種煩心的事情撩撥得熊熊火焰,已經有些吞噬了原本得理智,當下在曹操的思維當中,只是覺得殺一個不在位的士族子弟,有什麼大不了的?什麼是世家,不就是一羣聚集在一處嚼舌根的傢伙麼?什麼是豪門,不就是祖輩出過些兩千石的官員的家族麼?

現在既然老子是兗州的老大,你們這些傢伙就應該聽老子的,老子想讓誰當官就讓誰當官,有什麼好嗶嗶的?

信不信老子真翻臉,讓你們幾代人都當不了官,從豪門變成寒門?

信不信老子真動手,不光殺你們一個人,甚至連全家都給你斷了根?

三十萬青州兵在手,就問一句,你怕不怕?

曹操心中,此時除了憤懣之外,對於士族的這一段時間不配合的忍耐,也是到了一個極限。之前實力較小,所以曹操心中再有什麼不滿,也都忍着,日積月累下來,這怒火便是越來越多,邊讓其實說起來確實罪不至死,他只是一個導火索,將原本積累下來的引爆了而已。

誰沒有灌幾口馬尿的時候?

誰沒有拍着胸脯天不怕地不怕吹牛的時候?

但是要讓邊讓真的跳出來,領着兵卒和曹操硬碰硬,其實多半也不敢。所以只是一個口頭上佔點便宜便算了的清談之輩,就像是後世京都裡的出租車司機,要不侃得讓你認爲他手眼通天,連國家領導人都是好哥們,那簡直就是丟了京都侃爺得顏面!

曹操心中未必不清楚,但是一來自己怒火難消,二來覺得兗州這些士族也不過爾爾,三來麼,除了要震懾兗州這些沒事嚼舌根的士族豪右之外,曹操也想借這個機會威嚇一下自己隊伍當中的不穩定分子,告訴他們如果讓俺老曹發怒那是很可怕地,你們做事情要想清楚地……

“殺!”

因此雖然荀彧極力勸阻,但是曹操根本不聽,徑直下令讓人將邊讓一家老小全數捉拿,然後抄家問斬,老老少少全數殺了個乾淨。

人頭落地,消息傳開,兗州原本浮躁的聲音頓時一靜,道人側目,而自己隊伍當中的官吏也似乎兢兢業業,小心謹慎的做事了。

曹操覺得效果很不錯,自然很滿意,同時殺了人泄了些火氣,臉上也多少有些笑容,不過麼,這樣的笑容並沒有能夠維持多久……

第2980章當先一艘船第六零七章 最後的激勵士氣第五零六章 刺殺第2866章某人曾經做過第1161章 無產者的力量第二八六章 苦戰第2502章變一步第五三六章 漢代的兩把火第3324章 驃騎驃騎第二三七章 再會李儒(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2/3)第1759章 本源第3424章 攻和守第2425章幸好第1663章 破壞者第3335章 有蹊蹺第2784章 涇渭難分清與濁,古今皆爲正經解第1110章 潼關第九一八章 戰長安(三)第1831章 天下驃騎軍第1007章 這種東西第六七五章 英雄祭第2155章謀人者人亦謀之第2910章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第3271章 一切戰術靠換家第3032章講武堂的新一課第七一六章 瘋狂的追擊第1849章 你的路我的路大家的路第1945章來而不往,所非禮也第2769章 好壞事項第3357章 戰術的變化第3150章 當破釜遇到破壞第1341章 清野第2752章 知人用人測人忠誠第1499章 誰放誰的火第1687章 利爭第2756章 有上有下上上下下第2824章是狼是羊是走狗,有悲有疑有憤怒第一四五章 那隻粗糙溫暖的手第七九零章 長城上的旗幟第2655章顛倒黑白第2948章君子死不死,王孫歸不歸第1054章 命運就像一條泥鰍第1031章 戰場的小心思第1410章 鄴城亂第2550章近鄉情怯難爲石第2429章下餌下料下一些鉤子第三一六章 忽悠着找北第2248章看是要看的,聽是要聽的第1674章 琴與茶第五九八章 黑夜裡的大混亂第3390章 力第六一七章 對陣!便宜要盡佔!第十六章 歷史的玩笑第2467章變化的名堂第1906章四十不惑,銅臭不臭第3355章 改變的陣法第2435章虔誠的信徒第2598章觀念,教化改良第2627章自明,究竟是什麼明第1449章 亂局第2527章老子兒子孫子第2857章一件事第1115章 實踐出真知第2781章 楊氏無奈立牆頭,黃忠一箭破軍障第2416章克段於鄢第六一九章 對攻!鮮卑的選擇!第3341章 將將將兵第五五三章 不可寬恕的錯誤第3036章舊辦法之中的新辦法第3292章 轉頭一場空第一六一章 墨家傳承第五九六章 黑夜裡的小兵卒第2575章人傑地靈第九五六章 戰場上的問題第1242章 誰的說詞纔是真的第2616章佈置,甩鍋大法第1942章閒薅狐狸,太白犯位第七一八章 有人可以收第3216章 異林花共色第2864章兩處戰第1821章 簡單和複雜其實並不矛盾第2891章底牌,相互的試探第二七一章 走還是留第2799章 屋漏偏遇連綿雨,船漏偏遇歪舵人第2383章高臺之下第1996章常山突變,三方謀略第五八一章 沒意思的工作(月票7/26)第1656章 新打手第六一四章 堅守之後的轉機第1167章 黑白第1484章 太史明的印刷第八一九章 人心見人心(一)第五九九章 不同的將領技能第1622章 大雪崩第1951章政策謀略,玲瓏八面第1441章 北路騎戰第3086章 射第3303章 關鍵是執行第1646章 太廟慶典第3369章 這個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