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來到鄭陽的馬斯克

奕星公佈公司過去兩個季度財務狀況,引起了輿論的廣泛熱議,好多人都驚歎於無限動力汽車的盈利能力,同時也有一些質疑的聲音,主要就集中在公司的利潤率太高的問題上。

當發現輿論上有大量利潤率相關的討論時,公司馬上就進行了解決,“上一個季度的盈利,主要來源於無限動力汽車的售賣,而我們在研發上,已經連續投入了幾個季度,總計超過四十億人民幣。”

奕星公司成立的時間不長,就投入四十億人民幣做研發,絕對是相當了不起的。

另外,無限動力汽車的成本上,還需要考慮大量的前期投入。

比如,支付給航天局、空間信息科技公司以及高等壓縮材料公司的專利技術費。

這幾個公司部門是專利技術費的大頭,而每一個無限動力汽車上,還有四十四種專利技術費,都需要支付給其他公司,只不過相對就比較少了。

當然了。

無限動力汽車的製造銷售,確實是給公司賺了很大一筆錢。

當季度財務狀況被披露以後,就有好多專業的評估機構,可以對奕星公司進行市值的評估。

奕星公司是剛成立的企業,還沒有進行上市,也只能依靠掌握的專業技術、實體產業、用戶規模、製造的產品受歡迎度、經營狀況等多個角度,進行有關市值的評估。

其中經營狀況是非常重要的,股市上有一種說法是,一個公司的市值是年度盈利的二十五倍,算是一個很正常的數據。

所以,非上市公司的市值,可以根據盈利狀況,簡單的乘以二十五,得出總市值的規模。

這種算法放在剛成立的公司身上,肯定是沒辦法使用的,因爲大部分成立不久的公司,都很難實現盈利。

奕星公司已經開始盈利,而且一個季度就盈利超過百億。

按照這個數據來計算的話,公司的總市值就會高達一萬億人民幣。

但是市值的計算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而奕星不像是互聯網公司,並沒有大規模的用戶羣體,他們最主要的核心競爭力是掌握的科技--

空間光能傳輸技術。

這是屬於奕星公司獨有的技術,其他公司想申請使用都不可能,同時,他們還和國內前沿科技公司達成合作,能夠使用包括Z波、空間傳輸技術、反重力技術等多種前沿技術。

某種程度上來說,奕星可以直接算在‘壟斷’公司行裡。

公司市值的評估必須要考慮到這一點,評估上就會高出很多。

很快。

好多專業的評估機構,就發表了有關奕星公司市值的評估結果。

國內的評估機構給出的結果,都在一萬兩千億人民幣左右,並標註爲‘潛力巨大’。

國際的評估機構對奕星的評估稍微差一些,但最低的評估數值,也高達一千億美元,他們更看重無限動力汽車所帶來的收益價值。

著名的貝爾指數公司,發佈的評估報道中,解釋道,“無限動力汽車已經成爲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汽車,限制奕星發展不是其他企業、市場,而是他們本身。”

“最主要的限制就是傳輸能量的總值,但技術不是問題。”

“不出意外,奕星公司未來會發展的越來越好、規模越來越大,他們擁有無窮的潛力,甚至可以佔據大半的汽車市場。”

“而在太空探索領域上,奕星的未來還很難說,因爲這個領域的盈利,在之前還沒有先例。他們就像是馬斯克的SpaceX,只不過掌握的技術比SpaceX更加高端,只是缺少相應的底蘊。”

貝爾指數公司對奕星的市值評估是1350億美元。

國內的評估公司對於奕星市值的評估更高,很可惜的是,國內不存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評估公司,相關的公司拿出的數據,很難被全世界所接受。。

在數據評估領域上,不得不承認的是,國際頂尖的公司更有發言權,拿出的數據也獲得更多的認可,類似的公司大多具有百年的底蘊,而且極少會在外力因素下去更改相關數據。

1350億美元,這個數據是相當驚人的。

如果做一個對比就能明白了,國際頂尖的汽車公司,寶媽集團,市值約爲430億美元。

著名的副特汽車的市值約370億美元。

奕星公司依靠空間光能傳輸技術、無限動力汽車,被認爲擁有巨大的潛力,市值快速超越了頂尖汽車廠商,甚至還要高出幾倍。

以美-元來計算,也進入到了‘千億俱樂部’,以人民幣來計算,則一躍快要進入‘萬億’行列。

——

奕星公司公開財務狀況,顯然就是爲了即將進行的融資。

公司對於下一輪融資,思路還是非常清晰的,他們不止是要資金,還需要靠售賣股份,交換到想要的技術,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軟件技術。

像是國內頂尖的水果公司、特斯啦公司,大部分工作就是完善軟件技術,而不是去研究設計硬件。

大部分科技公司走的都是‘軟’路線,以‘軟件’來驅動硬件設施,製造出最頂尖的產品。

這主要是因爲硬件可以讓其他公司研製,直接採購就好了,而軟件必須要抓在手裡,才能給用戶更好的體驗。

奕星公司纔剛剛創建,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技術,軟件只是有個十幾個人的團隊負責。

在軟件領域上,奕星也有一定的技術,但缺失的內容更多,因爲成立的時間短,軟件技術研發的時間短,哪怕有趙奕指明研發方向,單單是打代碼,十幾個人工作一年,工作成果也是非常有限的。

水果公司的操作系統,是上千的工程師,工作幾年時間纔拿出的成果,特斯啦公司生產的汽車,電子系統也是幾百工程師,花費幾年、十幾年時間,才擁有現在的規模和功能。

一句話,奕星還是缺少底蘊。

想要補足軟件方面的底蘊,就需要很多人、很長時間的工作,才能夠拿出理想的成果。

但是,無論是奕星公司,還是趙奕本人,都希望公司快速發展,而不是耗時間在軟件開發上。

現在的融資就是個很好的機會,交換大量公司的軟件技術,拿到大量完善好的程序包,把大量的內容有序融合在一起,就可以快速達成主體構架,後期慢慢完善就可以了。

當然了。

後續工作肯定會非常的複雜,但對於趙奕來說不算什麼,只要有了特定功能的數據包,簡單的做過檢查以後,構架出整體再有序排列,就可以做出想要的成果。

其他邊邊角角的完善,或者費事費力、很麻煩的打代碼工作,就可以交給公司的軟件部門完成了。

除了軟件相關的技術外,公司還需要頂尖的冷卻技術,來彌補光能接收轉化器的不足。

還有,汽車相關領域的技術,奕星缺少的還有很多。

如果能找到頂尖的汽車廠商合作,就能彌補設計製造上的不足。

等等。

很快奕星公司就宣佈了要進行第二輪融資,公司會拿出十個點左右的股份,擬定的融資規模,最低超過一千億人民幣。

這個公告發出來,頓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評估公司對奕星的市值評估,總體在8000億到13000億人民幣之間,但市值的評估是沒有意義的,因爲奕星並沒有進行上市,其他人想花錢投資都找不到門路。

現在,門路有了。

奕星公司直接宣佈要進行融資,立刻吸引了大量富豪、財-閥、資本集團以及國際大公司的關注。

公司的公告上說,拿出十個點的股份,融資規模超過一千億,也就是內部評估,市值達到一萬億人民幣。

在很多人的心裡,一萬億人民幣的評估有些高了。

但是,能入場進行投資,評估市值連做參考都算不上。

別說是評估一萬億人民幣,哪怕是評估兩萬億人民幣,有機會也必須要入場。

要知道,奕星最初成立的時候,趙奕拿出一個概念,就能吸引超過四百億人民幣的資金。

現在還沒有多久的時間,奕星彷彿是纔剛成立,評估市值直接翻了一百倍,同時,公司展現了強大的科技、盈利能力。

如果再過上一年時間,市值會達到多少呢?

另外,無限動力汽車是被全世界看好的,因爲具有無限動力,而且完全的清潔能源,再加上最頂尖的技術,未來肯定在各個國家通行。

要知道,只有奕星公司能使用空間光能傳輸技術。

這就是壟-斷的技術。

哪怕是技術不進行壟斷,直接公開出來,其他公司也根本不可能製造‘環太陽聚能衛星’,因爲裡面含有的‘黑科技’太多太多。

最低十年以內,奕星公司都會壟斷相關技術。

那麼未來無限動力汽車,就可以說擁有無限的市場,限制汽車覆蓋規模的,只是奕星公司製造的聚能衛星,決定的傳輸光能規模而已。

現在奕星更進行融資了,而且是一口氣融資超過千億人民幣。

在完成了融資以後,公司肯定會建造更多的聚能衛星,也就能帶來快速發展,建造出更多的無限動力汽車。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有了大量的錢投入,就能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實現更多的利潤價值。

潛力,無限啊!

大量的投資集團、頂尖公司、投資集團等,都對投資奕星虎視眈眈,還趕緊派人過去詢問情況,希望能抓住融資的機會,拿到奕星公司的股份。

奕星公司頓時變熱鬧了很多,若是原本幾十人的公司,接待上都會遇到問題,好在近一段時間,奕星大規模的招聘,公司員工擴充到了幾百人,還擴大了後勤、財務、銷售等部門,接待上自然沒有問題。

其中值得趙奕親自接待的,就是各大頂尖公司的負責人了。

前來的頂尖公司負責人中,最重量級的要屬特斯啦CEO馬斯克,馬斯克特別乘坐飛機來到Z國,首都下飛機後就直奔鄭陽。

伴隨着新能源汽車的崛起,特斯啦公司是其中發展最好的,市值幾年內就實現了幾倍的跨越,甚至已經超過了兩千億美元。

馬斯克也是個傳奇人物,他出生在南非,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獲經濟學和物理學雙學位,後來創建了出版軟件“Zip2”、電子支付“X.com”和“PayPal”。

之後馬斯克投資一億美元,創辦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出任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

兩年後,馬斯克向特斯啦汽車公司投資了630萬美元,並出任該公司董事長。

又過了兩年,馬斯克投資1000萬美元與合夥人聯合創辦了光伏發電企業太陽城公司。

馬斯克創辦和投資的公司,到現在都有非常好的發展,尤其是SpaceX和特斯啦,都已經成爲世界頂尖的企業,一個是太空探索領域,一個是新能源汽車領域。

現在馬斯克來到了鄭陽,則是希望能和奕星公司,在‘無限動力’技術上,達成一定的合作。

這是非常急迫的。

雖然特斯啦的發展非常好,但受到無限動力汽車上市的影響,公司的股價也一直喋喋不休。

因爲無限動力汽車製造數量有限,暫時還無法挑戰特斯啦的地位,但未來肯定會製造更多的汽車,到時候,特斯啦就會迎來直接挑戰,直接是‘跨維度’的打擊。

主要是因爲技術打擊。

空間光能傳輸技術,解決了電動汽車最大的技術難關,就是充電耗時的問題。

之所以好多人依舊選擇購買燃油汽車,就是因爲電動汽車充電太麻煩,時間短最少也要半個小時以上,而且頻發高壓充放電,還會對電池造成永久性的損壞,而電池就是電動汽車的核心。

如果有了空間光能傳輸技術,製造出了光能接收轉化器,就可以完美的解決充電問題。

到時候,特斯啦掌握的電池技術,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而其他公司也能製造出相應的電池,製造出類似的電動汽車。

雖然技術上存在‘跨次元’的差距,但馬斯克依舊認爲,特斯啦和奕星能夠在汽車製造領域,達成一定的合作,因爲雙方的技術是互補的。

如果能和特斯啦進行合作,一起製造出‘無限動力汽車’,就可以讓汽車的性能趨近於完美。

第一百九十六章 這纔是最有錢途的職位!第三百五十九章 抱歉,實在沒憋住笑!第三百七十七章 質能結構理論第六百六十章 最緊張的時刻第一百零一章 複製監聽第三百七十七章 質能結構理論第七百二十七章 真正走出太陽系的計劃!寫個小總結第二百五十六章 這不可能!第六百七十八章 太空旅程開始了第六百五十七章 火星-1升空!火星探索啓航!第五百一十九章 趕得時間可真巧!第三百四十二章 順便說一下,其中就有我第三百四十章 D國人會很尷尬(盟主浪子罪人)第四百零五章 堅決不當工具人!第六十三章 第二能力:《聯絡律》第三百六十四章 我果然還是擅長做技術啊!第六百三十四章 航天局的公開消息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星報告會( 盟主回頭丨草)第五百三十一章 申請進行核-試驗第三百七十章 上新聞打廣告!第六百四十八章 奕星的大事件第四百零八章 非常不同尋常的數字第六百三十三章 就問誰還是對手!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一次正式測試第六百六十章 最緊張的時刻第六百六十三章 龐大的文字工程第四百八十八章 兩院院士?科生巔峰!第四百四十五章 主設計結束,審查組到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高校搶人大作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刊登在校報上的光子反重力理論第六十九章 最好最好的高中第九十九章 猜答案沒有意義哦第五百七十一章 詭異的超級大發現!第四百一十九章 把它拆了!第五百零二章 李寧:那是我的理論!我的!我的!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孃我和你沒完!第十四章 英語考試第三百八十二章 我對你們都非常有信心第五十六章 多吃西瓜別吐籽第四百八十四章 情況好就上天啊!第一百三十一章 他竟然真的投稿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劉賀敏果然不是一般人!第二百章 一個論文,兩分鐘解決!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奕和懷爾斯第五百四十章 十架J-40,一百億美元!第二百五十二章 《相關率》還能這麼用?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要賣書!第四百九十二章 這才叫善待科研人員啊!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三個能力《監察律》第一百一十四章 製造‘新幣’的想法第四百零五章 堅決不當工具人!第二十一章 重在參與?第二百七十三章 非常重要的一天第三百六十一章 醫學科學中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去參觀團當計算工具人第六百七十七章 宣佈大計劃!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個東西的威力實在太大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中文體系的操作系統第三百六十五章 數學物理大神給你審稿?第七百章 你就不能讓我安靜的自戀一會兒嗎?第一百九十二章 學習幣、科研幣大爆啊!第三百一十章 每年一個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七百二十章 男人至死是少年啊!第二十九章 高人該有的風範!第六百五十九章 無限動力火星探測車第九十四章 能行走的測謊儀第五十二章 兩題四十分第六百零五章 壓縮空間內的速度不變性第三百一十六章 圖靈獎的意義第十八章 進入精英A班第九十一章 空白機器人(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一章 有什麼不滿意,就開除我吧!第四百九十三章 怎麼能擺脫引力呢?第五百八十九章 材料製造技術的重大進步第四百八十二章 那我們就再保守一些!第六章 二十塊的演講稿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第二百一十八章 看素數解結果?請自覺排隊!第二百四十七章 檢驗?老子就是專業的啊!第四百六十六章 這工作效率也太慢了 !第三百六十四章 我果然還是擅長做技術啊!第四十八章 他們太笨了,一定是這樣!第六百二十七章 異想天開的問題!第四百三十九章 你肯定行,加油!第八十三章 看!那邊有個猥-瑣男!第一百三十九章 這幾天不適合上學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祝你們成功,加油!第一百三十三章 這也太可怕了吧!第四百四十六章 這不會是真的吧?!第五十九章 要努力攢學習幣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這不就尷尬了嗎?!第四百八十三章 現在就可以上測試機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巨大的轟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請叫我‘師叔’!第四百一十章 大型社死現場第六百零二章 空間站和Z波發生器第三十三章 來幫忙翻譯翻譯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是天才?那是當然!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彭恩貴,纔是世界頂尖!